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碱性土壤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403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碱性土壤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生石灰2-3、酒糟6-7、糠醛渣4-5、聚谷氨酸1-2、大豆秸秆37-40、腐植酸1-2、果渣6-9、废木屑10-17、松针粉10-13、硫酸亚铁0.4-1、红壤6-9、马来酸酐0.4-1、过硫酸铵0.5-1、辣椒叶粉3-4。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碱性土壤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废木屑、果渣、松针粉、硫酸亚铁混合,加入混合料重量20-30%的水,搅拌均匀,覆膜堆放1-2天,出料,得酸化料;

(2)将上述生石灰加入到其重量10-13倍的水中,搅拌均匀,加入糠醛渣、酒糟,在40-50℃环境下覆膜放置1-2天,出料,过滤,得净味酸化液;

(3)将上述大豆秸秆烘干磨粉,送入到浓度为17-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1-2小时,过滤,将沉淀水洗4-5次,送入50-60℃的烘箱中干燥2-3小时,出料冷却,加入到其重量40-5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入上述马来酸酐、过硫酸铵,通入氮气,升高温度为65-70℃,保温搅拌6-10小时,出料,与上述酸化料混合,搅拌均匀,抽滤,将沉淀在常温下干燥,得改性酸化料;

(4)将上述红壤在600-700℃下煅烧1-2小时,冷却,磨成细粉,加入到其重量1.4-2倍的去离子水中,加入聚谷氨酸、腐植酸、净味酸化液,在90-95℃下保温搅拌至水干,得酸化红壤;

(5)将上述改性酸化料、酸化红壤及剩余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后造粒,即得。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