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59105阅读:66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防水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的防水产品种类较多,大体分为无机盐防水剂和有机类防水剂。无机盐防水剂成本较低,但是可能锈蚀钢筋,而且后期防水效果不好;有机类防水剂由于具有引气作用,对混凝土强度有不良影响。在工程应用中,多数防水剂会加大收缩,而收缩过大又是引起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以物理状态看,目前产品有粉状的和液体的,但大多是粉状产品,该产品掺量高,普遍在5%左右,有的高达8%-10%。刚性防水是指用混凝土、水泥砂浆等材料或同时掺入防水剂构成的刚性防水层。实际工程应用中有以下方式,其一是工程构造本身采用防水混凝土(用骨料级配使混凝土密实或掺入外加剂,或两者兼用)。其二是结构层表面加做掺有防水剂的水泥砂浆面层。但是现有的砂浆防水剂难以适应符合《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程》中优选材料的要求,即“掺外加剂防水砂浆在使用时宜选用反应型、低碱、低掺量、易分散的新型材料”。此外现有砂浆防水剂在改善砂浆密实性同时,不具有减小砂浆收缩的特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密实效果更好,抗渗性和抗开裂性能优异,用量较少的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按照水泥﹕砂﹕FS102防水密实剂稀释液为1﹕2-3.5﹕0.37-0.84的重量配比搅拌混合,其中FS102防水密实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羧酸系减水剂11-13份;硅砂5-10份;火山灰3-7份;氢氧化钠3-5份;氨基三乙醇0.7-1.5份;柠檬酸0.5-1份;添加剂3-4份和水15-30份。本发明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进一步的,所述FS102防水密实剂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氢氧化钠放入水中,搅拌溶解;然后依次加入火山灰和硅砂,混匀后加热至沸腾;冷却至70-90℃后依次加入氨基三乙醇、柠檬酸和添加剂,在70-90℃下持续搅拌65-80min,然后在其中加入聚羧酸系减水剂混合均匀即得到FS102防水密实剂。本发明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进一步的,所述FS102防水密实剂稀释液由FS102防水密实剂和水以1﹕160-250的重量配比混合而成。本发明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进一步的,所述添加剂的质量分数为10%;所述添加剂为甲氧基聚乙二醇、甘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混合溶液组成,其中四者纯物质的质量比依次为1:3:1.5:3-4。本发明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进一步的,所述聚羧酸系减水剂为聚酯型结构或聚醚型结构,其中固含量为40%。本发明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设置垫层:对素土层进行清理和平整,然后进行测量、放线,在素土层之上浇筑混凝土垫层;步骤二、设置防水层:对垫层表面进行找平处理,在垫层表面抹压防水砂浆层;步骤三、设置钢筋骨架和模板:根据施工设计,定位放线,进行底板钢筋绑扎,并支设模板;步骤四、混凝土浇筑:进行混凝土浇筑,所用混凝土为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采用水泥﹕砂﹕FS102防水密实剂稀释液以1﹕2-3.5﹕0.37-0.84的重量配比搅拌混合;所述FS102防水密实剂稀释液由FS102防水密实剂和水以1﹕160-250的重量配比混合而成;步骤五、拆模: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模板拆除;步骤六、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后,在混凝土结构表面涂抹砂浆防水剂,并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低于14d。本发明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所述防水砂浆层的厚度为10mm。本发明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步骤六中的养护方法如下:冬季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养护期间利用覆膜方式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润湿。本发明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步骤六中涂抹砂浆防水剂具体采用以下方法: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先抹压10mm防水砂浆,然后涂抹2mm防水素浆,最后抹压10mm防水砂浆。本发明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砂浆采用水泥﹕砂﹕FS101砂浆防水剂稀释液按照1﹕1.5~2.5﹕0.45~0.55的重量配比混合;所述防水素浆采用水泥与FS101砂浆防水剂稀释液按照1﹕0.45~0.55的重量配比混合;其中FS101砂浆防水剂稀释液为FS101砂浆防水剂与水按照1﹕200的重量配比混合形成。本发明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中FS102防水密实剂用量少,防水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开裂性能,同时能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FS102防水密实剂分散性好,与混凝土的结合性好,与其他建筑结构主体或功能性涂层相容效果优异,适用范围广泛,能有效解决防水工程中水易渗透建筑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与混凝土混合时的搅拌不易均匀的问题,提高了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本发明FS102防水密实剂中组分安全环保,低毒低害,环保性能优异。具体实施方式制备实施例按照表1和表2所示重量份数进行备料;然后按照以下方法制备防水密实剂FS102:将氢氧化钠放入水中,搅拌溶解;然后依次加入火山灰和硅砂,混匀后加热至沸腾,冷却至70-90℃后依次加入氨基三乙醇、柠檬酸和添加剂,在70-90℃下持续搅拌65-80min,然后在其中加入聚羧酸系减水剂混合均匀即得到防水密实剂FS102。表1防水密实剂FS102组分的重量份数制备例1制备例2制备例3制备例4制备例5聚羧酸系减水剂1113121311硅砂756910火山灰34765氢氧化钠54435氨基三乙醇1.20.71.51.10.9柠檬酸0.70.90.51.00.8水1520253020添加剂33.23.54.03.8表2防水密实剂FS102中使用的添加剂的组分的质量比制备例1制备例2制备例3制备例4制备例5甲氧基聚乙二醇11111甘油3333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1.51.51.51.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03.23.54.03.7测试实施例将上述制备实施例制得的防水密实剂FS102均按照防水剂行业标准(JC474-2008)进行了抗压强度比,早起收缩率比,氯离子扩散系数比等测试,其中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330kg、中砂:744kg、石子(5-25mm):1116Kg和水:200kg;其中检测混凝土均添加水泥质量0.2%的密实剂,各龄期测试强度,收缩性及氯离子扩散系数。各制备实施例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表3制备实施例的性能测试结果由表3可知,本发明FS102防水密实剂掺入混凝土中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早起收缩率比和C1扩散系数比等技术指标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抗渗性和抗开裂性能优异,用量较少,能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用实施例本发明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的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设置垫层:对素土层进行清理和平整,然后进行测量、放线,在素土层之上浇筑混凝土垫层;垫层中所用的混凝土为C15细石混凝土,施工前素土层应平整,无颗粒性杂物,充分润湿,但不得有积水,将松动的石子除掉;步骤二、设置防水层:对垫层表面进行找平处理,在垫层表面抹压防水砂浆层;其中垫层的找平处理具体的方法为:在混凝土垫层上用1:2.7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并清理杂物,使垫层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缝、酥松、起砂和起皮现象;其中所用的防水砂浆的配制过程如下:水泥﹕砂﹕FS101砂浆防水剂稀释液按照1﹕1.5~2.5﹕0.45~0.55的重量配比混合;其中FS101砂浆防水剂稀释液为FS101砂浆防水剂与水按照1﹕200的重量配比混合形成;步骤三、设置钢筋骨架和模板:根据施工设计,定位放线,进行底板钢筋绑扎,并支设模板;步骤四、混凝土浇筑:按照水泥﹕砂﹕FS102防水密实剂稀释液为1﹕2-3.5﹕0.37-0.84的重量配比搅拌混合形成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其中FS102防水密实剂稀释液由FS102防水密实剂和水以1﹕160-250的重量配比混合而成;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设定浇筑路线,然后沿着浇筑路线平行推进并一次性完成所在区域内混凝土浇筑作业内容后在转移到下一区域,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同时,另借助振捣设备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作业,且振捣厚度不超过450mm,振捣时间10-20秒,在浇至底板上部面层时,实行二次振捣工艺,拍打振实,除去浮浆,并进行二次收糙;步骤五、拆模: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模板拆除;同时将预埋的方木取出,并将方木在混凝土表层形成的凹槽以浇筑用防水混凝土进行填平;步骤六、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后,在混凝土结构表面涂抹砂浆防水剂,冬季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砂浆防水剂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低于14d,养护期间利用覆膜方式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润湿;涂抹砂浆防水剂具体采用以下方法: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先抹压10mm防水砂浆,然后涂抹2mm防水素浆,最后抹压10mm防水砂浆;其中所用的防水素浆的配制过程如下:水泥与FS101砂浆防水剂稀释液按照1﹕0.45~0.55的重量配比混合;其中所用的防水砂浆的配制过程如下:水泥﹕砂﹕FS101砂浆防水剂稀释液按照1﹕1.5~2.5﹕0.45~0.55的重量配比混合;其中FS101砂浆防水剂稀释液为FS101砂浆防水剂与水按照1﹕200的重量配比混合形成。所用的FS101砂浆防水剂为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混凝土砂浆防水剂。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