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2C型碳化物增强Re-Ta-W-C高温难熔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558002发布日期:2024-04-09 17:5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M2C型碳化物增强Re-Ta-W-C高温难熔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m2c型碳化物增强re-ta-w-c高温难熔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具体是一种耐高温难熔合金。


背景技术:

1、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如超高速飞行器的发动机热端、鼻椎、机翼前沿等热端部件对材料的抗高温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以超高速飞行器为例,当大气环境下的飞行速率超过8马赫时,其鼻椎、机翼前沿等部件在大气环境下的服役温度接近2000℃。但是,目前以ni基为主的高温合金的最高使用温度也仅为1200℃,难以满足需求。

2、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元素,钨金属及其合金具有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但是钨合金的主要缺点就是室温塑性较差。ta-w合金具有良好的室温塑性,如ta-10%w、ta-10%w-2.5%mo和ta-8%w-2%hf等合金广泛用于工作温度超过1300℃的场合,但目前以钨合金、钽合金、钼合金为主的难熔合金在温度超过1400℃后,大多合金的强度已不足400mpa(郑欣,等.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j].2011,40(10):1871-1875.),难以达到在更高温度条件下的使用要求。以nb-mo-ta-w为主元的难熔高熵合金在1400℃下的屈服强度高达405mpa。但室温塑性很差,室温压缩断裂应变仅为2.1%。(senkov o n,et al.intermetallics[j],2011,19(5):698-706)。(nbmotaw)90c10等难熔高熵复合材料(yixing wan,et al.journalof alloys and compounds[j].2022,889161645.)具有优异的室温和高温强度,虽相较nbmotaw难熔高熵合金具有更好的室温塑性,但(nbmotaw)90c10合金的室温断裂应变也仅为7%,仍有待提升。

3、nbmotaw难熔高熵合金严重的室温脆性使其加工性能受到限制,而现有成熟的耐高温材料的高温强度仍有待提升,缺少在温度超过1400℃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强度的难熔合金材料,可供选择的高温难熔合金体系不足。ta-w合金中,ta-10%w难熔合金有着优良的室温塑性,但高温强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具有良好室温塑性的ta-10%w难熔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改善,能获得具有良好室温可加工性的高温服役金属材料,对高温高强度构件材料的研究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意义。但是,在保证ta-w合金具有良好室温塑性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ta-w难熔合金的高温强度,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m2c型碳化物增强re-ta-w-c高温难熔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m2c型碳化物增强re-ta-w-c高温难熔合金可以弥补现有的高温合金在1200℃以上时的强度不足,且室温塑性差的限制。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2、一种m2c型碳化物增强re-ta-w-c高温难熔合金,所述高温难熔合金由re-ta-w形成的bcc相和塑性碳化物增强相ta2c形成的m2c-hcp相组成;所述高温难熔合金由re-ta-w为非等原子比组成,记为reatabwccd,a、b、c和d分别为各元素对应的摩尔比,其中a为0.04~0.15;b为1.8~2.1;c为0.15~0.25;d为0.04~0.45;a+b+c≥2,4.3<b/d<38。

3、所述高温难熔合金reatabwccd中a为0.09~0.12,b为1.83~1.93,c为0.18~0.23,d为0.04~0.28。

4、所述高温难熔合金reatabwccd中a=0.1,b=1.85,c=0.2,d=0.25。

5、所述高温难熔合金reatabwccd中a=0.1,b=1.9,c=0.2,d=0.05。

6、所述高温难熔合金reatabwccd中a为0.09~0.12,b为1.85~1.95,c为0.18~0.23,d为0.35~0.42。

7、所述高温难熔合金reatabwccd中a=0.1,b=1.9,c=0.2,d=0.20。

8、一种m2c型碳化物增强re-ta-w-c高温难熔合金

9、当c的含量占比很小,也就是19<b/d<38时,合金为bcc基体相和大量针状结构的ta2c析出相组成;

10、当c的含量较小,也就是6.3<b/d<9.6时,合金为亚共晶结构,以bcc相为主相,晶界周围有一次析出的三维网状的ta2c相,bcc主相中有ta2c二次析出相,晶界为层状的bcc+ta2c近共晶组织;

11、当c的含量居中,也就是5.4<b/d<5.9时,合金为bcc+ta2c的共晶结构;

12、当c的含量较多,也就是4.75<b/d<5时,合金为过共晶结构,以ta2c陶瓷相为主相,晶间是由ta2c陶瓷相与bcc相组成的层状共晶结构;

13、上述bcc相为re、ta、w组成固溶体的体心立方bcc相,m2c-hcp相为ta2c碳化物陶瓷相。

14、一种m2c型碳化物增强re-ta-w-c高温难熔合金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5、s1、将tac碳化物粉末包裹在单质金属ta箔片上形成包裹tac碳化物粉末的单质金属ta箔片;

16、s2、将s1中的包裹tac碳化物粉末的单质金属ta箔片,以及单质颗粒re、ta、w一同放入熔炼炉中的坩埚,然后抽真空至6×10-3mpa,然后充入惰性气体氩气到-0.8mpa,升温至3500℃熔融20~30min,冷却后重熔5次以上,最终冷却得到m2c型碳化物增强re-ta-w-c高温难熔合金。

17、所述tac碳化物粉末包裹在单质金属ta箔片具体过程为:根据所需tac粉末的含量,选择合适尺寸的高纯ta箔片,将tac粉末完全包裹即可,将ta箔片两边对折后,用尖嘴钳将侧边与底边折叠封口压紧,随后,将tac粉末按比例称量后,倒入折叠好的ta箔片中,再将ta箔的开口折叠封紧即可。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方法制备简单,易操作,采用真空电弧熔炼的方法,与其他制备方法相比制备周期较短,且可以有效熔化高熔点的原料,制备出的合金铸锭成分均匀。

20、(2)本发明制备的m2c型碳化物增强re-ta-w-c高温难熔合金可以弥补现有的高温合金在1200℃以上时的强度不足,且室温塑性差的限制,该材料在超高速飞行器的热端部件、高超音速武器鼻椎等短时服役条件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21、(3)本发明制备的m2c型碳化物增强re-ta-w-c高温难熔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当合金为亚共晶组织时,其组织特征为[bcc+ta2c]+ta2c,合金为共晶或过共晶组织时,其组织特征为ta2c+bcc。三维网格状的ta2c相包裹着bcc基体,可以为合金提供较高的力学承载能力。当合金c含量进一步降低时,合金为等轴晶,主相bcc相中有大量微米级亚微米级弥散分布的针状ta2c相,其三位尺度中呈盘状纤维穿插在基体当中,使合金的bcc基体强度得到显著提高。

22、(4)本发明制备得到的re0.1ta1.85w0.2c0.25高温难熔合金室温下的屈服强度为1076mpa,抗压强度高达2066mpa,其室温断裂应变为20.6%,室温下的力学性能显著超过nbmotaw高熵合金。re0.1ta1.85w0.2c0.25高温难熔合金在1450℃下,其屈服强度高达710mpa,是nbmotaw高熵合金在1400℃下的1.75倍,可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核工业等领域。

23、(5)本发明制备得到的re0.1ta1.85w0.2c0.25高温难熔合金的室温抗压强度高达2066mpa,而nbmotaw高温难熔合金的室温抗压强度仅为1211mpa;re0.1ta1.85w0.2c0.25高温难熔合金在1450℃下的屈服强度高达710mpa,与ta-10w难熔合金(1450℃下的屈服强度为115mpa)相比,提升了517.4%;与nbmotaw难熔合金在1400℃下的屈服强度421mpa相比,提升了68.6%;re0.1ta1.85w0.2c0.25高温难熔合金的净室温断裂应变为20.6%,是nbmotaw难熔高熵合金的981%,具有良好的塑性;re0.1ta1.85w0.2c0.25高温难熔合金在1450℃下的极限抗压强度高达877mpa,与nbmotaw高温难熔合金在1400℃下的极限抗压强度467mpa相比,提升了87.8%。

24、(6)本发明制备得到的re0.1ta1.9w0.2c0.05高温难熔合金具有更好的室温塑性,室温断裂应变高达28.6%;re0.1ta1.9w0.2c0.05高温难熔合金在1450℃下的屈服强度为445mpa,与nbmotaw高温难熔合金在1400℃下的屈服强度405mpa相比,同样有所提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