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硫化钠焙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6716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工业硫化钠焙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煅烧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硫化钠焙烧系统,包括基座、转炉、电机、减速机和传动轴,所述转炉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和排料的进排口,转炉一端设有烟道,且转炉中部的外壁上设有齿圈,转炉两端均设有托圈,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托圈配合的托轮;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传动轴设置于驱动齿轮和齿圈之间,所述传动轴两端设有分别与驱动齿轮和齿圈配合的传动齿轮;其中,增设有依次连接的煤气发生炉、重力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出口端通过煤气管与转炉连接;还设有空气管和烧嘴,所述煤气管和空气管的出口端均与烧嘴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更符合环保的要求。
【专利说明】工业硫化钠焙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煅烧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硫化钠焙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硫化钠广泛应用于制革、造纸、选矿、染料生产等领域,目前成熟的工业硫化钠生产方法有高温煤粉还原芒硝法、硫酸钡副产法、烧碱液吸收副产硫化氢法三种,但在实际生产中,煤粉还原芒硝法具有工艺设备简单,易操作控制,对原辅材料要求较低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我国建成的硫化钠生产装置中,95%采用的是煤粉还原芒硝法,该方法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备料,转炉煅烧,化碱澄清,过滤浓缩和制片包装。
[0003]生产硫化钠的第二步就是转炉煅烧制备硫化钠粗碱,现有的制备过程为:将含固定碳质量分数68%以上的原料煤破碎,然后将含硫酸钠质量分数85%以上的芒硝按照比例配料,混合均匀,送入转炉内,燃料煤经球磨机磨细。送入转炉炉膛内燃烧加热,最终物料变成糊状硫化钠粗碱熔体。
[0004]现有生产硫化钠技术中,都是将燃料煤磨细为煤粉,喷入转炉炉膛燃烧,为原料煤中的碳与芒硝中的硫酸钠加热,但煤粉在转炉内燃烧不充分,造成资源浪费,另外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硫,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煤粉作为燃料在转炉内燃烧不充分,造成资源浪费,另外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硫,造成环境污染。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工业硫化钠焙烧系统,包括基座、转炉、电机、减速机和传动轴,所述转炉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和排料的进排口,转炉一端设有烟道,且转炉中部的外壁上设有齿圈,转炉两端均设有托圈,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托圈配合的托轮;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传动轴设置于驱动齿轮和齿圈之间,所述传动轴两端设有分别与驱动齿轮和齿圈配合的传动齿轮;其中,增设有依次连接的煤气发生炉、重力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出口端通过煤气管与转炉连接;还设有空气管和烧嘴,所述煤气管和空气管的出口端均与烧嘴连接。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原料煤和芒硝经进排口加入转炉,燃料煤通过煤气发生炉制备煤气,煤气经重力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除尘,然后经煤气管通入烧嘴的燃料入口,同时空气经空气管通入烧嘴的空气入口,煤气和空气在烧嘴内混合并喷入转入转炉中燃烧加热,原料煤中的碳和芒硝中的硫酸钠在高温下发生反应,最终生成硫化钠粗碱,粗碱经转炉上的进排口排出,利用煤气作为燃料燃烧的效率更高,所以产生的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较低;另外经重力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除尘后,煤气中的粉尘含量很低,所以排放的烟气中粉尘含量较低,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更符合环保的要求。
[0008]进一步,所述转炉内衬设有耐火砖,转炉内的煅烧温度能达1200°C以上,设置耐火砖能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防止转炉外温度太高,影响生产。
[0009]进一步,所述转炉采用间歇生产的短转炉,短转炉投资较低,且煅烧产生的烟气中二氧化硫能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
[0010]进一步,所述进排口外设有倾斜的加料接口,在加料时,从转炉上方加入的原料会因碰撞而飞出,影响生产环境,加料接口能有效地控制原料到处乱飞的现象。
[0011 ] 进一步,所述转炉上设有检测炉内温度的传感器,转炉内的加热分几个阶段,一个阶段温度控制在80(TC?90(TC,而第二阶段要将温度控制在KKKTC?120(TC,温度传感器能够监控炉内温度,从而通过PLC控制调节煤气流量及炉内的焙烧温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业硫化钠焙烧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业硫化钠焙烧系统实施例短转炉横截面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业硫化钠焙烧系统实施例中煤气管、空气管和烧嘴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一种工业硫化钠焙烧系统,包括基座1、转炉、电机3、减速机4和传动轴5,转炉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和排料的进排口,转炉一端设有烟道21,且转炉中部的外壁上设有齿圈22,两端设有托圈23,基座I上设有与托圈23配合的托轮6,减速机4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传动轴5两端设有与驱动齿轮和齿圈22配合的传动齿轮,传动轴5设置于驱动齿轮和齿圈22之间,其中,增设有依次连接的煤气发生炉7、重力除尘器8和旋风除尘器9,旋风除尘器9的出口端通过煤气管13与转炉连接;还设有空气管14和烧嘴16,通过鼓风机向空气管14内鼓入空气,煤气管13和空气管14的出口端均与烧嘴16连接。煤气管13和空气管14上均设有阀门15和流量计17,从而调节煤气和空气的配比。
[0017]本实施例中,转炉采用间歇生产的短转炉2,短转炉2投资较低,且煅烧产生的烟气中二氧化硫能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旋风除尘器9还连接有水封除尘器11,水封除尘器11通过煤气管13与短转炉2连接。短转炉2内衬设有耐火砖12,短转炉2内的煅烧温度能达1200°C以上,设置耐火砖12能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防止短转炉2外温度太高,影响生产。进排口外的设有加料接口 10,在加料时,从短转炉2上方加入的原料会因碰撞而飞出,影响生产环境,加料接口 10能有效地控制原料到处乱飞的现象。短转炉2上设有检测炉内温度的传感器和PLC控制系统,短转炉2内的加热分几个阶段,一个阶段温度控制在800°C?900°C,而第二阶段要将温度控制在1000°C?1200°C,温度传感器能够监控炉内温度,从而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喷入的煤气流量,调节短转炉2内的温度。
[0018]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原料煤和芒硝经进排口加入短转炉2,燃料煤通过煤气发生炉7制备煤气,制备的煤气经重力除尘器8、旋风除尘器9以及水封除尘器11除尘,然后经煤气管13通入烧嘴16的燃料入口,同时空气经空气管14通入烧嘴16的空气入口,煤气和空气在烧嘴16内混合并喷入短转炉中2燃烧加热,原料煤中的碳和芒硝中的硫酸钠在高温下发生反应,最终生成硫化钠粗碱,粗碱经短转炉2上的进排口排出,利用煤气作为燃料燃烧的效率更高,所以产生的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较低,另外经重力除尘器8和旋风除尘器9除尘后,煤气中的粉尘含量很低,所以排放的烟气中粉尘含量较低。
[0019]具体工作流程:
[0020]如图1所示,首先开启短转炉2的进排口,将粉碎后的原料煤和芒硝经进排口加入到短转炉2中,关闭进排口,启动电机3,经减速机4变速后,减速机4输出端的齿轮驱动传动轴5,同时传动轴5转动,传动轴5的齿轮驱动短转炉2上的齿圈22,短转炉2转动。启动煤气发生炉7,产生的煤气经重力除尘器8、旋风除尘器9和水封除尘器11后,煤气中的粉尘大部分被处理,煤气经煤气管13通入烧嘴16的燃料入口,同时空气经空气管14通入烧嘴16的空气入口,煤气和空气在烧嘴16内混合并喷入短转炉中2中,其中喷入短转炉2的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例,可以通过煤气管13和空气管14上的阀门15和流量计17进行调节,点燃喷入短转炉2中的煤气,原料煤中的碳和芒硝中的硫酸钠在高温下发生反应,最终生成硫化钠粗碱,并停止喷入煤气;煅烧过程中,高温的烟气从短转炉2上的烟道21排出,并作为加热介质加热导热油;短转炉2停止转动后,打开进排口,并将将硫化钠粗碱排出。
[002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工业硫化钠焙烧系统,包括基座、转炉、电机、减速机和传动轴,所述转炉侧壁上开设有进排口,转炉一端设有烟道,且转炉中部的外壁上设有齿圈,转炉两端均设有托圈,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托圈配合的托轮;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传动轴设置于驱动齿轮和齿圈之间,所述传动轴两端设有分别与驱动齿轮和齿圈配合的传动齿轮;其特征在于,增设有依次连接的煤气发生炉、重力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出口端通过煤气管与转炉连接;还设有空气管和烧嘴,所述煤气管和空气管的出口端均与烧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硫化钠焙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内衬设有耐火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硫化钠焙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采用间歇生产的短转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硫化钠焙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排口外设有倾斜的加料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硫化钠焙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上设有检测炉内温度的传感器。
【文档编号】C01B17/26GK203741040SQ201420049648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6日
【发明者】刘荣鑫 申请人:重庆震造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