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种农作物废弃物制作的大杯蕈高产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035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具体是一种以多种农作物废弃物制作的大杯蕈高产栽培料



背景技术:

在扶贫计划和菜篮子工程中,食用菌占有重要地位。传统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碳源多用杂木屑、棉籽壳,这些原料的来源不足,制约了食用菌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多种农作物废弃物制作的大杯蕈高产栽培料,这种栽培料,以葛根废渣、棉花秸秆、桑树枝、罗汉果渣等农作物的废弃物为碳源,用其栽培出的大杯蕈与用杂木屑和棉籽壳为碳源栽培出的大杯蕈产量、质量不相上下,但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以多种农作物废弃物制作的大杯蕈高产栽培料,它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葛根废渣15-20

棉花秸秆碎屑20-25

桑树枝碎屑24-28

罗汉果渣8-12

麸皮18-22

糖0.8-1.2

碳酸钙0.8-1.2。

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葛根废渣15,棉花秸秆碎屑25,桑树枝碎屑26,罗汉果渣10,麸皮18,糖1,碳酸钙1。

所述葛根废渣、棉花秸秆、桑树枝、罗汉果渣均含有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糖等物质,是很好的栽培食用菌的碳源。

上述栽培料的制备方法是:将葛根废渣、棉花秸秆碎屑、桑树枝碎屑、罗汉果渣用石灰水上清液预湿一天,然后将麸皮、糖、碳酸钙与预湿葛根废渣、棉花秸秆碎屑、桑树枝碎屑、罗汉果渣混合拌匀,灭菌后接种。

本发明的优点是:

这种营养料以农作物的废弃物为碳源,栽培出的大杯蕈与用杂木屑和棉籽壳为碳源栽培出的大杯蕈产量、质量不相上下,但可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可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做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一种以多种农作物废弃物制作的大杯蕈高产栽培料的制作:

称取葛根废渣15公斤,棉花秸秆碎屑25公斤,桑树枝碎屑26公斤,罗汉果渣10公斤,麸皮18公斤,糖1公斤,碳酸钙1公斤;制作时,将葛根废渣、棉花秸秆碎屑、桑树枝碎屑、罗汉果渣用浓度为0.5%石灰水上清液预湿一天,之后与麸皮、糖和碳酸钙混合拌匀,灭菌、接种。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多种农作物废弃物制作的大杯蕈高产栽培料,它是由重量份配比的葛根废渣15‑20,棉花秸秆碎屑20‑25,桑树枝碎屑24‑28,罗汉果渣8‑12,麸皮18‑22,糖0.8‑1.2,碳酸钙0.8‑1.2以现有技术制成。这种营养料以农作物的废弃物为碳源栽培出的大杯蕈与用杂木屑和棉籽壳为碳源栽培出的大杯蕈产量、质量不相上下,但可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可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莫云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市粮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5.26
技术公布日:2017.12.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