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砖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3922发布日期:2018-10-09 22:30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泥砖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砖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砖业加工技术的成熟,各种泥砖加工设备发展迅速,传统技术的泥砖主要采用干净的泥土制成,其加工工艺较为简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污泥,其不但含水量较大,而且其粘性和杂制相比泥土而言也较大,其相比于泥土加工成砖而言,工艺更加困难而且还需要相关制剂的配比使用,故而将污泥加工成泥砖是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便捷且使用稳定性好的污泥砖加工工艺。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砖加工工艺,包括制砖混合料、污泥、增粘剂、除臭剂、干燥窖和高温焙烧窖,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计量制砖混合料中含水量和发热量;

步骤b、计量污泥中含水量;

步骤c、将制砖混合料、污泥、增粘剂和除臭剂按重量百分比95-105∶8-12∶0.8-1.2∶0.1-0.3混合并搅拌制成砖坯:

步骤d、将步骤c中制成的砖坯经干燥窖干燥放入高温焙烧窖内高温焙烧:

步骤e、在高温焙烧窖内焙烧完成后经冷却出窖。

在步骤a中,所述制砖混合料由泥土、燃料添加剂经过粉碎并搅拌后加入水制成。

在步骤c中,制砖混合料、污泥、增粘剂和除臭剂按重量百分比100∶10∶1∶0.2混合经过两次搅拌、真空挤压机挤压成型、切坯机切坯和码坯机码坯制成砖坯。

在所述步骤d中,所述高温焙烧窖为隧道焙烧窖且焙烧的温度为950℃-110℃。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发明的结构设置合理,其操作便捷,可有效的利用污泥制成砖,并且其稳定性好,经过制砖混合料在高温焙烧窖内焙烧后可有效的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可有效的节省泥土与水的使用量,从而也可有效的降低成本,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污泥砖加工工艺,包括制砖混合料、污泥、增粘剂、除臭剂、干燥窖和高温焙烧窖,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计量制砖混合料中含水量和发热量;

步骤b、计量污泥中含水量;

步骤c、将制砖混合料、污泥、增粘剂和除臭剂按重量百分比95-105∶8-12∶0.8-1.2∶0.1-0.3混合并搅拌制成砖坯:

步骤d、将步骤c中制成的砖坯经干燥窖干燥放入高温焙烧窖内高温焙烧:

步骤e、在高温焙烧窖内焙烧完成后经冷却出窖。

在步骤a中,所述制砖混合料由泥土、燃料添加剂经过粉碎并搅拌后加入水制成。

本实施例中,混合料发热量350大卡/千克,含水量8%,污泥含水量80%,混合料、污泥、增粘剂、除臭剂的百分比为100∶10∶1∶0.2制成砖坯,在原料供给前端需配制泥料给料机及计量装置从而达到精确的控制配比。

在步骤c中,制砖混合料、污泥、增粘剂和除臭剂按重量百分比100∶10∶1∶0.2混合经过两次搅拌、真空挤压机挤压成型、切坯机切坯和码坯机码坯制成砖坯。

在所述步骤d中,所述高温焙烧窖为隧道焙烧窖且焙烧的温度为950℃-110℃。

本发明的结构设置合理,其操作便捷,可有效的利用污泥制成砖,并且其稳定性好,经过制砖混合料在高温焙烧窖内焙烧后可有效的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可有效的节省泥土与水的使用量,从而也可有效的降低成本,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砖加工工艺,包括制砖混合料、污泥、增粘剂、除臭剂、干燥窖和高温焙烧窖,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计量制砖混合料中含水量和发热量;步骤B、计量污泥中含水量;步骤C、将制砖混合料、污泥、增粘剂和除臭剂按重量百分比95‑105∶8‑12∶0.8‑1.2∶0.1‑0.3混合并搅拌制成砖坯:步骤D、将步骤C中制成的砖坯经干燥窖干燥放入高温焙烧窖内高温焙烧:步骤E、在高温焙烧窖内焙烧完成后经冷却出窖。本发明的结构设置合理,其操作便捷,其稳定性好,经过制砖混合料在高温焙烧窖内焙烧后可有效的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可有效的降低成本,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大足区恒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25
技术公布日:2018.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