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钢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钢包包底结构。
背景技术:
1、品种钢广泛用于高性能要求的零部件,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国内钢厂冶炼品种钢通常采用初炼→精炼工艺流程生产。精炼结束后,钢包内的钢水上方会覆盖一层来源于初炼炉钢渣、造渣料及脱氧产物的钢包渣,钢包渣会影响钢包内钢水的洁净度,原因是当钢包内钢水液面下降,液面上钢包渣也会随之下降,钢水液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钢水液面会产生旋涡从而引起钢液卷渣,会有部分钢包渣进入中间包的可能,从而进一步恶化钢水质量。
2、在生产实践中,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常用的工艺操作是在钢包内留有一定重量的钢水(即留钢操作),保持钢包渣在一定高度上,避免钢流卷渣现象,将渣-钢界面附近的洁净度差的钢水留在钢包内,但是这种操作会产生一定量的钢包留钢(钢包浇余),从而降低了钢液的金属收得率,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3、此外,现有解决钢包留钢的相关技术手段,有在钢包底设置倾角,但该种钢包在倒入钢水时,底部低点会承受钢水的巨大冲击,极大缩短了钢包的使用寿命。因此,亟需一种全新的钢包设计,在解决钢包留钢问题的同时,延长钢包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包包底结构,在留钢操作时能够让钢水尽量多的从钢包水口处流出,较少钢包浇余、提高钢水收得率,同时,在钢水倒入时,能减少钢水对水口砖等处的冲击,延长钢包使用寿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该钢包结构包括包底永久区、包底工作区、包底冲击区、水口砖、透气砖、包壁衔接砖、底座平台、液压支撑和固定支撑,
4、包底永久区设在钢包包底底部,包底工作区置于所述包底永久区上部,包底冲击区嵌在所述包底工作区内;
5、所述包底工作区远离所述包底永久区的一面呈斜坡状,所述包底冲击区上表面、水口砖上表面均与所述包底工作区处于同一斜面;
6、包底底部设置在底部平台上,包底和所述底部平台之间设置液压支撑和固定支撑,所述液压支撑置于所述水口砖底部外侧,所述固定支撑与上述液压支撑以包底中心对称设置。
7、所述包壁衔接砖连接所述包底工作区。
8、所述包底工作区表面斜坡的斜角为6-10°。
9、所述液压支撑撑起时,保证包底工作区表面斜坡水平。
10、所述包底工作区选自浇铸料砌筑、砖砌筑中的至少一种。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2、上述方案中,包底工作区表面呈斜坡状,且与透气砖上表面、包底冲击区上表面、水口砖上表面处于同一斜面,可以保证在进行留钢工艺操作时不卷渣,同时在不降低钢包使用寿命的前提下能够大幅度减少钢包浇余钢水量,将钢包浇余钢水量较水平包底降低40%左右(按体积核算),提高钢水金属收得率。同时,由于液压支撑的设计,能够在倒入钢水时,通过撑起液压支撑,使斜坡水平,减少钢水对出水口等处的冲击,提高钢包使用寿命。
1.一种钢包包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底永久区、包底工作区、包底冲击区、水口砖、透气砖、包壁衔接砖、底座平台、液压支撑和固定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包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壁衔接砖连接所述包底工作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包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底工作区表面斜坡的斜角为6-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包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撑撑起时,保证包底工作区表面斜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