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毂加工用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6726发布日期:2024-04-01 13:5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轮毂加工用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加工,具体是一种汽车轮毂加工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轮毂又叫轮圈,根据不同车型的特征和需求,轮毂表面处理工艺也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大致可分为烤漆和电镀两种;工艺上基本采用烤漆处理,即先喷涂然后电烤,成本比较经济而且颜色靓丽、保持时间长久,轮毂的颜色不易变化;在进行烤漆处理时,需要对轮毂进行固定。

2、公开号为cn107350848a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汽车轮毂加工用固定装置,它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脚,所述外壳体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的左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滚动杆,所述滚动杆的表面均套设有齿轮,所述外壳体正面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该专利通过设置电机、滚动杆、齿轮、固定板、轴承、第一卡板、滑槽、滑块、第一固定块、齿轮板、第二支撑板、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卡板的配合,以期达到自由调节轮毂固定大小的效果,解决传统汽车轮毂加工用固定装置不能自由调节加工尺寸的问题,提高加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汽车轮毂加工用固定装置的实用性。

3、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一些不足,在实际使用时,上述专利只能单纯地对轮毂进行固定,由于在对汽车轮毂进行加工时,各种车辆有不同种规格尺寸的轮毂,遇到一些较大的轮毂时,在对其表面进行加工时,不能实现固定装置带动轮毂进行旋转,需要工作人员环绕轮毂进行加工打磨,适应性较低,且增加工人的工作量,影响工作效率,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汽车轮毂加工用的固定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轮毂加工用的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轮毂加工用的固定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组件,该固定装置还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下表面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凹槽的内底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和蜗杆,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凹槽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涡轮,所述蜗杆与涡轮啮合,所述涡轮与旋转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3、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旋转台上表面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缸。

4、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与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放置台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直角杆,所述直角杆的另一端与滑块的下表面转动连接。

6、优选的,固定装置还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

7、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

8、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汽车轮毂加工用的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9、本实用新型通过凹槽内部设置的旋转台,可以配合凹槽内底壁设置的转动杆、蜗杆和涡轮对其整个固定组件进行旋转,工作时,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二锥齿轮的转动,可以带动转动杆的转动,通过转动杆的转动,带动蜗杆的转动,通过蜗杆可以带动涡轮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旋转台的转动,旋转台可以带动整个固定组件进行旋转,解决了在对其表面进行加工时,不能实现固定装置带动轮毂进行旋转,需要工作人员环绕轮毂进行加工打磨,适应性较低,且增加工人的工作量,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轮毂加工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台(9),所述旋转台(9)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组件(4),该固定装置还包括旋转组件(8),所述旋转组件(8)包括安装在工作台(2)下表面的电机(801),所述电机(801)的输出端贯穿凹槽(7)的内底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02),所述凹槽(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804),所述转动杆(804)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803)和蜗杆(805),所述第一锥齿轮(802)和第二锥齿轮(803)啮合,所述凹槽(7)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涡轮(806),所述蜗杆(805)与涡轮(806)啮合,所述涡轮(806)与旋转台(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加工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开设在旋转台(9)上表面的第一滑槽(401),所述第一滑槽(4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块(402),两个移动块(402)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缸(4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轮毂加工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4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404),所述滑块(40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05),所述凹槽(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放置台(5),所述放置台(5)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滑槽(6),所述第二滑槽(6)的内壁与滑块(404)的表面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轮毂加工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5)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406),所述转轴(4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407),所述矩形板(40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直角杆(408),所述直角杆(408)的另一端与滑块(404)的下表面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轮毂加工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腿(1),所述支撑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轮毂加工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3)。


技术总结
一种汽车轮毂加工用的固定装置,包括支撑腿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组件,还包括旋转组件,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二锥齿轮的转动,可以带动转动杆的转动,通过转动杆的转动,带动蜗杆的转动,通过蜗杆可以带动涡轮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旋转台的转动,旋转台可以带动整个固定组件进行旋转,解决了在对其表面进行加工时,不能实现固定装置带动轮毂进行旋转,需要工作人员环绕轮毂进行加工打磨,适应性较低,且增加工人的工作量,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董凌,贾丛珊,夏士卓,李明磊,岳良建,李俊延,杨磊,王渭新,黄少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5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