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表面处理线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76236发布日期:2024-02-07 13:2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表面处理线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无缝钢管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表面处理线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无缝钢管是由整支圆钢穿孔而成的,表面上没有焊缝的钢管,称之为无缝钢管。根据生产方法,无缝钢管可分热轧无缝钢管、冷轧无缝钢管、冷拔无缝钢管、挤压无缝钢管、顶管等。无缝钢管主要用做石油地质钻探管、石油化工用的裂化管、锅炉管、轴承管以及汽车、拖拉机、航空用高精度结构钢管。

2、目前常见的打磨抛光设备一般是通过打磨轮对目标产品进行抛光打磨,但对于钢管而言,打磨轮的外周面是圆弧形,钢管的外壁也是圆弧形,因此打磨时接触面非常有限,从钢管的前段到后段逐步打磨需要较长时间;为了增大打磨面,往往采用压深打磨轮的形式进行操作,由此容易产生较多的打磨碎屑和灰尘,甚至还存在压痕,且处理效率依然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升钢管或管类产品的生产效率,减少表面处理所耗时间,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表面处理线及处理方法。

2、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表面处理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表面处理线,包括:

4、前压输送装置,用于压紧和输送钢管的前段;

5、抛光装置,包括抛光台、处于抛光台上的主抛光机构,所述主抛光机构包括主抛光架、处于主抛光架上的多段首尾依次转动连接的主抛光绕带组件、用于至少调节主抛光绕带组件首尾端的主调节机构,主调节机构位于主抛光架上,主调节机构和主抛光绕带组件构成闭环;所述主抛光绕带组件由主驱动源驱动;

6、后压输送装置,用于压紧和输送钢管的后段;

7、上位机控制台,用于控制前压输送装置、抛光装置和后压输送装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钢管或管类产品,采用了该处理线处理可多角度闭环式覆盖打磨表面;前压输送装置可将钢管的前段部分压紧,并且压紧时还能输送,输出的钢管进入抛光装置,抛光台上的主抛光机构进行首次打磨抛光,由于存在多段首尾依次连接的主抛光绕带组件,因此每段主抛光绕带组件相当于同时打磨抛光钢管的外周面不同位置,而且主抛光绕带组件有一定的弹性,覆盖的面积较大,多绕接点覆盖的形式可以较大程度得提升抛光打磨面积,使得较少的循环加工次数即可完成绝大部分面积的打磨抛光,满足特定需求,加快出厂速率,若要细打磨则根据表面情况再进行一次或多次加工动作即可,处理效率得到了提升,整体的主抛光带组件由一个主驱动源控制,振动较少,稳定性较高,根据钢管直径的不同也能够通过主调节机构来进行适当调节,以改变接触面落点,适用性高,上位机控制台控制了整体运行动作,可随时启停,安全可靠性高。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抛光装置还包括续接于主抛光机构工序后且处于抛光台上的次抛光机构,所述次抛光机构包括次抛光架、处于次抛光架上的多段首尾依次转动连接的次抛光绕带组件、用于至少调节次抛光绕带组件首尾端的次调节机构,次调节机构位于次抛光架上;所述次抛光绕带组件的首尾位置以钢管输送路径轴线所在竖向平面与主抛光绕带组件中心对称或轴对称;所述次抛光绕带组件由次驱动源驱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一组次抛光机构补足了主抛光机构打磨抛光时的一些遗漏面,由此在抛光面上形成多点互补,钢管单次输送即可完成多面处理,具体设置为单组还是多组可视需求而定。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主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主抛光绕带组件的首端的第一调节组件、连接主抛光绕带组件中段转动节点的第一支撑组件、连接主抛光绕带组件的尾端的第一拉紧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调节机构主要是对主抛光绕带组件的位置进行横向调整,由此可以改变主抛光绕带组件的初始铰接点,进而改变抛光角度和位置,主调节机构是在先完成调整,作为一个定点,而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一拉紧组件作为两个动点,可伸缩移动而更好得包覆钢管,多点配合实现覆盖全面的打磨抛光动作。

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带动主驱动源移动的第一移动块、带动第一移动块平移的第一传动丝杠、为第一移动块的移动提供导向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传动丝杠和所述第一导向杆均转动连接在主抛光架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体第一调节组件可采用多种形式,而此处采用第一移动块、第一传动丝杠和第一导向杆的形式,传动位置调整精度高,调整动作稳定,调整后能够自锁,结构相对易组装。

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铰接在主抛光架上的第一支撑缸、连接于第一支撑缸活塞杆末端上的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块位于主抛光绕带组件中段转动节点上;所述第一拉紧组件包括第一拉紧缸、连接于第一拉紧缸活塞杆末端上的第一拉紧块,所述第一拉紧块位于主抛光绕带组件的尾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体的第一支撑组件可采用多种形式,而此处采用第一支撑缸铰接在主抛光架上的形式,能够避免长度变化调整时卡死的情况,使得中段部分的主抛光绕带组件能够顺利提升或下压,第一拉紧组件的结构为第一拉紧缸和第一拉紧块,第一拉紧缸通过第一拉紧块带动主抛光绕带组件的尾端收集,相当于缩小闭合的空间,使得钢管的表面被充分接触,随着收紧距离的变化,改变了主抛光绕带组件施加的压力,根据钢管情况可适应性调节。

1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次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次抛光绕带组件的首端的第二调节组件、连接次抛光绕带组件中段转动节点的第二支撑组件、连接次抛光绕带组件的尾端的第二拉紧组件;

18、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带动次驱动源移动的第二移动块、带动第二移动块平移的第二传动丝杠、为第二移动块的移动提供导向的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传动丝杠和所述第二导向杆均转动连接在次抛光架上;

19、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铰接在次抛光架上的第二支撑缸、连接于第二支撑缸活塞杆末端上的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位于次抛光绕带组件中段转动节点上;

20、所述第二拉紧组件包括第二拉紧缸、连接于第二拉紧缸活塞杆末端上的第二拉紧块,所述第二拉紧块位于次抛光绕带组件的尾端。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次抛光绕带组件的结构与主抛光绕带组件的结构类似,但次抛光绕带组件的位置、角度和朝向与主抛光绕带组件在工序传送路径方向上的投影不同,次抛光绕带组件对主抛光绕带组件的抛光盲区进行补足,提升打磨效率。

2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前压输送装置包括进料台、处于进料台上的若干下进料辊、相对下进料辊滑动设置的上进料辊、带动上进料辊升降的前压丝杠,前压丝杠上连接前压手轮,进料台上设有带动其中一个下进料辊转动的进料电机;

23、所述后压输送装置包括出料台、处于出料台上的若干下出料辊、相对下出料辊滑动设置的上出料辊、带动上出料辊升降的后压丝杠,后压丝杠上连接后压手轮,出料台上设有带动其中一个下出料辊转动的出料电机;所述下出料辊上套设有橡胶套,橡胶套上开设有细孔,出料台上设有吸尘槽,出料台的一侧设有与吸尘槽相通的吸尘机构。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压输送装置对钢管的前段进行压紧输送,前压手轮能够通过转动的形式压紧钢管,但此处不限于前压手轮操作的形式,后压输送装置结构中,下出料辊上套装了橡胶套,橡胶套上开细孔,能够使得碎屑被挤压落入细孔,此时容纳碎屑的细孔再转动到橡胶套外周面朝下时,吸尘机构可抽动碎屑,使得钢管表面滞留的微小碎屑被清理。

2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主抛光架连接有主挡板,主抛光架和主挡板构成t形的横截面,所述次抛光架连接有与主挡板位置相对的次挡板,次抛光架和次挡板构成倒t形的横截面,所述主挡板和次挡板在抛光台的延伸长度均跨过抛光台长度方向的中点;所述抛光台上沿输送路径有长条格栅状的集尘机构。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抛光架和主挡板配合,次抛光架和次挡板配合,以俯视视角说明,此时形成了相对半封闭的防尘空间,往复折返的防尘空间,减少了碎屑向外扩散的风险,所有碎屑受集尘机构的吸力作用进入该长条格栅内部。

2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还包括介于前压输送装置和抛光装置之间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由上位机控制台控制,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台、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缸、由夹紧缸活塞杆连接的具有弧形凹槽的夹紧块。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紧装置可夹紧钢管,在快速加工时,夹紧装置保持实时张开而不夹紧,在对局部加工时,可以单独靠夹紧装置夹紧,或者,每次的输送前进量小于主抛光绕带组件的宽度,而抛光深度较深时,此时每次可以前进一段,夹紧抛光,再前进一段,再夹紧抛光,由此可避免抛光进深较深导致的推送困难问题。

29、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表面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0、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表面处理方法,应用上述的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表面处理线,包括:

31、上料,将钢管插入前压输送装置、夹紧装置、抛光装置和后压输送装置内;

32、调节打磨模式为粗磨,前压输送装置、抛光装置和后压输送装置根据输入的调节打磨模式进行运转动作;

33、调节打磨模式为细磨,前压输送装置、夹紧装置、抛光装置和后压输送装置根据输入的调节打磨模式进行运转动作;

34、检查钢管抛光面,以表面粗糙度仪检测所输出的结果为参考,与预设的合格粗糙度数值比对,若不合格则返回至上料步骤重新循环,或合格则结束。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钢管处理时,经过上料处理,再调节打磨模式为粗磨,再调节打磨模式为细磨,完成该动作后进行检查处理,对于不合格的情况重复加工,往复进行最终完成最终成品。

3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37、1.多面闭环式、对称式打磨抛光,多点覆盖被打磨抛光的钢管,提升了打磨效率;

38、2.由于多面封闭式的结构,并结合除尘相关的结构,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防尘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