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用的壳体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12749发布日期:2023-08-04 05:4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用的壳体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铸造模具,具体为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用的壳体模具。


背景技术:

1、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

2、如申请号为cn202111040375.7的公开文件,公开了一种壳体铸造用的增压铸造模具,通过台架、滑轨、滑板、滑块、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和喷液口的配合使用,对注塑后的物料增压,去除注塑后物料内部的气泡,能把注塑液快速的压入模腔内缝隙处,提高注塑的完整性,提高注塑效率,有利于注塑后物料的完整性,上下模设置有错位分离结构,提高物料取出的便捷性,提高物料取出的安全性,本装置设置有自动添加脱模液结构,无需手动添加脱模液,提高操作的便捷度,有利于铸造效率,但是该实用新型在冷却时等待时间太久,工作效率不高。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用的壳体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用的壳体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用的壳体模具,包括底座和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安装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的内表面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外表面安装有弹簧,所述压杆的后方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右侧安装有电机,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安装有曲块,所述操作台的上方安装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内表面安装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内表面安装有模心,所述下模具的上方安装有成型块,所述成型块的上方安装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表面安装有浇筑口,所述上模具的上方安装有推动气缸。

3、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两侧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表面安装有滑杆。

4、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的内表面安装有凹槽,且凹槽的下方安装有凸块。

5、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两侧安装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的内表面安装有螺栓。

6、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的后方安装有水管,且水管的后方安装有冷却箱。

7、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箱的外表面安装有进水口,且进水口的左侧安装有出水口。

8、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箱的内部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左侧安装有风扇。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操作台、压杆、弹簧、转动杆、曲块、电机、下模具、成型块、上模具和浇筑口的设置,在使用时,通过推动气缸带动着上模具和成型块向下模具的内部运动,从而使得上模具与下模具重合,再通过浇筑口加入需要加入的物质,再通过启动电机,由电机带动着转动杆转动,由转动杆带动着曲块进行旋转,当曲块进行旋转时,就会带着操作台向下移动,再由操作台挤压压杆外表面的弹簧,从而带动着操作台来回的上下微微震动,从而避免在铸造时产生气泡,影响壳体的质量;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成型块、上模具、滑块、滑杆、推动气缸、凸块、凹槽、螺栓和螺纹通孔的设置,通过转动上模具两侧的螺栓使得螺栓从而螺纹通孔移动,使得成型块上方的凸块与上模具内部的凹槽不在固定,从而将成型块卸下,再由上模具与下模具两侧的滑块在滑杆的移动,防止在铸造中发生偏移,影响铸件的精度,且成型块便于更换,实用性高;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模具、冷却箱、水管、水泵、出水口、进水口、风扇和模心的设置,通过在冷却箱放入水,再通过水泵通过水管,从而出水口出发,围绕着模心并通过进水口进行循环,再通过冷却箱内部的风扇对回流的水进行风冷,从而通过水冷的方式大大地减少冷却时间,加快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用的壳体模具,包括底座(1)和操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2)安装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底座(1)的内表面安装有压杆(3),所述压杆(3)的外表面安装有弹簧(4),所述压杆(3)的后方安装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的右侧安装有电机(7),所述转动杆(5)的外表面安装有曲块(6),所述操作台(2)的上方安装有下模具(8),所述下模具(8)的内表面安装有水管(20),所述水管(20)的内表面安装有模心(25),所述下模具(8)的上方安装有成型块(9),所述成型块(9)的上方安装有上模具(10),所述上模具(10)上表面安装有浇筑口(11),所述上模具(10)的上方安装有推动气缸(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用的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0)两侧安装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的内表面安装有滑杆(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用的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0)的内表面安装有凹槽(16),且凹槽(16)的下方安装有凸块(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用的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6)的两侧安装有螺纹通孔(18),且螺纹通孔(18)的内表面安装有螺栓(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用的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8)的后方安装有水管(20),且水管(20)的后方安装有冷却箱(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用的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9)的外表面安装有进水口(23),且进水口(23)的左侧安装有出水口(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用的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9)的内部安装有水泵(21),且水泵(21)的左侧安装有风扇(2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用的壳体模具,涉及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安装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的内表面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外表面安装有弹簧,该用于铸造生产用的壳体模具,与现有的普通用于铸造生产用的壳体模具相比,在使用时,通过推动气缸带动着上模具和成型块向下模具的内部运动,从而使得上模具与下模具重合,再通过浇筑口加入需要加入的物质,再通过启动电机,由电机带动着转动杆转动,由转动杆带动着曲块进行旋转,当曲块进行旋转时,就会带着操作台向下移动,再由操作台挤压压杆外表面的弹簧,从而带动着操作台来回的上下微微震动,从而避免在铸造时产生气泡,影响壳体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垒,郑韫,王鹏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国轻特种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