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去除油污的免烧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5298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去除油污的免烧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透水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去除油污的免烧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中往往需要在人行道、小区路面、步行街及建筑周边的底面等市政工程中铺设路面砖,常用的路面砖有大理石、瓷砖、釉面砖、水泥砖等。但是由于上述种类的路面砖透水率太低,大面积的使用,使雨水难以渗透至地下,破坏了地下微环境,往往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植被成活困难等问题,且在雨雪天气,地面容易积水,影响通行。所以近年来又开发了透水砖,其应用逐年增加。

现有的透水砖在实际搬运或铺贴时,其侧边经常磕碰,磕碰后容易出现崩脚或脱层缺陷,导致透水砖不可使用,造成大量的浪费,且不环保,另外,其在使用时,透水砖对油污的降解或下渗的能力较差,而油污的残留会成为细菌或真菌的食物源,导致砖体内繁殖微生物,且容易长出苔藓,后续十分影响透水砖的透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快速去除油污的免烧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获得的免烧透水砖,本申请使用含有疏油疏水性能的粘结剂作为免烧透水砖的粘结剂,使瘠性颗粒料之间可形成疏油疏水的通路,即便是在砖面上倾倒油污,使用水或清洗剂,就能将油污经透水砖的内部的疏油疏水通路快速排走,油污不会残留在透水砖内部通路,去油速度大大的提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快速去除油污的免烧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粘结剂的制备: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称取:55-65%环氧树脂、8-10%正硅酸四乙脂、20-25%无水乙醇、5-10%%丁醇、0.05-2%活性物质,混合搅拌溶解,获得粘结剂;

B、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称取:60-70%瘠性颗粒料、5-10%水泥和20-30%粘结剂,混合后搅拌均匀,获得混合料;

C、将混合料注入成型模具中进行压制,置于振动台上振动,使混合料在成型模具底部铺平,在常温下自然固结、养护,得到免烧透水砖。

更进一步的说明,步骤A中粘结剂的组分还包括5-8%醋酸锌和5-8%光触媒粉末。

更进一步的说明,步骤A中的活性物质为有机硅烷。

更进一步的说明,步骤B中混合料的原料称取中还包括2-4%棒状矿物。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硅酸盐类矿物为夕线石棒状晶体。

更进一步的说明,选用所述棒状矿物的长度为颗粒料粒径的5-10倍,其宽度为颗粒粒径的0.8-1.2倍。

更进一步的说明,使用上述的可快速去除油污的免烧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免烧透水砖,它由瘠性颗粒料、水泥和粘结剂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粘结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55-65%环氧树脂、8-10%正硅酸四乙脂、20-25%无水乙醇、5-10%%丁醇、0.05-2%活性物质。

更进一步的说明,使用上述的可快速去除油污的免烧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免烧透水砖,它由瘠性颗粒料、水泥、棒状矿物和粘结剂制备而成,其中,按质量百分比算,含2-4%的棒状矿物。

更进一步的说明,本申请的透水砖包括砖体和外延保护层,所述外延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砖体的外周,所述外延保护层是由水泥、骨料、营养土和纤维棒状体混合压制成片后围组形成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含有疏油疏水性能的粘结剂作为免烧透水砖的粘结剂,其与瘠性颗粒料混合振动时,由于粘结剂及颗粒间的界面效应,疏油疏水性能的组分依附在瘠性颗粒料表面,使多个瘠性颗粒料之间可形成疏油疏水的通路,即便是在砖面上倾倒油污,使用水或清洗剂,就能将油污经透水砖的内部的疏油疏水通路快速排走,油污不会残留在透水砖内部通路,去油速度大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免烧透水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免烧透水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免烧透水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颗粒料1、棒状矿物2、外延保护层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快速去除油污的免烧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粘结剂的制备: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称取:8-10%正硅酸四乙脂、55-65%环氧树脂、20-25%无水乙醇、5-10%%丁醇、0.05-2%活性物质,混合搅拌溶解,获得粘结剂;

B、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称取:60-70%瘠性颗粒料、5-10%水泥和20-30%粘结剂,混合后搅拌均匀,获得混合料;

C、将混合料注入成型模具中进行压制,置于振动台上振动,使混合料在成型模具底部铺平,在常温下自然固结、养护,得到免烧透水砖。如图1所示。

使用含有疏油疏水性能的粘结剂作为免烧透水砖的粘结剂,其与瘠性颗粒料混合振动时,由于粘结剂及颗粒间的界面效应,疏油疏水性能的组分依附在瘠性颗粒料表面,使多个瘠性颗粒料之间可形成疏油疏水的通路,即便是在砖面上倾倒油污,使用水或清洗剂,就能将油污经透水砖的内部的疏油疏水通路快速排走,油污不会残留在透水砖内部通路,去油速度大大的提高。

实施例

取现有技术的透水砖和本申请制备获得的透水砖进行油污去除实验,将定量油污倾倒在砖面上,用水或清洗剂和水进行冲洗,其冲洗时间及冲洗用水量见下表1。

表1

从表1中可看出,本申请制备获得的透水砖由于其内部疏油疏水的通路设置,油污的去除更快速,且用水量大大的减少,明显的减少用水量。

更进一步的说明,步骤A中粘结剂的组分还包括5-8%醋酸锌和5-8%光触媒粉末。使用光触媒油污进行分解,结合醋酸锌的协同作用,使光触媒粉末的光解反应更快的发生,使透水砖具有“自由呼吸”的透水性能,当油污不成油滴或油污不明显时不需要使用水冲洗时,砖体自身还有光触媒粉末及醋酸锌,在光照的作用下,可对砖面上的少量油污进行光解,实现砖体的自洁效果。

更进一步的说明,步骤A中的活性物质为有机硅烷。使用有机硅烷,制备获得的疏水膜通路的表面疏水性能好,强度高、抗紫外线老化能力强,无需特殊的化工原料、成本低、生产制备工艺简单。

更进一步的说明,步骤B中混合料的原料称取中还包括2-4%棒状矿物。免烧透水砖一般是由粒径大小均匀的颗粒料混合水泥和粘结剂在成型模具内成型固结、后续养护而成,颗粒料在粘结剂的作用下才起到定型作用,因此其砖体的强度也是由粘结剂所产生的,现有的免烧透水砖的砖体强度一般在30-35Mpa,砖体结构如图1所示,本申请在坯体原料中加入2-4%的棒状矿物,在大小均匀的颗粒料层加入棒状矿物,如图2所示,增加其内部的透水空间的同时,其在非垂直的方向上提供抗折力,使免烧透水砖的强度大大的提高。

通过多次试验证明,当棒状矿物添加过量时,砖体局部面积的强度大,但其砖体表面容易出现裂纹现象,且整体的强度反而降低,因此,需限定棒状矿物添加量为2-4%,优选的,添加量为3.5%,其在不影响砖体其他性能的同时,强度可达到55Mpa以上。

优选的,所述棒状矿物为硅酸盐类矿物。可以为棒状的透辉石矿物,优选的,为晶体六方棒状结构,其硬度高,可用于提高砖体的强度,另外,六方柱的多柱面结构可匹配不同方向上的颗粒球面,因此,在砖体内形成一定透水空间的同时,其与其他颗粒料仍具有良好的连接,是作为砖体高强度性能的保障,砖体强度大于50Mpa。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硅酸盐类矿物为夕线石棒状晶体。夕线石棒状晶体有平行伸长方向的解理,其自身结构即可大大的提高砖体的抗折强度,砖体强度为55-60Mpa。

实施例

粘结剂的制备: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称取:10%正硅酸四乙脂、60%环氧树脂、24%无水乙醇、5%%丁醇、1%有机硅烷,混合搅拌溶解,获得粘结剂

按表2中配比制备获得免烧透水砖,并对其砖体强度和透水率进行检测。

表2

更进一步的说明,选用所述棒状矿物的长度为颗粒料粒径的5-10倍,其宽度为颗粒粒径的0.8-1.2倍。

优选的,限定棒状矿物的长度和宽度,使其与颗粒料颗粒料可相互均匀的配合,在增强砖体的强度的同时,还可进一步的提高其透水率。进一步的说明,颗粒料目数为10-20目的颗粒料。

更进一步的说明,使用上述的可快速去除油污的免烧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免烧透水砖,它由瘠性颗粒料、水泥和粘结剂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粘结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55-65%环氧树脂、8-10%正硅酸四乙脂、20-25%无水乙醇、5-10%%丁醇、0.05-2%活性物质。

更进一步的说明,另一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免烧透水砖,它由瘠性颗粒料、水泥、棒状矿物和粘结剂制备而成,其中,按质量百分比算,含2-4%的棒状矿物。

更进一步的说明,本申请保护一种免烧透水砖的结构,其包括砖体和外延保护层3,所述外延保护层3设置于所述砖体的外周,所述外延保护层3是由水泥、骨料、营养土和纤维棒状体混合压制成片后围组形成的。

透水砖在搬运或铺贴时,其侧边经常磕碰,容易出现崩脚或脱层缺陷,因此本申请在砖体的侧边设置一周外延保护层,如图3所示,对砖体进行保护,避免其在搬运或铺贴因碰撞而崩脚或脱层。

更进一步的说明,外延保护层由适用于植物生长种植的组分制备获得,受外界播种后由外延保护层提供养分,使植被可沿表面层的外周进行生长,使本申请的免烧透水砖在搬运时可有效避免崩脚之外,其在使用时,通过外延保护层的可供给养分作用,在砖体的侧面一圈种植植物,用于遮挡砖与砖拼接时的缝隙,给人肉眼一种无砖体拼接缝隙的错觉,同时在种植植物后,有利于路面的排水。

更进一步的说明,由于骨料及营养土的混合料定型强度不高,容易脱落,因此向混合料中加入纤维棒状体,用于增强外延保护层的定型强度,避免其提供营养的骨料、营养土容易脱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营养土为粉料,使用骨料和营养土进行混合,可避免营养土吸湿成块,不利于植物生根发芽,另外可提供不同养料,而加入纤维棒状体一方面是外延保护层可具有一定固定形态,增加强度,另一方面用于锁住骨料和营养土,避免其在砖体初期种子未长出时外延保护层的骨料或营养土受外界影响而流失。更进一步的,选用天然纤维棒状体,天然纤维后期可分解成有机物,用于提供养分。

实施例—一种高强度的免烧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A、制备外延保护层基料:按配方比例称取水泥、骨料、营养土和纤维棒状体,加水进行搅拌混合获得外延保护层基料,将其注入于成型模具的外边框内,获得外延保护层;

B、将混合料注入成型模具的内框中,置于振动台上振动,使混合料在成型模具底部铺平,获得基料层;

C、在振动的同时,将成型模具中的隔框取出,使外延保护层与混合料的侧边部相融合,并在20-3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得到砖坯;

D、将砖坯在常温下自然固结、养护,得到免烧透水砖。

所述外延保护层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包括5-10水泥、20-30%骨料、20-30%营养土和30-50%纤维棒状体,水泥的加入使外延保层可形成泥浆,特性与混合料相似,在相隔布料后可以重新进行边界相融合,使其间隔缝隙消失。外延保护层基料在布料时通过成型模具中的隔框形成外延保护框,并在其内部进行布混合料,布料完成后,取出隔框,使其边界进行融合接触,实现外延保护框与砖体的相紧密结合。优选的,外延保护层基料的含水量为20%。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