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体铸造浇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1864发布日期:2023-05-17 17:3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体铸造浇铸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浇铸,尤其涉及一种阀体铸造浇铸系统。


背景技术:

1、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在阀门的生产过程中,阀体等大型零部件一般采用铸造工艺进行浇铸形成,熔化后的钢水通过浇道注满模具型腔,形成阀体等零部件的毛坯件,但是,钢水在从浇道流往模具型腔时,由于流速过快可能会将模具上的型砂造成冲击并带至钢水中,导致夹渣缺陷;另外钢水内会掺杂一些氧化物等杂质,若不及时过滤去除,则同样会带至钢水中,影响毛坯件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阀体铸造浇铸系统。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阀体铸造浇铸系统,包括沿钢水流经方向依次设置并相互连通的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和模具,所述横浇道上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中部的截面直径大于横浇道的直径,所述内浇道的流通面积大于横浇道的流通面积。

4、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壳体拼接形成,所述壳体为喇叭状结构,所述壳体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横浇道相连接,所述过滤装置内填充有陶瓷过滤片。

5、优选地,所述直浇道的入口端设有浇口盆,所述浇口盆为喇叭状结构,所述浇口盆直径较小的一端与直浇道相连接。

6、优选地,所述浇口盆的入口端位置高于模具的最高处位置。

7、优选地,所述内浇道设有多条,所述内浇道的一端与横浇道相连接,另一端与模具相连接,多条所述内浇道的流通面积之和大于横浇道的流通面积。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9、1.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装置能对钢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将钢水中的氧化物等一些杂质拦截去除,使流入模具中的钢水更加洁净,提高阀体的铸造质量;

10、2.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装置还能降低钢水的流速,减少钢水对模具型腔的冲击力,避免型砂脱落混入钢水中;

11、3.本实用新型中的内浇道流通面积之和大于横浇道的流通面积,当钢水由横浇道流入内浇道后,钢水的流速会降低,同样起到减少钢水对模具型腔的冲击力的作用,提高阀体的铸造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阀体铸造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钢水流经方向依次设置并相互连通的直浇道(1)、横浇道(2)、内浇道(3)和模具(4),所述横浇道(2)上设有过滤装置(5),所述过滤装置中部的截面直径大于横浇道(2)的直径,所述内浇道(3)的流通面积大于横浇道(2)的流通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铸造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5)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壳体(6)拼接形成,所述壳体(6)为喇叭状结构,所述壳体(6)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横浇道(2)相连接,所述过滤装置(5)内填充有陶瓷过滤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铸造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浇道(1)的入口端设有浇口盆(7),所述浇口盆(7)为喇叭状结构,所述浇口盆(7)直径较小的一端与直浇道(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阀体铸造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盆(7)的入口端位置高于模具(4)的最高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铸造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道(3)设有多条,所述内浇道(3)的一端与横浇道(2)相连接,另一端与模具(4)相连接,多条所述内浇道(3)的流通面积之和大于横浇道(2)的流通面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阀体铸造浇铸系统,包括沿钢水流经方向依次设置并相互连通的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和模具,所述横浇道上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中部的截面直径大于横浇道的直径,所述内浇道设有多条,多条所述内较大的流通面积之和大于横浇道的流通面积。在本技术中,钢水依次经过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和模具的同时,被过滤装置过滤,使钢水更加洁净,提高阀体的铸造质量,同时条所述内较大的流通面积之和大于横浇道的流通面积能够减缓钢水的流速,从而降低钢水对模具的冲击力,防止型砂脱落混入钢水中,影响阀体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孙名赫,杜利波,范红杰,张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远大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