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废弃物蓄水土壤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4533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园林废弃物蓄水土壤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地表的地质结构遭到了非常大的破坏。在城市建设中,水泥路面、柏油路面等都不具备水资源的渗透功能,其虽然方便了交通,但是会导致如下两个问题:1、在降水量较大的情况下,如果城市排水系统超负荷运行,则会造成局部内涝;2、降水无法均布在城市土壤中,造成局部土壤过分干燥,从而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城市蓄水能力较差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园林废弃物蓄水土壤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1、制备有机原料,将园林废弃物进行破碎,并制成颗粒状态的有机原料;

步骤s2、制备无机原料,按照质量分数计将2-3份的黏土与1.2-1.5份的炉渣进行混合并制成无机原料;

步骤s3、原料混合,按照质量分数计将0.3-0.7份的有机原料与2-3份的无机原料进行混合,并在混合物中加入0.01-0.02份的粉状纤维素酶制成粉状原料;

步骤s4、压制成砖,以糯米为原料调制糯米汤并取上清液作为液态原料,按照质量分数计将1-1.5份的液态原料与2-2.5份的粉状原料进行混合,并通过压力成型机制成块状结构。

优选地,在步骤s1中所使用的园林废弃物具体包括有落叶、树枝以及枯草;所述的园林废弃物通过植物秸秆破碎机进行剪切破碎。

优选地,在步骤s1中,制备好有机原料后,对有机原料喷洒液态纤维素酶,并进行堆垛发酵4-7天。

优选地,在步骤s4中,按照质量分数计将1-1.5份的糯米加入到10-15份水中,然后通过高压锅在1.1-1.3个大气压的压力下煮15-25分钟。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园林废弃物蓄水土壤的制备方法,其以园林废弃物、黏土以及炉渣为原料,采用糯米汤为粘合剂制成块状土壤,其不仅具有较高的植物营养价值,同时,该块状土壤还具有较高的蓄水能力。将本发明制备的土壤应用在城市建设,尤其是园林绿化建设中,可以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并且还有利于植被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园林废弃物蓄水土壤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园林废弃物蓄水土壤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园林废弃物蓄水土壤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园林废弃物进行破碎,并制成颗粒状态的有机原料;

步骤s2、按照质量分数计将2-3份的黏土与1.2-1.5份的炉渣进行混合并制成无机原料;

步骤s3、按照质量分数计将0.3-0.7份的有机原料与2-3份的无机原料进行混合,并在混合物中加入0.01-0.02份的粉状纤维素酶制成粉状原料;

步骤s4、以糯米为原料调制糯米汤并取上清液作为液态原料,按照质量分数计将1-1.5份的液态原料与2-2.5份的粉状原料进行混合,并通过压力成型机制成块状结构。

在上述步骤中,步骤s1用于将园林废弃物进行粉碎从而制成有机原料。园林废弃物主要为落叶、树枝、枯草等,其还可以为秸秆、棉籽皮或者椰壳。这些园林废弃物的主要构成成分为植物纤维,植物纤维具有良好的蓄水功能,而且植物纤维为可降解、无污染材料。在本发明中,园林废弃物通过植物秸秆破碎机进行剪切破碎。

在上述步骤中,步骤s2用于制备无机原料,在本发明中无机原料由黏土以及炉渣构成,黏土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才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一般的粘土都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炉渣又称溶渣,是在火法冶金过程中生成的浮在金属等液态物质表面的熔体,其组成以氧化物(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为主,还常含有硫化物并夹带少量金属。本发明所使用的炉渣为采用颚式破碎机进行破碎的炉渣,其粒度直径在2cm-4cm之间,炉渣与黏土混合,主要起到“构架”结构,从而提高混合土壤的透气性以及蓄水能力。

在上述步骤中,步骤s3的作用为对有机原料进行处理,通过混合粉状纤维素酶,可以对有机原料进行软化。将有机原料与无机原料进行混合后,压制成块状结构,软化的有机原料可以使得块状突土壤成蜂窝状,增加其透气性以及蓄水能力。

在上述步骤中,步骤s4的作用制备糯米汤,以糯米汤为粘合剂从而提高粉状原料压制成块后的结构强度。

为了对园林废弃物进行进一步软化,本发明在步骤一中,制备好有机原料后,对有机原料喷洒液态纤维素酶,并进行堆垛发酵4-7天。将有机原料进行发酵,可以进一步提高有机原料的柔性,并且,通过堆垛发酵还能够对园林废弃物内的害虫、虫卵进行有效灭活。

具体地,在步骤四中,按照质量分数计将1-1.5份的糯米加入到10-15份水中,然后通过高压锅在1.1-1.3个大气压的压力下煮15-25分钟。

本发明提供的园林废弃物蓄水土壤的制备方法,其以园林废弃物、黏土以及炉渣为原料,采用糯米汤为粘合剂制成块状土壤,其不仅具有较高的植物营养价值,同时,该块状土壤还具有较高的蓄水能力。将本发明制备的土壤应用在城市建设,尤其是园林绿化建设中,可以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并且还有利于植被生长。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园林废弃物蓄水土壤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园林废弃物进行破碎,并制成颗粒状态的有机原料;S2、将黏土与炉渣进行混合并制成无机原料;S3、将有机原料与无机原料进行混合,并在混合物中加入粉状纤维素酶制成粉状原料;S4、以糯米为原料调制糯米汤并取上清液作为液态原料,将液态原料与粉状原料进行混合,并通过压力成型机制成块状结构。本发明以园林废弃物、黏土以及炉渣为原料,采用糯米汤为粘合剂制成块状土壤,其不仅具有较高的植物营养价值,同时,该块状土壤还具有较高的蓄水能力。将本发明制备的土壤应用在城市建设,尤其是园林绿化建设中,可以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并且还有利于植被生长。

技术研发人员:杨朝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朝雄
技术研发日:2017.05.02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