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催渗离子渗氮新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0653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稀土催渗离子渗氮新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是一种添加稀土催渗剂的离子渗氮新技术。
经离子渗氮处理的工件具有高的耐磨性和优良的抗疲劳性能。但目前采用通入含氢、氮的混合气体进行离子渗氮的工艺生产周期长,能源消耗大,尤其是不锈钢件的离子渗氮,因表面存在氧化膜,需要更长时间渗氮。日本JD59-035672专利采用加辅助电极等方法,利用辉光放电使工件升温至300~450℃,减少和消除氧化膜,尽而在500~600℃渗氮,可使复杂工件获得均匀渗氮层。此方法在明显缩短生产周期方面收效不大。目前,国内外都正在探索一有效提高渗氮速度的催渗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方法简单,渗速明显加快,易于操作掌握的稀土催渗离子渗氮新技术。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完成的。在将工件装入炉内的同时,将含镧和铈的混合稀土(其中镧与铈的含量之和大于35%)吊挂在炉架上或放置在阴极板面上,然后抽真空,通入氨气,加高压及电流,就实现了稀土催渗离子渗氮。而最佳稀土含量为含镧和铈为40%~50%的混合稀土。
稀土元素具有强烈的化学活性,它可与氧、氢、氮作用形成相应的化合物,并能加快氮、氢化合物的分解。离子渗氮过程中,含有氮元素的氨气等气体被电离,具有高能量的氮离子和氢离子轰击工件表面的同时,也使稀土发生离子化。稀土离子不仅吸附氮、氢离子而有利于气相活化,还可沉积在工件表面,与氧化膜发生作用起到洁净工件的作用。另一方面,离子渗氮层中存在高密度位错,沉积在表面的稀土元素也会沿位错区渗入工件。这些稀土离子(含原子)又进一步吸附氮原子,使表层氮浓度提高并形成相应的氮化物,同时促进氮原子沿位错区向钢内部扩散。
根据以上原理发明的工艺过程由下面实施例给出,将尺寸为φ20mm×10mm的38ClMOAI,40Cr,4Cr14Ni14W2MO,20CrMnTi钢各4块与含镧和铈45%左右,重0.25kg左右的混合稀土2块一同放入LD-25型离子渗氮炉的阴极板面上,抽真空至10-2乇后,通入氨气使气压保持在2~5乇,电压、电流分别为600V,60A,渗氮温度为530℃,渗氮时间为3~7小时。与常规离子渗氮比较,得到以下结果1、渗速可提高25~40%;
2、渗层硬度分布平缓,渗层脆性降低;
3、磨损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详细数据请看下列对照表本发明使用的稀土催渗剂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可反复使用。采用该技术可明显降低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显著。
530℃离子渗氮层深度(mm)对照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添加催渗剂的离子渗氮技术,其特征在于催渗剂为含镧和铈的混合稀土,其中镧与铈的含量之和大于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渗氮技术,其特征在于催渗剂中镧与铈含量之和的最佳值为4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渗氮技术,其特征在于催渗剂吊挂在渗氮炉内的架上或放置在阴极板面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稀土催渗剂的离子渗氮新技术,适用于金属表面的化学热处理。催渗剂为含镧和铈的混合稀土。由于稀土无素具有强烈的化学活性,可与氧、氢、氮作用形成相应的化合物,并能加快氮、氢化合物的分解,因此,在将工件装入离子渗氮炉内的同时,加入混合稀土催渗剂,即可实现稀土催渗离子渗氮。本发明与常规离子渗氮比较,渗速明显加快,一般可提高25~40%,渗层硬度分布平缓,渗层脆性降低。同时,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稀土原料来源广泛,因此,经济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C23C8/36GK1072733SQ9110793
公开日1993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23日
发明者王成国, 彭其风, 陈方生, 刘如伟 申请人:山东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