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小麦抗干热风用缓释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206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小麦抗干热风用缓释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发酵鸡粪25~45份,海鸟粪便10~15份,骨渣6~14份,发酵花生粕10~20份,池塘淤泥10~20份,生化黄腐酸粉3~7份,复硝酚钠3~5份,水溶硼4~10份,乙酰水杨酸钙脲3~7份,硫酸钾25~45份,碳酸氢铵30~40份,改性尿素35~55份,蒙脱土4~10份,草炭4~8份,海泡石粉3~7份,膨润土4~8份,EDTA螯合铁0.3~0.7份,粘土1.5~2.5份,EDTA螯合锰0.4~1份,复合菌0.03~0.0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小麦抗干热风用缓释肥,其特征在于,生化黄腐酸粉、复硝酚钠、水溶硼、乙酰水杨酸钙脲的重量比为4~6:3.5~4.5:6~8:4~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高效小麦抗干热风用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改性尿素、蒙脱土、草炭、海泡石粉的重量比为40~50:6~8:5~7:4~6。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高效小麦抗干热风用缓释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发酵鸡粪30~40份,海鸟粪便12~14份,骨渣8~12份,发酵花生粕12~18份,池塘淤泥12~18份,生化黄腐酸粉4~6份,复硝酚钠3.5~4.5份,水溶硼6~8份,乙酰水杨酸钙脲4~6份,硫酸钾30~40份,碳酸氢铵33~35份,改性尿素40~50份,蒙脱土6~8份,草炭5~7份,海泡石粉4~6份,膨润土5~7份,EDTA螯合铁0.4~0.6份,粘土1.8~2.2份,EDTA螯合锰0.6~0.8份,复合菌0.04~0.0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高效小麦抗干热风用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改性尿素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马铃薯蛋白、蚕丝纤维、硅烷偶联剂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聚-β-羟丁酸混合搅拌均匀,升温,继续搅拌得到改性马铃薯蛋白;将熔融尿素、ABS高胶粉、沸石粉、水混合搅拌均匀,加入蒙脱土、壳聚糖醋酸溶液继续搅拌得到预处理熔融尿素;向改性马铃薯蛋白中加入预处理熔融尿素混合均匀,调节体系pH值至中性,继续搅拌,降至室温,造粒得到改性尿素。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高效小麦抗干热风用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改性尿素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马铃薯蛋白、蚕丝纤维、硅烷偶联剂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聚-β-羟丁酸混合搅拌均匀,升温至150~165℃,继续搅拌10~20min,得到改性马铃薯蛋白;将熔融尿素、ABS高胶粉、沸石粉、水混合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85~95℃,加入蒙脱土、壳聚糖醋酸溶液继续搅拌10~20min,得到预处理熔融尿素;向改性马铃薯蛋白中加入预处理熔融尿素混合均匀,调节体系pH值至中性,继续搅拌25~55min,搅拌温度为95~100℃,降至室温,造粒得到改性尿素。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高效小麦抗干热风用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改性尿素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10~20份马铃薯蛋白、10~20份蚕丝纤维、0.6~1.2份硅烷偶联剂混合搅拌均匀,加入0.6~1.2份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0.6~1.2份聚-β-羟丁酸混合搅拌均匀,升温至150~165℃,继续搅拌10~20min,得到改性马铃薯蛋白;按重量份将25~35份熔融尿素、4~8份ABS高胶粉、3~7份沸石粉、80~120份水混合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85~95℃,加入4~10份蒙脱土、15~25份壳聚糖醋酸溶液继续搅拌10~20min,得到预处理熔融尿素;按重量份向55~65份改性马铃薯蛋白中加入25~45份预处理熔融尿素混合均匀,调节体系pH值至中性,继续搅拌25~55min,搅拌温度为95~100℃,降至室温,造粒得到改性尿素。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