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抛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05432阅读:来源:国知局
合金和钝化液在摩擦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沿旋抛筒I的内壁被抛至一定高度。当硬质合金被抛至保持静止的上旋抛筒11筒壁时,合金产品的能量逐渐消耗尽后,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壁下落至下旋抛筒12。
[0036]为便于上旋抛筒11的安装,具体的机架2可以设置旋抛筒底座21,旋抛筒底座21的形状及尺寸可根据下旋抛筒12进行设置,使其能够套设于下旋抛筒12外。旋抛筒底座21与上旋抛筒11固定连接,对上旋抛筒11进行支撑及限位作用,以保证下旋抛筒12在电机3带动下旋转时上旋抛筒11能够保持静止。同时,通过旋抛筒底座21的支撑限位作用,使得上旋抛筒11与下旋抛筒12之间能够压紧。当然,旋抛筒底座21的设置应不影响下旋抛筒12的旋转。需要指出的是,也可以不设置旋抛筒底座21,通过其他方式将上旋抛筒11固定也可。
[0037]具体的,旋抛筒底座21与上旋抛筒11可以通过装有压紧弹簧的螺栓5连接,一方面通过装有压紧弹簧的螺栓5的固定作用,另一方面结合上旋抛筒11本身的自重,使得上旋抛筒11与下旋抛筒12能够贴紧。同时,在下旋抛筒12转动时,上旋抛筒11在弹簧力和自重作用下能够紧贴下旋抛筒12,装在上旋抛筒12下的氮化硅密封件6与装在下旋抛筒12上的氮化硅密封件6之间可以做到无缝隙,因而起到密封作用,氮化硅又是一种非常好的即密封又耐磨还具有高强度的一种特殊材料,因而不会因氮化硅的磨损速度过快而频繁更换,有效保证了上旋抛筒11与下旋抛筒12的密封性。当然,旋抛筒底座21与上旋抛筒11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装有压紧弹簧的螺栓5,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规的固定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同时上旋抛筒11与下旋抛筒12之间除设置氮化硅密封件6进行密封外,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密封方式进行密封。
[0038]上旋抛筒11与下旋抛筒12的内壁,也就是内表面可以设置衬胶层,具体的衬胶层的厚度可以为7_。当然,根据实际情况衬胶层的厚度也可以增减或不设置衬胶层。但衬胶层的设置既可以降低噪音,也可以减少因摩擦产生的发热量,还可以减少硬质合金产品在旋抛过程中因碰撞过猛而产生的产品损坏。
[0039]进一步地,传动装置可以包括大皮带轮8与小皮带轮9。电机3与小皮带轮9连接,小皮带轮9与大皮带轮8连接,大皮带轮8再与下旋抛筒12的中心轴连接,从而电机3能够带动下旋抛筒12旋转。具体的,下旋抛筒12的中心轴可以穿过旋抛筒底座21。当然,传动装置也可以包括链轮、齿轮等,只需使电机3的动力能够传递至下旋抛筒12进而使其旋转即可。
[0040]可以对上述任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旋抛机进行若干进一步的改进。
[0041]由于旋抛机为立式,因而一般高度较高,为便于旋抛机的装料与卸料,可以进一步设置用于推动旋抛筒I倾斜的气缸4。为便于气缸4的固定,机架2的底部可以进一步设置底座7,具体的底座7可以包括水平的底板71,当然也可以包括与底板71固定连接的立板72。底座7的结构及大小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如采用固定支座等。气缸4的两端分别与底座7和机架2转动连接,具体的可以为气缸4缸筒的底部与底座7转动连接,气缸4的活塞杆的头部与机架2转动连接。也可以为气缸4的缸筒的底部与机架2转动连接而气缸4的活塞杆的头部与底座7转动连接。机架2底面的一侧与底座7固定连接,进而由于气缸4的活塞杆伸出与回缩时气缸4整体的长度发生变化,而气缸4两端又是固定的,故推动机架2绕机架2底面与底座7的连接点发生倾转,而与机架2连接的旋抛筒I随机架
2一起发生倾斜。具体的气缸4两端的固定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一方面需保证气缸4的支撑作用力能够支撑机架2及旋抛筒I等的重量,另一方面需考虑旋抛筒I的倾斜角度。上述底座7及机架2的转动连接以及气缸4与底座7和机架2的转动连接具体的可采用铰接。当然,根据需要,也可采用其他常规的转动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比如齿轮。同时,气缸4也可以用油缸替代。
[0042]一般的,考虑操作人员的平均身高等因素,可以在机架2底面的一侧设置铰支座,使机架2与底板71铰接。气缸4的活塞杆的头部与机架2的侧边的中心处铰接,气缸4的底部与底板71铰接,具体连接位置可以根据气缸4的行程设置为如图1所示的与上述铰支座相对的机架2的另一侧。当机架2需要倾斜的角度较大而如上所述设置的气缸4不足以支撑机架2与旋抛筒I的重量时,可以在机架2的倾斜方向的一侧进一步设置气缸4,以起到支撑的作用。具体的气缸4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具体的倾斜角度及所需支撑力大小等因素进行设置。
[0043]当然,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办法装料与卸料,即将上旋抛筒移开,人工用刮铲装料与卸料,因为装料高度不会超过下旋抛筒最高边缘,移开旋抛筒后人可以很方便的操作。
[004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4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旋抛机,包括旋抛筒(I)、用于支撑所述旋抛筒(I)的机架(2)和用于带动所述旋抛筒(I)旋转的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抛筒(I)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旋抛筒(1)能够通过传动装置在所述电机(3)的带动下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抛筒(I)包括上旋抛筒(11)和下旋抛筒(12),所述下旋抛筒(12)能够在所述电机(3)的带动下旋转,所述上旋抛筒(11)与所述机架(2)固定连接,所述上旋抛筒(11)与所述下旋抛筒(12)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包括套设于所述下旋抛筒(12)外的旋抛筒底座(21),所述旋抛筒底座(21)与所述上旋抛筒(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抛筒底座(21)与所述上旋抛筒(11)通过装有压紧弹簧的螺栓(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抛筒(11)与所述下旋抛筒(12)之间设置有氮化硅密封件(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抛筒(I)的内表面设置有衬胶层O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大皮带轮(8)与小皮带轮(9),所述下旋抛筒(12)的中心轴穿过所述旋抛筒底座(21)与所述大皮带轮(8)连接,且所述大皮带轮(8)通过所述小皮带轮(9)与所述电机(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旋抛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置有气缸(4)或油缸和位于所述机架(2)底部的底座(7),所述气缸(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7)和所述机架(2)转动连接,或所述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7)和所述机架(2)转动连接,且所述机架(2)底面的一侧与所述底座(7)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与所述机架(2)的底面铰接,所述气缸(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7)和所述机架(2)铰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抛机,包括旋抛筒、用于支撑所述旋抛筒的机架和用于带动所述旋抛筒旋转的电机,所述旋抛筒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旋抛筒能够通过传动装置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旋转。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抛机时,由于旋抛筒是立式安装的,旋抛筒内装入待处理硬质合金和钝化液,电机启动后带动旋抛筒旋转。旋抛筒内的硬质合金和钝化液在摩擦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能够沿旋抛筒的内壁旋转。利用合金产品之间以及合金产品与旋抛筒体之间的碰撞产生摩擦,并在钝化液作用下对合金产品产生磨削作用,达到表面钝化的目的。由于旋抛筒沿竖直设置,使得硬质合金产品在随旋抛筒的运动过程中不易发生相互间的碰撞致使产品损坏,因而产品质量更易控制。
【IPC分类】B24B31-108, B24B31-12
【公开号】CN204413834
【申请号】CN201520079338
【发明人】盛利文, 吴卫, 马斌, 朱诗坤
【申请人】株洲新融利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2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