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107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臭氧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产生装置,尤指一种将臭氧产生元件定位在壳体内部的简易构造设计。
按,以往旧式臭氧产生器的构造设计,通常以一金属壳体罩住臭氧产生元件,并留有很大的出气口以提供臭氧杀菌功能,而该臭氧其高含氧量易造成金属的快速氧化侵蚀的特性;故习用的臭氧产生器乃多利用耐侵蚀的玻璃材质做为其外管,然而,令臭氧产生器的制造成本亦无法降低,而其接合处的缝隙常致使臭氧外泄,造成周边设备的金属材质氧化侵蚀,为解决此缺点,该业界无不竭尽全力改善其封装的保护构造;如


图1、2所示,它主要将臭氧产生片1设置在一装置盒2的一面域空间中,该装置盒2的中央一具有复数透孔21的隔板,而在隔板的后部面域空间先行灌注封闭用的矽胶3,并使矽胶3部份透过透孔21而将臭氧产生片1粘结并固定,再将一加热装置4罩封于矽胶3的外部,并使矽胶3将加热装置4的电热器与金属接触开关41封固;因臭氧产生片1以陶瓷片11为主体,而陶瓷片11本身具有吸湿的特性,当臭氧产生片1经高压导线14通电至电极线12及电极域13反覆电击下,会使陶瓷片11产生龟裂间接导致高压电极短路,而造成其他电路装置的损毁,为避免陶瓷片11上述的缺点,故加装有一加热装置4用以阻绝其吸湿防止龟裂,该加热装置4又设有金属接触开关41用以限制该加热装置4,以避免过高的温度损害装置盒2及其构件;借以上繁琐粘结的方式,固定组合形成一臭氧产生器封装保护构造,但仍有各项缺点如后(1)用以矽胶部份透过透孔而将臭氧产生片粘结并固定,再将一加热装置罩封于矽胶的外部,并使矽胶将加热装置的电热器与金属接触开关封固,若臭氧产生片耗损,就必须连同加热装置整组更换,造成许多无谓的浪费,也不符合经济效益。
(2)习用臭氧产生器封装保护构造没有完全密封,也没有进、出气口,甚至将一整面的臭氧产生片曝露于空气的中,易造成周边设备的金属材质遭氧化侵蚀。
(3)为避免陶瓷片吸湿,故加装有一加热装置,用以阻绝其吸湿并防止龟裂,该加热装置又设有金属接触开关,用以限制该加热装置,以避免过高的温度损害装置盒及其构件,以上的种种装置设计只是治标不治本,更加重了制造成本。
(4)其繁琐粘结的方式固定组合,费时又费工,不适合该项产业大量生产,亦无法提升其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产生装置,能将臭氧产生元件定位在壳体内部的简易构造设计,可有效防止臭氧外泄,并集中单一出气口输出的臭氧产生装置;还在其外壳及封盖的进气与出气口各设有一管接头,供插接导管用以集中输送壳体内的臭氧,其外壳表面设有相对应的吊耳,可提供该装置固定于物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臭氧产生装置,包含由壳体内部固设一臭氧产生元件所构成,该壳体由一外壳及一封盖所纽成,且外壳与封盖表面分别设有一出气口与进气口,臭氧产生元件则在前、后两端各形成一导电端,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表具有矽胶层,其外壳及封盖表面对应臭氧产生元件的两导电端分别预设一通孔,另外导电端套设有以塞止在通孔内缘的止漏塞。
所述出气口、进气口设计为管接头。
所述外壳表面设有数个吊耳。
所述外壳表面对应其开口外缘设有数个锁柱,而封盖外缘则对应预设有数个锁孔,且相互对应锁合。
所述外壳的开口端与封盖间夹设一薄膜。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有效防止臭氧外泄,并集中单一出气口输出。
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图1为习用臭氧产生器封装保护构造分解图。
图2为习用臭氧产生器封装保护构造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侧剖图。
请参阅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臭氧产生装置由一外壳5、一臭氧产生元件7、一薄膜8及一封盖6所组成,该外壳5呈一圆筒状,乃以塑胶一体射出成型制成,并于该外壳5的内表皆均匀浸泡矽胶,使其具有一矽胶层,且该外壳5的开口端外缘乃设有数锁柱54,在其表面两侧设有相对应的吊耳53,而于另一封闭端壁上则设有一通孔51及一管接头52;该臭氧产生元件7由数电极板71及云母片72所组成,令产生器7的两端皆有一由两电极板71所延伸出的导电端711,令两导电端711皆套设有一矽胶村质的止漏塞73;该薄膜8以矽胶材质所制成;该封盖6乃呈一园盘状,其于盖体周缘设有数锁孔63,而在其盖体表面亦设有一通孔61及一管接头62;如此,当臭氧产生元件7置入外壳5后,乃令其一端导电端711穿过通孔51,再使薄膜8及封盖6依序盖合和封盖在外壳5的开口端,并令封盖6的通孔61对应套合于另一导电端711,使臭氧产生元件7两侧的止漏塞73皆紧塞于通孔51、61上,而各锁孔63亦均对应锁合于锁柱54上;如图4所示,借此组成的装置,乃使得该臭氧产生元件7的两导电端各套设一止漏塞73,并塞止于通孔61内缘,使臭氧产生元件7得到固定,在导电后所产生的臭氧气体,仅得借外壳5及封盖6的管接头52、62而与外界相通,如此即可集中输送臭氧,并有效地阻隔封闭臭氧外泄,侵蚀周边设备的金属材质部分,且外壳5由塑胶射出大量制成,故可大幅降低臭氧产生器的制造成本,且借外壳表面设有数个吊耳,可供安装吊挂。
借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特殊设计,总括构成的特点为(1)借壳体内表均匀浸泡矽胶,使具有一矽胶层,而产生器的两端皆有一由两电极板所延伸出的导电端,令两导电端皆套设有一矽胶材质的止漏塞,并令外壳及封盖的通孔分别对应套合于另一导电端,使产生器两侧的止漏塞皆紧塞于通孔,而臭氧产生元件也因此紧固定位于壳体的中,并可防止臭氧外泄亦可有效地阻隔臭氧侵蚀周边设备的金属材质部分。
(2)该臭氧产生器为密封状态,唯外壳及封盖各设有一管接头,做为进、出气口,用以输送外壳内的臭氧。
(3)该产生器以云母片为主体,没有所谓吸取湿气的问题,亦即节省了许多周边的保护装置,同时降低成本。
(4)外壳以塑胶一体射出成型制成,并以夹固产生器方式固定,若产生器的云母片耗损时,只需更换云母片即可继续使用,适合该项产业大量生产,亦能提升其竞争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臭氧产生装置,所实施更新的组成变化,确为前所未见创举,整体装置构成亦更具体进步性,其功效增进亦已具有显著性,为此依法提出新型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臭氧产生装置,包含由壳体内部固设一臭氧产生元件所构成,该壳体由一外壳及一封盖所组成,且外壳与封盖表面分别设有一出气口与进气口,臭氧产生元件则在前、后两端各形成一导电端,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表具有矽胶层,其外壳及封盖表面对应臭氧产生元件的两导电端分别预设一通孔,另外导电端套设有以塞止在通孔内缘的止漏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进气口设计为管接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表面设有数个吊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表面对应其开口外缘设有数个锁柱,而封盖外缘则对应预设有数个锁孔,且相互对应锁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开口端与封盖间夹设一薄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产生装置,尤指一种将臭氧产生元件定位在壳体内部的简易构造设计。它的壳体内表具有矽胶层,其外壳及封盖表面对应臭氧产生元件的两导电端分别预设一通孔,另外导电端套设有以塞止在通孔内缘的止漏塞。从而可有效防止臭氧外泄,并集中单一出气口输出。
文档编号C01B13/11GK2446121SQ0023894
公开日2001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0日
发明者江春宝 申请人:精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