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颈强保温冒口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33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缩颈强保温冒口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对铸造用保温冒口套的改进。
目前,铸造行业中使用的保温冒口套种类较多,传统的保温冒口套为圆柱形,存在冒口切割断面积大,钢水利用率底的缺点。为此,人们采用不同的保温材料研制出各种类型的保温冒口套,来满足生产的需求。中国专利89219672球形保温冒口套,该专利减少了铸件冒口重量,但保温冒口套颈部的保温材料层较厚,影响冒口钢水向铸件补缩。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性能好,铸件冒口重量轻,冒口切割面积小,提高铸件工艺出品率的空心微珠缩颈强保温冒口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缩颈强保温冒口套由上、下两半体组成,在冒口套顶部设有通气口。不同之处是上半体形状为半球体和半腰球体,其保温层厚度均匀一致,下半体外壳形状为圆柱体和腰圆柱体,其内腔是碗形,碗底处有缩颈口,下半体保温层随内腔形状变化逐渐变厚,在缩颈口处最厚,上、下半体衔接处平整圆滑。
为了减少铸件冒口重量,冒口套内腔直径与内腔高度比例关系为11.1,缩颈口直径与内腔直径比例关系为0.65-0.751。
为了达到冒口套保温性能好,选择了空心微珠保温材料加工制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球形缩颈强保温冒口套示意图2腰圆形缩颈强保温冒口套示意图;图3、图4普通保温冒口套示意图;图中1上半体2下半体本实用新型与普通保温冒口套比较1、冒口重量减轻25%,即节省钢水,铸钢件工艺出品率提高6.2%,铸钢件吨节约钢水129.2公斤。
2、冒口根部切割面积减少51%,切割费用节约35%以上。
3、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材料比普通冒口套少,降低成本。
4、加厚了缩颈处保温材料厚度,提高了保温效果,有利于冒口钢水向铸件补缩,提高产品质量。
实施例
图1、图2是两个实施例;
图1是一种球形缩颈强保温冒口套,其冒口套内腔直径与高度比为11.1,内腔直径与缩颈口之比为10.7。
图2是一种腰圆形缩颈强保温冒口套,其冒口套内腔与高度比为11.1,内腔腰径比为11.5。
权利要求1.一种缩颈强保温冒口套,由上下两半体组成,在冒口套顶部设有通气口,其特征在于上半体形状为半球形和半腰球形,其保温层厚度均匀一致,下半体外壳形状为圆柱体和腰圆柱体,其内腔是碗形,碗底处有缩颈口,下半体保温层随内腔形状变化逐渐变厚,在缩颈口处最厚,上、下半体衔接处平整圆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颈强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冒口套内腔直径与内腔高度比例关系为11.1,缩颈口直径与内腔直径比例关系为0.65-0.7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颈强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冒口套采用空心微珠材料加工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对铸造用保温冒口套的改进。它由上下半体组成。上半体保温层厚度均匀一致,下半体缩颈口处保温层最厚。该保温冒口套采用空心微珠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与普通保温冒口套比较,具有节省钢水25%,铸钢件工艺出品率高6.2%,冒口根部切割面积减少等优点。由于加厚了缩颈口处保温材料的厚度,提高保温效果,有利于冒口钢水向铸件补缩,提高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22C9/08GK2144543SQ9221991
公开日1993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29日
发明者马怀荣 申请人:山东冶金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