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40560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为533.3万hm2,约占世界棉花种植面积的15%。但由于棉花病虫害繁多,给棉花生长造成重大损失,据统计常年减产可达10%~15%。显然,开展棉花病虫害的防治,保持我国棉花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棉花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包括棉花蚜虫、棉铃虫、红蜘蛛、棉花黄萎病、棉花轮纹病等。目前防治棉花病虫害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对于棉铃虫,农药防治方法主要是在其卵孵盛期至2龄幼虫时期进行喷药防治,药剂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氟啶脲乳油20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600倍液。在防治2代棉铃虫时,主要喷洒在棉株上部嫩叶和顶尖上,采用“点点划圈”的喷药方式。防治第3、4代棉铃虫要喷洒在群尖和幼蕾上,四周打透。而对于棉花轮纹病,农药防治方法主要是用种子重量0.6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0.61%多菌灵溶液浸种。发病初期及时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石硫合剂400倍液,或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隔7~10d喷施1次,连续喷1~2次。亦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可以看出,对于棉花病虫害防治来说,化学农药防治方法已相当成熟,而且防治效果卓见成效,但是由于棉花生长周期长,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种类繁多,化学农药的连续大量使用,一方面可能会发生病菌的抗药性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发生棉花、种植土壤等的农药残留隐患,给棉花的品质、土壤的安全等增添了诸多不确定的问题。而且,农药所产生的一系列公害问题,如环境污染、人畜中毒、杀伤天敌、破坏生态平衡、“3R”(Residue,Resistance,Resurgence)等,已经普遍被人们所关注。目前,已有研究将肥源与防病虫害制剂相结合制备出药肥,增产增效的同时,提高抗菌杀虫能力,同时减少农药的使用及其对生态的影响和破坏。

申请号为20151102555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棉花专用肥,由下列重量份的成分混合组成:腐熟鸭粪20~40份、氧化锌1~3份、缓释剂1~3份、腐熟鸡粪25~35份、碳酰胺10~20份、海藻钾8~10份、硼砂3~5份、尿素15~25份、增效剂2~4份。该发明制备的棉花专用肥,具有固氮、解磷、解钾及活化土壤的功效,使土壤疏松,营养均衡,为棉花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且能够杀虫灭菌,对地下虫害有广泛的抵制作用。申请号为20141010652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棉花增花保朵杀虫专用液体药肥及其制备方法,该药肥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为:微生物菌群12.5~14份,腐植酸9~11份,氮肥9~11份,磷肥2~4份,钾肥2~4份,硼酸1~2份,杀虫剂0.7~0.9份,水溶性隔离剂4~5份,植物生长调节剂0.2~0.4份,水为110~120份。该液体药肥是直接喷洒到棉花植株的叶面上,营养物质分布均匀、利用率高,易于植株叶面吸收,制备、应用简单易行,且能真正防治病虫害、提高棉花产量。上述技术方案均可满足棉花的一定肥力需求,同时还能实现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实践表明上述专用药肥的抗菌杀虫效果及增产效果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棉花种植的复合农药,营养丰富,增产效果明显,抗菌杀虫范围广,无毒环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干猪粪20~50份、秸秆粉5~10份、凹凸棒土粉5~10份、氮磷钾复合肥10~20份、复合氨基酸5~10份、硫酸亚铁1~5份、甘草节5~10份、芍药5~10份、三叶草5~10份、龙胆草5~10份、杀虫剂1~5份,所述杀虫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茉莉酸0.2~5份、甲壳素0.5~5份、苦参碱0.5~5份、苦楝皮5~15份、臭椿皮5~15份、荔枝壳1~5份、柠檬皮1~5份、丝瓜皮1~5份、香樟叶1~5份、迷迭香1~5份、连翘1~5份、菖蒲1~5份。

优选地,所述复合氨基酸为5~8重量份的丝氨酸、4~6重量份的甲硫氨酸、3~4重量份的异亮氨酸和0.5~1重量份的甘氨酸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杀虫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茉莉酸0.9~1.5份、甲壳素2~4份、苦参碱1~3份、苦楝皮8~12份、臭椿皮8~12份、荔枝壳2~3份、柠檬皮2~3份、丝瓜皮2~3份、香樟叶2~3份、迷迭香2份、连翘2份、菖蒲2份。

优选地,所述杀虫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茉莉酸1.2份、甲壳素3份、苦参碱2份、苦楝皮10份、臭椿皮10份、荔枝壳3份、柠檬皮3份、丝瓜皮3份、香樟叶3份、迷迭香2份、连翘2份、菖蒲2份。

优选地,所述杀虫剂通过下述制备方法获得,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干燥的上述重量份配比的苦楝皮、臭椿皮、荔枝壳、丝瓜皮、迷迭香、连翘和菖蒲,混合,冷冻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粉碎,获得粉碎物料Ⅰ;分别称取干燥的上述重量份配比的柠檬皮和香樟叶,混合,粉碎,获得粉碎物料Ⅱ;

2)在所述粉碎物料Ⅰ中加入其重量4~6倍的水,加热至40~50℃,保持40~50分钟,趁热过滤,得到滤液Ⅰ和药渣Ⅰ,将滤液冷却,密封保存;在所述药渣Ⅰ加入其重量2~3倍的水,加热至50~60℃,保持30~40分钟,趁热过滤,得到滤液Ⅱ和药渣Ⅱ;将所述滤液Ⅰ和滤液Ⅱ合并得到滤液,将所述滤液浓缩至75℃时相对密度为1.12~1.15的浸膏,在所述浸膏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5~80%的乙醇溶液,温度25~30℃,保持18~24小时,然后过滤,得到滤液Ⅲ和沉淀物,将所述滤液Ⅲ减压浓缩至55℃时相对密度为1.20~1.25的膏体;

3)在所述粉碎物料Ⅱ中加入其重量3~5倍重量的水,加入蒸馏烧瓶中,进行蒸馏,控制蒸馏速度为每秒回流滴出溶液2~3滴,蒸馏时间为35~40分钟,蒸馏提取2~3次,将提取液合并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去下层溶液,真空旋蒸仪蒸出二氯甲烷,即得萃取物;

4)将所述膏体和萃取物分别干燥,粉碎,与所述茉莉酸、甲壳素和苦参碱混合,即得杀虫剂。

优选地,所述浸膏与所述乙醇的重量体积比1g:10~20ml。

一种制备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重量份的甘草节5~10份、芍药5~10份、三叶草5~10份和龙胆草5~10份,混合,充分干燥后粉碎;然后依次加入重量份的干猪粪20~50份、秸秆粉5~10份、凹凸棒土粉5~10份、氮磷钾复合肥10~20份、复合氨基酸5~10份和硫酸亚铁1~5份,混合后,加水润湿,采用柠檬酸或石灰石调节pH 为6~8,控制湿度为35~40%,温度为30~40℃,采用塑料膜覆盖,堆置7~10天,得到堆料;

2)称取杀虫剂1~5重量份,与所述堆料充分拌合,即得复合农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能够使得棉花种子更快地适应种植土壤,快速发芽,同时加强土壤的杀菌能力,降低虫害隐患。本发明复合农药由多种物质通过科学配比组合而成,不仅营养丰富、全面,适应棉花的早期生长需求,而且增加凹凸棒土粉使得营养成分能够进行缓慢释放,维持更长时间的营养跟进,同时添加甘草节、芍药、三叶草和龙胆草,不仅补充了土壤的营养成分,而且与杀虫剂配合,还能够增强复合农药的抗病能力,种子或棉花将有效成分内吸之后,能够增强棉花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显著降低棉花的患病几率。

2)本发明复合农药可用于防治棉花在整个生长周期出现的多种病虫害,降低患病几率,提高棉花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可以防治的病虫害主要包括棉花轮纹病、棉花软腐病、棉铃虫和棉蚜,田间试验发现棉花轮纹病的发病率下降了62.1%,抗病率为92.7~100%;棉花软腐病的发病率下降了73.6%,抗病率为93.5~100%;棉铃虫的发病率下降了75.2%,抗病率为96.4~100%;棉蚜的发病率下降了81.8%,抗病率为95.1~100%。因此,应用本发明复合农药可以显著提高棉花的抗病杀虫能力,兼治效果突出,药效稳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实施例1:一种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干猪粪40份、秸秆粉8份、凹凸棒土粉8份、氮磷钾复合肥15份、复合氨基酸8份、硫酸亚铁3份、甘草节8份、芍药8份、三叶草8份、龙胆草8份、杀虫剂3份,所述杀虫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茉莉酸1.2份、甲壳素3份、苦参碱2份、苦楝皮10份、臭椿皮10份、荔枝壳3份、柠檬皮3份、丝瓜皮3份、香樟叶3份、迷迭香2份、连翘2份、菖蒲2份。

本发明氮磷钾复合肥中氮磷钾的质量比优选为0.8~1:2.5~3:1.5~2。

本实施例所述复合氨基酸为6重量份的丝氨酸、5重量份的甲硫氨酸、3重量份的异亮氨酸和0.8重量份的甘氨酸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茉莉酸能够诱导植物抗病;甲壳素是一种线型的高分子多糖,具有抗菌杀虫活性,优选分子量为1500~3000的甲壳素,复配后的抗菌杀虫能力更强;苦参碱是由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是生物碱,是目前使用的绿色植物源农药,为广谱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苦楝皮,为楝科植物川楝或楝的干燥树皮和根皮,气微弱,味极苦,主要苦味成分为苦楝素,还含有其他苦味成分:印楝波灵A、印楝波灵B、梣皮酮、葛杜宁、苦里酮、苦内酯、苦洛内酯以及苦楝子三醇等;此外,还含有正卅烷、β-谷甾醇、葡萄糖和其他微量成分。苦楝皮的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奥杜盎小孢子菌等有抑制作用。臭椿皮,是臭椿(樗)的根皮或树皮,有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之功效。荔枝壳,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果皮。性味苦、寒。具有除湿止痢,止血作用。现有研究表明,荔枝皮中含有黄酮类物质等几十种成分。柠檬皮,为芸香科植物黎檬或洋柠檬的果皮,气香,味微苦,提取物含多种抑菌活性成分。丝瓜皮,为丝瓜的果皮,食用可清热解毒。香樟叶,为黄樟的鲜叶,主要含挥发油成分,其中1,8-桉叶素含量约60%、樟脑约0.75%,其他成分有柠檬醛、癸醛、α-蒎烯、莰烯、α-松油烯、对-聚伞花素、芳樟醇、α-松油醇及苄系倍半萜等。迷迭香,为唇形科植物迷迭香的全草,所含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等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连翘,又名黄花条、连壳、青翘、落翘、黄奇丹等,含木脂体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苯乙烯类衍生物等,有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药理作用。菖蒲,能为辟秽开窍,宣气逐痰,解毒,杀虫。上述原料药混合复配所得杀虫剂,不仅能够抗菌杀虫,而且施用于棉花具有促进增长,减少棉花脱蕾和掉铃等效果。上述原料通过合理复配之后,相互补益,对棉花整个生长周期发生的病虫害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吸收效果好,对非靶标对象不会产生任何伤害。

本实施例所述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干燥的上述苦楝皮、臭椿皮、荔枝壳、丝瓜皮、迷迭香、连翘和菖蒲,混合,冷冻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粉碎,获得粉碎物料Ⅰ;分别称取干燥的上述柠檬皮和香樟叶,混合,粉碎,获得粉碎物料Ⅱ;

2)在所述粉碎物料Ⅰ中加入其重量5倍的水,加热至50℃,保持45分钟,趁热过滤,得到滤液Ⅰ和药渣Ⅰ,将滤液冷却,密封保存;在所述药渣Ⅰ加入其重量2倍的水,加热至55℃,保持35分钟,趁热过滤,得到滤液Ⅱ和药渣Ⅱ;将所述滤液Ⅰ和滤液Ⅱ合并得到滤液,将所述滤液浓缩至75℃时相对密度为1.13的浸膏,在所述浸膏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温度28℃,保持24小时,然后过滤,得到滤液Ⅲ和沉淀物,将所述滤液Ⅲ减压浓缩至55℃时相对密度为1.23的膏体;

3)在所述粉碎物料Ⅱ中加入其重量4倍重量的水,加入蒸馏烧瓶中,进行蒸馏,控制蒸馏速度为每秒回流滴出溶液2~3滴,蒸馏时间为38分钟,蒸馏提取2次,将提取液合并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去下层溶液,真空旋蒸仪蒸出二氯甲烷,即得萃取物;

4)将所述膏体和萃取物分别干燥,粉碎,与所述茉莉酸、甲壳素和苦参碱混合,即得杀虫剂。

所述浸膏与所述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g:16ml。

本实施例制备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上述重量份的甘草节、芍药、三叶草和龙胆草,混合,充分干燥后粉碎;然后依次加入上述重量份的干猪粪、秸秆粉、凹凸棒土粉、氮磷钾复合肥、复合氨基酸和硫酸亚铁,混合后,加水润湿,采用柠檬酸或石灰石调节pH 为6~8,控制湿度为38%,温度为35℃,采用塑料膜覆盖,堆置8~9天,得到堆料;

2)称取杀虫剂3重量份,与所述堆料充分拌合,即得复合农药。

通过制备方法的结合,本发明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的性质更加稳定,环境适应性更好。

本发明所得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可作为基肥使用。

实施例2:一种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干猪粪30份、秸秆粉6份、凹凸棒土粉6份、氮磷钾复合肥12份、复合氨基酸6份、硫酸亚铁4份、甘草节6份、芍药7份、三叶草6份、龙胆草9份、杀虫剂2份,所述杀虫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茉莉酸0.9份、甲壳素2份、苦参碱1份、苦楝皮8份、臭椿皮8份、荔枝壳2份、柠檬皮2份、丝瓜皮2份、香樟叶2份、迷迭香2份、连翘2份、菖蒲2份。

所述复合氨基酸为5重量份的丝氨酸、4重量份的甲硫氨酸、3重量份的异亮氨酸和0.6重量份的甘氨酸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所述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干燥的上述重量份配比的苦楝皮、臭椿皮、荔枝壳、丝瓜皮、迷迭香、连翘和菖蒲,混合,冷冻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粉碎,获得粉碎物料Ⅰ;分别称取干燥的上述重量份配比的柠檬皮和香樟叶,混合,粉碎,获得粉碎物料Ⅱ;

2)在所述粉碎物料Ⅰ中加入其重量4倍的水,加热至40℃,保持45分钟,趁热过滤,得到滤液Ⅰ和药渣Ⅰ,将滤液冷却,密封保存;在所述药渣Ⅰ加入其重量2倍的水,加热至50℃,保持38分钟,趁热过滤,得到滤液Ⅱ和药渣Ⅱ;将所述滤液Ⅰ和滤液Ⅱ合并得到滤液,将所述滤液浓缩至75℃时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在所述浸膏中加入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温度25℃,保持24小时,然后过滤,得到滤液Ⅲ和沉淀物,将所述滤液Ⅲ减压浓缩至55℃时相对密度为1.25的膏体;

3)在所述粉碎物料Ⅱ中加入其重量3倍重量的水,加入蒸馏烧瓶中,进行蒸馏,控制蒸馏速度为每秒回流滴出溶液2~3滴,蒸馏时间为35分钟,蒸馏提取2次,将提取液合并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去下层溶液,真空旋蒸仪蒸出二氯甲烷,即得萃取物;

4)将所述膏体和萃取物分别干燥,粉碎,与所述茉莉酸、甲壳素和苦参碱混合,即得杀虫剂。

所述浸膏与所述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g:12ml。

本实施例制备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上述重量份的甘草节、芍药、三叶草和龙胆草,混合,充分干燥后粉碎;然后依次加入上述重量份的干猪粪、秸秆粉、凹凸棒土粉、氮磷钾复合肥、复合氨基酸和硫酸亚铁,混合后,加水润湿,采用柠檬酸或石灰石调节pH 为6~8,控制湿度为36%,温度为35℃,采用塑料膜覆盖,堆置7~8天,得到堆料;

2)称取杀虫剂2重量份,与所述堆料充分拌合,即得复合农药。

实施例3:一种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干猪粪35份、秸秆粉9份、凹凸棒土粉9份、氮磷钾复合肥18份、复合氨基酸9份、硫酸亚铁4份、甘草节9份、芍药6份、三叶草9份、龙胆草9份、杀虫剂4份,所述杀虫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茉莉酸1.5份、甲壳素4份、苦参碱3份、苦楝皮12份、臭椿皮12份、荔枝壳3份、柠檬皮3份、丝瓜皮2份、香樟叶3份、迷迭香2份、连翘2份、菖蒲2份。

所述复合氨基酸为7重量份的丝氨酸、5重量份的甲硫氨酸、4重量份的异亮氨酸和0.5重量份的甘氨酸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所述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干燥的上述重量份配比的苦楝皮、臭椿皮、荔枝壳、丝瓜皮、迷迭香、连翘和菖蒲,混合,冷冻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粉碎,获得粉碎物料Ⅰ;分别称取干燥的上述重量份配比的柠檬皮和香樟叶,混合,粉碎,获得粉碎物料Ⅱ;

2)在所述粉碎物料Ⅰ中加入其重量6倍的水,加热至50℃,保持45分钟,趁热过滤,得到滤液Ⅰ和药渣Ⅰ,将滤液冷却,密封保存;在所述药渣Ⅰ加入其重量3倍的水,加热至60℃,保持40分钟,趁热过滤,得到滤液Ⅱ和药渣Ⅱ;将所述滤液Ⅰ和滤液Ⅱ合并得到滤液,将所述滤液浓缩至75℃时相对密度为1.12的浸膏,在所述浸膏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温度30℃,保持20小时,然后过滤,得到滤液Ⅲ和沉淀物,将所述滤液Ⅲ减压浓缩至55℃时相对密度为1.21的膏体;

3)在所述粉碎物料Ⅱ中加入其重量5倍重量的水,加入蒸馏烧瓶中,进行蒸馏,控制蒸馏速度为每秒回流滴出溶液2~3滴,蒸馏时间为40分钟,蒸馏提取3次,将提取液合并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去下层溶液,真空旋蒸仪蒸出二氯甲烷,即得萃取物;

4)将所述膏体和萃取物分别干燥,粉碎,与所述茉莉酸、甲壳素和苦参碱混合,即得杀虫剂。

所述浸膏与所述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g:18ml。

本实施例制备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上述重量份的甘草节、芍药、三叶草和龙胆草,混合,充分干燥后粉碎;然后依次加入上述重量份的干猪粪、秸秆粉、凹凸棒土粉、氮磷钾复合肥、复合氨基酸和硫酸亚铁,混合后,加水润湿,采用柠檬酸或石灰石调节pH 为6~8,控制湿度为35%,温度为40℃,采用塑料膜覆盖,堆置9~10天,得到堆料;

2)称取杀虫剂4重量份,与所述堆料充分拌合,即得复合农药。

实施例4:一种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干猪粪20份、秸秆粉5份、凹凸棒土粉5份、氮磷钾复合肥10份、复合氨基酸5份、硫酸亚铁1份、甘草节5份、芍药5份、三叶草5份、龙胆草5份、杀虫剂1份,所述杀虫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茉莉酸0.2份、甲壳素0.5份、苦参碱0.5份、苦楝皮5份、臭椿皮5份、荔枝壳1份、柠檬皮1份、丝瓜皮1份、香樟叶4份、迷迭香1份、连翘4份、菖蒲1份。

所述复合氨基酸为8重量份的丝氨酸、4重量份的甲硫氨酸、3重量份的异亮氨酸和1重量份的甘氨酸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所述杀虫剂及复合农药的制备方法参阅实施例1,不再赘述。

实施例5:一种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干猪粪50份、秸秆粉10份、凹凸棒土粉10份、氮磷钾复合肥20份、复合氨基酸10份、硫酸亚铁5份、甘草节10份、芍药10份、三叶草10份、龙胆草10份、杀虫剂5份,所述杀虫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茉莉酸5份、甲壳素5份、苦参碱5份、苦楝皮15份、臭椿皮15份、荔枝壳5份、柠檬皮5份、丝瓜皮5份、香樟叶1份、迷迭香5份、连翘1份、菖蒲5份。

所述复合氨基酸为5重量份的丝氨酸、4重量份的甲硫氨酸、3重量份的异亮氨酸和0.5重量份的甘氨酸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所述杀虫剂及复合农药的制备方法参阅实施例1,不再赘述。

实施例6:一种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干猪粪45份、秸秆粉9份、凹凸棒土粉8份、氮磷钾复合肥16份、复合氨基酸8份、硫酸亚铁4份、甘草节7份、芍药6份、三叶草8份、龙胆草8份、杀虫剂3份,所述杀虫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茉莉酸1.5份、甲壳素2份、苦参碱0.8份、苦楝皮10份、臭椿皮12份、荔枝壳2份、柠檬皮3份、丝瓜皮4份、香樟叶2份、迷迭香3份、连翘4份、菖蒲3份。

所述复合氨基酸为6重量份的丝氨酸、5重量份的甲硫氨酸、3重量份的异亮氨酸和0.6重量份的甘氨酸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所述杀虫剂及复合农药的制备方法参阅实施例1,不再赘述。

实施例7: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与实施例1~6所不同的是:所述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还包括微生物菌剂0.8重量份,所述微生物菌剂由40质量%地衣芽孢杆菌和60质量%枯草芽孢杆菌组成。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黄色粉末,有效活菌数为200~5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有效活菌数为800~1000亿cfu/g。

本实施例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为:称取杀虫剂3重量份,与所述堆料充分拌合,然后加入微生物菌剂0.8重量份,再次混合充分,即得复合农药。

实施例8: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与实施例1~6所不同的是:所述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还包括微生物菌剂1.0重量份,所述微生物菌剂由30质量%地衣芽孢杆菌和70质量%枯草芽孢杆菌组成。

对比例1: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干猪粪40份、秸秆粉8份、凹凸棒土粉8份、氮磷钾复合肥15份、复合氨基酸8份、硫酸亚铁3份、甘草节8份、芍药8份、三叶草8份、龙胆草8份。

对比例2: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干猪粪40份、秸秆粉8份、凹凸棒土粉8份、氮磷钾复合肥15份、复合氨基酸8份、硫酸亚铁3份、甘草节8份、芍药8份、三叶草8份、龙胆草8份、杀虫剂3份,所述杀虫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茉莉酸1.2份、甲壳素3份、苦参碱2份。

对比例3:棉花专用生物杀虫复合农药中,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干猪粪40份、秸秆粉8份、凹凸棒土粉8份、氮磷钾复合肥15份、复合氨基酸8份、硫酸亚铁3份、甘草节8份、芍药8份、三叶草8份、龙胆草8份、杀虫剂3份,所述杀虫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楝皮10份、臭椿皮10份、荔枝壳3份、柠檬皮3份、丝瓜皮3份、香樟叶3份、迷迭香2份、连翘2份、菖蒲2份。

效果评价

实验组:A1:实施例1制备的复合农药;A2:实施例7制备的复合农药。

对照组:B1:对比例1制备的复合农药;B2:对比例2制备的复合农药;B3:对比例3制备的复合农药。

空白组:B0:不使用农药,只施用氮磷钾无机肥。

试验方法: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得复合农药作为棉花种植的基肥使用,每亩施用25~30kg,不使用其他杀虫剂。

对本发明实验组A1、A2、对照组B1、B2、B3和空白组B0所种植棉花的病虫害种类、病虫害发生概率、棉花种子成活率、每株棉花树结花数及产量进行统计,统计对象为同期种植的100m2棉花,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复合农药对棉花种植的效果统计

由表1可以看到,采用本发明复合农药作为基肥种植棉花,可以明显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尤其是棉花轮纹病、棉花软腐病、棉铃虫和棉蚜;实验组棉花种子的成活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实验组每株棉花树结花数和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就实验组而言,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复合农药抗病能力有所提高,种子成活率也随之提高;就对照组而言,不添加杀虫剂的对照组B1,棉花的抗病能力明显较弱,患病概率明显较高;而使用不同的杀虫剂(对照组B2和B3),棉花的抗病能力也有明显的区别,同时抗病能力显著弱于本发明的实验组。

此外,本发明将肥源与杀虫剂结合作为基肥种植棉花能够显著增加棉花产量,实验组A1与B0相比,提高亩产量85.4%;实验组A2与B0相比,提高亩产量95.1%;对照组B1与B0相比,提高亩产量26.8%;对照组B2与B0相比,提高亩产量48.8%;对照组B2与B0相比,提高亩产量39.0%。其中,实验组A2的产量提高率最高,A1次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1~B3。

上述数据表明,本发明复合农药的肥效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棉花的产量;同时,本发明复合农药能够显著降低棉花患病虫害的概率,进而提高棉花的产量。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