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膨胀罐及应用其的臭氧发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39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排气膨胀罐及应用其的臭氧发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发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膨胀罐及应用其的臭氧发生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工业应用的臭氧通常由大型的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发生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所以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冷却,否则臭氧会因高温而边产生边分解,影响臭氧发生器效率;水冷式臭氧发生器由于其冷却效果好,工作稳定,臭氧无衰减,并能长时间连续工作,因而大型的臭氧发生器通常都是水冷式的。现有的封闭式冷却方式采用蒸馏水为冷却介质,在臭氧发生器、循环泵及板式换热器之间形成闭路内循环,将温度较低的冷却水通入板式换热器来冷却温度较高的内循环蒸馏水。但在夏季,冷却水水温较高,造成循环系统内的内冷却水体积膨胀,导致系统内压力增大,常用的解决方案是在臭氧发生器和板式换热器之间增加由弹性介质制成的膨胀球,以吸收循环过程的气体,再人为控制膨胀球内的气体排放,这样的设置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系统内的压力问题,但是使得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同时增加了操作工序,并且需人为排气来控制膨胀球内的气体压力,因此,其排气效果将受人为因素影响,效果极不确定,而且需要频繁排气时,需要的人工劳动量大;并且,当冬季时,由于气温降低,冷却水的体积变小,其不能实现对臭氧发生器冷却水的补充,此时,臭氧发生器需要进行人为补充冷却水和排气工作,增加了工作量和难度。因此,需要一种更为简单,更为高效的排气膨胀罐来解决系统的热膨胀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排气膨胀罐。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气膨胀罐,包括罐体和自动排气阀,所述排气膨胀罐顶部设置有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的下端部伸入罐体内并与罐体底部形成一定间距,所述自动排气阀固定安装于出气管道的上端部,罐体上设有第一通水口和第二通水口。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设有补水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应用实用新型目的一所述的排气膨胀罐的能自动调节系统内压力,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的臭氧发生系统。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二的技术方案是,臭氧发生系统,其主要由臭氧发生器、循环泵和热交换装置形成内循环回路,所述排气膨胀罐安装于臭氧发生器和循环水泵之间,罐体的第一通水口和第二通水口分别与臭氧发生器和循环水泵管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内循环回路设置有补水箱。进一步地,所述补水箱与臭氧发生器或排气膨胀罐管道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膨胀管及应用其的臭氧发生器具有如下优点:[0012]1.本实用新型通过深入罐体内的出气管道和自动排气阀连接,在内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挤压入排气膨胀罐并经由自动排气阀排出。2.排气膨胀罐的罐体给膨胀的臭氧发生器的内冷却水提供了储存空间。3.能够根据臭氧发生器内冷却水的量自动补充冷却水或将多余的冷却水排入排气膨胀罐内。当臭氧发生器内的冷却水体积增大时,多余的冷却水通过第一通水口流入排气膨胀罐内,当充入排气膨胀罐内的冷却水没过出气管道的下端部管口时,罐体内部的气体则无法从管道排出,使排气膨胀罐内的压力增大;当臭氧发生器内的冷却水体积变小时,需要补充冷却水,此时,臭氧发生器内的压力减小,使排气膨胀罐内的压力大于臭氧发生器内部的压力,因而排气膨胀罐内的冷却水在压力作用下自动地流入臭氧发生器中,实现对臭氧发生器的自动补水。4.能实现自动调节臭氧发生器内冷却水和自动排气的效果,精简了操作流程,使系统运行更为稳定。5.无需人为的排气工作,大大减少了安装、调试和运行中的排气工作量,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气膨胀罐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臭氧发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为水流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不,一种排气膨胀罐4,其包括罐体41和自动排气阀42,所述排气膨胀罐顶部设置有出气管道43,所述出气管道43的下端部伸入罐体内并与罐体底部411形成一定间距,所述自动排气阀42固定安装于出气管道43的上端部,罐体上设有第一通水口和第二通水口。必要时,可以在所述罐体上设置补水口。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一种臭氧发生系统,其主要由臭氧发生器1、循环泵2和板式换热器3形成内循环回路;所述臭氧发生系统还包括一个安装于臭氧发生器I和循环水泵2之间的排气膨胀罐4,所述排气膨胀罐4包括罐体41和自动排气阀42,所述排气膨胀罐顶部设置有出气管道43,所述出气管道43的下端部伸入罐体内并与罐体底部411形成一定间距,所述自动排气阀42固定安装于出气管道43的上端部,罐体上设有第一通水口和第二通水口 ;罐体的第一通水口和第二通水口分别与臭氧发生器和循环水泵管道连接。所述内循环回路还设置有补水箱5,所述补水箱5与臭氧发生器I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排气膨胀罐设置伸入罐体内的出气管道和自动排气阀,系统在冷却水内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流动至排气膨胀罐内,部分气体经由罐体内的出气管道和自动排气阀排出,当各种因素造成臭氧发生器内的冷却水体积增大时,多余的冷却水通过第一通水口流入排气膨胀罐内,此时排气膨胀罐体给膨胀的臭氧发生器内的冷却水提供了储存空间。当流入排气膨胀罐内的冷却水没过出气管道的下端部管口时,罐体内部处于液面以上的气体则无法再从排气管道排出,气体滞留在液面以上的空间内,使排气膨胀罐内的气体压力增大,排气膨胀罐内气体的压力得到积累。当各种因素导致臭氧发生器内的冷却水体积变小时,臭氧发生器需要补充冷却水,此时,由于冷却水体积减小使臭氧发生器内的压力减小,导致排气膨胀罐内的压力大于臭氧发生器内部的压力,因而排气膨胀罐内的冷却水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自动地回流至臭氧发生器中,实现对臭氧发生器的自动补水。从而达到自动调节臭氧发生器内冷却水水量和自动排气的效果,解决了冷却水热胀冷缩和系统运行过程管路排气的问题,精简了操作流程,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系统运行更为稳定和安全。本实用新型的排气膨胀罐可以应用在臭氧发生器系统中,也可以应用在其他需要解决水体膨胀问题的系统中。
权利要求1.一种排气膨胀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膨胀罐(4)包括罐体(41)和自动排气阀(42),所述排气膨胀罐(4)顶部设置有出气管道(43),所述出气管道(43)的下端部伸入罐体(41)内并与罐体底部形成(411) 一定间距,所述自动排气阀(42)固定安装于出气管道(43)的上端部,罐体上设有第一通水口和第二通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膨胀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设有补水口。
3.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膨胀罐的臭氧发生系统,其主要由臭氧发生器(I)、循环泵(2)和热交换装置(3)形成内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膨胀罐(4)安装于臭氧发生器(I)和循环水泵(2)之间,罐体上的第一通水口和第二通水口分别与臭氧发生器(I)和循环水泵(2)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回路设置有补水箱(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箱(5)与臭氧发生器(I)或排气膨胀罐(4)管道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气膨胀罐及应用其的臭氧发生系统,所述排气膨胀罐包括罐体和自动排气阀,所述排气膨胀罐顶部设置有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的下端部伸入罐体内并与罐体底部形成一定间距,所述自动排气阀固定安装于出气管道的上端部,罐体上设有第一通水口和第二通水口。使用本实用新型排气膨胀罐的臭氧发生系统简化了系统结构,同时具有自动排气的作用,省却了人工排气的步骤,精简了操作流程,有效控制了臭氧系统的热膨胀,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C01B13/10GK203065158SQ20132003543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4日
发明者陈健, 杨孝振, 姚向阳, 王梅燕 申请人: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