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15NHC耐候结构钢板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13592发布日期:2024-04-01 14:21阅读: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钢结构材料领域,涉及q415nhc耐候结构钢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耐候钢就是通常所说的耐大气腐蚀钢,是指含一定量耐候性合金元素,在恶劣环境条件(主要是指腐蚀较强的环境)下既具备抵抗外界环境的耐腐蚀性能又具有高强度的低合金钢。为了进一步改善产品耐大气腐蚀性能,稳定产品力学性能,国内钢铁企业做了大量相应研究。

2、现有公开了耐候无缝钢管钢种及无缝钢管制造方法,其包括:根据耐候等级和钢级要求加入p铁、v铁、cr铁、ni和cu铁;vd或rh真空除气,真空除气高真空时间不少于10分钟;真空除气后ca处理,氩气弱搅拌时间不少于2分钟;连铸过程使用末端电磁搅拌;轧管,钢级q235nh-q415nh和q265gnh-q355gnh,交货状态为轧态;热处理,钢级q460nh-q550nh,交货状态为调质态。

3、但现有技术的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4、1)上述方案耐候无缝钢管产品生产制备方案,不属于中厚板产品生产工艺方案,化学成分(配方)采用的国家标准,无差异化设计,没有体现与标准的不同之处;

5、2)上述方案无耐大气腐蚀性指数i的有关要求,不完全适用于有耐大气腐蚀性指数(i)要求的耐候结构钢板材料的制造;其中:耐大气腐蚀指数i=26.01(%cu)+3.88(%ni)+1.20(%cr)+1.49(%si)+17.28(%p)-7.29(%cu)(%ni)-9.10(%ni)(%p)-33.39(%cu)2

6、3)上述方案连铸过程使用末端电磁搅拌,会增加制造成本,不完全适用于耐候结构钢板制造;

7、4)上述方案添加v、mo等元素,合金成本相对较高,会增加耐候结构钢板制造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需要优化成分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q415nhc耐候结构钢板的制备方法,实现12~42mm厚度规格耐候钢板批量稳定生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q415nhc耐候结构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复合吹炼、lf精炼、rh精炼、连铸、板坯加热、板坯粗轧、板坯精轧、板坯轧后acc冷却,板坯精整的工序;

3、q415nhc钢板成分控制为:c0.08%~0.12%,si0.20%~0.40%,mn0.90%~1.10%,p≤0.025%,s≤0.020%,als0.015~0.030%,cu0.20%~0.45%,ni0.12%~0.30%,cr0.30%~0.80%,nb0.010%~0.045%,ti0.010%~0.025%,耐大气腐蚀性指数6.3~7.0。

4、可选的,入炉铁水si0.25%~0.60%,p≤0.12%,s≤0.015%。

5、可选的,转炉冶炼终点氧含量≤700ppm,p≤0.015%,s≤0.015%,出钢回p≤0.003%。

6、可选的,lf精炼白渣时间≥15分钟,lf脱硫率≥60%。

7、可选的,rh精炼真空时间≥15分钟,真空度≤67pa。

8、可选的,连铸中间包目标温度1527~1542℃,结晶器液面波动≤±5mm,连续工序不用电磁搅拌。

9、可选的,轧钢工序中板坯出炉温度1050~1150℃,粗轧开轧温度≥1000℃,粗轧终轧温度≥950℃,精轧控温厚度≥2.5倍成品厚度,精轧终轧温度800~840℃,终冷温度640~690℃,返红温度660~710℃。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q415nhc耐候结构钢板的制备方法,通过合理设计q415nhc耐候结构钢板材料成分及炼钢、轧制工艺,实现12~42mm厚度规格耐候钢板批量稳定生产。所生产的耐候钢板性能优良、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同时产品耐大气腐蚀指数≥6.3,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同时钢中无添加v、mo等微合金元素,连铸过程无末端电磁搅,降低了炼钢合金成本和连铸工序制造成本,综上,产品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

11、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q415nhc耐候结构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复合吹炼、lf精炼、rh精炼、连铸、板坯加热、板坯粗轧、板坯精轧、板坯轧后acc冷却,板坯精整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q415nhc耐候结构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入炉铁水si0.25%~0.60%,p≤0.12%,s≤0.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q415nhc耐候结构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转炉冶炼终点氧含量≤700ppm,p≤0.015%,s≤0.015%,出钢回p≤0.0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q415nhc耐候结构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lf精炼白渣时间≥15分钟,lf脱硫率≥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q415nhc耐候结构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h精炼真空时间≥15分钟,真空度≤67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q415nhc耐候结构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中间包目标温度1527~1542℃,结晶器液面波动≤±5mm,连续工序不用电磁搅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q415nhc耐候结构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轧钢工序中板坯出炉温度1050~1150℃,粗轧开轧温度≥1000℃,粗轧终轧温度≥950℃,精轧控温厚度≥2.5倍成品厚度,精轧终轧温度800~840℃,终冷温度640~690℃,返红温度660~71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钢结构材料领域,涉及Q415NHC耐候结构钢板的制备方法,通过合理设计Q415NHC耐候结构钢板材料成分及炼钢、轧制工艺,实现12~42mm厚度规格耐候钢板批量稳定生产。所生产的耐候钢板性能优良、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同时产品耐大气腐蚀指数≥6.3,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同时钢中无添加V、Mo等微合金元素,连铸过程无末端电磁搅,降低了炼钢合金成本和连铸工序制造成本,综上,产品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向浪涛,别程程,谭均,王欣,李宏伟,唐志刚,范浩,但治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