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破碎锤前缸体内孔加工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61669发布日期:2023-12-05 21:01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液压破碎锤前缸体内孔加工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压破碎锤部件加工,具体涉及液压破碎锤前缸体内孔加工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1、液压破碎锤简称“破碎锤”或“破碎器”,液压破碎锤的动力来源是挖掘机、装载机或泵站提供的压力,它能在工程施工中更有效地破碎石块和岩石,提高工作效率。选用液压破碎锤的原则是根据挖掘机型号、作业的环境来选择最适合的液压破碎锤,液压破碎锤前缸体内孔需要安装钎杆尾部,钎杆尾部与液压破碎锤前缸体内孔之间通常还设有衬套保证之间配合,衬套与钎杆尾部的配合精度取决于衬套与液压破碎锤前缸体的配合精度,所以对液压破碎锤前缸体内孔表面精度要求高。

2、液压破碎锤前缸体的内孔就是用来将其安装在挖掘机端部的,其内孔在进行加工操作的时候需要进行磨削,从而得到精度较高的内孔,进而使安装后稳定性更强,现有的定位装置采用与液压破碎锤前缸体内孔尺寸相适配的定位芯进行定位,该定位芯需要根据不同型号的液压破碎锤前缸体进行更换,定位较为繁琐,而且采用定位芯会堵住内孔,从而不方便磨削操作,不方便实际使用。

3、现有公开号为cn2188370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破碎锤前缸体内孔磨削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和缸体本体,所述底座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架。该专利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利用转盘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主动锥齿轮进行转动,主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进行转动,从动锥齿轮带动螺纹套进行转动,而螺纹套内部的传动螺杆受到连接杆和限制杆的限制,因此只能发生移动,进而在螺纹套的驱动下,使得传动螺杆发生移动,利用四个连接杆顶住缸体本体的内孔内壁,方便进行操作,使得定位过后的内孔具有空隙进行磨削操作。

4、但是该专利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装置在对缸体本体进行定位时,缸体本体位于两个连接环之间,且缸体本体的重量位于两个固定机构上,从而容易导致固定机构发生折弯,同时,该固定机构是通过利用四个连接杆顶住缸体本体的内孔内壁进行定位,而连接杆与内孔内壁之间接触面积较小,固定效果较差,当磨削装置对内孔内壁进行磨削时产生的振动较大,容易导致连接杆发生位移或划伤内孔内壁,从而影响缸体本体内孔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液压破碎锤前缸体内孔加工定位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液压破碎锤前缸体内孔磨削定位装置在使用时,连接杆与内孔内壁之间接触面积较小,固定效果较差,当磨削装置对内孔内壁进行磨削时产生的振动较大,容易导致连接杆发生位移或划伤内孔内壁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3、液压破碎锤前缸体内孔加工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和缸体本体,所述缸体本体位于底座正上方,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缸体本体承载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对缸体本体两侧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板上升以及驱动两个固定机构进行移动抵触缸体本体的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移动座、固定筒、定位架、用于对缸体本体内孔进行磨削的打磨组件、用于对缸体本体内孔内壁进行抵触固定的固定组件,两个所述移动座位于底座内部一侧且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筒固定设置在移动座顶部,所述定位架滑动设置在固定筒上,且所述定位架位于缸体本体一侧,所述固定组件安装在定位架轴心处,并延伸至缸体本体内孔内部。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夹持板和两组用于调节两个夹持板间距的调节组件,两组调节组件对称设置在支撑板底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丝杆、驱动电机和两个滑块,所述支撑板内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有所述滑块分别固定在两个夹持板底部,并延伸至滑槽内部与滑槽滑动连接,所有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丝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侧壁,且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丝杆端部固定连接。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筒内部设置有多个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分别与定位架底部和固定筒内底壁固定连接。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打磨组件包括转动管、传动齿轮、主动齿轮和旋转电机,所述转动管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定位架轴心处,所述传动齿轮固定套设在定位筒外壁靠近定位筒一侧,所述主动齿轮转动设置在定位架外侧,且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在定位架上,且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管外壁远离定位架一侧具有能够安装打磨头的外螺纹。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定位筒、套管、定位头、若干个抵触杆以及用于调节所有抵触杆进行伸缩的收放件,定位架轴心处开设有插孔,所述定位筒贯穿插孔并延伸至转动管内部,且与所述定位架固定连接,所述套管插接于固定筒内部,且与所述定位筒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头固定设置在套管端部,所有所述抵触杆沿周向分布在定位头外部,所述收放件设置在定位头内部,且与所述抵触杆传动连接。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收放件包括调节螺杆、锥齿轮、若干个转向齿轮、若干个固定管以及若干个用于固定抵触杆的吸附件,所述调节螺杆插接于套管内部,且所述调节螺杆一端与套管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锥齿轮位于定位头内,且与所述调节螺杆端部固定连接,所有所述固定管沿圆周方向固定设置在定位头外壁,所有所述抵触杆分别插接于所有固定管内部,并分别与所有固定管滑动密封配合,多个所述固定管内部均设置有转动杆,多个所述转动杆均贯穿定位头,并延伸至定位头内部,且所述转动杆通过轴承与定位头转动连接,所有所述转动杆外壁与其对应的抵触杆内壁螺纹连接,所有所述转向齿轮分别一一对应固定在所有转动杆端部,且所有所述转向齿轮均与所述锥齿轮相啮合,所有所述吸附件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抵触杆端部。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附件包括弧形定位块、若干个吸盘和气泵,所述弧形定位块固定在抵触杆端部,所述弧形定位块内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内孔,所述开口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将开口分隔成储气腔和容纳腔,所有所述吸盘均匀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吸盘内部具有与储气腔连通的气口,所有所述转动杆和转向齿轮内部均开设有能够与抵触杆内部连通的第一导气通道,所述弧形定位块内部开设有能够连通抵触杆内部和储气腔的槽口,所述套管端部内部开设有能够连通套管和定位头上的第二导气通道,所述气泵安装在定位架侧壁上,所述气泵输入端为波纹管,且所述气泵输入端与套管一端连通。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螺杆外壁远离定位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定环,所述锁定环外壁与套管内壁分别设置有能够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和外螺纹。

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发明通过承载板与定位机构的配合,能够将缸体本体推移至支撑板居中位置,直至两个夹持板移动至抵触在缸体本体侧壁上,并对缸体本体进行夹持固定,节省了调节对准的过程,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工件加工的精准率。

13、(2)本发明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既能够带动对内孔的固定定位效果,进一步的,吸盘牢固吸附于内孔内壁上,还能避免抵触杆的硬接触的固定导致内孔内壁划伤产生损坏,以及避免磨削时产生的振动使抵触杆对内孔内壁产生划痕,通过吸盘自动吸附固定,其固定牢固,效果好,效率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