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河道湖泊淤泥和建筑垃圾制备建材粉末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7998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河道湖泊淤泥和建筑垃圾制备建材粉末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河道湖泊淤泥是一种城市固体废弃物的重要种类之一。我国水运河道、江河湖泊等密布水网的河道疏浚就会产生大量淤泥。目前,我国对江河湖泊疏浚淤泥只采取临时堆埋的处理方法,占用土地同时会引起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随处堆放的建筑垃圾不仅会造成安全隐患,还会对土壤、水以及空气造成污染。

如何有效地、因地制宜、循环利用河道湖泊淤泥和建筑垃圾对避免带来二次污染、资源再循环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河道湖泊淤泥和建筑垃圾制备建材粉末的方法,用以避免河道湖泊淤泥和建筑垃圾对环境进行污染,并同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河道湖泊淤泥和建筑垃圾制备建材粉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筑垃圾处理:收取建筑垃圾,将建筑垃圾依次进行破碎、磁选、粉碎以及干燥工序,得到建筑垃圾粉末;

(2)河道湖泊淤泥处理:收取河道湖泊淤泥,将河道湖泊淤泥依次进行脱水和干燥工序,得到河道湖泊淤泥粉末;

(3)危险废弃物处理:收取危险废弃物,将危险废弃物进行干燥工序,得到危险废弃物粉末;

(4)污水淤泥处理:收取污水淤泥,将污水淤泥依次进行脱水和干燥工序,得到污水淤泥粉末;

(5)混合处理:按重量百分数,将建筑垃圾粉末20-40%、河道湖泊淤泥粉末20-40%、危险废弃物粉末10-30%和污水淤泥粉末10-30%进行混合,得到建材粉末。

进一步地,步骤(1)中:建筑垃圾由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和沥青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进一步地,步骤(1)中:粉碎和干燥工序后得到粒径为1-2mm、干度为85-95%的建筑垃圾粉末。

进一步地,步骤(2)中:利用板框压滤机对河道湖泊淤泥进行压滤脱水;干燥工序后得到120-150目、干度为85-95%的河道湖泊淤泥粉末。

进一步地,步骤(3)中:危险废弃物由锅炉粉、煤灰和垃圾焚化炉飞灰中任意一者或多者组成。

进一步地,步骤(3)中:干燥工序得到干度为85-95%的危险废弃物粉末。

进一步地,步骤(4)中:利用板框压滤机对污水淤泥进行压滤脱水;干燥工序后得到120-150目、干度为85-95%的污水淤泥粉末。

进一步地,步骤(5)中:按重量百分数,将建筑垃圾粉末25-35%、河道湖泊淤泥粉末25-35%、危险废弃物粉末15-25%和污水淤泥粉末15-25%进行混合,得到建材粉末。

进一步地,步骤(5)中:按重量百分数,将建筑垃圾粉末30%、河道湖泊淤泥粉末30%、危险废弃物粉末20%和污水淤泥粉末20%进行混合,得到建材粉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不仅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达到环保要求,还实现“变废为宝”的资源再循环利用,成为再生的建筑材料,如:利用建筑粉末制备地砖、人行道砖、各种壁饰、水泥管等;(2)原材料广泛使建筑材料的生产成本较低,从而使效益大大提升;(3)建筑材料的干度能达到85-95%,容易存储且可以长时间存放,方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一种利用河道湖泊淤泥和建筑垃圾制备建材粉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筑垃圾处理:收取建筑垃圾,将建筑垃圾依次进行破碎、磁选、粉碎以及干燥工序,得到建筑垃圾粉末。其中,建筑垃圾由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和沥青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粉碎和干燥工序后得到粒径为1-2mm、干度为90%的建筑垃圾粉末。

(2)河道湖泊淤泥处理:收取河道湖泊淤泥,将河道湖泊淤泥依次进行脱水和干燥工序,得到河道湖泊淤泥粉末。其中,本实施例的脱水工序为:将河道湖泊淤泥放入沉淀池进行静置沉淀,收集沉淀池底层的河道湖泊淤泥,然后利用板框压滤机对河道湖泊淤泥进行压滤脱水;干燥工序后得到120-150目、干度为90%的河道湖泊淤泥粉末。

(3)危险废弃物处理:收取危险废弃物,将危险废弃物进行干燥工序,得到危险废弃物粉末。其中,危险废弃物由锅炉粉、煤灰和垃圾焚化炉飞灰中任意一者或多者组成;干燥工序得到干度为90%的危险废弃物粉末。

(4)污水淤泥处理:收取污水淤泥,将污水淤泥依次进行脱水和干燥工序,得到污水淤泥粉末。其中,本实施例的脱水工序为:将污水淤泥放入沉淀池进行静置沉淀,收集沉淀池底层的污水淤泥,然后利用板框压滤机对污水淤泥进行压滤脱水;干燥工序后得到120-150目、干度为90%的污水淤泥粉末。

(5)混合处理:按重量百分数,将建筑垃圾粉末20-40%、河道湖泊淤泥粉末20-40%、危险废弃物粉末10-30%和污水淤泥粉末10-30%进行混合,得到建材粉末。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点在于:(5)混合处理:按重量百分数,将建筑垃圾粉末25-35%、河道湖泊淤泥粉末25-35%、危险废弃物粉末15-25%和污水淤泥粉末15-25%进行混合,得到建材粉末。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点在于:(5)混合处理:按重量百分数,将建筑垃圾粉末30%、河道湖泊淤泥粉末30%、危险废弃物粉末20%和污水淤泥粉末20%进行混合,得到建材粉末。

本发明提供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点在于:(5)混合处理:按重量百分数,将建筑垃圾粉末35%、河道湖泊淤泥粉末35%、危险废弃物粉末15%和污水淤泥粉末15%进行混合,得到建材粉末。

本发明提供的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点在于:(5)混合处理:按重量百分数,将建筑垃圾粉末40%、河道湖泊淤泥粉末40%、危险废弃物粉末10%和污水淤泥粉末10%进行混合,得到建材粉末。

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建材粉末与凝聚固化剂混合后,经过压制、热干燥后,能够得到地砖、人行道砖、各种壁饰、水泥管等建筑基材。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河道湖泊淤泥和建筑垃圾制备建材粉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筑垃圾处理,得到建筑垃圾粉末;(2)河道湖泊淤泥处理,得到河道湖泊淤泥粉末;(3)危险废弃物处理,得到危险废弃物粉末;(4)污水淤泥处理,得到污水淤泥粉末;(5)混合处理:按重量百分数,将建筑垃圾粉末20‑40%、河道湖泊淤泥粉末20‑40%、危险废弃物粉末10‑30%和污水淤泥粉末10‑30%进行混合,得到建材粉末。本发明不仅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达到环保要求,还实现“变废为宝”的资源再循环利用,成为再生的建筑材料,如:利用建筑粉末制备地砖、人行道砖、各种壁饰、水泥管等。

技术研发人员:王为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素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4
技术公布日:2018.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