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间包对中装置及中包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4185发布日期:2023-09-16 22:04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间包对中装置及中包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铸机浇钢,尤其涉及一种中间包对中装置及中包车。


背景技术:

1、铸机开浇和中间包快换环节是铸机浇钢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铸机正常浇钢作业起到关键作用。在铸机开浇和中间包快换过程中将中包车开到浇钢位后需要进行水口与结晶器口的对中作业,一旦水口对中环节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铸机开浇和中间包快换成功率。研究中间包水口预对中装置及使用方法对提高铸机生产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中间包对中装置及中包车。

2、第一方面,一种中间包对中装置,包括控制箱,显示屏,拉线传感器,对中机构;

3、所述控制箱安装于中包车上;

4、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控制箱上;

5、所述拉线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控制箱上,待对中的中间包设置于所述中包车上,所述拉线传感器的拉线伸长至所述中间包的滑动水口,测量所述拉线传感器与所述滑动水口的距离;

6、所述对中机构安装于所述中包车上,带动所述中间包进行移动;

7、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显示屏、所述对中机构、所述拉线传感器通信连接。

8、可选的,所述中包车上设置升降架,所述中间包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上。

9、可选的,所述升降架与所述中包车通过垂直油缸连接,所述垂直油缸的缸体与所述中包车的车体连接,活塞杆与所述升降架的架体连接。

10、可选的,所述中包车的车体上还设置垂直的导向轨,所述升降架上设置导向轮与所述导向轨适配。

11、可选的,所述对中机构为对中油缸,两对所述对中油缸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包的两侧,所述对中油缸的缸体与所述中包车连接,所述对中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中间包相抵。

12、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中包车,包括车架、控制箱、显示屏、拉线传感器、对中机构;

13、所述控制箱安装于所述车架上;

14、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控制箱上;

15、所述拉线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控制箱上,待对中的中间包设置于所述车架上且位于所述控制箱一侧,所述拉线传感器的拉线伸长至所述中间包的滑动水口,测量所述拉线传感器与所述滑动水口的距离;

16、所述对中机构安装于所述车架上,带动所述中间包进行移动;

17、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显示屏、所述对中机构、所述拉线传感器通信连接。

18、可选的,所述车架包括第一车体、第二车体、升降架,所述第一车体、所述第二车体的底部设置行走轮,所述升降架的两端分别通过垂直油缸与所述第一车体、所述第二车体连接;所述控制箱设置于所述第一车体上,所述中间包、所述对中机构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上。

19、可选的,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对中油缸,两组所述对中油缸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包的两侧,所述对中油缸的缸体与所述升降架连接,所述对中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中间包相抵。

20、可选的,所述第一车体、所述第二车体上设置垂直的导向轨,所述升降架上设置导向轮与所述导向轨适配。

21、可选的,所述第二车体的顶部设置围栏。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间包对中装置及中包车,将中包车升至高位,使之与拉线传感器高度相当,通过将拉线传感器的拉线伸长至中间包的滑动水口,测量拉线传感器与滑动水口的距离,将测量数据定义为中间包水口预对中距离,通过对中装置调节中间包的位置,直至测量数据与中间包水口预对中距离相同为止,从而实现中间包滑动水口与结晶器口的预对中操作,提高铸机开浇和中间包快换成功率,为铸机开浇和中间包快换作业创造便利条件。

2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中间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显示屏,拉线传感器,对中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包车上设置升降架,所述中间包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间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与所述中包车通过垂直油缸连接,所述垂直油缸的缸体与所述中包车的车体连接,活塞杆与所述升降架的架体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间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包车的车体上还设置垂直的导向轨,所述升降架上设置导向轮与所述导向轨适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机构为对中油缸,两对所述对中油缸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包的两侧,所述对中油缸的缸体与所述中包车连接,所述对中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中间包相抵。

6.一种中包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控制箱、显示屏、拉线传感器、对中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第一车体、第二车体、升降架,所述第一车体、所述第二车体的底部设置行走轮,所述升降架的两端分别通过垂直油缸与所述第一车体、所述第二车体连接;所述控制箱设置于所述第一车体上,所述中间包、所述对中机构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对中油缸,两组所述对中油缸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包的两侧,所述对中油缸的缸体与所述升降架连接,所述对中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中间包相抵。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体、所述第二车体上设置垂直的导向轨,所述升降架上设置导向轮与所述导向轨适配。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体的顶部设置围栏。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间包对中装置及中包车,对中装置包括控制箱,显示屏,拉线传感器,对中机构;所述控制箱安装于中包车上;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控制箱上;所述拉线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控制箱上,待对中的中间包设置于所述中包车上;所述对中机构安装于所述中包车上,带动所述中间包进行移动;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显示屏、所述对中机构、所述拉线传感器通信连接。通过本技术实现中间包滑动水口与结晶器口的预对中操作,提高铸机开浇和中间包快换成功率,为铸机开浇和中间包快换作业创造便利条件。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武,闫凡熙,王计超,张佩立,岳志坤,杨春宝,刘占锋,王宝动,庞冠伟,肖华生,李滨,陈宇,周晓松,王立永,王亚宁,赵璐明,刘航,薛福民,吴艳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