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钩式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4205发布日期:2024-02-07 12:1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吊钩式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抛丸机,特别是涉及吊钩式抛丸机。


背景技术:

1、抛丸机,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几乎所有的铸钢件、灰铸件、玛钢件、球铁件等都要进行抛丸处理。这不仅是为了清除铸件表面氧化皮和粘砂,同时也是铸件质量检查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序,吊钩式抛丸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吊钩式抛丸机为了避免钢丸飞出和减少工人的安全隐患,需要使用顶密封装置。

2、然而传统的吊钩式抛丸机的顶密封装置结构复杂,密封效果差,同时不方便拆卸,不便于后续的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吊钩式抛丸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吊钩式抛丸机,包括抛丸机机体,所述抛丸机机体顶部贴合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减震管,若干个所述减震管内腔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若干个所述减震弹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块,若干个所述减震块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杆,若干个所述减震杆底端均贯穿相邻的减震管内腔,并共同固定连接有减震板,相邻的所述减震管相靠近的一侧靠近中心处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杆,两个所述横杆外侧边缘靠近左右两端均套设有活动环,相邻的所述活动环相远离的一侧均与相邻的减震管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若干个所述压缩弹簧均套设在相邻的横杆外侧边缘,若干个所述活动环底部均与减震板顶部共同铰接有活动杆,所述减震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板,所述隔音板、减震板、耐磨板外侧边缘均与抛丸机机体内腔为相互贴合设置。

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抛丸机机体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顶部靠近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凹槽,相邻的所述凹槽相靠近的一侧均插接有卡接管,若干个所述卡接管内腔均贯穿设有连动杆,相邻的所述连动杆相远离的一端均为弧形设置,所述抛丸机机体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两个盲孔,若干个所述连动杆靠近抛丸机机体的一端均插接在相邻的盲孔内腔。

4、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连动杆外侧边缘均固定套设有固定环,相邻的所述固定环相远离的一侧均与相邻的卡接管内腔共同固定连接有连动弹簧,若干个所述连动弹簧均套设在相邻的连动杆外侧边缘。

5、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固定环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若干个所述卡接管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若干个所述活动块均位于相邻的限位槽内腔。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底部靠近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若干个所述固定管内腔均贯穿设有螺纹管,若干个所述螺纹管底端均插接在相邻的凹槽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挤压块,若干个所述挤压块底部均为倾斜设置,且相邻的所述挤压块靠近抛丸机机体的一侧均与相邻的连动杆之间为相互贴合设置。

7、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固定板上靠近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若干个所述轴承内腔均贯穿设有螺纹杆,若干个所述螺纹杆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板,若干个所述螺纹杆底端均插接在相邻的螺纹管内腔,且若干个所述螺纹杆外侧边缘靠近底端处均与相邻的螺纹管内腔为相互啮合设置。

8、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螺纹管左右两侧靠近顶端处均固定连接有滑杆,相邻的所述滑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若干个所述固定管内腔靠近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若干个所述滑块均位于相邻的滑槽内腔。

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有益效果是:

10、通过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可以降低噪音,有效的保护了工作环境,并可以有效的防止抛丸飞出,减少安全隐患,且可对耐磨板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可以降低耐磨板的磨损,同时可便于将顶板进行拆卸,操作简单,便于后续的维护。



技术特征:

1.吊钩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抛丸机机体,所述抛丸机机体顶部贴合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减震管,若干个所述减震管内腔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若干个所述减震弹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块,若干个所述减震块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杆,若干个所述减震杆底端均贯穿相邻的减震管内腔,并共同固定连接有减震板,相邻的所述减震管相靠近的一侧靠近中心处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杆,两个所述横杆外侧边缘靠近左右两端均套设有活动环,相邻的所述活动环相远离的一侧均与相邻的减震管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若干个所述压缩弹簧均套设在相邻的横杆外侧边缘,若干个所述活动环底部均与减震板顶部共同铰接有活动杆,所述减震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板,所述隔音板、减震板、耐磨板外侧边缘均与抛丸机机体内腔为相互贴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钩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机机体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顶部靠近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凹槽,相邻的所述凹槽相靠近的一侧均插接有卡接管,若干个所述卡接管内腔均贯穿设有连动杆,相邻的所述连动杆相远离的一端均为弧形设置,所述抛丸机机体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两个盲孔,若干个所述连动杆靠近抛丸机机体的一端均插接在相邻的盲孔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钩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连动杆外侧边缘均固定套设有固定环,相邻的所述固定环相远离的一侧均与相邻的卡接管内腔共同固定连接有连动弹簧,若干个所述连动弹簧均套设在相邻的连动杆外侧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钩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固定环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若干个所述卡接管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若干个所述活动块均位于相邻的限位槽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钩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底部靠近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若干个所述固定管内腔均贯穿设有螺纹管,若干个所述螺纹管底端均插接在相邻的凹槽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挤压块,若干个所述挤压块底部均为倾斜设置,且相邻的所述挤压块靠近抛丸机机体的一侧均与相邻的连动杆之间为相互贴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钩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上靠近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若干个所述轴承内腔均贯穿设有螺纹杆,若干个所述螺纹杆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板,若干个所述螺纹杆底端均插接在相邻的螺纹管内腔,且若干个所述螺纹杆外侧边缘靠近底端处均与相邻的螺纹管内腔为相互啮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钩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螺纹管左右两侧靠近顶端处均固定连接有滑杆,相邻的所述滑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若干个所述固定管内腔靠近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若干个所述滑块均位于相邻的滑槽内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吊钩式抛丸机,包括抛丸机机体,所述抛丸机机体顶部贴合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减震管,若干个所述减震管内腔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若干个所述减震弹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块,若干个所述减震块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杆,若干个所述减震杆底端均贯穿相邻的减震管内腔,并共同固定连接有减震板,通过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可以降低噪音,有效的保护了工作环境,并可以有效的防止抛丸飞出,减少安全隐患,且可对耐磨板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可以降低耐磨板的磨损,同时可便于将顶板进行拆卸,操作简单,便于后续的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博,田福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锦州澳瀚金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