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27072发布日期:2024-02-20 20:11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属于铜杆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1、传统的铜杆生产,经过反射炉对废铜进行熔化和精炼后就直接将铜液引流至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进行铜杆生产;

2、由于反射炉炉体的容量有限,且废铜倒入炉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进行精炼才能形成铜液,无法进行不间断的生产;间断式的生产导致铜杆的产能不足,且工人需要随着精炼炉的精炼周期进行工作,工作时间不固定,浪费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设置了具有高度差的竖炉和若干精炼炉,利用竖炉熔化,各精炼炉交替投入生产实现不间断的铜液精炼,且铜液在从竖炉流向精炼炉的过程中进行了上下的翻转,有利于铜液充分混合和除渣,设置了保温炉,保证了生产过程的铜水恒温供给,有利于生产质量稳定。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包括:

4、竖炉、若干精炼炉、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保温炉、第三导流槽以及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

5、所述竖炉的上端为入料口,下端为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渣池,所述渣池的出口与第一导流槽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导流槽的输出端分叉并与各所述精炼炉的入料口连通;

6、各所述精炼炉并排设置,且各所述精炼炉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竖炉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导流槽的输入端分叉并分别与各所述精炼炉的出料口连通,第二导流槽的输出端与所述保温炉的入料口连通;

7、所述保温炉的平面低于各所述精炼炉所在的平面;所述保温炉的出料口与第三导流槽的输入端连通;

8、所述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的浇包与所述第三导流槽的输出端连通。

9、作为优选,所述保温炉架设于偏心旋转装置上,随偏心旋转装置的转动机构转动,所述保温炉内设置有烧枪。

10、作为优选,所述精炼炉侧壁间隔开设有若干通孔;

11、所述精炼炉的一侧设置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上水平设置有与通孔数量对应的若干通气管,各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分别与通孔配合;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用于与精炼气体管道连通,通过精炼气体管道向所述通气管输入精炼气体。

12、作为优选,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框架,固定设置在框架上的电控伸缩杆,所述电控伸缩杆的伸缩端上固定设置有通气管连接板,所述通气管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通过各固定孔分别套接各通气管。

13、作为优选,所述精炼炉的正面开设有操作口和扒渣口,后面设置有烟道连通口,烟道连通口的顶部与二级精炼炉的顶部平齐。

14、作为优选,所述竖炉内的上端部设有环形融化烧枪,下端部设有倾斜设置的若干斜烧枪,且竖炉的底部设置有朝向出料口倾斜的导流板。

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流槽或第二导流槽或第三导流槽包括主流道和副流道,所述副流道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连通槽与主流道连通,若干所述副流道沿主流道长度轨迹方向等间距排列。

16、作为优选,若干所述副流道呈两列分布,且两列的所述副流道分布在主流道两侧,且主流道两侧的副流道错位分布。

17、作为优选,所述连通槽内顶壁安装有液位感应器,还包括有移动装置和清堵机构,所述移动装置用于带动清堵机构沿主流道长度轨迹方向移动,所述清堵机构用于将主流道内的堵塞件打捞取出。

18、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座、固定轨道、安装在移动座内的电机、安装在固定轨道内的齿条,所述齿条与主流道长度轨迹相适配,所述电机输出端安装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

19、作为优选,所述清堵机构包括旋转升降组件、安装在旋转升降组件输出端的横梁、安装在横梁上的打捞笼、以及废料箱,所述打捞笼呈“l”型结构且开设有梳齿槽,所述打捞笼的外轮廓与主流道相适配,所述废料箱内设置有梳齿块,所述梳齿块与打捞笼的梳齿槽相适配,且梳齿块上表面倾斜设置。

2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设置了具有高度差的竖炉、若干精炼炉和保温炉,利用竖炉熔化,各精炼炉交替投入生产实现不间断的铜液精炼,且铜液在从竖炉流向保温炉的过程中进行了上下的翻转,有利于铜液充分混合和除渣,设置了保温炉,保证了生产过程的铜水恒温供给,有利于生产质量稳定。

22、2、本实用新型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保温炉架设在偏心旋转装置上,利用偏心旋转装置对保温炉内的铜液进行充分搅拌,保证铜液混合均匀。

23、3、本实用新型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将通气管设置在精炼炉的上方,以顶吹的形式将精炼气体注入到精炼炉内,相较于传统直接将精炼气体从加料口注入(也就是侧吹)的形式,能够使铜液与精炼气体的接触面积更大,反应更加充分,使铜液的精炼更加均匀。



技术特征:

1.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炉(3)架设于偏心旋转装置(4)上,随偏心旋转装置(4)的转动机构转动,所述保温炉(3)内设置有烧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炉(2)侧壁间隔开设有若干通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机构(5)包括框架(51),固定设置在框架上的电控伸缩杆(52),所述电控伸缩杆(52)的伸缩端上固定设置有通气管连接板(53),所述通气管连接板(53)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通过各固定孔分别套接各通气管(5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炉(2)的正面开设有操作口(23)和扒渣口(24),后面设置有烟道连通口(25),烟道连通口(25)的顶部与二级精炼炉(2)的顶部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炉(1)内的上端部设有环形融化烧枪(12),下端部设有倾斜设置的若干斜烧枪(13),且竖炉(1)的底部设置有朝向出料口倾斜的导流板(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槽(10)或第二导流槽(20)或第三导流槽(30)包括主流道(61)和副流道(62),所述副流道(62)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连通槽(63)与主流道(61)连通,若干所述副流道(62)沿主流道(61)长度轨迹方向等间距排列;若干所述副流道(62)呈两列分布,且两列的所述副流道(62)分布在主流道(61)两侧,且主流道(61)两侧的副流道(62)错位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63)内顶壁安装有液位感应器(64),还包括有移动装置(7)和清堵机构(8),所述移动装置(7)用于带动清堵机构(8)沿主流道(61)长度轨迹方向移动,所述清堵机构(8)用于将主流道(61)内的堵塞件打捞取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7)包括移动座(71)、固定轨道(72)、安装在移动座(71)内的电机(73)、安装在固定轨道(72)内的齿条(74),所述齿条(74)与主流道(61)长度轨迹相适配,所述电机(73)输出端安装有与齿条(74)啮合的齿轮(7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堵机构(8)包括旋转升降组件(81)、安装在旋转升降组件(81)输出端的横梁(82)、安装在横梁(82)上的打捞笼(83)、以及废料箱(84),所述打捞笼(83)呈“l”型结构且开设有梳齿槽,所述打捞笼(83)的外轮廓与主流道(61)相适配,所述废料箱(84)内设置有梳齿块(85),所述梳齿块(85)与打捞笼(83)的梳齿槽相适配,且梳齿块(85)上表面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再生铜杆连续生产装置,包括:竖炉、若干精炼炉、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保温炉、第三导流槽以及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所述竖炉的上端为入料口,下端为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渣池,所述渣池的出口与第一导流槽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导流槽的输出端分叉并与各所述精炼炉的入料口连通;各所述精炼炉并排设置,且各所述精炼炉所在的平面低于竖炉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导流槽的输入端分叉并分别与各所述精炼炉的出料口连通,第二导流槽的输出端与所述保温炉的入料口连通;所述保温炉的平面低于各精炼炉所在的平面;保温炉的出料口与第三导流槽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的浇包与所述第三导流槽的输出端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李倩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丹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