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455877发布日期:2024-03-28 18:39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对装备效能需求的不断提升,fe-mn-al-c系奥氏体低密度因具有低密度和高强度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奥氏体低密度钢固溶态屈服强度偏低,一般通过时效处理等方法在基体中弥散析出(fe,mn)3alc型纳米级κ-碳化物沉淀来强化,但κ-碳化物的大量析出容易造成韧性的损失。如果要获得优异的韧性,就需要抑制κ-碳化物的弥散析出,但这牺牲了强度。由此可见,fe-mn-al-c系奥氏体低密度很难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

2、现有技术中,对于提升奥氏体低密度钢的强塑性匹配进行了较多的研究,而针对同时提高强度和韧性的研究和成果却鲜有报道。中国专利申请cn115572885a公开了一种高韧性的低密度钢制备方法,复合添加多种微合金元素v、nb、mo、ti,形成高数密度和体积分数的晶界mc型碳化物保证精轧和固溶处理条件下获得显著的细晶,虽然-40℃冲击功kv2≥80j,但其屈服强度较低(≥650mpa),未能达到高强高韧匹配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fe-mn-al-c钢基础上添加了一定量的v,通过合适的固溶和较高温度的时效处理,使得κ-碳化物的析出受到抑制,而纳米级vc颗粒在基体上可以弥散析出,起到较好的析出强化作用,并对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提高了钢的强度和韧性。

2、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的制备方法,以所述钢的总质量为100%计,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 1.0~1.6wt%,al 8~10wt%,mn 22~30wt%,v 0.1~1.0wt%,nb≤0.1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方法步骤包括:

5、(1)固溶:将铸造和热轧后的钢板在950~1100℃,保温1~3h进行固溶处理,在水中冷却至室温,得到固溶处理后的钢板;

6、(2)时效:将固溶处理后的钢板进行时效处理,在温度为700~900℃下,保温0.5~3h,在水中冷却至室温,得到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

7、优选的,c的质量分数为1.2~1.5wt%。

8、优选的,v的质量分数为0.5~0.8wt%。

9、优选的,以所述钢的总质量为100%计,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1.2~1.5wt%,al 8~10wt%,mn 22~30wt%,v 0.5~0.8wt%,nb≤0.1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10、优选的,步骤(1)中,铸造和热轧后的钢板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按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称量选取原料,将原料进行真空熔炼和重熔,然后,在温度为1200±50℃下保温2~15h进行均匀化处理,最后进行热轧,始轧温度为1100~1150℃,终轧温度≥950℃,冷却至室温,得到铸造和热轧后的钢板。

11、优选的,冶炼时,按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称量选取原料,进行真空熔炼:将原料装入炉中,抽真空至真空度<50pa时,加热使原料完全熔化且熔池表面无气泡溢出后,在真空度<1pa,温度为1600~1700℃时保温0.5~2h进行精炼,充分脱氧后在氩气保护下进行合金化,然后浇注并在真空下冷却得到钢锭;再进行重熔:将钢锭放入炉内,通氩气保护,压强为100~150pa,加热至完全熔化后保温2~5h,得到重熔后的钢锭。

12、优选的,步骤(1)中,固溶温度为1000~1050℃,保温时间为1~2h。

13、优选的,步骤(2)中,时效温度为750~850℃,保温时间为1~2h。

1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通过以上方法制备得到。

15、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所述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该钢屈服强度≥1150mpa,抗拉强度≥1350mpa,-40℃夏比冲击功kv2≥60j,密度为6.7~6.9g/cm3,满足车辆等交通运输工具的轻量化需求,符合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

17、(2)本发明所述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在fe-mn-al-c钢基础上添加了一定量的v,通过在1000~1050℃进行固溶处理,使基体中碳化物完全固溶在基体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固溶温度过低会导致固溶不完全,温度过高会使得晶粒尺寸长大,影响强塑性。固溶后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严格控制在700~900℃,温度低于700℃,会诱发κ-碳化物在基体中形核,影响韧性,温度高于900℃超过vc颗粒的析出温度相区,vc难以形核长大,只有在700~900℃时效才能使得纳米级vc颗粒在基体上弥散析出,起到较好的析出强化作用,并对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提高了钢的强度和韧性。

18、(3)本发明的成分设计依据如下:

19、c的主要作用是参与mc(m=v、nb)碳化物析出强化,提高钢的强度。c还是重要的固溶强化元素,可促进奥氏体形成,同时有利于降低密度。随c含量增加,钢的强度可得到提升,但过高的c含量会导致钢材的塑韧性、焊接性能显著下降,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增大。因此,本发明的c含量为1.0~1.6wt%,更优选为1.2%~1.5%。

20、mn是奥氏体稳定元素,mn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基体奥氏体化。奥氏体组织可使钢保持较高的加工硬化率,改善塑性;但mn含量较高时,会导致脆性β-mn相形成使工件在快速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开裂倾向增大,过低时,会出现铁素体相,降低延展性,因此,本发明的mn含量为22%~30%。

21、al的密度为2.7g/cm3,是降低钢的密度的主要元素,al含量过低会达不到降低钢材密度提高比强度的目的,但过高的al含量会促进铁素体形成,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所以,本发明的al含量为8%~10%。

22、nb能与c原子结合形成稳定的mc型碳化物在冶炼和铸造期间在晶界处形核钉扎晶界细化晶粒,并有效地降低κ-碳化物的析出驱动力,从而抑制其析出与长大。但nb含量过高时会导致mc型碳化物粗化,并在晶界处形成夹杂,降低材料的塑韧性。因此本发明的nb含量为≤0.1%。

23、v的加入会促进晶粒内vc纳米颗粒的析出,但是v含量过高会导致vc颗粒粗化,大大降低强化效果并恶化塑韧性,v含量过低产生的vc型碳化物不能在基体中弥散析出,强化效果不显著,因此本发明的v含量为0.1~1.0wt%,更优选为0.5%~0.8%。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钢的总质量为100%计,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 1.0~1.6wt%,al 8~10wt%,mn22~30wt%,v 0.1~1.0wt%,nb≤0.1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的质量分数为1.2~1.5w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v的质量分数为0.5~0.8wt%。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钢的总质量为100%计,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 1.2~1.5wt%,al 8~10wt%,mn 22~30wt%,v 0.5~0.8wt%,nb≤0.1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铸造和热轧后的钢板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按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称量选取原料,将原料进行真空熔炼和重熔,然后,在温度为1200±50℃下保温2~15h进行均匀化处理,最后进行热轧,始轧温度为1100~1150℃,终轧温度≥950℃,冷却至室温,得到铸造和热轧后的钢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冶炼时,按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称量选取原料,进行真空熔炼:将原料装入炉中,抽真空至真空度<50pa时,加热使原料完全熔化且熔池表面无气泡溢出后,在真空度<1pa,温度为1600~1700℃时保温0.5~2h进行精炼,充分脱氧后在氩气保护下进行合金化,然后浇注并在真空下冷却得到钢锭;再进行重熔:将钢锭放入炉内,通氩气保护,压强为100~150pa,加热至完全熔化后保温2~5h,得到重熔后的钢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固溶温度为1000~1050℃,保温时间为1~2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时效温度为750~850℃,保温时间为1~2h。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固溶温度为1000~1050℃,保温时间为1~2h;步骤(2)中,时效温度为750~850℃,保温时间为1~2h。

10.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奥氏体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1.0~1.6wt%,Al 8~10wt%,Mn 22~30wt%,V 0.1~1.0wt%,Nb≤0.1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方法在Fe‑Mn‑Al‑C钢基础上添加了一定量的V,通过合适的固溶和较高温度的时效处理,使得κ‑碳化物的析出受到抑制,而纳米级VC颗粒在基体上可以弥散析出,起到较好的析出强化作用,并对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提高了钢的强度和韧性。所述钢的屈服强度≥1150MPa,抗拉强度≥1350MPa,‑40℃夏比冲击功KV2≥60J,密度为6.6~6.9g/cm3。

技术研发人员:程兴旺,邱旭扬帆,王迎春,熊志平,曾凯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