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硒渣除铜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46030发布日期:2023-07-29 02:22阅读: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矿业工程,具体涉及一种脱硒渣除铜的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处理脱硒渣的主要方式是返回艾萨炉,多次在流程里循环,造成稀贵金属分散且回收率低,无形中增加生产成本,且酸性或碱性的渣对艾萨炉等设备有一定危害。直接外售,经济效益低下。脱硒渣中稀散稀贵金属主要以铜的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直接进入稀贵金属的回收流程,存在浸出率低、回收效率低、成本增加等缺点。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硒渣除铜的方法。

2、本发明针对脱硒渣存在的生产及技术问题,采用钠化焙烧+加压浸出方式,有效地脱除脱稀渣中的铜,高效回收稀散稀贵金属,可进一步提高利润增长点,带动企业创新增效。

3、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钠化焙烧和加压浸出步骤,具体包括:

4、a、钠化焙烧:

5、1)将脱硒渣中加入碳酸钠混匀得到物料a;

6、2)将物料a在温度500~700℃下焙烧0.5~1.5h得到焙烧渣b;

7、b、加压浸出:

8、1)将焙烧渣b进行调浆得到物料c;

9、2)将物料c在温度100~150℃、压力0.2~2.0kpa条件下反应1~2h得到反应液d;

10、3)将反应液d经过滤得到滤渣e和滤液f;滤渣e为稀贵金属富集渣;滤液f为铜的脱除液。

11、具体操作如下:

12、a、钠化焙烧:

13、把铜含量为3~8%的脱硒物渣和碳酸钠按10:3~10:1的比例混匀,装入箱式炉,升温至500~700℃,保温0.5~1.5h,待反应结束后降温到室温,取出焙烧渣,进入后面的加压浸出;

14、b、加压浸出:

15、获得的焙烧渣用50~150g/l的酸调浆,转移至加压釜中,设置反应温度100~150℃,工作压强为0.2~2.0kpa,反应1~2h,待反应停止后,取出物料进行过滤,滤渣为稀贵金属富集渣,滤液为铜的脱除液。

16、本发明操作具有流程短、高效脱除等优点,对于稀贵金属的富集率能达到99%以上,对于铜的脱除率达到99.5%以上,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脱硒渣除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钠化焙烧和加压浸出步骤,具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硒渣除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硒渣为铜含量3~8%的脱硒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硒渣除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1)中所述的脱硒渣和碳酸钠的质量配比为10:3~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硒渣除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1)中所述的调浆是在焙烧渣b中加入酸进行调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硒渣除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为硫酸、盐酸或硝酸。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脱硒渣除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的浓度为50~150g/l。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硒渣除铜的方法,包括钠化焙烧和加压浸出步骤,具体包括:(1)把脱硒物渣和碳酸钠按10:3~10:1的比例混匀,装入箱式炉中,升温至500~700℃,反应0.5~1.5h,待反应结束后降温到室温,取出焙烧渣;(2)用50~150g/L的酸调浆焙烧渣,调浆料转移至加压釜中,设置反应温度100~150℃,工作压强为0.2~2.0kPa,反应1~2h,待反应停止后,取出物料进行过滤,滤渣为稀贵金属富集渣,滤液为铜的脱除液。本发明操作具有流程短、脱除率高、高效富集等优点,本技术的开发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和秋谷,和晓才,徐庆鑫,任婷,施辉献,许娜,袁野,任玖阳,徐亚飞,张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