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79987阅读:2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建筑垃圾处理方法,尤其是一种对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后,使其可以再次利用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重建拆迁的过程中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它们按照来源可分为:旧建筑物拆除垃圾、建筑工地垃圾、装饰装修垃圾和建材生产垃圾、这些建筑垃圾主要由渣土、砂石块、废砂浆、混凝土碎块、废旧木材和废弃装饰材料等组成,其中部分建筑垃圾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如:废金属可以重新回炉加工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旧木材可以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板材等,但拆除旧建筑物带来的碎砖、混凝土块等废料目前却没有很好的利用手段,国内外对这样的建筑垃圾主要采用填埋的处理方式,这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

据了解,目前,建筑垃圾并没有固定的排放场地,排放原则主要是按照供需条件,将建筑垃圾排放到需要回填的地方或者排放到郊区的场地,这些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建筑垃圾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周边的绿化带、河流、水渠、空地、甚至公路都多次遭受建筑垃圾的侵害。未经处理的建筑垃圾用作回填土,直接造成了二次污染,为以后的城市绿化,也带来了隐患,建筑垃圾成了绿色植被的杀手。两侧的绿化带全部更换新土,以保证树木成活可以看出,政府之所以要花大笔资金来进行这项浩大的“换血”工程,主要是由于这些土壤已被严重污染,质量趋于恶化,而祸首就是附近建筑物、公路频繁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造成的,建筑垃圾的无序排放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日趋严重的污染,还浪费了大量的不可再生的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1、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的方法,其目的是解决目前对渣土、碎砖瓦、砂石块、废砂浆、混凝土碎块等建筑垃圾没有很好的处理回收利用方法,未经处理的建筑垃圾用作回填土,造成对生态环境日趋严重的污染,还浪费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等方面存在问题。

2、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一种对建筑垃圾进行综合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下述步骤进行:

a、将待处理的建筑垃圾进行药物消毒;

b、将步骤a得到的建筑垃圾装入料斗,运至分拣平台,分拣出杂物;

c、经过分拣后的建筑垃圾经板式给料机送入锷式破碎机,进行初碎分离;

d、初碎后的建筑垃圾经磁选机磁选将铁质物质分选后,送入反击式破碎机料斗,经反击式破碎机进行终碎;

e、终碎后的建筑垃圾由筛分机筛分剥离出混凝土中的10~30mm的碎石或卵石粗集料、10~2mm的碎砖、瓦、砂石细集料;然后分别送入洗选机、经洗选机洗选后送入粗集料仓和细集料仓;分离出的细粉料,经洗选后分离出建筑用砂和泥土,它们可以作为再次生产建筑材料的原材料。

步骤a中消毒采用的药物为二氧化氯消毒剂。

步骤b中采用人工或智能分拣机进行分拣,分拣的杂物为废木板、纸箱和废纸、废涂料桶和塑料片、废石膏板等物质。

步骤c中经锷式破碎机初碎后,建筑垃圾碎块的粒径在10cm以下。

步骤d中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利用硬度比,将硬度不同的石料、碎砖瓦砂石料进行分离破碎,然后供筛分机分选。

步骤e所得细集料送入料仓后与掺合料、水泥与水混合搅拌后,通过混凝土三孔砖成型机制成混凝土三孔砖成品。

步骤e中洗选后的剩余物质经浓缩机浓缩后作为烧结装饰砖的原料;砂作为干粉砂浆或预拌砂浆的原料。

3、优点及效果: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对渣土、碎砖瓦、砂石块、废砂浆、混凝土碎块等建筑垃圾没有很好的处理回收利用方法,未经处理的建筑垃圾用作回填土,造成对生态环境日趋严重的污染,还浪费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等方面存在问题。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可以对建筑垃圾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处理,经处理后得到的产品可作为建筑中混凝土的粗集料、干粉砂浆或预拌砂浆的主要原料、混凝土三孔砖集料和装饰粘土砖的原料。这样不但使建筑垃圾管理有序化、利用资源化、处理无害化,也节约了大量的土地,最终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符合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开展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保证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细集料制备的混凝土三孔砖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①块体小(外形尺寸与烧结粘土多孔砖相同),干燥收缩率低,解决了块体大带来的胀缩变形大的问题;

②混凝土三孔砖不是通孔,其上部设有凹形薄顶,便于铺设砌筑砂浆,砌筑灰缝饱满,有效的提高了墙体的抗剪强度,砌筑质量可靠;

③保持了粘土砖的材料性能特点,提高了墙体的抗渗能力;

④应用范围广,可在承重墙体中替代粘土砖使用;不改变现有的设计模数,保持了我国传统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法,有利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制备方法中经过破碎、筛分后可代替砂石集料,也可以制成墙材等建材产品等。与其它城市垃圾相比,建筑垃圾具有量大、可资源化率高的特点。本发明采用反击式破碎机进行终碎,可以保证将硬度不同的废砂石料在终碎后直接分开,方便一下步工序的处理,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对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的方法,它采用下述步骤进行:

a、将待处理的建筑垃圾经二氧化氯(也可以选用类似的无害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剂进行消毒;

b、将步骤a得到的建筑垃圾装入料斗,运至分拣平台,分拣出废木板、纸箱和废纸、废涂料桶和塑料片、废石膏板等杂物;

c、经过分拣后的建筑垃圾经板式给料机送入锷式破碎机,进行初碎分离,初碎后建筑垃圾碎块的粒径在3~5cm之间,也可根据需要保证碎块的粒径小于10cm即可;

d、初碎后的建筑垃圾经磁选机磁选后送入反击式破碎机料斗,经反击式破碎机进行终碎,利用硬度比,将硬度不同的石料、碎砖瓦砂石料进行分离破碎,保证不现硬度的石块反击后的距离不同即可;

e、终碎后的建筑垃圾由筛分机筛分剥离出混凝土中的10~30mm的碎石或卵石粗集料、10~2mm的碎砖、瓦、砂石细集料;然后分别送入洗选机、经洗选机洗选后送入粗集料仓和细集料仓;分离出的细粉料,经洗选后分离出建筑用砂和泥土,它们可以作为再次生产建筑材料的原材料。

其中得到的细集料送入料仓后与掺合料、水泥与水混合搅拌后,通过混凝土三孔砖成型机制成混凝土三孔砖成品;分离出的细粉料,经洗选后分离出建筑用砂作为干粉砂浆或预拌砂浆的原料或建筑用砂,洗选后的剩余物质中分离的泥土经浓缩机浓缩后作为烧结装饰砖的原材料;砂作为干粉砂浆或预拌砂浆的原料。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方法可以建成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厂,达到对建筑垃圾100%的回收利用,减少二次污染,节省了大量的用于建筑的不可再资源的目的。

下面对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本发明处理方法如下,建筑垃圾由自卸汽车运入厂内,倒入建筑垃圾堆放场,超大型的块体用机械破碎,经药物二氧化氯消毒(也可以选用类似的无害消毒剂进行消毒)剂消毒后用装载机装入料斗,送至分拣平台,采用人工或智能分拣机,分拣出废木板、纸箱和废纸、废涂料桶和塑料片、废石膏板等物质(分拣出的物质分别进行再生处理),经过分拣的建筑垃圾由板式给料机送入锷式破碎机,进行初碎分离,初碎后的建筑垃圾经磁选机份选出铁质物质(送入炼铁厂在生),经磁选后的建筑垃圾碎块送入反击式破碎机料斗,经反击式破碎机进行终碎分离后,由筛分机筛分剥离出混凝土中的砂石集料、送入洗选机、经洗选后送入粗集料仓,得到的再生粗集料可作为商品直接出售;分离出的细集料,经洗选后送入料仓,用此细集料可生产混凝土三孔;剩余的粉料经洗选后分理出建筑用砂,此产品可用作干粉砂浆或预拌砂浆的原料;洗选后的剩余物质(泥土)经浓缩机浓缩后另作它用(可作为烧结装饰砖的原料);各种产品按设计要求达到标准后分别送入料仓。经过上述处理加工,可以使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用建筑垃圾生产混凝土三孔砖,经大连理工大学所做的基本力学性能分析试验证明,该混凝土三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同混凝土小型砌块相当,高于烧结粘土砖45%;抗剪强度不但大大高于混凝土小型砌块,而且还高于烧结粘土砖61%。使应用原材料的范围更加广泛。这使应用建筑垃圾生产建筑墙体材料的技术、方法更加可行。混凝土三孔砖是替代粘土砖的理想材料;是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的理想途径。

本发明处理方法可以对建筑垃圾处理做到很好的无害化处理,节约大量土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又缺少土地资源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3亩。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建材生产耗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仅烧制粘土砖一项每年就破坏土地资源50多万亩;采集砂石对植被、河流等的破坏更是惊人。为此,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及建设部领导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为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造福于子孙后代,实现废弃资源的再利用,多次提出要发展新型建材,搞好墙体改革,取代粘土砖,保护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利用本发明对建筑垃圾处理后可以生产多种建筑材料,4.5万m3再生砂石可节约用地22亩;6万m3建筑用砂浆原料可节约用地30亩;20万m3混凝土三孔砖可节约用地80亩。综上所述,每年处理建筑垃圾30m3,可节约土地132亩。

本发明实施过程中对建筑垃圾装卸时产生的粉尘,防治重点以密闭作业、负压作业为主,尽可能的收集含尘气体,然后加以过滤,达到净化排放的目的。对于搅拌站、料仓口一类的粉尘处理仍然以过滤为主要防治手段,利用碰撞、截留和初滤层的综合净化作用达到高效率的收尘。尽可能的采用分段密闭作业、负压作业,力争用清洁的原料、清洁的方法建成清洁的工厂。

对噪声的处理:破碎机、筛分机产生的噪声可达95~100db(a),这些设备都集中在建筑垃圾处理厂房内的固定部位,为机械噪音和空气动力噪声。我们采取分段密闭破碎筛分车间的方法,降低噪音幅度,达到厂界噪声标准。

对废水的处理:本发明方法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工业污水。排放的废水经三级集水池沉淀,收集后可循环使用,集水池沉淀后的废水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不会构成对水环境的污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