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挡风玻璃的修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3645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挡风玻璃的修复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挡风玻璃的修复工艺。

技术背景

现代轿车外型的发展与玻璃工艺的发展息息相关。早在40多年前,轿车前挡风玻璃已经采用单件式弯曲挡风玻璃,并逐渐抛弃了平面型的挡风玻璃。今天的轿车挡风玻璃一般都做成整体一幅式的大曲面型,上下左右都有一定的弧度。这种曲面玻璃不论从加工过程还是从装嵌的配合来看,都是一种技术要求十分高的产品,因为它涉及到车型、强度、隔热、装配等诸多问题。

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修复工艺可以实现将破裂或破损的玻璃件进行焊接,进而不能达到损坏挡风玻璃资源的节约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挡风玻璃的修复工艺,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挡风玻璃的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玻璃伤口脏污、碎屑刮除清理及吸盘固定;步骤二,压力筒的橡皮注射圆口与撞击的伤口玻璃紧密接触;步骤三,将修补剂滴入压力筒;步骤四,压力棒旋入并观察;步骤五,旋出压力棒排出撞击伤口内部空气;

步骤六,滴修补剂,覆盖治理胶片并接受阳光照射;步骤七,去除治理胶片,刀片刮除多余修补树脂。

其中在步骤一中:使用刀片,刮除撞击伤口上的脏污和玻璃碎屑;对准撞击点中心架上固定架并押紧四支吸盘。

在所述的步骤二中,将压力筒旋入固定架,调整压力筒,使压力筒顶端橡皮注射圆口与玻璃撞击伤口轻微的紧密接触。

过度旋入压力筒产生的压力,将使玻璃内部的破损空间受到挤压,将可能严重影响到修补剂注入完成的时间。

在所述的步骤三中,使用刀片切开修补剂瓶瓶口,滴入5-6滴修补剂于压力筒内。

在所述的步骤四中,旋入压力棒至设定之位置2-3mm,并观察压力筒顶端橡皮套圆口是否压力张开,等待并观察5分钟。

在所述的步骤五中,旋出压力棒以加速排出撞击伤口内部空气,停留约1分钟,并再次旋入压力棒加压;重复此操作多次,直到确定没有任何空气残留之後,卸下所有修补工具。

在所述的步骤六中,在修补之撞击点表面上,滴上1滴修补剂,并覆盖治理胶片;接受阳光照射5分钟。

在所述的步骤七中,去除治理胶片,用刀片以与玻璃呈90度直立的方式,刮除表面上多余的硬化修补树脂,完成修补。

其中在所述的步骤四中:压力筒顶端橡皮套圆口如果没有张开,表示修补剂填充量不足,请旋出压力棒补充2-3滴并再次旋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挡风玻璃的修复工艺,可以实现将破损或破裂挡风玻璃的修复,实现将挡风玻璃的快速修复,实现了挡风玻璃的的再次使用,实现了资源的充分使用,具备环保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挡风玻璃的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玻璃伤口脏污、碎屑刮除清理及吸盘固定;步骤二,压力筒的橡皮注射圆口与撞击的伤口玻璃紧密接触;步骤三,将修补剂滴入压力筒;步骤四,压力棒旋入并观察;步骤五,旋出压力棒排出撞击伤口内部空气;

步骤六,滴修补剂,覆盖治理胶片并接受阳光照射;步骤七,去除治理胶片,刀片刮除多余修补树脂。

其中在步骤一中:使用刀片,刮除撞击伤口上的脏污和玻璃碎屑;对准撞击点中心架上固定架并押紧四支吸盘。

在所述的步骤二中,将压力筒旋入固定架,调整压力筒,使压力筒顶端橡皮注射圆口与玻璃撞击伤口轻微的紧密接触。

注意:过度旋入压力筒产生的压力,将使玻璃内部的破损空间受到挤压,将可能严重影响到修补剂注入完成的时间。

在所述的步骤三中,使用刀片切开修补剂瓶瓶口,滴入5-6滴修补剂于压力筒内。

在所述的步骤四中,旋入压力棒至上设定之位置2-3mm,并观察压力筒顶端橡皮套圆口是否压力张开,等待并观察5分钟。

压力筒顶端橡皮套圆口如果没有张开,表示修补剂填充量不足,请旋出压力棒补充2-3滴并再次旋入。

在所述的步骤五中,旋出压力棒以加速排出撞击伤口内部空气,停留约1分钟,并再次旋入压力棒加压;重复此操作多次,直到确定没有任何空气残留之後,卸下所有修补工具。

在所述的步骤六中,在修补之撞击点表面上,滴上1滴修补剂,并覆盖治理胶片;接受阳光照射5分钟。

在所述的步骤七中,去除治理胶片,用刀片以与玻璃呈90度直立的方式,刮除表面上多余的硬化修补树脂,完成修补。

其中在所述的步骤四中:压力筒顶端橡皮套圆口如果没有张开,表示修补剂填充量不足,请旋出压力棒补充2-3滴并再次旋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