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亚锡溶液动态结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571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氯化亚锡溶液动态结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溶液结晶装置,特别是一种氯化亚锡溶液动态结晶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制备氯化亚锡过程的冷却结晶工序中,均是采用静态的结晶方式,即是将氯化亚锡溶液装入塑料桶后放入冷库中,依靠冷库对氯化亚锡溶液进行冷却结晶。静态结晶需要较低的结晶温度(5 10°C),较长的结晶时间(48h),结晶出来的产品硬度大, 破碎比较困难,产品粒度不均勻,外观不好。同时冷库的传热效率低,占用空间大,盐酸对冷库设备和地面的腐蚀很大,造成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氯化亚锡溶液原来的静态结晶改为动态结晶方式、生产效率高,结晶率高,氯化亚锡晶体粒径均勻和简化了结晶生产流程的氯化亚锡溶液动态结晶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氯化亚锡溶液动态结晶装置,包括由回转结晶机驱动系统带动的回转结晶机和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制冷机组、与制冷机组配套的冷却水塔和缓冲水箱,所述的回转结晶机是带有夹套的双锥回转设备,所述的冷却塔分别通过冷却塔进水管道和冷却塔出水管道与制冷机组连通,制冷机组分别通过机组出水管道和机组回水管道与缓冲水箱连通,缓冲水箱通过缓冲水箱出水管道和缓冲水箱回水管道与回转结晶机的夹套连通。所述的回转结晶机的转速为2 5r/min。所述的回转结晶机内壁为内衬搪瓷、聚四氟或PE的耐盐酸腐蚀材料制成,回转结晶机外表面进行玻璃钢防腐处理,回转结晶机出料口还加装有衬氟碟阀。所述的回转结晶机采用搪玻璃双锥回转干燥机。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锥回转设备作为回转结晶机,即是采用动态结晶技术,将适量体积的氯化亚锡浓缩液加入到回转结晶机中,启动回转结晶机和制冷机组,控制氯化亚锡溶液温度与位于回转结晶机夹套中的冷却剂温差,结晶机的转速控制在2 5r/min范围内,直到溶液温度下降到一定温度,此时结晶完成,关闭制冷系统,浆晶放到离心机中甩干, 再经过包装即得产品。回转结晶机内壁为内衬搪瓷、聚四氟、PE等耐盐酸腐蚀,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加快了氯化亚锡溶液和冷却剂的热交换速度。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的静态结晶转变为动态结晶,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晶效率大大提高,结晶时间明显缩短,静态结晶需要结晶时间为48小时,而动态回转结晶仅需20小时,生产效率明显升高。2、动态结晶的结晶率进一步提高。静态结晶法的结晶率一般为55%左右,而动态回转结晶法结晶率平均可达到75%以上,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直收率。3、动态结晶产出的氯化亚锡晶体粒径均勻,外观较好;静态结晶产出的产品粒径不均勻,大颗粒多,外观不好。4、动态结晶简化了生产流程,取消了氯化亚锡浓缩液入库、出库、结晶破碎等大量工作,因此动态结晶工艺比静态结晶工艺劳动强度更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氯化亚锡溶液动态结晶装置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之氯化亚锡溶液动态结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却塔,11-冷却塔进水管道,12-冷却塔出水管道,121-冷却水泵, 13-补水管道,2-制冷机组,21-机组出水管道,211-排气阀,212-排水阀,22-机组回水管道,221-冷冻循环水泵,3-缓冲水箱,31-缓冲水箱出水管道,311-冷却水循环泵,312-冷却水进口 PP球阀,32-缓冲水箱回水管道,321-冷却水出口 PP球阀,4-回转结晶机,41-衬氟碟阀,5-回转结晶机驱动系统。图中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氯化亚锡溶液动态结晶装置(参见图1),该装置包括由回转结晶机驱动系统5带动的回转结晶机4和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制冷机组2、与制冷机组配套的冷却水塔1和缓冲水箱3,所述的回转结晶机4是带有夹套的搪玻璃双锥回转干燥机。所述的冷却塔1分别通过冷却塔进水管道11和冷却塔出水管道12与制冷机组2连通,制冷机组2分别通过机组出水管道21和机组回水管道22与缓冲水箱3连通,缓冲水箱3通过缓冲水箱出水管道31和缓冲水箱回水管道32与回转结晶机4的夹套连通。回转结晶机4 内壁为内衬搪瓷、聚四氟或PE等耐盐酸腐蚀材料制成,回转结晶机外表面进行玻璃钢防腐处理,回转结晶机出料口还加装有衬氟碟阀41,所述的回转结晶机的转速为2 5r/min。本实用新型的相应管道上配套安装有冷却水泵、冷冻循环水泵、阀门及温度计等部件,其具体结构及安装方式、安装位置属于公知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氯化亚锡溶液动态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由回转结晶机驱动系统 (5)带动的回转结晶机(4)和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制冷机组(2)、与制冷机组配套的冷却水塔(1)和缓冲水箱(3),所述的回转结晶机(4)是带有夹套的双锥回转设备,所述的冷却塔(1)分别通过冷却塔进水管道(11)和冷却塔出水管道(12)与制冷机组(2)连通,制冷机组(2)分别通过机组出水管道(21)和机组回水管道(22)与缓冲水箱(3)连通,缓冲水箱 (3)通过缓冲水箱出水管道(31)和缓冲水箱回水管道(32)与回转结晶机(4)的夹套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亚锡溶液动态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结晶机的转速为2 5r/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氯化亚锡溶液动态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结晶机(4)内壁为内衬搪瓷、聚四氟或PE的耐盐酸腐蚀材料制成,回转结晶机外表面进行玻璃钢防腐处理,回转结晶机出料口还加装有衬氟碟阀(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氯化亚锡溶液动态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结晶机采用搪玻璃双锥回转干燥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溶液结晶装置,特别是一种氯化亚锡溶液动态结晶装置。该装置包括由回转结晶机驱动系统带动的回转结晶机和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制冷机组、与制冷机组配套的冷却水塔和缓冲水箱,所述的回转结晶机是带有夹套的双锥回转设备,所述的冷却塔分别通过冷却塔进水管道和冷却塔出水管道与制冷机组连通,制冷机组分别通过机组出水管道和机组回水管道与缓冲水箱连通,缓冲水箱通过缓冲水箱出水管道和缓冲水箱回水管道与回转结晶机的夹套连通。本实用新型将氯化亚锡溶液原来的静态结晶改为动态结晶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高,结晶率高,氯化亚锡晶体粒径均匀和简化了结晶生产流程等优点。
文档编号C01G19/06GK201981022SQ20112009391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8日
发明者伍祥武, 农永萍, 凌宏光, 叶有明, 廖春图, 曾文, 林家伟, 王运龙, 阮桦, 陈进中, 黄献勇 申请人: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柳州百韧特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