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铝化钛合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897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相铝化钛合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相铝化钛(titanium aluminide)合金组合物,它可用于电阻加热和其它的用途,如用于结构用途。
背景技术
铝化钛合金是多份专利和公开文献的主题,这包括美国专利4,842,819;4,917,858;5,232,661;5,348,702;5,350,466;5,370,839;5,429,796;5,503,794;5,634,992及5,746,846;日本专利公开63-171862;1-259139及1-42539;欧洲专利公开365174及V.R.Ryabov等人的文章题为“铁-铝系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能”(Properties of theIntermetallic Compounds of System Iron-Alumihum”Published inMetal Metalloved,27.No.4,668-673,1969);S.M.Barinov等人的题为“铝化钛中的变形和破坏”(“Deformation and Failure in TitaniumAluminide”Published in Izvestiva Akademii Nauk SSSR Metally,No.3,164-168,1984);W.Wunderlich等人的题为“通过使含Cr和Si的Ti-Al基合金孪晶变形增强塑性(“Enhanced Plasticity by DeformationTwinning of TI-Al-Base Alloys With Cr and Si”Published in Z.Metallkunde,802-808,11/1990);T.Tsujimoto的题为“TiAl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的研究开发及展望”(“Reserch,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ofTi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 Alloys”published in Titanium anZirconium.33卷,No.3,第19页,7/1985);N.Maeda的题为“金属间化合物TiAl的高温塑性”(“High Temperature Plasticity of Intermetalliccompound TiAl”presented at Material of 53rd Meeting ofSuperplasticity,第13页,1/30/1990);N.Maeda等人的题为“通过晶粒的超细化提高金属间化合物的塑性”(“Improvement in Ductility ofIntermetallic Compound through Grain Super-refinement”presented atAutumn Symposium of Japan Institute of Metals,14页,1989);Nada等人的题为“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机械性能”(“Mechanical Properties ofTi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presented at Autumn Symposium ofJapan Institute of Metals,第2页,1988);Lipsitt的题为“钛的铝化物的综述”(“Titaninm Aluminides-An Overview”,published in Mat.Res.Soc.Symp.Proc.39卷,351-364,1985);P.L.Martin等人的题为“合金化对Ti3Al及TiAl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The Effect of Alloying on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i3Al and TiAl” published by ASM inTitanium 80.2卷,1245-1254,1980);S.H.Whang等人的题为“L1o TiAl化合物合金中的快速凝固的效果”(Effect of Rapid solidification in L1oTiAl Compound Alloys”ASM Symposium Proceedings on EnhancedPropeties in Structural Metals Via Rapid Soldification,Materials Weeek,第7页,1986);及D.Vujic等人的题为“快速凝固及添加合金对L1o TiAl合金其及三元合金中的晶格畸变及原子有序化的影响”(“Effect of RapidSolidification and Alloying Addition on Lattice Distortion and AtiomicOrdering in Llo Alloys and Their Ternary Alloys”published inMetallurgical Transactions A,19A卷,2445-2455,10/1988)。
可用其处理TiAl铝化物使之达到所需性能的方法公开于如上述多份专利及公开文献中。此外,US,5,489,411公开了一种粉末冶金方法,该法通过等离子喷涂一种可卷取的带材,热处理该带材以释放残余应力,将两块这样的带的粗糙的侧面放在一起,然后将它们一起放在压力结合辊之间进行挤压,再作固溶退火,冷轧及中间退火而制成铝化钛的箔。US.4,917,858公开了一种用单质钛、铝和其它合金元素制备铝化钛箔的粉末冶金技术。US.5,634,992公开了一种处理γ铝化钛的方法,该法通过使铸造物固结,在共析温度以上热处理此固结了的铸造物以形成γ晶粒加α和γ相的层状聚集组织,在共析温度以下对其进行热处理以使该聚集组织中的γ晶粒生长,再于α转变温度以下对其进行热处理,以使任何残存的聚集组织在γ晶粒中重新形成具有α2板条的组织。
鉴于对提高铝化钛的性能的持续的努力,仍需要改进的合金组合物及经济的加工方法。
发明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受聚集组织尺寸控制的层状(lamellar)显微组织的两相钛铝合金。该合金可以多种形态,如铸态、热挤压态、冷和热加工态或热处理状态提供。作为成品,可将该合金制成具有60-200μΩ·cm电阻率的电阻加热元件。该合金可含有在聚集组织边界上产生细小颗粒如第二相或硼化物颗粒的辅助元素。该合金可包含晶界的等轴晶组织。该辅助合金元素,例如,可包括最多为10at%的W、Nb和/或Mo。该合金可加工成屈服强度大于80Ksi(560Mpa),极限抗拉强度大于90Ksi(630Mpa)和/或延伸率至少为1.5%的薄片。铝含量可为40-50at%,更好是约46at%。钛含量至少为45at%,更好是至少为50at%。例如,该合金可含45-55at%的Ti、40-50at%的Al、1-5at%的Nb、0.5-2at%的W及0.1-0.3at%的B。该合金最好不含Cr、V、Mn和/或Ni。


图1a-d是于1400℃热挤压、于1000℃作了2小时退火的PMTATiAl合金的200倍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图1a展示了PMTA-1的显微组织,图1b展示了PMTA-2的显微组织,图1c展示了PMTA-3的显微组织,而图1d展示了PMTA-4的显微组织。
图2a-d展示了于1400℃经热挤压,于1000℃退火2小时的PMTA合金的500倍光学显微镜照片。图2a-d分别展示了PMTA-1至PMTA-4的显微组织。
图3展示了在于1400℃经热挤压,于1000℃退火2小时的PMTA-2的背散射图象中观察到的鬼线带,其中展示了W的不均匀分布。
图4展示了于1400℃时经热挤压,于1000℃退火2小时的PMTA-2的背散射图。
图5a是于1400℃经热挤压,于1000℃退火1天的PMTA-3的200倍显微照片,而图5b是同一显微组织的500倍的显微照片。
图6a展示了于1400℃经热挤压,于1000℃退火三天的PMTA-2的200倍显微组织,而图6b展示了500倍的同一显微组织。
图7a是初始状态下的TiAl板(Ti-45Al-5Cr,at%)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图7b展示了在1000℃退火三天后的同一显微组织,上述两照片均500倍的放大率。
图8a展示了PMTA-6的显微照片,图8b展示了PMTA-7的显微照片,上述二者合金均在1380℃经热挤压(放大倍数200倍)。
图9a是PMTA-6的显微照片,图9b是PMTA-7的显微照片,该二合金均于1365℃经热挤压(放大倍数200倍)。
图10是展示于1380℃经热挤压的PMTA中晶粒异常长大的显微照片。
图11a-d是在1335℃的热挤压后,以不同的条件进行热处理的PMTA-8的显微照片,图11a的热处理是1000℃,2小时;图11b是1340℃,30分钟;图11c是1320℃,30分钟;图11d是1315℃、30分钟(放大倍数200X)。
图12是从具有PMTA-4标称成份的锭上切取的试样1和2的电阻率微欧姆-温度曲线图。
图13是试样1和2的半球总辐射率-温度曲线图。
图14是从与试样1和2的锭相同的锭上切取的试样80259-1、80259-2、80259-3的扩散率-温度曲线图。
图15是本发明的铝化钛的比热-温度曲线图。
图16是从与试样1和2的锭相同的锭上切取的试样80259-1H、80259-1C、80259-2H、80259-3H及80259-3C的热膨胀率-温度曲线图。
详述较佳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相TiAl合金,它具有可使其适用于多种应用领域,如电阻加热元件的热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该合金展现出在最高达1000℃或更高温度下的有用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该TiAl合金的材料比重极低(约4.0g/cm3),它具有符合要求的室温和高温拉伸延展性和强度的组合、高的电阻率、和/或可制成厚度<10密耳的片材。这种片材的一种用途是作诸如香烟打火机之类器具的电阻加热元件。比如,可将该片形成具有一系列加热条的管状加热元件,这些条单独地为公开于US.5,591,368和5,530,225中的那类电吸烟装置中的香烟的点火部位提供能量,上述专利文献经参照其内容而结合在本文中。此外,该合金可不含如Cr、V、Mn和/或Ni之类的元素。
与为了提高室温拉伸延展性而含1-4at%的Cr、V和/或Mn的TiAl合金相比,按本发明,具有层状组织的双相TiAl合金的拉伸延展性主要受聚集组织,而不是受这些合金元素的控制。于是本发明提供了可不含Cr、V、Mn和/或M的高强度TiAi合金。
表1列出了该被研究的合金的标称成份,其中该基本合金含46.5at%的Al和余量的Ti。添加少量合金化添加剂以探讨对该双相TiAl合金的机械性能和冶金性能的影响。发现最多4%的Nb可能影响抗氧化性,最多1.0%的W影响显微组织的稳定性和抗蠕变能力,最多0.5%的Mo影响热加工性能。为细化该双相TiAl合金中的层状组织,加最多至0.18%的B。
通过电弧熔炼市售纯级的金属和将其滴铸(drop casting)于1”直径×5”长的铜模中制成具有表1所列成份的,分别标为PMTA-1至PMTA-9的8种合金。所有合金均无铸造缺陷而成功地铸成。然后将7个合金锭(PMTA-1至PMTA-4和PMTA-6至PMTA-9)密封在Mo罐中,然后以5∶1-6∶1的挤压比,在1335-1400℃的温度经热挤压。挤压条件列于表2。用空气冷却和在水中短时间急冷此挤压棒来控制挤压后的冷却速率。在1365-1400℃时挤压成的合金棒的形状不规则,而于1335℃热挤压的PMTA-8呈现相当光滑的表面而无表面不规则现象。但,在任何的热挤压棒中均未发现裂纹。
用光学金相分析和电子超级探针分析,检测铸态的和热处理态(列于表2中)的该合金的显微组织。在铸态时,所有合金均显示具有某种程度的偏析和成核的层状组织。图1和2展示了200X和500X放大倍数热挤压合金光学显微镜照片,所述合金是在1000℃释放应力处理2小时的PMTA-1至PMTA-4。所有的合金均呈现出完全是层状组织,而在聚集组织的边界处有少量的等轴晶组织。在聚集组织边界处见到了一些细小的颗粒,电子探针分析确认它们是硼化物。在这种4种PMTA合金中也未出现显微组织特点上的明显区别。
电子显微探针分析表明,即使在热挤压的合金中钨也未均匀分布。如于图3中,发现在较暗的衬度中的鬼影带不含约0.33at%W的钨。图4是PMTA-2的背散射图形,它显示了在亮衬度中,于聚集组织边界形成了第二相颗粒(硼化物)。该硼化物的成份已经确定并与层状基体成份一起列在表3中。第二相颗粒主要是(Ti、W、Nb的)硼化物,它们被缀饰和固定在层状聚集体的边界上。
图5和6展示了在1000℃分别退火1天和3天的热挤压的PMTA-3和PMTA-2的光学显微组织。在这些经长时间退火的试样中清楚地观察到晶界的等轴晶组织,而其量随1000℃时的退火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在于1000℃退火3天的试样中有大量的等轴晶组织。
为了比较,评估一片9密耳厚的TiAl片(Ti-54Al-5Cr,at%)。图7展示了该TiAlCr片在初始状态和退火(1000℃,3天)状态下的光学显微组织。与本发明合金的双相层状组织相反,该TiAlCr片具有一种二元组织,而且其结晶组织在1000℃时没有明显变粗。
在1000℃退火2小时后用EDM机从该热挤压合金棒上截取厚度9-20密耳,标准长度0.5英寸的拉伸片试样。某些试样在拉伸试验前于1000℃再退火最多3天。在Instron测试机上,以0.1英寸/秒的应变速率,于室温下进行拉伸试验。拉伸试验结果列于表4中。
在1000℃释放应力处理2小时的该合金显示出室温下空气中拉伸延伸率为1%或更大。当试样厚度在9至20密耳间变化时,该拉伸延伸率不受影响。如表4所示,在4种合金中,合金PMTA-4显示了最好的拉伸延展性。应注意的是,得自20密耳厚的片材试样的1.6%拉伸延伸率与从计量直径0.12英寸的棒状试样所得的4%延伸率是相符的。该拉伸延伸率显示出它随着1000℃时的退火时间的增加稍有提高,而最大的延展率是在1000℃退火1天的试样中获得的。
所有的这类合金都异常坚强,其室温屈服强度大于100Ksi(700Mpa),极限抗拉强度大于115Ksi(800Mpa)。这种高强度归因于在这些TiAl合金中产生了细化的完全层状组织。相比起来,TiAlCr片材的室温屈服强度只有61ksi(420Mpa)。因此该PMTA合金的强度比TiAlCr片材的强度大67%。含0.5%的Mo的该PMTA合金的强度明显提高,但室温的拉伸延伸率稍低。
图8a-b和9a-b分别展示了在1380℃和1365℃时经热挤压的PMTA-6和PMTA-7的光学显微镜照片。两种合金均呈现了层状的结晶组织及少量的在聚集组织间的组织。在1380℃和1365℃时经热挤压的两种合金中都观察到了大的聚集组织晶粒(见图10),这可能是晶粒在含少量B的合金中在热挤压后异常生长的结果。在这两种PMTA合金中的显微组织特点方面无明显区别。
图11a-11d展示了热处理对经1335℃热挤压的PMTA-8的显微组织的影响。于1335℃经热挤压的此合金与于1380℃和1365℃时经热挤压的该合金相比其聚集组织的尺寸要细小得多并具有更多的聚集体间的组织。在热挤压组织方面,1000℃2小时的热处理未产生任何明显的改变(图11a)。但,1340℃,30分钟的热处理则导致很大的聚集组织(图11b)。将热处理温度从1340℃降至1320-1315℃(其差为20-25℃)则使聚集组织的尺寸陡降(见图11c和11d)。1320-1315℃时的退火也同出在PMTA-8中产生较多的聚集体间组织。通过在1335℃时进行热挤压,使异常的晶粒生长几乎被完全消除。
厚度由8密耳变到22密耳,标准长度为0.5英寸的PMTA-6至PMTA-8的拉伸片材试样是用EDM机从进行过2小时,1000℃或20分钟,1320℃-1315℃的最终热处理后的该热挤压合金棒上截取的。在空气中,以0.1英寸/秒的应变速率,在最高为800℃的温度下在Instron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所有拉伸试验结果列于表5-8。经2小时,1000℃的热处理的合金PMTA-4、-6和-7在所有的温度下均显示出优良的强度,而该强度与热挤压温度无关。1400-1365℃时的热挤压得到了较低的室温和高温拉伸延展性(<4%)。当于1335℃时进行热挤压时,在所有温度下都得到明显提高了的拉伸延展性。于1335℃经热挤压的PMTA-8在所有温度下都显示出最高的强度和拉伸延展性。当试样厚度由8密耳变到22密耳时,拉伸延展性未显示系统性的变化。
表7和8展示了分别于1320℃和1315℃热处理20分钟的PMTA-6和PMTA-7的拉伸性能。与于1000℃热处理时所得的结果相比,1320-1315℃时的热处理产生了更高的拉伸延伸率,但降低了试验温度下的强度。在所有这些合金和热处理中,于1335℃经热挤压再于1315℃退火20分钟的PMTA-8显示出最佳的室温和高温拉伸延展性。在室温和800℃下,该合金分别呈现出3.3%和11.7%的拉伸延展性。经1315℃的热处理的PMTA-8显得比已知的TiAl合金要坚强得多。
在试图检验TiAl合金片材的弯曲延展性时,使若干块经热挤压和1320℃的热处理的,厚11-20密耳的PMTA-7和PMTA-8合金片在室温下弯折。在弯至42°后,每块合金板均未断裂。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具有受控的显微组织的PMTA合金在室温下是可弯折的。
通过将片材试样(9-20密耳厚)暴露于800℃的空气中来研究PMTA-2,-5和-7的氧化行为。周期性地将试样从炉中取出以进行称重和表面检验。这些试样显示出很小的重量增长而且没有任何剥落现象。这表明,合金添加剂W和Nb影响了该合金的800℃时的氧化速率,而W对于提高该TiAl合金的抗氧化性能更为有效。在这些合金之中,PMTA-7呈现出最低的增重和最好的800℃时的抗氧化性能。PMTA-7的氧化表明,氧化物鳞片被完全粘住了而没有显微裂纹和剥落的迹象。这种观测清楚地指出,于800℃时形的氧化物鳞片被很好地附着在基体材料上,因而具有很好的保护性。
图12是试样1和2的电阻率(微欧姆)-温度曲线图,所述试样是从具有PMTA-4的标称成份,即30.8%(重量)的Al、7.1%(重量)的Nb、2.4%(重量)的W和0.045%(重量)的B的锭上切取的;图13是试样1和2的半球总辐射率-温度曲线图;图14是从与试样1和2的锭相同的锭上切取的试样80259-1,80259-2和80259-3的扩散率-温度曲线;图15是本发明的铝化钛的比热-温度曲线;图16是从与试样1和2的锭相同的锭上切取的试样80259-1H、80259-1C、80259-2H、80259-3H、80259-3C的热膨胀率-温度曲线。
总之,在1365℃-1400℃时经热挤压的PMTA合金主要呈现出带有少量聚集体间组织的层状组织,而在1335℃经挤压的PMTA-8则呈现出很多较细的聚集组织和较多的聚集体间组织。PMTA-8在1315-1320℃时的20分钟的热处理产生了较细的层状组织。该合金可包括形成于聚集组织边界处的(Ti、W、Nb)硼化物。此外,该热挤压的合金中的W分布得不均匀,这表明含W的添加剂的TiAl合金的电阻率可能很高。掺入0.5at%Mo明显地提高了TiAl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但将室温下的拉伸延伸率降低到某种程度。在这4种热挤压的PMTA1-4合金中,成份为Ti-46.5 Al-3 Nb-0.5 W-0.2B(at%)的PMTA-4具有室温拉伸延展性和强度的最佳组合。与TiAlCr(Ti-45Al-5Cr)片材相比,该PMTA-4比TiAlCr片强度高67%。此外TiAlCr片在室温下未显示弯折延展性,而PMTA-4的延伸率为1.4%。TiAl合金的拉伸延伸率与范围为9-20密耳的片厚无关。于1000℃热处理2小时的合金PMTA-4,-6和-7在最高为800℃的所有温度下都呈现出与热挤压温度无关的良好的强度。但,1400-1365℃的热挤压温度产生了较低的室温和高温拉伸延展率(<4%)。当挤压温度为1335℃时,拉伸延展性在所有温度下都有明显的提高。在1335℃经热挤压,再于1315℃经20分钟退火的PMTA-8(Ti-46.5 Al-3 Nb-1 W-0.5B)显示出最佳的室温和高温拉伸延展性(室温3.3%;800℃11.7%)。表1标称合金成份


表2用于PMTA合金的制备和热处理条件

表3用电子显微探针分析确定的PMTA-2合金中的相组成

*仅金属元素表4于1400℃经热挤压的PMTA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

表5于1400℃经热挤压再于1000℃退火2小时的PMTA-4的拉伸性能

表6于1365℃经热挤压再于1000℃退火2小时的PMTA-6的拉伸性能

表7于1365℃经热挤压的PMTA-7的拉伸性能

表8于1335℃热挤压的PMTA-8的拉伸性能

可将上述的铝化钛制成各种形状或产品,如制成电阻加热元件。但,本文所公开的组合物还可用于其它的目的,如用于热喷涂,其中该组合物可被用作具有抗氧化和抗腐蚀能力的涂层。该组合物还可被用作抗氧化和抗腐蚀的电极、炉子的部件、化学反应器、抗硫化的材料、用于化学工业中的耐腐蚀材料、煤浆或煤焦油的输送管、催化转化器的基底材料、汽车和柴油发动机的排气壁和透平增压器的定子、多孔过滤器等。
就电阻加热元件而言,可改变该加热元件片的形状以根据公式R=ρ(L/W×T)优化加热器的电阻,在该式中,R=加热器的电阻、ρ=加热器材料的电阻率、L=加热器长度、W=加热器宽度,而T=加热器厚度。加热器材料的电阻率可通过改变其成份,如调整加热器材料的铝含量;改变加工方法或掺入合金添加剂而得以改变。比如,通过在加热器材料中掺入氧化铝颗粒可使电阻率明显升高。该加热器材料可任选地含有陶瓷颗粒以提高抗蠕变能力和/或导热率。比如,该加热器材料可含导电材料的颗粒或纤维,如过渡金属(Zr、Ti、Hf)的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及MoSi2以提供良好的抗高温(最高达1200℃)蠕变性能和优良的抗氧化性能。该加热器材料还可加入电绝缘材料的颗粒,如Al2O3、Y2O3、Si3N4、ZrO2,以便提供抗高温蠕变的加热器材料,及提高导热率和/或降低该加热器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可将该电绝缘/导电颗粒/纤维加于Fe、Al、Ti或铝化铁的粉状混合物中,或通过元素态的粉末的反应来形成这种颗粒/纤维,该粉末在制造加热器元件时发生放热反应。
上文陈述了本发明的原理、较佳实施例方案和作业方法。但,不应将本发明限于所讨论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因此,应将上述实施例视为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而且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不违背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可在这些实施方案中作出改变是应被理解的。
权利要求
1.铝化钛合金,它主要由(重量%)50-65%的Ti、25-35%的Al、2-15%的Nb,小于5%的Mo,1-10%的W及0.01-0.2%的B构成。
2.权利要求1的铝化钛合金,它处于铸态、热挤压态、冷加工态或热处理状态。
3.权利要求1的铝化钛合金,其中该合金具有两相层状显微组织,而细小的颗粒位于聚集组织的边界处。
4.权利要求3的铝化钛合金,其中细小的硼化物颗粒位于聚集组织边界处。
5.权利要求3的铝化钛合金,其中细小的第二相颗粒位于聚集组织的边界处。
6.权利要求1的铝化钛合金,其中该合金具有包括晶界等轴组织的两相显微组织。
7.权利要求1的铝化钛合金,其中含57-60%的Ti、30-32%的Al、4-9%的Nb、最多2%的Mo、2-8%的W及0.02-0.08%的B。
8.权利要求1的铝化钛合金,其屈服强度大于80ksi(560Mpa)、极限抗拉强度大于90Ksi(680Mpa)和/或至少1%的拉伸延伸率。
9.权利要求1的铝化钛合金,其中该合金有这样的显微组织其中的W为非均匀分布。
10.权利要求1的铝化钛合金,其中铝含量为约46-47at%。
11.权利要求1的铝化钛合金,其中该合金的显微组织为在聚集组织边界处基本上无等轴组织的层状组织。
12.权利要求1的铝化钛合金,其中该合金不含Mo或Cr。
13.权利要求1的铝化钛合金,其中含57-60%的Ti、30-32%的Al、4-9%的Nb、2-8%的W及0.02-0.08%的B。
14.权利要求1的铝化钛合金,它含45-55at%的Ti,40-50at%的Al、1-5at%的Nb、0.3-1.5at%的W、0.1-0.3at%的B。
15.权利要求1的铝化钛合金,它包括厚度为8-30密耳的片。
16.权利要求1的铝化钛合金,它不含Cr、V、Mn、Co、Cu和Ni。
17.权利要求1的铝化钛合金,它包括含2-4at%的Nb、≤1at%的Mo、0.5-2at%的W及0.1-0.3at%的B的TiAl。
18.权利要求1的铝化钛合金,它含1-4at%的Nb、≤1at%的Mo和0.25-2at%的W。
19.权利要求1的铝化钛合金,其中该合金已形成电阻加热元件,该元件在通过最多10伏,最多6安培的电流时能于不到1秒加热至900℃。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含少量聚集体间组织的层状显微组织的两相铝化钛合金。该合金可含位于聚集组织边界处的细小颗粒,如硼化物颗粒和/或晶界等轴组织。该合金可含合金添加剂如,≤10at%的W、Nb和/或Mo。该合金可不含Cr、V、Mn、Cu和/或Ni,而可含(at%)45—55%的Ti、40—50%的Al、1—5%的Nb、0.3—2%的W、最多1%的Mo和0.1—0.3%的B。该合金可含(%重量)57—60%的Ti、30—32%的Al、4—9%的Nb、最多2%的Mo、2—8%的W和0.02—0.08%的B。
文档编号B22F3/23GK1292038SQ99803452
公开日2001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2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2日
发明者S·C·德威, C·T·刘 申请人: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