一种用于方矩形坯兼容连铸机的引锭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2285发布日期:2023-04-20 05:39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方矩形坯兼容连铸机的引锭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冶金机械连铸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方矩形坯兼容连铸机的引锭杆。


背景技术:

1、通常,按铸坯厚度220mm为界划分大方坯(bloom,俗称矩形坯)和小方坯(billet),二者宽厚比一般小于3。大、小方坯的本质区别是设计是否考虑铸坯鼓肚,小方坯无需考虑铸坯鼓肚,结晶器下无夹持辊段(或很短),可以采用刚性引锭杆机型。

2、随着连铸技术的进步,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节省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生产多种规格铸坯成为可能,相继出现了方、圆坯连铸机、方、板坯连铸机及方坯和异形坯兼容形式的连铸机;还有一台板坯连铸机上既可生产宽度较宽的板坯,也可以生产两流较窄的板坯(同时也解决了生产窄板坯时炉机不配合的问题)。方、矩形坯连铸机的出现是与钢铁厂轧机组成紧密相关的,有些中小型钢厂为适应市场的需求生产的产品批量小、品种多,特采用一台兼容连铸机来生产方、矩形两种规格的铸坯,即同一台铸机通过更换结晶器、喷淋系统,既可双流生产小方坯又可以单流生产矩形坯,可大幅降低基建与运行成本。方、矩形坯连铸机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少、品种规格多、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青睐,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3、因生产方坯与生产矩形坯时共用铸流导向设备与辊道系统,此时单流矩形坯的拉矫机可为双流方坯提供驱动力,即为一机两流连铸机,方坯开浇时中间罐两侧水口必须同时打开,两流的引锭杆同时启动。引锭杆包括引锭头和引锭杆身两部分,它的作用是在开浇时作为结晶器的“活底”,堵住结晶器的下口,在结晶器的冷却作用下使钢液在引锭杆头部凝固;通过拉矫机的牵引,铸坯随引锭杆从结晶器下口拉出,直到铸坯通过拉矫机被矫直后顺利与引锭头脱开,引锭杆完成任务,铸机进入正常拉坯状态,引锭杆则运至存放位置留待下次浇注时使用。

4、目前,行业内引锭杆按安装方式分为下装引锭杆和上装引锭杆,按结构形式分为挠性引锭杆和刚性引锭杆。因刚性引锭杆是一个与铸机相同半径的圆弧形钢制结构件,其优点在于大大简化了二冷段铸坯导向装置和引锭杆跟踪装置,其刚性大,重量轻,制造方便,引锭较平稳,绝大多数全弧形r<11m小方坯铸机应用此种结构。而矩形坯则必需考虑铸坯鼓肚,结晶器下有较长的夹持辊段,采用多个扇形段,引锭杆多为柔性结构,一般由引锭头、过渡段和杆身3部分组成,现有大半径(r≥11m)矩形坯连铸机外弧线上必须间隔设置托辊用于支撑引锭杆链节,一旦漏钢易粘结难以在线处理。

5、为了适应全弧形铸机工艺布局,要求刚性引锭杆的弧形半径和长度大,以适配不同的连铸机机型。然而,弧形半径越大引锭杆越长,其自然也越重,引锭杆容易变形造成整体弧度变大,严重时导致无法顺利送入结晶器下口或难以回收至存放位置,无法进行正常生产,这是限制大半径刚性引锭杆应用的主要因素。

6、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宜变形且灵活性好的用于方矩形坯兼容连铸机的引锭杆。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方矩形坯兼容连铸机的引锭杆,包括引锭杆身和引锭头,所述引锭杆身包括若干弧形单元,若干弧形单元依次布置,且相邻两个弧形单元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首个弧形单元的头部与引锭头相连,引锭头的前端安装有钩体;所述弧形单元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弧形侧板,两块弧形侧板的头部和尾部分别通过加强板相连,两块弧形侧板的中部通过若干间隔布置的第二连接件相连。

3、按上述方案,所述弧形侧板的厚度为40~80mm。

4、按上述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圆棒,圆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侧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5、按上述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销轴;相邻两个弧形单元之间,后一弧形单元头部的加强板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前端插入前一弧形单元尾部两个弧形侧板之间,连接板与前一弧形单元的两个弧形侧板之间通过销轴相连。

6、按上述方案,所述引锭头的后端通过第三连接件与引锭杆身的首个弧形单元相连。

7、按上述方案,所述引锭头为叉形方坯引锭头或矩形坯引锭头,叉形方坯引锭头或矩形坯引锭头的后端通过第三连接件与引锭杆身的首个弧形单元相连。

8、按上述方案,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设于首个弧形单元的连接块a、设于引锭头后端的连接块b,连接块a和连接块b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9、按上述方案,所述引锭头包括过渡段和钩体,所述过渡段的后端通过第三连接件与引锭杆身相连,过渡段的前端连接钩体。

10、按上述方案,所述叉形方坯引锭头的过渡段为y型结构,其两个前端节段和后端节段,两个前端节段的头部分别连接有钩体,两个前端节段的尾部与后端节段的头部相连;前端节段和后端节段的结构相同,均分别包括两块平行且相对的弧形过渡板,两块弧形过渡板之间通过连杆相连。

11、按上述方案,矩形坯引锭头的过渡段包括两块平行且相对的弧形过渡板,弧形过渡板之间通过连杆相连。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引锭杆的弧形半径大引锭杆身长,将引锭杆身设计为分体式,其由多段弧形单元依次首尾连接而成,提高了引锭杆的整体强度,有效防止刚性引锭杆由于半径大长度大而发生变形;引锭杆身与引锭杆头可拆卸式连接,可根据实际生产产品更换对应的引锭头,灵活性好,且有利于引锭杆身的重复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方矩形坯兼容连铸机的引锭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锭杆身和引锭头,所述引锭杆身包括若干弧形单元,若干弧形单元依次布置,且相邻两个弧形单元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首个弧形单元的头部与引锭头相连,引锭头的前端安装有钩体;所述弧形单元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弧形侧板,两块弧形侧板的头部和尾部分别通过加强板相连,两块弧形侧板的中部通过若干间隔布置的第二连接件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方矩形坯兼容连铸机的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侧板的厚度为40~8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方矩形坯兼容连铸机的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圆棒,圆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侧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方矩形坯兼容连铸机的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销轴;相邻两个弧形单元之间,后一弧形单元头部的加强板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前端插入前一弧形单元尾部两个弧形侧板之间,连接板与前一弧形单元的两个弧形侧板之间通过销轴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方矩形坯兼容连铸机的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锭头的后端通过第三连接件与引锭杆身的首个弧形单元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方矩形坯兼容连铸机的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锭头为叉形方坯引锭头或矩形坯引锭头,叉形方坯引锭头或矩形坯引锭头的后端通过第三连接件与引锭杆身的首个弧形单元相连。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方矩形坯兼容连铸机的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设于首个弧形单元的连接块a、设于引锭头后端的连接块b,连接块a和连接块b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方矩形坯兼容连铸机的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锭头包括过渡段和钩体,所述过渡段的后端通过第三连接件与引锭杆身相连,过渡段的前端连接钩体。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方矩形坯兼容连铸机的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形方坯引锭头的过渡段为y型结构,其两个前端节段和后端节段,两个前端节段的头部分别连接有钩体,两个前端节段的尾部与后端节段的头部相连;前端节段和后端节段的结构相同,均分别包括两块平行且相对的弧形过渡板,两块弧形过渡板之间通过连杆相连。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方矩形坯兼容连铸机的引锭杆,其特征在于,矩形坯引锭头的过渡段包括两块平行且相对的弧形过渡板,弧形过渡板之间通过连杆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方矩形坯兼容连铸机的引锭杆,包括引锭杆身和引锭头,所述引锭杆身包括若干弧形单元,若干弧形单元依次布置,且相邻两个弧形单元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首个弧形单元的头部与引锭头相连,引锭头的前端安装有钩体;所述弧形单元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弧形侧板,两块弧形侧板的头部和尾部分别通过加强板相连,两块弧形侧板的中部通过若干间隔布置的第二连接件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引锭杆身设计为分体式,其由多段弧形单元依次首尾连接而成,提高了引锭杆的整体强度,有效防止刚性引锭杆由于半径大长度大而发生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陈阳,夏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