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6222发布日期:2023-10-14 21:5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针对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外壳处理,具体为针对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机在生产时需要对电机外壳进行浇铸成型作业,并在浇铸成型后对其进行精细化打磨处理作业;但是现有的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1、打磨设备对电机外壳进行打磨时,为了便于观察是否夹持牢固一般从电机外壳的外面对其进行夹持,这种夹持方式导致被夹持的位置无法被打磨,影响电机外壳的打磨质量;2、打磨设备对电机外壳进行打磨的时间需要人为控制,如若打磨时间过短需要再次操控打磨,打磨时间过长会影响电机外壳质量,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针对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针对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解决了处理装置从电机外壳的外面对其进行夹持以及打磨设备对电机外壳进行打磨的时间需要人为控制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针对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板,所述固定支板的表面设置有内夹机构,所述底座的内腔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往返支板运动,所述往返支板的表面设置有打磨组件,所述内夹机构的包括转动盘,所述固定支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板,所述固定支板的表面开设有推动槽,所述推动板的表面通过啮合组件带动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转动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的表面通过滑动组件带动伸缩杆运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夹板。

3、优选的,所述啮合组件包括转动齿轮,所述推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转动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栓,所述滑动栓的表面与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栓的表面与滑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所述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表面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间歇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表面通过连杆组件带动移动板运动,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板的顶端与往返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驱动齿轮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带动杆。

7、优选的,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打磨电机,所述打磨电机的表面与往返支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打磨电机输出轴的表面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打磨板。

8、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针对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针对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通过启动气缸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通过滑动槽带动滑动栓向四周运动,滑动栓带动伸缩杆滑动,伸缩杆带动内夹板向四周运动至与电机外壳的内壁紧密接触,从而可以将电机外壳从内部夹持固定,使得电机外壳全部能够被打磨,提高了电机外壳的打磨质量。

11、(2)、该针对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间歇齿轮转动,当电机外壳打磨完成后,间歇齿轮与驱动齿轮接触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带动移动板向右运动,移动板带动往返支板向右运动,往返支板带动打磨组件向右运动至与电机外壳不接触,从而可以固定打磨设备对电机外壳进行打磨的时间,避免了打磨时间过短或者过长的问题。



技术特征:

1.针对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板(2)的表面设置有内夹机构(4),所述底座(1)的内腔通过驱动机构(5)带动往返支板(3)运动,所述往返支板(3)的表面设置有打磨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组件(48)包括转动齿轮(481),所述推动板(4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482),所述转动轴(45)的一端与转动齿轮(481)的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49)包括滑动栓(491),所述滑动栓(491)的表面与伸缩杆(4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41)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492),所述滑动栓(491)的表面与滑动槽(49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齿轮(51),所述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2),所述驱动电机(52)输出轴的表面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间歇齿轮(53),所述驱动齿轮(51)的表面通过连杆组件(56)带动移动板(54)运动,所述底座(1)的表面开设有移动槽(55),所述移动板(54)的顶端与往返支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对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56)包括转动杆(561),所述转动杆(561)的一端与驱动齿轮(51)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56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带动杆(5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6)包括打磨电机(61),所述打磨电机(61)的表面与往返支板(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打磨电机(61)输出轴的表面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打磨板(6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针对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板,所述固定支板的表面设置有内夹机构,所述底座的内腔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往返支板运动,往返支板的表面设置有打磨组件,内夹机构的包括转动盘,固定支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本技术涉及电机外壳处理技术领域。该针对电机外壳的表面处理装置,通过启动气缸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通过滑动槽带动滑动栓向四周运动,滑动栓带动伸缩杆滑动,伸缩杆带动内夹板向四周运动至与电机外壳的内壁紧密接触,从而可以将电机外壳从内部夹持固定,使得电机外壳全部能够被打磨,提高了电机外壳的打磨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朱楠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极诚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