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控氧及造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90097发布日期:2024-04-18 21:0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高硫易切削钢,具体涉及一种减少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控氧及造渣方法。


背景技术:

1、高硫易切削钢是高氧含量钢种,在较高的氧含量条件下,在促使有利形态mns形成的同时,不恰当的控氧方法及造渣方法也可能促使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生成,这会导致易切削钢在切削加工过程增加刀具的磨损程度、车床卷刀等,增加加工成本。

2、现有易切削钢专利主要是通过添加易切削钢元素或控轧控冷等手段,控制钢中硫化物形态的方法,如中国专利cn116640979a公开了一种调控硫系易切削钢中mns形态的方法,该专利通过熔炼过程在钢水中加入含钛合金,控制钢水中ti含量为0.007-0.20wt%,n含量为0.002-0.01wt%;并将钢水ti/mn质量比值控制在0.01-15,将ti/n质量比值控制在6-20,将ti/s质量比值控制在2-10,来调控硫系易切削钢中mns形态。

3、中国专利cn112404126a公开了一种改善易切削钢盘条硫化物形态的控轧控冷方法,该专利通过将钢坯在不高于950℃温度经过3~4小时加热;粗轧、精轧、预精轧、精轧机组采用不高于850℃的温度轧制;轧后盘条通过吐丝机吐丝成圈;吐丝后盘条通过斯太尔摩控冷线控制冷却,抑制了硫化物随钢坯轧制成型过程中被拉长的现象,以改善易切削钢盘条硫化物形态。

4、而现有技术中尚未公开过通过控氧及造渣方法控制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控氧及造渣方法,该方法能稳定的将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等级控制在0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减少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控氧及造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1)转炉冶炼:转炉顶吹氧气将铁水吹炼至终点温度1650-1700℃,终点c含量0.03-0.05%;出钢过程加入碳粉,加入硫铁进行合金化,并加入白灰和电石进行渣洗,炉后吹氩站定氧在50-80ppm;

5、(2)lf精炼:钢水进站后加入白灰,并进行通电,通电过程漂入硅铁粉和铝粒在渣面上进行扩散脱氧;lf精炼全程钢水温度稳定在1595-1615℃,lf精炼结束时钢水定氧在45-60ppm;

6、(3)连铸:中包采用双层覆盖剂覆盖,连浇过程中包钢水前中后期氧含量均稳定在45-55ppm。

7、步骤(1)中,碳粉的加入量为0.5-0.7kg/t钢。

8、步骤(1)中,白灰加入量为3-4kg/t钢,电石加入量为0.4-0.5kg/t钢。

9、步骤(2)中,白灰加入量为1.5-2.5kg/t

10、步骤(2)中,硅铁粉的漂入量为0.2-0.3kg/t,铝粒的漂入量为0.4-0.7kg/t。

11、步骤(2)中,送电次数≤3次,及总通电时间≤10min,进站加入造渣料及补加合金阶段通电5-6min,lf精炼全程钢水温度稳定在液相线80-100℃范围内。

12、步骤(2)中,lf精炼顶渣成分:15-18%sio2、13-16% al2o3、32-35% cao、4-6%feo、15-18%mno、6-8%mgo。

13、步骤(3)中,第一层覆盖剂为酸性覆盖剂,第二次覆盖剂为碳化稻壳。

14、所述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等级均为0级。

15、所述高硫易切削钢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 0.05-0.07%,si≤0.005%,s 0.30-0.50%,al≤0.002%。

16、本发明提供的减少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控氧及造渣方法中,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脱氧控制:冶炼过程未向钢水中加入含硅、含铝脱氧材料,lf精炼过程通过漂入硅铁粉、铝粒在渣面上;控制较高的转炉吹炼终点温度及钢水吹氩站的温度,炉后首先采用碳粉进行预脱氧,精炼过程仅在加渣料及合金阶段通电升温,避免了精炼过程钢水温度波动大、氧含量波动大。具体为:转炉工序:出钢温度控制在1650-1700℃,出钢碳含量控制在0.03-0.05%,出钢过程加入碳粉0.5-0.7kg/t,吹氩站钢水氧含量在50-80ppm,钢水温度1610-1650℃;lf精炼工序:送电次数≤3次,及总通电时间≤10min,进站加入造渣料及补加合金阶段通电5-6min,lf精炼全程钢水温度稳定在液相线80-100℃范围内,lf精炼结束时钢水氧含量稳定在45-60ppm;连铸工序:中包采用双层覆盖剂覆盖,第一层为酸性覆盖剂,第二次为碳化稻壳,连浇过程中包钢水前中后期氧含量稳定在45-55ppm。

17、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造渣:转炉出钢过程采用白灰及电石进行渣洗;lf精炼过程通过加入白灰、硅铁粉、铝粒进行造渣,具体为:转炉工序:出钢过程加入白灰3-4kg/t,电石0.4-0.5kg/t;lf精炼工序:进站加入白灰1.5-2.5kg/t,通电过程漂入硅铁粉0.2-0.3kg/t,及铝粒0.4-0.7kg/t在渣面上进行扩散脱氧,并避免硅铁粉及铝粒进入钢水中,lf精炼顶渣成分:15-18%sio2、13-16% al2o3、32-35% cao、4-6%feo、15-18%mno、6-8%mgo。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冶炼过程未向钢水中加入含硅、含铝脱氧材料,lf精炼过程通过漂入硅铁粉、铝粒在渣面上,避免其与钢水氧化生成硅酸盐类(c类)、氧化铝类(b类)夹杂物。

20、2.控制较高的转炉吹炼终点温度及钢水吹氩站的温度,炉后首先采用碳粉进行预脱氧,精炼过程仅在加渣料及合金阶段通电升温,避免了精炼过程钢水温度波动大、氧含量波动大,补加含硅、含铝脱氧材料的风险。

21、3.转炉出钢过程采用白灰及电石进行渣洗,初步降低钢水中的非金属夹杂物;lf精炼过程通过加入白灰、硅铁粉、铝粒进行造渣,进一步提高钢包顶渣对b类、c类夹杂物的吸附能力,同时也避免连浇过程钢包顶渣向钢水返氧的现象,导致钢水二次氧化生成b类、c类夹杂物。

22、4.采用该工艺生产的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级别低,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且生产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减少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控氧及造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控氧及造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碳粉的加入量为0.5-0.7kg/t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控氧及造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白灰加入量为3-4kg/t钢,电石加入量为0.4-0.5kg/t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控氧及造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白灰加入量为1.5-2.5kg/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控氧及造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硅铁粉的漂入量为0.2-0.3kg/t,铝粒的漂入量为0.4-0.7kg/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控氧及造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送电次数≤3次,及总通电时间≤10min,进站加入造渣料及补加合金阶段通电5-6min,lf精炼全程钢水温度稳定在液相线80-100℃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控氧及造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lf精炼顶渣成分:15-18%sio2、13-16%al2o3、32-35%cao、4-6%feo、15-18%mno、6-8%mgo。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控氧及造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第一层覆盖剂为酸性覆盖剂,第二次覆盖剂为碳化稻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控氧及造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等级均为0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控氧及造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硫易切削钢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05-0.07%,si≤0.005%,s 0.30-0.50%,al≤0.00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的控氧及造渣方法,冶炼过程未向钢水中加入含硅、含铝脱氧材料,LF精炼过程通过漂入硅铁粉、铝粒在渣面上;控制较高的转炉吹炼终点温度及钢水吹氩站的温度,炉后首先采用碳粉进行预脱氧,精炼过程仅在加渣料及合金阶段通电升温,避免了精炼过程钢水温度波动大、氧含量波动大;转炉出钢过程采用白灰及电石进行渣洗,初步降低钢水中的非金属夹杂物;LF精炼过程通过加入白灰、硅铁粉、铝粒进行造渣,进一步提高钢包顶渣对B类、C类夹杂物的吸附能力;该方法能稳定的将高硫易切削钢中B类、C类夹杂物等级控制在0级。

技术研发人员:邹虎,赵满堂,赵文渊,林作津,魏振典,宋邦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