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PECVD放电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24647发布日期:2024-04-23 12:03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离PECVD放电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具体涉及一种隔离pecvd放电区的装置。


背景技术:

1、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pecvd,是常用的制造光电单元中各层硅薄膜的方法,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pecvd作为新型平板显示、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半导体相关领域核心设备之一,其放电区是pecvd设备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放电区由喷淋电极、地电极以及喷淋电极与地电极之间的空间构成,工艺气体通过喷淋电极中的喷淋通道进入到放电区后被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后到达工件表面在工件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沉积均发生在此区域。目前行业上对于放电区有采用开放的放电区,也有采用封闭的放电区,开放的放电区设备相对较简单,但镀膜的均匀性受镀膜工件的尺寸影响,均匀性相对较差,封闭的放电区设备相对较复杂,不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提出了一种隔离pecvd放电区的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隔离pecvd放电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移动部之间设置放电区域,所述移动部通过移动连杆与旋转杆的配合转动进行上下运动,控制所述放电区域的打开与封闭,其中,所述固定部的中部与移动部的中部连接所述移动连杆,所述移动连杆的连接位置设置转轴,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移动部相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连接位置设置转轴。

3、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移动部之间还设置弹簧机构。

4、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杆设置于所述移动连杆的外侧。

5、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杆具有弯折部。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移动部的长度。

7、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移动部之间设置放电区域,所述移动部通过移动连杆与旋转杆的配合转动进行上下运动,控制所述放电区域的打开与封闭,其中,所述固定部的中部与移动部的中部连接所述移动连杆,所述移动连杆的连接位置设置转轴,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移动部相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连接位置设置转轴。通过在装置内部的连杆机构形成直线移动机构,将地电极、喷淋电极、工件和载板等组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放电区,通过装置内部的弹簧机构使放电区的封闭更紧固。结构简单,所占空间小,实用型较强,而且能有效的实现放电区的密封。

8、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离pecvd放电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移动部之间设置放电区域,所述移动部通过移动连杆与旋转杆的配合转动进行上下运动,控制所述放电区域的打开与封闭,其中,所述固定部的中部与移动部的中部连接所述移动连杆,所述移动连杆的连接位置设置转轴,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移动部相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连接位置设置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pecvd放电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移动部之间还设置弹簧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pecvd放电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设置于所述移动连杆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pecvd放电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具有弯折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pecvd放电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移动部的长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离PECVD放电区的装置,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移动部之间设置放电区域,所述移动部通过移动连杆与旋转杆的配合转动进行上下运动,控制所述放电区域的打开与封闭,其中,所述固定部的中部与移动部的中部连接所述移动连杆,所述移动连杆的连接位置设置转轴,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移动部相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连接位置设置转轴。通过在装置内部的连杆机构形成直线移动机构,将地电极、喷淋电极、工件和载板等组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放电区。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所占空间小,实用型较强,而且能有效的实现放电区的密封。

技术研发人员:张迎春,赵永飞,白仁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捷造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