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等离子体炬联产制油与天然气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45672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多等离子体炬联产制油与天然气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能源,尤其涉及多等离子体炬联产制油与天然气装置,包括:CO2保温罐(1)、螺杆传感送煤器(2)、O2储罐(15)、水蒸汽储罐(16)、H2储罐(4)、CO2脱氧器(14)、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脱杂净化分离器(7)、加H2微波分馏器(8)、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二级CH4发生器(19)、三级CH4发生器(20)、CH4冷却器(21)、CH4储罐(23)、汽油储罐(9)、柴油储罐(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备使用率高,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产能减少问题,能够大规模生产油和天然气;2、生产成本降低,设备投资减少,土地面积节约;3、设备可以对多种原料进行处理提炼。
【专利说明】多等离子体炬联产制油与天然气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能源领域,尤其涉及多等离子体炬联产制油与天然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行直接液化与间接液化煤制油技术的主要缺陷:
[0003]1、对煤质要求高:如直接液化对煤种要求很高,我国只有少数几个地区的煤炭适合。对煤质的高要求,如:
[0004](I)煤化程度
[0005]煤化程度越深,加氢液化越难。高等挥发烟煤(长焰煤、气煤)和年轻褐煤是比较适宜的液化原料,中等变质程度以上的很难液化。
[0006](2)煤岩组成
[0007]镜质组和壳质组是活性组分,易加氢液化,而惰质组难液化或根本不能液化。
[0008]( 3 )矿物质组成及含量
[0009]矿物质的含量越低越好,5%左右最好,最大不超过10%。
[0010]2、原料消耗大:制I吨油产品,需耗煤3—6吨,需耗水7—12吨,产生污水4一6吨。
[0011]3、转化率低:40— 60%。
[0012]4、大量CO2浪费:制I吨油产品,需产生排放CO2量6—12吨。
[0013]5、设备投资大:平均每I万吨需设备投资1.2一1.8亿兀。
[0014]6、占地面积大:因工艺繁杂,造成土地不能集约使用。
[0015]7、生产成本高:制I吨油产品,需3500— 6500元。
[0016]8、工艺流程多:设备容易出故障。
[0017]9、单条生产线规模小:单条生产线年制油在20万吨以下。
[0018]现行煤制天然气的几种技术,也存在这9大主要问题。尤其设备投资更大,如年产40亿立方煤制天然气项目,需设备投资240— 300亿元。
实用新型内容
[0019]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目的在于提供多等离子体炬联产制油与天然气的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实现原料多样化、转化率高、投资少、处理规模大的同时,使原料得到合理利用、循环利用。
[0020]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多等离子体炬联产制油与天然气的装置,包括:C02保温罐、螺杆传感送煤器、O2储罐、水蒸汽储罐、H2储罐、CO2脱氧器、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脱杂净化分离器、加H2微波分馏器、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二级CH4发生器、三级CH4发生器、CH4冷却器、CH4储罐、汽油储罐、柴油储罐;所述CO2保温罐、螺杆传感送煤器、O2储罐、水蒸汽储罐与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连通,H2储罐与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脱杂净化分离器、加H2微波分馏器依次连通,加H2微波分馏器与汽油储罐、柴油储罐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二级CH4发生器、三级CH4发生器、CH4冷却器、CH4储罐依次连通,加H2微波分馏器、三级CH4发生器与水蒸汽储罐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与C02脱氧器、螺杆传感送煤器)连通,C02脱氧器与02储罐连通。
[0021]作为优选,所述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包括等离子体炬、文丘里催化器、循环弯管、送煤管、蒸汽锅炉、余热锅炉、H2净化器、水蒸汽储罐、蒸汽轮机、发电机、远程防爆监控器、水蒸汽进口、O2进口、螺杆出灰渣口 ;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顶端设有蒸汽锅炉、余热锅炉、H2净化器,蒸汽锅炉与蒸汽轮机连接为发电机发电,余热锅炉与水蒸汽储罐连接,H2净化器与H2储罐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下部设有文丘里催化器,文丘里催化器与等离子体炬连接,CO2保温罐与等离子体炬、螺杆传感送煤器连接,螺杆传感送煤器通过送煤管将CO2送入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上设有循环弯管,循环弯管与送煤管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上设有水蒸汽进口,水蒸汽储罐与水蒸汽进口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上设有O2进口,O2进口与O2储罐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上设有远程防爆监控器,对反应中的温度、压力、气体成分进行监控;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底部设有螺杆出灰渣口。
[0022]作为优选,所述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包括:等离子体炬、文丘里催化器、循环弯管、送煤管、远程防爆监控器、加H2进气口、加水蒸汽进气口、加O2进气口 ;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顶端与CO2脱氧器连接,CO2脱氧器与碳黑回收器、O2储罐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下部设有文丘里催化器,文丘里催化器与等离子体炬连接,CO2保温罐与等离子体炬、螺杆传感送煤器连接,螺杆传感送煤器通过送煤管将CO2送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上设有循环弯管,循环弯管与送煤管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上设有远程防爆监控器,对反应中的温度、压力、气体成分进行监控;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与循环溶剂池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底部与脱杂净化分离器连接。送煤管上设有加H2进气口、加水蒸汽进气口、加O2进气口,加O2进气口与O2储罐连接。
[0023]作为优选,所述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由等离子体炬、文丘里催化器、循环弯管、送煤管、远程防爆监控器、加H2进气口、加O2进气口组成;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顶端与CO2脱氧器、二级CH4发生器连接,二级CH4发生器与三级CH4发生器连接,CO2脱氧器与碳黑回收器、O2储罐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下部设有文丘里催化器,文丘里催化器与等离子体炬连接,CO2保温罐与等离子体炬、螺杆传感送煤器连接,螺杆传感送煤器通过送煤管将CO2送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上设有循环弯管,循环弯管与送煤管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上设有远程防爆监控器,对反应中的温度、压力、气体成分进行监控;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与循环溶剂池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底部与脱杂净化分离器连接。送煤管上设有加H2进气口、加O2进气口,加O2进气口与O2储罐连接。
[0024]作为优选,所述的等离子体炬包括:空心阴极底座、凹凸阴极、一阳极、二阳极、长增压筒、阴极冷却循环水、阳极冷却循环水、长增压筒冷却循环水、载体风、电极催化芯、绝缘体、直流电源、高压脉冲电源、高压脉冲器;所述载体风包括:第一路载体风、第二路载体风、第三路载体风、第四路载体风、第五路载体风;所述空心阴极底座、凹凸阴极、一阳极、二阳极、长增压筒依次排列并且左右对称,所述直流电源的阴极与一侧的空心阴极底座、凹凸阴极连接,直流电源的阳极与同侧的一阳极、二阳极连接;所述高压脉冲电源的阴极与另一侧的空心阴极底座、凹凸阴极连接,高压直流脉冲电源的阳极与同侧的一阳极、二阳极连接;蜂窝状的电极催化芯插在等离子炬催化器中央,一端通过绝缘体与高压脉冲器连接;阴极冷却循环水流经左右两侧的空心阴极底座、凹凸阴极,阳极冷却循环水流经左右两侧的一阳极、二阳极,长增压筒冷却循环水流经两侧的长增压筒。
[00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备使用率高、质量好,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产能减少问题,能够大规模生产油和天然气,即可几倍或十几倍地提高单条生产线年制油与制天然气的生产能力;2、生产成本降低,设备投资减少,土地面积节约;3、实现原料多元化,设备可以对多种原料进行处理提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油与天然气联产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多等离子体炬碳氢氧循环煤制油的工艺示意图;
[0028]图3是多等离子体炬碳氢氧循环煤制天然气的工艺示意图;
[0029]图4是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等离子体炬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34]多等离子体炬联产制油与天然气的装置,包括:C02保温罐1、螺杆传感送煤器2、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H2储罐4、催化剂5、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脱杂净化分离器7、加H2微波分馏器8、汽油储罐9、柴油储罐10、循环溶剂池11、硝基硫基尘渣池12、碳黑回收器13、CO2脱氧器14、O2储罐15、水蒸汽储罐16、远程防爆总控监测系统17、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二级CH4发生器19、三级CH4发生器20、CH4冷却器21、冷却水池22、CH4储罐23 ;所述CO2保温罐1、螺杆传感送煤器2、02储罐15、水蒸汽储罐16与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连通,H2储罐4与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催化剂5、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依次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催化剂5、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依次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脱杂净化分离器7、加H2微波分懼器8依次连通,加H2微波分懼器8与汽油储罐9、柴油储罐10连通,脱杂净化分离器7与循环溶剂池11、硝基硫基尘渣池12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二级CH4发生器19、三级CH4发生器20、CH4冷却器21、CH4储罐23依次连通,三级CH4发生器20还与冷却水池22连通;加H2微波分馏器8、三级CH4发生器20与水蒸汽储罐16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与CO2脱氧器14、碳黑回收器13连通,碳黑回收器13中的碳供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循环使用,或直接作为碳黑产品出售;C02脱氧器14与O2储罐15连通。
[0035]为了提高产业化规模,节约土地,降低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优选油与天然气联产方式,如图1所示:
[0036]优选5个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制氢,统一送4储罐4,供制油与天然气使用。
[0037]优选3个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串联直接液化制油。
[0038]优选5个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串联直接制天然气。
[0039]优选催化剂为稀土钛系化合物、稀土铁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者混合物。
[0040]图2是多等离子体炬碳氢氧循环煤制油工艺示意图,图中装置包括:C02保温罐1、螺杆传感送煤器2、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H2储罐4、催化剂5、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脱杂净化分离器7、加H2微波分馏器8、汽油储罐9、柴油储罐10、循环溶剂池11、硝基硫基尘渣池12、碳黑回收器13、CO2脱氧器14、O2储罐15、水蒸汽储罐16、远程防爆总控监测系统17。螺杆传感送煤器2的煤吹送CO2保温罐I的CO2进入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
3、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催化剂5与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与脱杂净化分离器7连接,脱杂净化分离器7与加H2微波分馏器8、循环溶剂池11、硝基硫基尘渣池12连接,循环溶剂池11与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制出的氢气送H2储罐4,H2储罐4的H2一部分送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另一部分送加H2微波分懼器8, H2微波分懼器8与汽油储罐9、柴油储罐10、水蒸汽储罐16连接,水蒸汽储罐16与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
3、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还与CO2脱氧器14连接,CO2脱氧器14脱氧后的O2通过O2储罐15存储并输送至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CO2脱氧器14脱氧后的碳由碳黑回收器13回收并与螺杆传感送煤器2输出的煤一起加入循环反应。
[0041]实施步骤:
[0042]I)打开远程防爆总控监测系统17电源开关,以及有关系统循环水开关;
[0043]2)依次打开CO2保温罐1、螺杆传感送煤器2、O2储罐15、水蒸汽储罐16阀门,分别将CO2、煤、水蒸汽、O2等送进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内进行制氢;
[0044]3)将CO2、煤、水蒸汽、O2等送进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内进行直接液化反应;
[0045]4)将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合成液化物中C5_18H1(i_36烃类物质含量达到30—80%时,将烃类物质送脱杂净化分离器7净化分离,其中:
[0046]将净化后的C5—18H1(I—36烃类物质送加H2微波分馏器8继续加H2反应;
[0047]将除尘渣和脱硫、脱硝的尘渣硫硝物质送硝基硫基尘渣池12,供做硝基硫基肥料原料;
[0048]将净化后多余H2经H2管道送加H2微波分馏器8内精制油类产品;
[0049]将净化后以含有石脑油等物质为主的液体溶液送循环溶剂池11,供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作为加氢溶剂循环应用;
[0050]5)将加H2微波分馏器8合成的粗油进行油品分离,将分馏的C5—nH1(l—22 (汽油)送汽油储罐9,将分馏的C12—18H24—36 (柴油)送柴油储罐10。
[0051]本实用新型从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和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两处捕集的CO2,在密闭环境下100%回收,实现C、O2资源化循环利用,达到节煤、节能目的。
[0052]本实用新型经脱杂净化分离器7处理,用尘渣硝硫物质做硝基硫基肥料,实现污染物近零排放,达到环保清洁能源目的。
[0053]图3是多等离子体炬碳氢氧循环煤制天然气的工艺示意图,图中装置包括:C02保温罐1、螺杆传感送煤器2、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H2储罐4、催化剂5、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二级CH4发生器19、三级CH4发生器20、CH4冷却器21、冷却水池22、CH4储罐23、硝基硫基尘渣池12、碳黑回收器13、CO2脱氧器14、O2储罐15、水蒸汽储罐16、远程防爆总控监测系统17。螺杆传感送煤器2的煤吹送CO2保温罐I的CO2进入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催化剂5与多等离子二级CH4发生器19连接,二级CH4发生器19与三级CH4发生器20连接,三级CH4发生器20与水蒸汽储罐16、CH4冷却器21连接,CH4冷却器21与冷却水池22、CH4储罐23连接,水蒸汽储罐16与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多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制出的氢气送H2储罐4,H2储罐4的H2送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二级CH4发生器19、三级CH4发生器20 ;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还与CO2脱氧器14连接,CO2脱氧器14脱氧后的O2通过O2储罐15存储并输送至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CO2脱氧器14脱氧后的碳由碳黑回收器13回收并与螺杆传感送煤器2输出的煤一起加入循环反应。
[0054]实施步骤:
[0055]I)打开远程防爆总控监测系统17电源开关,以及有关系统循环水开关;
[0056]2)依次打开CO2保温罐1、螺杆传感送煤器2、O2储罐15、水蒸汽储罐16阀门,分别将CO2、煤、O2等送进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内进行甲烷化反应;
[0057]3)将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中CH4含量达到15 — 70%时,送二级CH4发生器19和三级CH4发生器20中继续加H2制取CH4 ;
[0058]优选二级CH4发生器18中CH4含量达到70— 85%时送三级CH4发生器20中继续加H2制取CH4 ;
[0059]将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除尘渣和脱硫、脱硝的尘渣硫硝物质送硝基硫基尘渣池12,供做硝基硫基肥料原料;
[0060]4)将三级CH4发生器20高含量CH4送CH4冷却器21冷却,冷却水送冷却水池22循环利用。冷却后CH4送CH4储罐23 ;
[0061]5)将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捕集的CO2送CO2脱氧器14进行脱氧反应。将O2送O2储罐15,供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和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循环使用;将C送碳黑回收器13,供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循环使用,或直接作为碳黑产品出售;
[0062]本实用新型通过三级加氢方式直接制天然气,工艺简单易行,充分实现碳、氢、氧循环利用和污染近零排放。
[0063]图4是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的结构示意图,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由等离子体炬24、文丘里催化器25、循环弯管26、送煤管27、蒸汽锅炉28、余热锅炉29、H2净化器30、水蒸汽储罐31、蒸汽轮机32、发电机33、远程防爆监控器34、水蒸汽进口 35、O2进口 36、螺杆出灰渣口 37组成;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顶端设有蒸汽锅炉28、余热锅炉29、H2净化器30,蒸汽锅炉28与蒸汽轮机32连接为发电机33发电,余热锅炉29与水蒸汽储罐31连接,H2净化器30与H2储罐4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下部设有文丘里催化器25,文丘里催化器25与等离子体炬24连接,CO2保温罐I与等离子体炬24、螺杆传感送煤器2连接,螺杆传感送煤器2通过送煤管27将CO2送入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上设有循环弯管26,循环弯管26与送煤管27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上设有水蒸汽进口 35,水蒸汽储罐31与水蒸汽进口 35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上设有O2进口 36,O2进口 36与O2储罐15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上设有远程防爆监控器34,对反应中的温度、压力、气体成分进行监控;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底部设有螺杆出灰渣口 37。
[0064]实施步骤:
[0065]I)打开等离子体炬24电源和循环水阀门;
[0066]2)依次打开CO2储罐14、O2储罐15、水蒸汽储罐31、螺杆传感送煤器2阀门,将CO2, O2、水蒸汽和煤送进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内膛3进行直接氢;
[0067]优选CO2保温罐I保持CO2气体温度200—1050°C。热能来源可以是直接捕集高温状态下的CO2送进CO2保温罐1,或通过热交换加温CO2气体后进CO2保温罐I ;
[0068]本实用新型循环弯管26优点,一是利用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内膛3的高温气体送进送煤管27,给煤粉直接预热,有利于CO2+煤催化反应。二是形循环成涡,有效克服普通气化炉送煤不顺畅的缺陷;
[0069]优选等离子体炬24排列为1—10层,每层1—12个;
[0070]优选等离子体炬24每层4个一组,形成涡流切圆式反应气流;
[0071]优选等离子体炬24功率50KW — 3MW ;
[0072]3 )将蒸汽锅炉28蒸汽送蒸汽轮机32供发电机33发电;
[0073]4)余热锅炉29蒸汽送水蒸汽储罐31后经水蒸汽进口 35送进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内膛3;
[0074]5)打开远程防爆监控器34电源,在线监测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内膛3上、中、下部温度、压强、气体成分,以及超温、超压自动防爆报警或超低温、超低压自动报警;
[0075]6)将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内膛3的灰渣,从螺杆出灰渣口 37处排出。
[0076]图5是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的结构示意图,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由等离子体炬24、文丘里催化器25、循环弯管26、送煤管27、远程防爆监控器34、加H2进气口 38、加水蒸汽进气口 39、加O2进气口 40组成;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顶端与CO2脱氧器14连接,CO2脱氧器14与碳黑回收器13、O2储罐15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下部设有文丘里催化器25,文丘里催化器25与等离子体炬24连接,CO2保温罐I与等离子体炬24、螺杆传感送煤器2连接,螺杆传感送煤器2通过送煤管27将CO2送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上设有循环弯管26,循环弯管26与送煤管27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上设有远程防爆监控器34,对反应中的温度、压力、气体成分进行监控;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与循环溶剂池11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底部与脱杂净化分离器7连接。送煤管27上设有加H2进气口 38、加水蒸汽进气口 39、加O2进气口 40,加O2进气口 40与O2储罐15连接。[0077]实施步骤:
[0078]I)打开等离子体炬24电源和循环水阀门;
[0079]2)依次打开H2储罐4、CO2储罐1、O2储罐15、水蒸汽储罐31、螺杆传感送煤器2阀门,将H2、C02、O2、水蒸汽和煤送进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进行直接液化反应;
[0080]优选H2从加H2进气口 38送进;
[0081 ] 优选CO2从等离子体炬24载体风送进;
[0082]优选水蒸汽从加水蒸汽进气口 39送进;
[0083]优选O2从加O2进气口 40送进;
[0084]3)将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合成液化物中C5—18H1(I—36烃类物质含量达到30—80%时,将烃类物质送脱杂净化分离器7净化分离;
[0085]将净化后以含有石脑油等物质为主的液体溶液送循环溶剂池11,供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内膛6作为加氢溶剂循环应用;
[0086]优选等离子体炬24排列为I—8层,每层4一8个;
[0087]优选等离子体炬24每层4个一组,形成涡流切圆式反应气流;
[0088]优选等离子体炬24功率50KW — 3MW ;
[0089]4)打开远程防爆监控器34电源,在线监测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内膛6上、中、下部温度、压强、气体成分,以及超温、超压自动防爆报警或超低温、超低压自动报警。
[0090]图6是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的结构示意图,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由等离子体炬24、文丘里催化器25、循环弯管26、送煤管27、远程防爆监控器34、加H2进气口 38、加O2进气口 40组成;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顶端与CO2脱氧器14、二级CH4发生器19连接,二级CH4发生器19与三级CH4发生器20连接,CO2脱氧器14与碳黑回收器13、O2储罐15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下部设有文丘里催化器25,文丘里催化器25与等离子体炬24连接,CO2保温罐I与等离子体炬24、螺杆传感送煤器2连接,螺杆传感送煤器2通过送煤管27将CO2送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上设有循环弯管26,循环弯管26与送煤管27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上设有远程防爆监控器34,对反应中的温度、压力、气体成分进行监控;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与循环溶剂池11连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底部与脱杂净化分离器7连接。送煤管27上设有加H2进气口 38、加O2进气口 40,加O2进气口 40与O2储罐15连接。
[0091]实施步骤:
[0092]I)打开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电源开关和循环水阀门;
[0093]2)依次打开CO2保温罐1、螺杆传感送煤器2、O2储罐15、水蒸汽储罐16阀门,分别将CO2、煤、O2等送进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内进行甲烷化反应;
[0094]3)将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中CH4含量达到15 — 70%时,送二级CH4发生器19和三级CH4发生器20中继续加H2制取CH4 ;
[0095]4)打开远程防爆监控器34电源,在线监测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上、中、下部温度、压强、气体成分,以及超温、超压自动防爆报警或超低温、超低压自动报警。
[0096]图7是等离子体炬24的结构示意图,等离子体炬24由:空心阴极底座41、凹凸阴极42、一阳极43、二阳极44、长增压筒45、阴极冷却循环水46、阳极冷却循环水47、长增压筒冷却循环水48、载体风、电极催化芯55、绝缘体54、直流电源58、高压脉冲电源59、高压脉冲器60 ;所述载体风包括:第一路载体风49、第二路载体风50、第三路载体风51、第四路载体风52、第五路载体风53 ;所述空心阴极底座41、凹凸阴极42、一阳极43、二阳极44、长增压筒45依次排列并且左右对称,所述直流电源58的阴极与一侧的空心阴极底座41、凹凸阴极42连接,直流电源58的阳极与同侧的一阳极43、二阳极44连接;所述高压脉冲电源59的阴极与另一侧的空心阴极底座41、凹凸阴极42连接,高压直流脉冲电源59的阳极与同侧的一阳极43、二阳极44连接;蜂窝状的电极催化芯55插在等离子体炬24中央,一端通过绝缘体54与高压脉冲器60连接;阴极冷却循环水46流经左右两侧的空心阴极底座41、凹凸阴极42,阳极冷却循环水47流经左右两侧的一阳极43、二阳极44,长增压筒冷却循环水48流经两侧的长增压筒45。
[0097]实施步骤:
[0098]I)打开阴极冷却循环水46、47、长增压筒冷却循环水48的开关;
[0099]2)打开直流电源58、高压脉冲电源59、高压脉冲器60开关;
[0100]3)打开各路开关,将所需原料物质送入等离子体炬24内进行反应。
[0101]载体风风压优选:第一路载体风49 ^ IKPa,第二路载体风50 ^ 5KPa,第三路载体风51≥IOKPa,第四路载体风52≥15KPa,第五路载体风53≥20KPa。
[0102]采取多路载体风的目的,是分别将CO2、碳黑、H20 (水蒸汽)、02、H2等反应原料送入等离子体炬24中在等离子体状态下完成所需反应。
[0103]优选等离子体炬24载体风多种搭配方式:优选第一路载体风49、第二路载体风50、第三路载体风51为CO2送碳黑粉;第四路载体风52为O2,第五路载体风53为水蒸汽。此种载体风搭配方式适用于制氢。
[0104]优选等离子体炬24载体风多种搭配方式:优选第一路载体风49、第二路载体风50为CO2送碳黑粉;第三路载体风51为O2 ;第四路载体风52为水蒸汽;第五路载体风53为H2。此种载体风搭配方式适用于制油。
[0105]优选等离子体炬24载体风多种搭配方式:优选第一路载体风49、第二路载体风50为CO2送碳黑粉;第三路载体风51为O2 ;第四路载体风52、第五路载体风53为H2。此种载体风搭配方式适用于制甲烷。
[0106]优选电极催化芯55为蜂窝状或网板状,由一组或多组排列,材质优选耐酸碱性不锈钢。
[0107]以上的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仍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多等离子体炬联产制油与天然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O2保温罐(I)、螺杆传感送煤器(2)、O2储罐(15)、水蒸汽储罐(16)、H2储罐(4)、CO2脱氧器(14)、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脱杂净化分离器(7)、加H2微波分馏器(8)、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二级CH4发生器(19)、三级CH4发生器(20)、CH4冷却器(21)、CH4储罐(23)、汽油储罐(9)、柴油储罐(10);所述CO2保温罐(I)、螺杆传感送煤器(2)、O2储罐(15)、水蒸汽储罐(16)与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连通,H2储罐(4)与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脱杂净化分离器(7)、加H2微波分馏器(8)依次连通,加H2微波分馏器(8)与汽油储罐(9)、柴油储罐(10)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二级CH4发生器(19)、三级CH4发生器(20)、CH4冷却器(21)、CH4储罐(23)依次连通,加H2微波分馏器(8)、三级CH4发生器(20)与水蒸汽储罐(16)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与CO2脱氧器(14)、螺杆传感送煤器(2)连通,CO2脱氧器(14)与O2储罐(1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等离子体炬联产制油与天然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3)包括等离子体炬(24)、文丘里催化器(25)、循环弯管(26)、送煤管(27)、蒸汽锅炉(28)、余热锅炉(29)、H2净化器(30)、水蒸汽储罐(31)、蒸汽轮机(32)、发电机(33)、远程防爆监控器(34)、水蒸汽进口(35)、O2进口(36)、螺杆出灰渣口(37);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顶端设有蒸汽锅炉(28)、余热锅炉(29)、H2净化器(30),蒸汽锅炉(28)与蒸汽轮机 (32)连通为发电机(33)发电,余热锅炉(29)与水蒸汽储罐(31)连通,H2净化器(30)与H2储罐(4)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下部设有文丘里催化器(25),文丘里催化器(25)与等离子体炬(24)连通,CO2保温罐(I)与等离子体炬(24)、螺杆传感送煤器(2)连通,螺杆传感送煤器(2)通过送煤管(27)将CO2送入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上设有循环弯管(26),循环弯管(26)与送煤管(27)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上设有水蒸汽进口(35),水蒸汽储罐(31)与水蒸汽进口(35)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上设有O2进口(36),O2进口(36)与O2储罐(15)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上设有远程防爆监控器(34),对反应中的温度、压力、气体成分进行监控;多等离子体炬制氢发生器炉膛底部设有螺杆出灰渣口(3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等离子体炬联产制油与天然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6)包括:等离子体炬(24)、文丘里催化器(25)、循环弯管(26)、送煤管(27)、远程防爆监控器(34)、加H2进气口(38)、加水蒸汽进气口(39)、加O2进气口(40);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顶端与CO2脱氧器(14)连通,CO2脱氧器(14)与碳黑回收器(13)、O2储罐(15)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下部设有文丘里催化器(25),文丘里催化器(25)与等离子体炬(24)连通,CO2保温罐(I)与等离子体炬(24)、螺杆传感送煤器(2)连通,螺杆传感送煤器(2)通过送煤管(27)将CO2送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上设有循环弯管(26),循环弯管(26)与送煤管(27)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上设有远程防爆监控器(34),对反应中的温度、压力、气体成分进行监控;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与循环溶剂池(11)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底部与脱杂净化分离器(7)连通;送煤管(27)上设有加H2进气口(38)、加水蒸汽进气口(39)、加O2进气口(40),加O2进气口(40)与O2储罐(1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等离子体炬联产制油与天然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等离子体炬制甲烷发生器(18)由等离子体炬(24)、文丘里催化器(25)、循环弯管(26)、送煤管(27)、远程防爆监控器(34)、加H2进气口(38)、加O2进气口(40)组成;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顶端与CO2脱氧器(14)、二级CH4发生器(19)连通,二级CH4发生器(19)与三级CH4发生器(20)连通,CO2脱氧器(14)与碳黑回收器(13)、O2储罐(15)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下部设有文丘里催化器(25),文丘里催化器(25)与等离子体炬(24)连通,CO2保温罐(I)与等离子体炬(24)、螺杆传感送煤器(2)连通,螺杆传感送煤器(2)通过送煤管(27)将CO2送入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上设有循环弯管(26 ),循环弯管(26 )与送煤管(27 )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上设有远程防爆监控器(34),对反应中的温度、压力、气体成分进行监控;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与循环溶剂池(11)连通,多等离子体炬制油合成器炉膛底部与脱杂净化分离器(7)连通;送煤管(27)上设有加H2进气口(38)、加O2进气口 (40),加O2进气口(40)与O2储罐(1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等离子体炬联产制油与天然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等离子体炬(24)包括:空心阴极底座(41)、凹凸阴极(42)、一阳极(43)、二阳极(44)、长增压筒(45)、阴极冷却循环水(46)、阳极冷却循环水(47)、长增压筒冷却循环水(48)、载体风、电极催化芯(55)、绝缘体(54)、直流电源(58)、高压脉冲电源(59)、高压脉冲器(60);所述载体风包括:第一路载体风(49)、第二路载体风(50)、第三路载体风(51)、第四路载体风(52)、第五路载体风(53);所述空心阴极底座(41)、凹凸阴极(42)、一阳极(43)、二阳极(44)、长 增压筒(45)依次排列并且左右对称,所述直流电源(58)的阴极与一侧的空心阴极底座(41)、凹凸阴极(42)连通,直流电源(58)的阳极与同侧的一阳极(43)、二阳极(44)连通;所述高压脉冲电源(59)的阴极与另一侧的空心阴极底座(41)、凹凸阴极(42)连通,高压直流脉冲电源(59)的阳极与同侧的一阳极(43)、二阳极(44)连通;蜂窝状的电极催化芯(55 )插在等离子体炬24中央,一端通过绝缘体(54 )与高压脉冲器(60 )连通;阴极冷却循环水(46)流经左右两侧的空心阴极底座(41)、凹凸阴极(42),阳极冷却循环水(47)流经左右两侧的一阳极(43)、二阳极(44),长增压筒冷却循环水(48)流经两侧的长增压筒(45)。
【文档编号】C01B13/02GK203728773SQ201420050227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6日
【发明者】程礼华 申请人:程礼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