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香焰火爆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7912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爆竹。尤其涉及一种溢香焰火爆竹。

背景技术:
传统爆竹其爆炸火药成分为一硫二硝三木炭,即是硝酸钾为75%,硫磺10%,其余为木炭。后大量使用氯酸钾、金属粉、硫磺为主要成分的爆炸火药,因该火药机械感度高,生产危险大,现已由高氯酸钾替代了氯酸钾;以上各爆炸火药均含有硫磺,爆竹燃放时产生大量的烟雾,产生的二氧化硫对空气也有污染。特别是现有的爆竹其在地面上燃放出的火焰有史以来都是单一的火光,其燃放效果可以说是始终如一的单调,不能像燃放烟花那样的绽放出五彩缤纷、色彩斑澜的燃放效果,而且还会伴随有一种呛人的、难闻的刺鼻味,当含有硫磺时有明显的硫磺味,给人以一种不舒服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溢香焰火爆竹。该溢香焰火爆竹既具有烟花一样的燃放效果,又不失爆竹的传统地面燃放使用方式和安全性,燃放时既具有炫丽多彩的感观效果,又具有香气四溢的闻觉效果,在渲染现场环境气氛或喜庆氛围的同时,还能给人以一种清香怡人的享受。本发明的溢香焰火爆竹的技术方案包括爆炸火药,所述爆炸火药包括如下质量组分的原料:高氯酸钾40%-55%,金属粉20%-30%,亮珠5%-15%,珍珠岩粉10-15%,中草药5%-15%。所述中草药包括藿香、薄荷、紫苏、菖蒲、香茅和/或八角茴香。所述中草药包括藿香、薄荷、紫苏、菖蒲、香茅、八角茴香、雄黄、菖蒲、桂皮和/或朱砂。所述中草药由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藿香20%、薄荷20%、紫苏8%、菖蒲12%、香茅15%、八角茴香25%,亦或藿香15%、薄荷10%、紫苏10%、菖蒲15%、香茅15%、八角茴香15%、雄黄5%、菖蒲10%、朱砂5%。所述金属粉为铝、钛和/或镁铝合金粉。所述爆炸火药包括如下质量组分的原料:高氯酸钾40-50%,金属粉10-15%,珍珠岩粉10-15%,中草药10-15%,二氧化锰5-10%,木炭10-15%。本发明的溢香焰火爆竹具有焰火的燃放功能效果,其虽然像传统的爆竹那样在地面上燃放,不升空,但可以燃放出像烟花一样的色彩斑澜、五光十色的效果,不仅在观感上与传统的爆竹燃放效果截然不同,还可在燃放的周围环境中散发飘溢出一种清新宜人的香气,给人以心旷神怡感觉。且其生产制作工艺简单、方便,生产制作成本低,其原材料易于获取,且安全性更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方案,藉由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其爆炸火药由如下质量组分的原料组成:高氯酸钾50%,金属粉25%,珍珠岩粉10%,亮珠5%,中草药10%。制备工艺为:将高氯酸钾制成过110目筛的粉料,将金属粉、珍珠岩粉分别制成过80目筛的粉料,将中草药粉碎后过80-120目筛制成粉料;再将金属粉料、珍珠岩粉料、亮珠粒料和中草药粉料按常规方法进行混合再与高氯酸钾粉料混合即制成爆炸火药,最后使用该制成的爆炸火药制作出溢香焰火爆竹。上述金属粉为铝金属粉。其亮珠为含锶盐或钡盐的烟火药。其中草药由如下质量成份组成:藿香15%、薄荷10%、紫苏10%、菖蒲15%、香茅15%、八角茴香15%、雄黄5%、菖蒲10%、朱砂5%。实施例2:其爆炸火药由如下质量组分的原料组成:高氯酸钾55%,金属粉20%,珍珠岩粉10%,亮珠10%,中草药5%。中草药由如下质量成分组成:藿香12、薄荷9、紫苏10、菖蒲10、香茅11、八角茴香8、雄黄12、菖蒲10、桂皮10、朱砂8。其制作工艺同上述实施例。实施例3:其爆炸火药由如下质量组分的原料组成:高氯酸钾38%,金属粉13%,珍珠岩粉7%,亮珠5%,中草药15%,二氧化锰10%,12%木炭粉。中草药由如下质量配比原料组成:藿香20、薄荷20、紫苏15、菖蒲15、香茅15、八角茴香15。其制备工艺为:将二氧化锰、金属粉、珍珠岩粉分别制成过80目筛的粉料,将中草药粉碎后过80-120目筛制成粉料;再将二氧化锰粉料、木炭粉和珍珠岩粉料进行混合,之后将二氧化锰粉料、木炭粉和珍珠岩粉料的混合料与金属粉料、亮珠粉料和中草药粉料按常规方法进行混合后再与高氯酸钾粉料混合即制成爆炸火药,最后使用该制成的爆炸火药制作出溢香焰火爆竹。其中金属粉为钛粉。本发明的溢香焰火爆竹经江西省烟花爆竹质量监督检验一站检验,其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其检测结果(见表l)。表1(检验报告共3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