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基熔融床造气竖炉法生产海绵铁的方法

文档序号:3393438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基熔融床造气竖炉法生产海绵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接还原法生产海绵铁的方法。
目前,煤基生产海绵铁的技术有二类,同类是不经造气,直接将块煤、矿石和石灰石一起混匀装入回转窑或K-M直接还原装置生产海绵铁,另一类是采用粉煤作原料,以O2、CO2和水蒸汽为气化剂在流化床造气炉中造气的方法,例如中国专利申请95102169.9(申请日950311)提出了“一种煤基造气竖炉还原法生产海绵铁的方法”但该方法得到的气体中CO2占25~35VOL%,需经脱除CO2处理,同时由于流化床造气要求固体排渣,其反应温度为1100~1250℃,得到的煤气经洗涤、除尘后还需升温才可达到850℃通入竖炉。国外还有使用使用喷流床气化炉做为造气炉产生煤气,其煤气产品一般为化工产品或发电等用途,其炉内温度达2000℃以上,压力为3MPa,耐火材料不易解决,成本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得到一种煤基造气竖炉法生产海绵铁的方法,可从造气炉中一次发生所需成份的煤气,不必经过脱除CO2和升温,经降温,除尘后即可通入还原竖炉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煤基熔融床造气竖炉法生产海绵铁的方法,造气的方法为将破碎至50mm以下的原料煤和钙、镁的氧化物或碳酸盐为熔剂,调整炉渣碱度为0.95~1.05,通入压力为0.25~0.4MPa的氧气和水蒸汽的混合气体为气化剂,在熔融床气化炉中于1550~1750℃反应,得到CO+H2含量占90~95%,还有少量CO2、H2、N2、H2S的煤气,经降温,除尘即可通入还原竖炉与块矿、球团矿反应得到海绵铁。
所述的熔剂为白云石、石灰石或生石灰。
所述的熔剂还包括高炉炉渣。
当得到煤气中H2S含量大于0.1vol%时进行脱硫处理。
气化剂中氧气和水蒸汽的重量比为1∶1~0.7。
得到的煤气中H2占30~40%,CO占52~6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述。


图1为本发明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熔融床气化炉造气示意图。
为了得到CO+H2含量达90%以上,且温度达到1100℃以上的煤气,本发明采用燃烧区温度高,液态排渣的熔融床气化炉造气,其工艺过程为参见图1、2,造气的原料可用各种煤,但最好选用不粘结性和弱粘结性,变质程度低,活性好的褐煤或烟煤,经破碎,筛分得到粒度为0~50mm的原料煤,进行干燥处理使煤的湿度为4~5%,以利于输出煤气成分和温度的稳定,再运至贮煤仓中经煤锁系统送到熔融床气化炉上部,靠重力坠入流化区和固定床,熔剂与煤一起装入炉内,熔剂为白云石、石灰石或生石灰,调节炉渣物化性能,参与造渣,调整碱度CaO+MgO/SiO+AL2O3=0.95~1.05,其中CaO/SiO2=1.05~1.25,如渣的流动性不好,还可加入高炉渣,以形成熔化温度低,流动性好,能及时从渣口排出的炉渣。熔融床气化炉采用氧气和水蒸汽为气化剂,压力为0.25~0.4MPa,气化剂中氧气与水蒸汽的重量比为1∶1~0.7,调节水蒸汽的含量可控制风口燃烧区的温度,氧气和水蒸汽从风口鼓入炉内,与固定床的半焦或焦碳进行燃烧反应,风口燃烧区的温度达到1550~1750℃左右,(以保证液态排渣),可通过调节燃烧强度来控制,燃烧产生的高温煤气穿过固定床上升,和从炉顶装入的煤形成逆向流动,煤与高温煤气接触脱水、脱挥发份,落入下部形成半焦固定床。煤气流进上部的干燥稳定区,夹带的煤粉或焦粉在此沉积,可使飞散损失减少,炉顶输出煤气温度在1100℃以上,炉煤气温度可通过调节加煤速度和半焦固定床的高度来控制。在熔融床气化炉中原料煤和气化剂发生如下反应(放热反应)(1)(放热反应)(2)(吸热反应)(3)(吸热反应)(4)(放热反应)(5)(放热反应)(6)(放热反应)(7)其中,反应(1)在温度低于1200℃时进行,反应(2)在温度高于1300℃进行,反应(3)、(4)也须在较高温度下进行,而且(4)的反应速率比(3)快,反应(5)在温度较低时易于发生,转化率很高,它会影响煤气中H2/CO比值,反应(6)和(7)称为甲烷反应,只是在低温和高压下才易发生。因此;得到的煤气中CO2含量较低。
在气化过程的还原性条件下,煤中所含的硫元素大部转化为H2S,少量转化为COS。
CH4为做为碳氢化合物分解程度的显示物。CH4低,可保证煤气中不会含有大量碳氢化合物,当温度超过1000℃时,焦油、苯等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分解成CO、CO2、H2、N2、H2S和COS,可避免产生焦油堵塞管道。综上所述,本发明得到的煤气的成份(vol)为(CO+H2)占90~95%,其中H2占30~40%,CO占52~62%,CO22~3%,CH4约1%,还有少量N2、H2S等。煤气温度为1100℃,经热交换器降温至900℃,输入热旋风除尘器除尘后,含尘量≤20g/Nm2时,即可通入还原竖炉。如H2S≥0.1vol%,则需进行脱硫处理。落入除尘器下部的含碳粉尘,返回气化炉重新参加造气,以提高碳的气化率。
将上述温度和成份都达到还原竖炉还原气要求的煤气从竖炉中输入,原料块矿、球团矿筛除小于6mm粉料后,从炉顶装入,还原气体与炉料在相向运动过程中进行以下还原反应和渗碳反应(放热反应)(8)(放热反应)(9)(吸热反应) (10)(吸热反应) (11)FeO+CO=Fe+CO2(放热反应) (12)(吸热反应) (13)(14)(15)将铁的氧化物最终还原成金属铁,并按照(14)、(15)金属铁渗碳,使得到的海绵铁含有1~2.5%的碳,所以有部分海绵铁以渗碳体(Fe3C)形式存在。经冷却后海绵铁从竖炉下部排出,筛除小于3mm粉末;即得成品海绵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熔融床造气炉造气,发生出温度达到1100℃,CO+H2含量超过90%的高质量煤气,不需经脱除CO2和升温过程,可节约能源,缩短生产流程,降低机械投资和生产成本,还原TFe≥60%的块矿或球团矿,得到的海绵铁金属化率可达90%以上。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使用一直径1米,高5米的熔融床气化炉,用内蒙种府煤作原料,熔剂为船山石灰石,调碱度CaO+MgO/SiO2+AL2O3=0.98,CaO/SiO2=1.10,通入99.5%O2的纯氧和水蒸汽为气化剂,氧气和水蒸汽的重量比为1∶08,压力0.3MPa,每小时发生煤气2150Nm3,其成份(VOL)为CO61.2%,H234.1%,CO22.9%,CH40.8%,其作为N2、H2S等,煤气温度1130℃,将该气体经热交换器降温,热旋风除尘器除尘后,作为还原煤气输入还原竖炉时;其温度为880℃;还原竖炉采用的炉料结构为30%;纽曼块矿和70%巴西球团矿,经8小时还原,得到的海绵铁金属化率达92.5%。
权利要求
1.一种煤基熔融床造气竖炉法生产海绵铁的方法;是将得到的煤气输入还原竖炉与块矿、球团矿反应得到海绵铁,其特征是造气的方法为将破碎至50mm以下的原料煤和钙、镁的氧化物或碳酸盐为熔剂,调整炉渣碱度为0.95~1.05,通入压力为0.25~0.4MPa的氧气和水蒸汽的混合气体为气化剂,在熔融床气化炉中于1550~1750℃反应,得到CO+H2含量占90~95%,还有少量CO2、H2、N2、H2S的煤气,经降温除尘即可通入还原竖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熔剂为白云石、石灰石或生石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熔剂还包括高炉炉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当得到的煤气中H2S含量大于0.1vol%时,进行脱硫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气化剂中氧气中和水蒸汽的重量比为1∶1~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得到煤气中H2占30~40%,CO占52~62%。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煤基熔融床造气生产海绵铁的方法,是将破碎至-50mm的煤与白云石等熔剂,调整炉渣碱度为0.95~1.05,于熔融床气化炉中通入压力为0.25~0.4MPa的氧气与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为气化剂,在1550~1750℃反应,得到CO+H
文档编号C21B13/02GK1118009SQ9510675
公开日1996年3月6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3日
发明者陈炳庆 申请人:宝山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