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砂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9944发布日期:2023-07-25 12:2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砂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砂型,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砂型,属于砂型。


背景技术:

1、砂型铸造由于其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使用过的粘土湿砂经适当的砂处理后,绝大部分均可回收再用,制造铸型的周期短、工效高并能批量生产,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

2、现有专利号为(cn212285768u)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砂型,其装置在型腔的底部内壁上设置了一圈集砂槽,当将砂芯落位于型腔中时,砂芯与型腔的侧壁摩擦而引起的落砂会掉落至集砂槽中,从而不会对砂芯的落位产生影响,使砂芯落位更加准确,产品尺寸精良,但是其装置在上模与下模连接温度的结构,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提出了一种高强度砂型来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度砂型,该一种高强度砂型能够实现增强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方便连接的稳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强度较低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设计一种高强度砂型,包括下本体,所述下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上本体,所述上本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下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拼合板,所述拼合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卡接板;

4、所述下本体的下端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板的上端通至卡接槽的内部,所述下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透气孔,所述下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下本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堵杆。

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的形状为圆柱,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四个。

6、进一步的,所述上本体的下端开设有卡孔,所述固定杆的上端通至卡孔的内部。

7、进一步的,所述下本体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握杆,所述第一握杆远离下本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

8、进一步的,所述上本体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设置有第二握杆。

9、进一步的,所述堵杆的一端通至透气孔的内部。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拉环。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快速对上本体与下本体进行连接的结构,当操作者对内部进行铸造加入液体时,可以保整体的连接稳固,不会出现浇灌的溶液变形,提高生产效率;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可以拉出的堵杆,在进行浇灌后,拉动拉环将堵杆拉出,实现对下本体的快速散热,避免长时间出现变形,导致强度较低的情况,从而增长使用寿命。

14、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砂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本体(1),所述下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上本体(2),所述上本体(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4),所述下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拼合板(8),所述拼合板(8)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卡接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砂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的形状为圆柱,所述固定杆(4)的数量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砂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本体(2)的下端开设有卡孔(3),所述固定杆(4)的上端通至卡孔(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砂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本体(1)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握杆(5),所述第一握杆(5)远离下本体(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砂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本体(2)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设置有第二握杆(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砂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杆(13)的一端通至透气孔(1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砂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拉环(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砂型,属于砂型技术领域,包括下本体,所述下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上本体,所述上本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下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拼合板,所述拼合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卡接板,所述下本体的下端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板的上端通至卡接槽的内部,所述下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透气孔,所述下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下本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堵杆。由此,能够实现稳固连接以及保证该装置使用强度的结构,使用比较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郑朕,吴宝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共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