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番茄育苗基质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0152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育苗基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番茄育苗基质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传统育苗基质的主要成分是草炭和泥炭,是世界上公认的较理想的栽培基质。但随着逐年大量使用,其给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趋明显,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过度开发会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根据河西地区的资源情况,研究出一种更加有效、更加经济、更加环保的育苗基质是当务之急。

菌糠、动物粪和土霉素药渣便由于含有大量有机质和营养成分,且有效使用能够缓解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如中国专利CN101433176公开了一种以菇渣为主要原料的育苗基质及其制法,其主要将加工的菇渣、蛭石、珍珠岩、发酵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得,该方法虽然用菇渣代替了草炭,但使用了传统基质配方中的蛭石、珍珠岩,取材不方便,成本高。中国专利CN103342596公开了一种利用纸泥、菇渣和沙子配成的番茄育苗基质,虽然节约了成本,但纸泥腐熟周期长,且营养成分单一。中国专利CN102850128中公开了一种利用玉米秸秆、牛粪、菌渣、珍珠岩和EM培养液组成的育苗基质,该基质营养成分均衡,利用农业废弃资源,可重复使用,但未考虑到基质的保水性能,通透性,以及基质对幼苗质量的影响,且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育苗效果好、幼苗根系 发达、保水性好、营养成分丰富、价格低廉的番茄育苗基质。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番茄育苗基质,所述基质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腐熟牛粪3-4、珍珠岩2-3、枯草芽孢杆菌0.03-0.08、土霉素药渣3-4。

本发明所提供的番茄育苗基质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营养丰富且均衡,更有利于番茄幼苗的根系发达从而促进生长;本发明所述蕃茄育苗基质还能够抑制病菌和虫卵等有害物质,有效防止其随苗进入生长田后污染环境与食物链;同时不使用泥炭和草炭,节约资源,间接避免人们对植被的过度开采,保护生态资源。

制备所述基质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杏鲍菇菌糠2-5、沙子4-7、玉米秸秆3-5。

所述杏鲍菇菌糠为杏鲍菇废渣调整C/N比例为25:1后经发酵得到的。

加入上述成分后,各组分协同作用,有效增强基质的孔隙度,增大营养基质的透气性和吸水、排水性,同时促进土壤微生物发育,改善单一基质在理化性质上对植物产生的影响,提高番茄植株对基质适应性,进而提高番茄苗的出苗率和幼苗质量;避免了大量使用蛭石,廉价易得、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改进,制备所述基质还包括重量份数为0.5-1的交联聚维酮和0.6-1.2的明胶。

加入上述交联聚维酮和明胶的混合物后,与基质其他原料相混合,提高基质的保水保肥性能,缓冲昼夜温差,且利于土壤透气,保水但不烂根,进一步改善土壤通透状况。

进一步改进,制备所述基质原料的重量份数为:腐熟牛粪3、杏鲍菇菌糠4、土霉素药渣3.5、珍珠岩2.5、沙子7、玉米秸秆4、枯草芽孢杆菌0.05、交联聚维酮1、明胶0.8。

优选,所述基质中沙子的粒径为0.2-0.4mm。

本发明提供例所述番茄基质中杏鲍菇菌糠的发酵方法,步骤如下:

1)将干燥杏鲍菇废渣粉碎成直径为1-3cm的碎块,调节C:N=25:1,PH值为6.5-7.5;

2)调节杏鲍菇废渣的含水量为50%-60%,然后堆成垛体,于78-85℃发酵2-3天,每天翻垛;45-65℃发酵33-46天,期间翻垛3-5次;发酵后拆垛,晾晒,二次粉碎,过0.8mm筛,得腐熟杏鲍菇菌糠。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番茄基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

1)将杏鲍菇菌糠、腐熟牛粪和玉米秸秆分别粉碎,与沙子混合均匀后,经过洗盐调节EC值到0.05-0.2ms/cm,于50-70℃条垛式陈化20-40天,期间翻垛3-6次,发酵后拆垛,晾晒,粉碎至0.3-0.7mm,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均匀,得到生物基料;

2)将土霉素药渣晾干,粉碎至0.1-0.4mm,得到粉末待用;

3)将步骤1)得到的生物基料、步骤2)得到的粉末、交联聚维酮、明胶和珍珠岩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番茄育苗基质。

本发明所述的番茄育苗基质各组分协同作用,使本发明所述育苗基质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营养丰富且均衡;能够抑制病菌和虫卵等有害物质,有效防止其随苗进入生长田后污染环境与食物链;具有较高的孔隙度,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排水性,同 时促进土壤微生物发育,改善单一基质在理化性质上对植物产生的影响,提高番茄植株对基质适应性;加入交联聚维酮和明胶的混合物后,与基质其他原料相混合,提高基质的保水保肥性能,缓冲昼夜温差,且利于土壤透气,保水但不烂根,进一步改善土壤通透状况,大大提高番茄苗的出苗率和幼苗质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所述的番茄育苗基质不使用泥炭和草炭,节约资源,间接避免人们对植被的过度开采,保护生态资源;同时又避免大量使用蛭石和珍珠岩,所有原料廉价易得,基质可重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番茄育苗基质,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腐熟牛粪3 珍珠岩2

枯草芽孢杆菌0.05 土霉素药渣3

实施例2

一种番茄育苗基质,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玉米秸秆3 枯草芽孢杆菌0.04 杏鲍菇菌糠3

腐熟牛粪3 土霉素药渣2 沙子5 珍珠岩2.2

所述杏鲍菇菌糠为杏鲍菇废渣调整C/N比例为25:1后经发酵得到的。

实施例3

一种番茄育苗基质,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杏鲍菇菌糠为杏鲍菇废渣调整C/N比例为25:1后经发酵得到的。

实施例4

一种番茄育苗基质,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玉米秸秆4 枯草芽孢杆菌0.06 杏鲍菇菌糠3

腐熟牛粪3 土霉素药渣2.8 沙子5 珍珠岩2

所述杏鲍菇菌糠为杏鲍菇废渣调整C/N比例为25:1后经发酵得到的。制备方法:

1)将干燥杏鲍菇废渣粉碎成直径为1cm的碎块,调节C:N=25:1,PH值为6.5;

2)调节杏鲍菇废渣的含水量为50%,然后堆成垛体,于85℃发酵2天,每天翻垛;65℃发酵33天,期间翻垛3次;发酵后拆垛,晾晒,二次粉碎,过0.8mm筛,得腐熟杏鲍菇菌糠。

3)将杏鲍菇菌糠、腐熟牛粪和玉米秸秆分别粉碎,与沙子混合均匀后,经过洗盐调节EC值到0.12ms/cm,于50℃条垛式陈化40天,期间翻垛6次,发酵后拆垛,晾晒,粉碎至0.3mm,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均匀,得到生物基料;

4)将土霉素药渣晾干,粉碎至0.1mm,得到粉末待用;

5)将步骤3)得到的生物基料、步骤4)得到的粉末和珍珠岩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番茄育苗基质。

实施例5

一种番茄育苗基质,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杏鲍菇菌糠为杏鲍菇废渣调整C/N比例为25:1后经发酵得到的。

制备方法:

1)将干燥杏鲍菇废渣粉碎成直径为3cm的碎块,调节C:N=25:1,PH 值为7.5;

2)调节杏鲍菇废渣的含水量为60%,然后堆成垛体,于78℃发酵3天,每天翻垛;45℃发酵46天,期间翻垛5次;发酵后拆垛,晾晒,二次粉碎,过0.8mm筛,得腐熟杏鲍菇菌糠。

3)将杏鲍菇菌糠、腐熟牛粪和玉米秸秆分别粉碎,与粒径为0.2mm沙子混合均匀后,经过洗盐调节EC值到0.05ms/cm,于70℃条垛式陈化20天,期间翻垛3次,发酵后拆垛,晾晒,粉碎至0.7mm,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均匀,得到生物基料;

4)将土霉素药渣晾干,粉碎至0.3mm,得到粉末待用;

5)将步骤3)得到的生物基料、步骤4)得到的粉末、交联聚维酮、明胶和珍珠岩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番茄育苗基质。

实施例6

一种番茄育苗基质,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杏鲍菇菌糠为杏鲍菇废渣调整C/N比例为25:1后经发酵得到的。

制备方法:

1)将干燥杏鲍菇废渣粉碎成直径为2cm的碎块,调节C:N=25:1,PH值为7;

2)调节杏鲍菇废渣的含水量为55%,然后堆成垛体,于82℃发酵3天,每天翻垛;60℃发酵40天,期间翻垛4次;发酵后拆垛,晾晒,二次粉碎,过0.8mm筛,得腐熟杏鲍菇菌糠。

3)将杏鲍菇菌糠、腐熟牛粪和玉米秸秆分别粉碎,与粒径为0.4mm的沙子混合均匀后,经过洗盐调节EC值到0.1ms/cm,于61℃条垛式陈化33天,期间翻垛5次,发酵后拆垛,晾晒,粉碎至0.5mm,加入枯草 芽孢杆菌混合均匀,得到生物基料;

4)将土霉素药渣晾干,粉碎至0.4mm,得到粉末待用;

5)将步骤3)得到的生物基料、步骤4)得到的粉末、交联聚维酮、明胶和珍珠岩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番茄育苗基质。

实施例7

一种番茄育苗基质,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杏鲍菇菌糠为杏鲍菇废渣调整C/N比例为25:1后经发酵得到的。

制备方法:

1)将干燥杏鲍菇废渣粉碎成直径为2cm的碎块,调节C:N=25:1,PH值为6.8;

2)调节杏鲍菇废渣的含水量为57%,然后堆成垛体,于80℃发酵3天,每天翻垛;55℃发酵42天,期间翻垛4次;发酵后拆垛,晾晒,二次粉碎,过0.8mm筛,得腐熟杏鲍菇菌糠。

3)将杏鲍菇菌糠、腐熟牛粪和玉米秸秆分别粉碎,与粒径为0.3mm的沙子混合均匀后,经过洗盐调节EC值到0.2ms/cm,于67℃条垛式陈化38天,期间翻垛5次,发酵后拆垛,晾晒,粉碎至0.6mm,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均匀,得到生物基料;

4)将土霉素药渣晾干,粉碎至0.2mm,得到粉末待用;

5)将步骤3)得到的生物基料、步骤4)得到的粉末、交联聚维酮、明胶和珍珠岩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番茄育苗基质。

对照组

一种番茄育苗基质,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典型应用

试验1育苗基质营养和理化性质的测定

选取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述的番茄育苗基质与对照组进行对照,测其容重、孔隙度、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

1.试验方法

1.1容重和孔隙度

用一体积100cm3(V)的环刀(环刀质量为M0),装满自然风干基质,称重W1;浸泡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称重W2;水分自然沥干后,称重W3;按下列公式计算:容重=(W1-M0)/V;总孔隙度(TP)=[(W2–W1)/V]×100%;通气孔隙度(AP)=[(W2–W3)/V]×100%;持水孔隙度(WHP)=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

1.2基质营养成分测定

碱解扩散法测定氮含量;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磷含量;中性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速效钾含量;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有机质含量。

2.试验结果

四组处理育苗基质的营养和理化性质见表1。

表1四组处理育苗基质的营养和理化性质

由表1可知,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各组分相互协同作用,其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均高于实施例1和对照组;另一方面,本发明所述的基质理化性质较为合理,尤其是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述的基质,较对照组所述的由常用蛭石、珍珠岩和泥炭制成的基质,其孔隙更加疏松、容重更加合理,更有利于幼苗生长,有效降低成本。

试验2育苗基质吸水保水性能测定

选取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述的番茄育苗基质,与中国专利CN102850128中公开的育苗基质作对照,人工浇水至饱和,然后晾晒15天,测其持水率,具体数据见表2。

表2不同育苗基质保水性能的测定

由表2可知,实施例3的基质吸水和保水性能最佳,最高达161.7%,经过15天的晾晒后,其基质持水率仍能高达152.1%,而实施例2的基质保水率也高于实施例1和对照组的基质,对照组保水能力相对是最差的。

试验3育苗基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1试验方法

在2012年9月15日,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0min,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置于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并放入培养箱,控制培养箱的温度为白天25℃,夜晚18℃。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防止种子发酸腐烂。

在2012年9月16日,取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对照组中国专利CN102850128中公开的育苗基质配方四种处理,分别配置各基质5kg,将基质分别装入50孔穴盘备用。

在2012年9月17日,将催芽萌动后的番茄种子播入50孔穴盘内,每孔播1粒种子,然后覆盖、编号,每个处理播一盘,重复3次,然后把穴盘置于有阳光的区域内,每10天对各穴盘进行统一浇水。待番茄幼苗生长到50d后,测定各基质的理化性质和番茄幼苗的生长指标,研究各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2测定方法

幼苗生长指标的测定:株高测量从根茎基部到植株生长点,用卷尺测量;茎粗在子叶下部2/3处用游标卡尺测量;叶片数指从子叶到 顶端展开的叶片的数目;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重直接在电子天平上测得,其中干重用烘干法,105℃烘15min,75℃烘干至恒重;叶绿素含量用80%丙酮浸提法,测定时取植株从上到下第5、6片叶进行测定。

每处理测定10株,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壮苗指数=[茎粗/株高]×单株干重;

根冠比=地下干重/地上干重。

3统计分析方法

测量结果用Excel和DPS 11.5软件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4结果

不同配方基质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真叶数、湿重、干重、出苗率、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和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见表3-5。

表3不同配方基质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真叶数和出苗率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a<0.01,与实施例1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b<0.01,与实施例1比具有差异Pc<0.05。

由表3可知,本发明所述的育苗基质番茄出苗率高,最高可达100%,最低也在91%以上,而实施例3所述育苗基质中幼苗的株高、茎粗和真叶数均达到最优,较实施例1和对照组有着显著的差异。

表4不同配方基质对番茄幼苗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a<0.01,与实施例1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b<0.01,与实施例1比具有差异Pc<0.05。

由表4可知,本发明所述的育苗基质所培育的番茄幼苗鲜重量和干重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实施例2和实施例3幼苗重量相比对照组和实施例1均有显著差异,实施例3全株鲜重与对照组相比提高的79.22%,全株干重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的192.2%。

表5不同配方基质对番茄幼苗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和根冠比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a<0.01,与实施例1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b<0.01,与实施例1比具有差异Pc<0.05。

由表5可知,本发明所述的育苗基质壮苗指数、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幼苗根冠比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实施例3幼苗重量相比对照组和实施例1均有显著差异,实施例3壮苗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提高的190.17%,根冠比与对照组相比提高的176.15%,实施例2与实施例3差异不显著。

5结论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番茄育苗基质具有较好的育苗效果,出苗率在91%以上,尤其是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述的基质具有提供充足营养、支持固定植物、保持水分和透气的作用,其能为植物生长提供稳定、协调的水、气、肥及根系生长环境条件,是优质无土育苗基质。另外本发明所述育苗基质代替了传统应用泥炭、蛭石等为主要原料制成,各原料廉价易得,保护环境的同时有效降低育苗成本。

最后说明,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经大量试验可知在权利要求限制的保护范围内的配方所制成的基质均能达到相近的功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