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板材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66625发布日期:2024-04-25 10:5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弧形板材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弧形板加工的,尤其涉及一种弧形板材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1、弧形板材作为一种特殊形状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家具制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弧形板材常用于构建流线型的外墙、屋顶或装饰元素,增添建筑物的美感和艺术性。在家具制造中,弧形板材能够为家具赋予独特的造型和舒适度。

2、其中,弧形板材的平滑度和光洁度对其使用性能和外观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在弧形板材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打磨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打磨能够去除板材表面的瑕疵、毛刺和不平整部分,提高其光滑度和美观度。同时,对于某些需要涂漆或贴合的弧形板材,良好的打磨处理能够增强涂层或贴合材料的附着力,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3、然而,在对弧形板打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传统的手工打磨方式效率低下,劳动强度极高,同时难以保证打磨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另一方面,虽然一些机械式打磨设备采用打磨辊对弧形板材进行单次单面的打磨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打磨质量,但它们通常无法实现对多个弧形板材的同步打磨处理。此外,单次单面的打磨方式也极大地限制了对弧形板材整体打磨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弧形板材打磨设备,能够一次性对多个弧形板的双面进行同步打磨,有效地提高了弧形板的打磨效率。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弧形板材打磨设备,包括壳体、第一打磨机构、第一弹性支撑机构、两个电机、第二打磨机构、第二弹性支撑机构、多个弹性限位组件、两个第三弹性支撑机构、滚压组件、两个限位板和固定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和所述第二打磨机构分别布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打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支撑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打磨机构的另一端与对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打磨机构用于同时对多个待打磨弧形板的外壁进行打磨;所述第一弹性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弹性支撑机构对立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二打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支撑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打磨机构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另一个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打磨机构与所述滚压组件相连,所述第二打磨机构用于同时对多个所述待打磨弧形板的内壁进行打磨,并驱动所述滚压组件转动;两个所述电机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后壁上,且两个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分别贯穿所述壳体的后壁,两个所述电机分别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和所述第二打磨机构运转;多个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分别对称布置在所述壳体中,且多个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和所述第二打磨机构弹性贴合,所述弹性限位组件用于保证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和所述第二打磨机构中存在包角区域,并对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和所述第二打磨机构进行弹性限位;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和所述第二打磨机构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弹性支撑机构相连;所述滚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打磨机构中,且所述滚压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滚压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打磨机构中往复摆动滚压;两个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固定机构分别布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对所述待打磨弧形板进行固定。

4、本技术实施例的弧形板材打磨设备,利用固定机构配合限位板将多个待打磨弧形板固定在第一打磨机构与第二打磨机构之间,并通过两个电机分别驱动第一打磨机构与第二打磨机构转动,第一打磨机构对多个待打磨弧形板的外壁同时打磨,且在第二打磨机构转动的同时还能够驱动滚压组件往复摆动滚压,在滚压组件往复摆动滚压,迫使第二打磨机构与待打磨弧形板内壁的紧密贴合,从而使得第二打磨机构对待打磨弧形板的内壁进行打磨,对多个弧形板的内壁和外壁同时进行打磨,极大地提高了对弧形板的打磨效率。

5、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提出的弧形板材打磨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驱动辊、第一打磨带和两个第一皮带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驱动辊与对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驱动辊与所述第一弹性支撑机构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一驱动辊的外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一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打磨带包覆在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辊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打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辊、第二打磨带、两个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驱动辊与对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驱动辊与所述第二弹性支撑机构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二驱动辊的外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固定在与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一个所述第二驱动辊上;所述第二打磨带包覆在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辊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二打磨带布置在所述第一打磨带中;所述第一皮带和所述第二皮带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弹性支撑机构贴合连接。

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两个第一限位杆和第一弹簧,其中,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驱动辊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上开设的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布置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框架、两个第二限位杆和第二弹簧,其中,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第二驱动辊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矩形开口;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上开设的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布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两个前后对应布置的所述弹性限位组件上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布置的第一限位辊和两个上下对称布置的第二限位辊,两个所述第一限位辊分别与所述第一打磨带的外壁抵触,两个所述第二限位辊分别与所述第二打磨带的外壁抵触;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竖板、安装框、两个矩形框、两个第一弹性滑动机构和两个第二弹性滑动机构,其中,所述竖板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顶壁上;所述安装框固定在所述竖板上;两个所述矩形框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框上,且每个所述矩形框中布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弹性滑动机构和一个所述第二弹性滑动机构。

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滑动机构包括第三限位杆、第三弹簧和第一滑块,其中,所述第三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矩形框一端上开设的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矩形框之间;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限位辊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矩形框中;所述第二弹性滑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块、第四限位杆、第四弹簧,其中,所述第四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矩形框一端上开设的孔滑动连接,所述第四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矩形框之间;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限位辊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矩形框中。

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压组件包括连杆机构、连接杆、第四皮带轮和两个摆动机构,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四皮带轮,所述第四皮带轮与所述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三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摆动机构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摆动机构分别上下对称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两个所述摆动机构相互啮合,且两个所述摆动机构布置在所述第二打磨带中。

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机构包括齿轮、多个弹性滚压机构、扇形支架和杆体,其中,所述杆体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齿轮和所述扇形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杆体外壁上;多个所述弹性滚压机构分别与所述扇形支架弹性连接;两个所述摆动机构中的所述齿轮相互啮合,且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摆动机构中的所述扇形支架转动连接。

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气缸、伸缩杆和压杆,其中,

14、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壳体中,且所述气缸的伸缩端通过阻尼转轴与所述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压杆固定在所述伸缩杆上。

15、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