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3294阅读:18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调理剂,具体涉及一种抑制马铃薯地上茎叶生长、促进马铃薯块茎膨大、提高马铃薯产量的调理剂,简称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



背景技术: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 、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是粮食、蔬菜、饲料和加工原料多用的作物,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种植面积逐年上升。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2015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的又一主粮。2016年2月23日,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作物栽培实践中应用广泛,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起调节作用,且用量少、效益高。如用氯乙醇、硫氰化铵、赤霉素和硫化钾处理打破马铃薯休眠,进行马铃薯催芽;用萘乙酸甲酯抑制萌发;用矮壮素、比久、多效唑、烯效唑、氯化胆碱等促进马铃薯块茎膨大;用萘乙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提高马铃薯扦插成活率等。但是在现实马铃薯生产上得到大面积应用得少,主要集中在机理及理论研究。黑龙江省植保站谭玉琴利用膨大素研究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谭玉琴,高寒地区马铃薯、甜菜使用膨大素效果及技术,中国农学通报,1998,14(5):55-56),发现使用膨大素可以促进马铃薯地上、地下部分前期生长长势,叶片肥大,株高增加3.8cm—7.5cm;沈阳农业科技开发院杨国放等人利用烯效唑研究其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杨国放、姜河、纪志雨等,叶面喷施多效唑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辽宁农业科学,2006(2):81-82),发现,喷施适量的多效唑可以抑制马铃薯地上部生长、提高马铃薯产量,但是使用量过大会致使马铃薯产量下降,且多效唑在土壤中易产生残留、对下茬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申惠波利用多效唑和微量元素复配研究其对马铃薯植株和产量的影响(申惠波,马铃薯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株和产量的影响,中国马铃薯,2007,21(4):209-211),发现多效唑与微量元素复配应用到马铃薯上可以抑制植株生长,增加茎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适宜浓度可以增加马铃薯产量,浓度过大则易造成减产;新疆林科院史彦江等人利用ABT研究其对马铃薯(史彦江、陈同森、郑庆惠等,ABT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研究,新疆农业科学,1999(1):98-99),发现用ABT浸种可以促进马铃薯提早出苗、增加主茎粗和分枝数,提供数块产量,但是马铃薯地上分支数过多,行间不通风易造成倒伏及发生病害;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纳添仓利用多效唑研究其对马铃薯促控的影响(纳添仓,多效唑对马铃薯促控的增产作用,中国马铃薯,2004,18(2):108-109),发现,在终花期喷施多效唑可以降低株高、提高叶绿素含量、推迟叶片衰老。山西农业大学姚满生等人利用丰收宝、美加丰、保丰素研究其对马铃薯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姚满生、李金文、张卫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山西农业科学,2008,36(7):43-45),发现,三种调节剂均能增加马铃薯产量、提高品质;德化县土肥站曹丽明等人利用膨大素研究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曹丽明、许长敏,马铃薯喷施膨大素增产效应试验,福建农业科技,2000(2):8-9),发现在马铃薯上喷施两次膨大素、膨大素加磷酸二氢钾增产效果最好;黑龙江省农科院宫占元等人利用DTA-6、烯效唑和SODM研究其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宫占元、郑殿峰、马光恕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中国马铃薯,2008,22(2):73-76),发现,DTA-6、烯效唑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改善经济性状,不同调节剂对不同的品质性状有所改善。天水市秦城区农技中心杨建太等人利用福乐定、抗旱保等6种调节剂研究其对覆膜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杨建太、任好学、张长安等,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地膜马铃薯上喷施的增产效果及效益,甘肃农业科技,1999(4):38-39),发现在马铃薯现蕾期连续喷施两次调节剂,可以增加单株薯重、大中薯率和产量;江西农业大学肖旭峰等人利用烯效唑、比久、水杨酸研究其对马铃薯微型薯结薯的影响(肖旭峰、刘明月,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微型薯结薯的影响,中国马铃薯,2008,22(1):44-46),发现,烯效唑对马铃薯植株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是浓度过大有副作用;比久可以增加大中薯率,减少单数块数;水杨酸处理增产效果好;克山农科所刘玲玲利用矮壮素、6-BA研究其对马铃薯微型薯诱导的影响(刘玲玲,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微型薯诱导的影响,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6):18-19),发现较低浓度的矮壮素可以促进结薯和提高结薯数量及产量的作用,6-BA对马铃薯微型薯的诱导没有促进作用;山西农业大学张卫中等人用美加丰、保丰素和缩节胺研究其对马铃薯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张卫中、姚满生,干旱丘陵区化学调节剂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安徽农学通报,2007,13(3):64-65),发现,三个调节剂都不同程度提高了商品薯率、产量、淀粉和干物质含量;绥化农科所于洪涛用不同浓度的壮而丰研究其通过拌种、叶面喷施对马铃薯产量、病烂薯率和耐储性的影响(于洪涛,壮而丰应用于马铃薯增产效果的研究,中国马铃薯,2003,17(2):88-89),发现,适宜浓度的壮而丰拌种效果高于叶面喷施;甘肃河西学院刘志芳等人用赤霉素、硫脲和高锰酸钾研究其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刘志芳、陈修斌,三种化学物质处理种薯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种子,2005,24(9):25-26),发现,三种物质均能马铃薯产量和干物质的含量,同时降低硝酸盐的含量,尤以赤霉素效果最好;山西农业大学来改英等人用氯化胆碱、多效唑、缩节胺单剂或复配剂研究其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来改英、赵晋蓉、姚满生,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3(3):295-297),发现,氯化胆碱和多效唑复配增产效果显著,缩节胺可提高淀粉产量;沈阳农业科技开发院杨伟力等人用不同浓度烯效唑研究其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杨伟力、刘涛、胡涛等,烯效唑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3):49-50),发现,适当浓度的烯效唑可以增加淀粉、V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还有一些科研人员开展调节物质对马铃薯生理生化方面、光合作用等的研究。

综上所述,调节物质可以调节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进程,对产量、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大多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生产上没有得到推广应用,主要是高校、科研单位开展试验研究,而且一些调节剂如比久已限制在农业生产上应用;一些调节物质在土壤中不易分解、产生残留,抑制下茬作物的生长,如多效唑;一些调节物质在农业生产上应用成本高,如烯效唑、ABA等。而且马铃薯地上部分旺长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光合产物,影响地下块茎的膨大与充实,致使马铃薯只发棵不结薯或结的薯块少且小,从而马铃薯只有好看的长相没有好的产量。因此,研制控旺、增产效果显著、成本低、无残留的调节产品在马铃薯生产上应用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在马铃薯现蕾期和花期各喷施一次,喷施于马铃薯叶片上,让马铃薯叶片充分吸收,抑制马铃薯地上茎叶的生长,增强马铃薯光合作用,促进马铃薯块茎细胞分裂,加快光合物质转化和积累,实现促进抑制马铃薯地上茎叶生长、使大量的光合物质输送到根茎中促进马铃薯块茎快速膨大、增加马铃薯产量、提高马铃薯品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的组分中包括缩节胺、氯化胆碱、6-BA、尿素、磷酸二氢钾,每100ml调理剂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质量浓度96%缩节胺4~8份,质量浓度50%氯化胆碱30~50份,质量浓度98%6-BA 3~5份,尿素5~15份,磷酸二氢钾5~15份;其中,溶剂为自来水。

上述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依重量份数分别取以下组分:质量浓度96%缩节胺4~8份,质量浓度50%氯化胆碱30~50份,质量浓度98%6-BA 3~5份,尿素5~15份,磷酸二氢钾5~15份;

(2)将缩节胺用水溶解,溶解比例为1g质量浓度96%缩节胺用5ml水溶解;

(3)向缩节胺溶液中加入50%氯化胆碱,搅匀混合;

(4)向步骤(3)的混合物中加入尿素,并进行充分搅拌溶解;

(5)向步骤(4)的混合物中加入磷酸二氢钾,并进行充分搅拌溶解;

(6)将6-BA用热水溶解,溶解比例为1g质量浓度98%6-BA用5ml热水溶解;

(7)将步骤(6)所得的6-BA溶液加入步骤(5)的混合溶液中;

(8)向步骤(7)的混合液中加入自来水定溶至100ml,搅拌并充分混合,得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的调理剂。

上述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使用方法是:在马铃薯块现蕾期喷施第一次,在马铃薯花期喷施第二次,每次用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与水混合,该调理剂与水混合质量比例为1:300,搅匀后均匀喷施于马铃薯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一、本发明的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施于马铃薯叶片,促进马铃薯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光合物质;抑制马铃薯地上茎节的伸长,使促进茎节生长的营养物质向地下块茎中转移;加快光合物质转化和积累并输送到马铃薯块茎中,促进马铃薯块茎膨大与淀粉积累;促进马铃薯地下块茎细胞快速分裂,促进马铃薯块茎膨大,增加马铃薯块茎的长度和粗度,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二、本发明中缩节胺抑制马铃薯地上茎节的伸长,使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光合物质输送到马铃薯地下的块茎中,促进马铃薯块茎膨大。

三、本发明中氯化胆碱提高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增强马铃薯光合作用,加快光合产物的合成与积累,提高光合物质转化能力,增加马铃薯块茎产量。

四、本发明中6-BA促进马铃薯地下块茎细胞分裂,加快马铃薯块茎的伸长与膨大。

五、本发明中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提供和补充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养分,促进马铃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六、用本发明的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于马铃薯现蕾期和花期喷施于马铃薯叶片,使马铃薯地上主茎缩短11.04~15.81cm、茎粗增加0.07~0.13cm,单株结薯块数增加0.1~0.3个,产量增加17.37%以上;综上,本发明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在马铃薯生产上应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1:依以下步骤制备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

(1)依重量份数分别取以下组分:质量浓度96%缩节胺4份、质量浓度50%氯化胆碱50份、质量浓度98%6-BA 3份、尿素5份、磷酸二氢钾10份;

(2)将缩节胺用水溶解,溶解比例为1g质量浓度96%缩节胺用5ml水溶解;

(3)向缩节胺溶液中加入50%氯化胆碱,搅匀混合;

(4)向步骤(3)的混合物中加入尿素,并进行充分搅拌溶解;

(5)向步骤(4)的混合物中加入磷酸二氢钾,并进行充分搅拌溶解;

(6)将6-BA用热水溶解,溶解比例为1g质量浓度98%6-BA用5ml水溶解;

(7)将步骤(6)所得的6-BA溶液加入步骤(5)的混合溶液中;

(8)向步骤(7)的混合液中加入自来水定溶至100ml,搅拌并充分混合,得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

上述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使用方法是:在马铃薯现蕾期喷施第一次,在马铃薯花期喷施第二次,每次用该调理剂与水混合,该调理剂与水混合质量比例为1:300,搅匀后均匀喷施于马铃薯叶片。

2015年在江苏省淮安市农科院试验田进行试验,土壤为壤土,土壤的基本性状为: 有机质22.8 g/kg,全氮0.49g/kg,速效磷 9.4 mg/kg,速效钾 28.1mg/kg,pH 值 7.2。试验设处理为:本实施例1的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喷施处理(喷施两次,分别为6月15日和7月10日喷施)及对照(未喷施该调理剂),三重复,小区面积为33.3m2,马铃薯品种为费乌瑞它,2015年4月22日播种,6月8日现蕾开花,田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同;8月10日统一采收,考察指标为:喷施后7天查看马铃薯叶色变化,收获前每小区测量10株马铃薯地上茎的长度和粗度,收获时考察单株结块数、马铃薯产量(折合成亩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本实施例1的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的马铃薯叶色浓绿,马铃薯地上主茎缩短11.04cm、粗度增加0.07cm,单株结薯块数增加0.1个,产量增加325.39kg/667m2,增产率17.37%(见下表)。

实施例2:依以下步骤制备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

(1)依重量份数分别取以下组分:质量浓度96%缩节胺6份、质量浓度50%氯化胆碱40份、质量浓度98%6-BA 4份、尿素10份、磷酸二氢钾15份;

(2)将缩节胺用水溶解,溶解比例为1g质量浓度96%缩节胺用5ml水溶解;

(3)向缩节胺溶液中加入50%氯化胆碱,搅匀混合;

(4)向步骤(3)的混合物中加入尿素,并进行充分搅拌溶解;

(5)向步骤(4)的混合物中加入磷酸二氢钾,并进行充分搅拌溶解;

(6)将6-BA用热水溶解,溶解比例为1g质量浓度98%6-BA用5ml水溶解;

(7)将步骤(6)所得的6-BA溶液加入步骤(5)的混合溶液中;

(8)向步骤(7)混合液中加入自来水定溶至100ml,搅拌并充分混合,得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

上述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使用方法是:在马铃薯现蕾期喷施第一次,在马铃薯花期喷施第二次,每次用该调理剂与水混合,该调理剂与水混合质量比例为1:300,搅匀后均匀喷施于马铃薯叶片。

2015年在江苏省淮安市农科院试验田进行试验,土壤为壤土,土壤的基本性状为: 有机质22.8 g/kg,全氮0.49g/kg,速效磷 9.4 mg/kg,速效钾 28.1mg/kg,pH 值 7.2。试验设处理为:本实施例2的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喷施处理(喷施两次,分别为6月15日和7月10日喷施)及对照(未喷施该调理剂),三重复,小区面积为33.3m2,马铃薯品种为费乌瑞它,2015年4月22日播种,6月8日现蕾开花,田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同;8月10日统一采收,考察指标为:喷施后7天查看马铃薯叶色变化,收获前每小区测量10株马铃薯地上茎的长度和粗度,收获时考察单株结块数、马铃薯产量(折合成亩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本实施例2的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的马铃薯叶色浓绿,马铃薯地上主茎缩短14.60cm、粗度增加0.12cm,单株结薯块数增加0.3个,产量增加474.01kg/667m2,增产率25.30%(见下表)。

实施例3:依以下步骤制备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

(1)依重量份数分别取以下组分:质量浓度96%缩节胺8份、质量浓度50%氯化胆碱30份、质量浓度98%6-BA 5份、尿素15份、磷酸二氢钾5份;

(2)将缩节胺用水溶解,溶解比例为1g质量浓度96%缩节胺用5ml水溶解;

(3)向缩节胺溶液中加入50%氯化胆碱,搅匀混合;

(4)向步骤(3)的混合物中加入尿素,并进行充分搅拌溶解;

(5)向步骤(4)的混合物中加入磷酸二氢钾,并进行充分搅拌溶解;

(6)将6-BA用热水溶解,溶解比例为1g质量浓度98%6-BA用5ml水溶解;

(7)将步骤(6)所得的6-BA溶液加入步骤(5)的混合溶液中;

(8)向步骤(7)混合液中加入自来水定溶至100ml,搅拌并充分混合,得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

上述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使用方法是:在马铃薯现蕾期喷施第一次,在马铃薯花期喷施第二次,每次用该调理剂与水混合,该调理剂与水混合质量比例为1:300,搅匀后均匀喷施于马铃薯叶片。

2015年在江苏省淮安市农科院试验田进行试验,土壤为壤土,土壤的基本性状为: 有机质22.8 g/kg,全氮0.49g/kg,速效磷 9.4 mg/kg,速效钾 28.1mg/kg,pH 值 7.2。试验设处理为:本实施例3的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喷施处理(喷施两次,分别为6月15日和7月10日喷施)及对照(未喷施该调理剂),三重复,小区面积为33.3m2,马铃薯品种为费乌瑞它,2015年4月22日播种,6月8日现蕾开花,田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同;8月10日统一采收,考察指标为:喷施后7天查看马铃薯叶色变化,收获前每小区测量10株马铃薯地上茎的长度和粗度,收获时考察单株结块数、马铃薯产量(折合成亩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本实施例3的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的马铃薯叶色浓绿,马铃薯地上主茎缩短15.81cm、粗度增加0.11cm,单株结薯块数增加0.2个,产量增加385.14kg/667m2,增产率20.56%(见下表)。

实施例4:依以下步骤制备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

(1)依重量份数分别取以下组分:质量浓度96%缩节胺6份、质量浓度50%氯化胆碱40份、质量浓度98%6-BA 4份、尿素10份、磷酸二氢钾10份;

(2)将缩节胺用水溶解,溶解比例为1g质量浓度96%缩节胺用5ml水溶解;

(3)向缩节胺溶液中加入50%氯化胆碱,搅匀混合;

(4)向步骤(3)的混合物中加入尿素,并进行充分搅拌溶解;

(5)向步骤(4)的混合物中加入磷酸二氢钾,并进行充分搅拌溶解;

(6)将6-BA用热水溶解,溶解比例为1g质量浓度98%6-BA用5ml水溶解;

(7)将步骤(6)所得的6-BA溶液加入步骤(5)的混合溶液中;

(8)向步骤(7)混合液中加入自来水定溶至100ml,搅拌并充分混合,得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

上述抑制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使用方法是:在马铃薯现蕾期喷施第一次,在马铃薯花期喷施第二次,每次用该调理剂与水混合,该调理剂与水混合质量比例为1:300,搅匀后均匀喷施于马铃薯叶片。

2015年在江苏省淮安市农科院试验田进行试验,土壤为壤土,土壤的基本性状为: 有机质22.8 g/kg,全氮0.49g/kg,速效磷 9.4 mg/kg,速效钾 28.1mg/kg,pH 值 7.2。试验设处理为:本实施例4的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喷施处理(喷施两次,分别为6月15日和7月10日喷施)及对照(未喷施该调理剂),三重复,小区面积为33.3m2,马铃薯品种为费乌瑞它,2015年4月22日播种,6月8日现蕾开花,田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同;8月10日统一采收,考察指标为:喷施后7天查看马铃薯叶色变化,收获前每小区测量10株马铃薯地上茎的长度和粗度,收获时考察单株结块数、马铃薯产量(折合成亩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本实施例4的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的马铃薯叶色浓绿,马铃薯地上主茎缩短14.01cm、粗度增加0.13cm,单株结薯块数增加0.3个,产量增加496.58kg/667m2,增产率26.50%(见下表)。

实施例5:依以下步骤制备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

(1)依重量份数分别取以下组分:质量浓度96%缩节胺4份、质量浓度50%氯化胆碱40份、质量浓度98%6-BA 4份、尿素5份、磷酸二氢钾15份;

(2)将缩节胺用水溶解,溶解比例为1g质量浓度96%缩节胺用5ml水溶解;

(3)向缩节胺溶液中加入50%氯化胆碱,搅匀混合;

(4)向步骤(3)的混合物中加入尿素,并进行充分搅拌溶解;

(5)向步骤(4)的混合物中加入磷酸二氢钾,并进行充分搅拌溶解;

(6)将6-BA用热水溶解,溶解比例为1g质量浓度98%6-BA用5ml水溶解;

(7)将步骤(6)所得的6-BA溶液加入步骤(5)的混合溶液中;

(8)向步骤(7)混合液中加入自来水定溶至100ml,搅拌并充分混合,得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

上述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使用方法是:在马铃薯现蕾期喷施第一次,在马铃薯花期喷施第二次,每次用该调理剂与水混合,该调理剂与水质量比例为1:300,搅匀后均匀喷施于马铃薯叶片。

2015年在江苏省淮安市农科院试验田进行试验,土壤为壤土,土壤的基本性状为: 有机质22.8 g/kg,全氮0.49g/kg,速效磷 9.4 mg/kg,速效钾 28.1mg/kg,pH 值 7.2。试验设处理为:本实施例5的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喷施处理(喷施两次,分别为6月15日和7月10日喷施)及对照(未喷施该调理剂),三重复,小区面积为33.3m2,马铃薯品种为费乌瑞它,2015年4月22日播种,6月8日现蕾开花,田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同;8月10日统一采收,考察指标为:喷施后7天查看马铃薯叶色变化,收获前每小区测量10株马铃薯地上茎的长度和粗度,收获时考察单株结块数、马铃薯产量(折合成亩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本实施例5的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的马铃薯叶色浓绿,马铃薯地上主茎缩短11.26cm、粗度增加0.09cm,单株结薯块数增加0.2个,产量增加341.75kg/667m2,增产率18.24%(见下表)。

表 不同马铃薯控旺促膨大增产调理剂配方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