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鱼塘淤泥生产的苗木肥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3293阅读:19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鱼塘淤泥生产的苗木肥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苗木种植的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其对于肥料的要求不断升级,已不仅只满足于营养的补充,而是针对具体生态环境以及特殊需求,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为目的制备新型肥料。目前市场上常见苗木肥料以速效化肥或尿素等化学肥料为主,营养成分单一且环境污染大,导致苗木抗病性低,品质差,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同时因长期过度使用化学肥料,也造成了土壤的板结,影响苗木种植的持续发展,增加了种植的经济成本。

当光强度超过光合作用饱和所需时,会导致植物光合器的氧化损伤和光合作用能力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光抑制,桑叶中含有的槲皮素、儿茶酸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因其具有强烈的消除自由基作用和抗氧化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抑制,提高强光下的光和速率,同时还具有缓解植物体的氧化损伤和机体衰老,提高细胞稳定性的功能,从而起到改善植株的生长发育和植物体品质的作用,而槐米中的芸香苷等物质因其能与槲皮素等共同作用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进而具有更高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实现对植物体生理活性的进一步促进提高,将二者共同应用于苗木肥料的制备中具有极高的潜力。

ZL200610161312.6提供了一种苗木上施用的专用肥,其特征在于该专用肥由硫酸铵、磷酸一铵、过磷酸钙、硫酸钾、硫磺、硫酸亚铁、马拉硫磷按配比混匀而成,其虽然具有促根防病防虫的功效,但由于基本以化学肥料为主,肥效时间短,附加价值低,且需多次施用,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施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鱼塘淤泥生产的苗木肥料。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鱼塘淤泥生产的苗木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鱼塘淤泥48-50、蔗糖脂肪酸酯2.8-3.0、蛋白酶制剂1.3-1.5、蛋壳15-16、硫酸亚铁2-3、硝酸钙4-6、桑叶34-36、石油醚5-6、槐米28-32、硼砂2-3、石灰水适量、50%乙醇溶液适量、水适量。

所述的利用鱼塘淤泥生产的苗木肥料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槐米置于5-6倍于其质量的水中,将水煮沸后加入石灰水搅拌调整至溶液pH为8.0-9.0,再加入硼砂,继续保持沸腾30-40分钟,之后降至室温过滤,将所得滤液加热至60-62℃的同时加入盐酸溶液调整pH为5.0-5.2,在室温下静置20-24小时,再经抽滤后将所得沉淀用水洗至中性,在60-65℃下干燥得干燥料备用;

(2)将鱼塘淤泥、蛋壳、蛋白酶制剂混合,投入发酵池中,补水至酵堆最大含水量的55-60%,发酵18-20天,得发酵料备用;

(3)将桑叶晒干后粉碎并过20目筛,倒入石油醚中,加热至50-55℃,保温静置4-6小时,过滤得脱脂桑叶粉,将其在65-70℃下烘干,再按料液比1:25-26g/mL加入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加热至70-72℃后在200-220W功率下超声提取,将所得物料抽滤后真空减压浓缩,蒸干得物料备用;

(4)将步骤2所得发酵料压榨过滤得干物料和滤液,将干物料与步骤3所得物料混合后造粒,得颗粒备用,同时将步骤1所得干燥料加入到滤液中,加热至47-49℃,不断搅拌,并依次加入蔗糖脂肪酸酯、硫酸亚铁、硝酸钙,搅拌均匀得营养液,将营养液均匀涂布在颗粒外表面,冷冻干燥,即得本发明肥料颗粒。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通过对桑叶和槐米的加工提取,将其中槲皮素、芸香苷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整合到肥料中,不仅易于植物的吸收,还具备了抑制脂质氧化损伤和清除体内活性氧自由基的效应,实现对植物光合器、细胞膜等组织的保护作用,延缓了植物衰老,缓解高温、强光对植物的伤害,同时槲皮素和芸香苷协同可通过螯合土壤中的金属离子而在植物体内发挥抗氧化作用,从而降低了土壤中金属离子的毒副作用,促进了植物的正常健康生长。本发明肥料利用蛋白酶制剂配合鱼塘淤泥进行发酵处理,能快速达到完全降解的目的,将长期内积存在鱼塘淤泥中的动植物残体、微生物等综合有效利用,不仅解决了鱼塘的污染问题,还提供了养分均衡而充足的养分,同时包含了多种有益降解微生物,改善了苗木的根系微生态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利用鱼塘淤泥生产的苗木肥料,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鱼塘淤泥48、蔗糖脂肪酸酯2.8、蛋白酶制剂1.3、蛋壳15、硫酸亚铁2、硝酸钙4、桑叶34、石油醚5、槐米28、硼砂2、石灰水适量、50%乙醇溶液适量、水适量。

所述的利用鱼塘淤泥生产的苗木肥料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槐米置于5倍于其质量的水中,将水煮沸后加入石灰水搅拌调整至溶液pH为8.0,再加入硼砂,继续保持沸腾30分钟,之后降至室温过滤,将所得滤液加热至60℃的同时加入盐酸溶液调整pH为5.0,在室温下静置20小时,再经抽滤后将所得沉淀用水洗至中性,在60℃下干燥得干燥料备用;

(2)将鱼塘淤泥、蛋壳、蛋白酶制剂混合,投入发酵池中,补水至酵堆最大含水量的55%,发酵18天,得发酵料备用;

(3)将桑叶晒干后粉碎并过20目筛,倒入石油醚中,加热至50℃,保温静置4小时,过滤得脱脂桑叶粉,将其在65℃下烘干,再按料液比1:25g/mL加入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加热至70℃后在200W功率下超声提取,将所得物料抽滤后真空减压浓缩,蒸干得物料备用;

(4)将步骤2所得发酵料压榨过滤得干物料和滤液,将干物料与步骤3所得物料混合后造粒,得颗粒备用,同时将步骤1所得干燥料加入到滤液中,加热至47℃,不断搅拌,并依次加入蔗糖脂肪酸酯、硫酸亚铁、硝酸钙,搅拌均匀得营养液,将营养液均匀涂布在颗粒外表面,冷冻干燥,即得本发明肥料颗粒。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价值,发明人在实验园林中将一批2年树龄苗木平均分为两组进行栽种,其中一组使用市售普通肥料作为对照组,另一组使用本发明肥料作为实验组,栽种过程中其他条件相同,栽种180天后,实验组苗木均长势茁壮,具有较高的生长活力,而对照组部分苗木出现死苗、叶片枯黄的情况,栽种3年后,经测量实验组苗木较对照组株高增加了32.7%,茎粗增加了7.9%,冠幅增加了30.4%,由此可见本发明肥料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