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蔬菜盐碱土壤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6676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室蔬菜盐碱土壤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20多年来,我国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发展迅猛,不仅成功解决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半年的蔬菜供应问题,而且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支柱产业。然而,由于温室结构与环境调调控能力较低,以及大水大肥大药的生产管理等问题,导致日光温室蔬菜品质状况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蔬菜的需求,已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尤其是高品质蔬菜产品在高档市场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其中,高糖蔬菜是当前国内外热衷研究和生产的一种高品质蔬菜产品。目前,生产高糖蔬菜的主要手段是依靠外界胁迫的手段,主要有通过水分胁迫和盐分胁迫的手段,但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温室蔬菜盐碱土壤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温室蔬菜盐碱土壤及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纳米多孔竹炭3.2-3.3、火山碎屑岩28-29、大豆蛋白45-46、酒石酸粉末2-3、氨基寡糖素1-1.1、胺酰酯2.5-2.6、淀粉17-18、色氨酸2.1-2.2、偏硅酸钠0.9-1、柠檬酸钾1.5-1.6、槐米35-37、石灰水适量、水适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槐米置于4-5倍于其质量的水中,将水煮沸后加入石灰水搅拌调整至溶液ph为7.0-8.0,再加入胺酰酯,继续保持沸腾30-40分钟,之后降至室温过滤,将所得滤液加热至60-70℃的同时加入柠檬酸钾溶液调整ph为5.1-5.3,在室温下静置48小时,再经抽滤后将所得沉淀用水洗至中性,在60-70℃下干燥得干燥料备用;

(2)将纳米多孔竹炭、火山碎屑岩渣混合,投入发酵池中,补水至酵堆最大含水量的55-56%,发酵2-3周,得发酵料备用;

(3)将桑叶晒干后粉碎并过30目筛,倒入氨基寡糖素中,加热至50-55℃,保温静置4-6小时,过滤得脱脂粉,将其在65-70℃下烘干,再按料液比1:25-26g/ml加入体积分数为15%的淀粉溶液,加热至65-70℃后在200-220w功率下超声提取,将所得物料抽滤后真空减压浓缩,蒸干得物料备用;

4)将步骤2所得发酵料压榨过滤得干物料和滤液,将干物料与步骤3所得物料、酒石酸粉末混合后造粒,得颗粒备用,同时将步骤1所得干燥料加入到滤液中,加热至46-48℃,不断搅拌,并依次加入色氨酸、偏硅酸钠、大豆蛋白,搅拌均匀得营养液,将营养液均匀涂布在颗粒外表面,冷冻干燥,即得本发明肥料颗粒物。

本发明实现了盐碱地蔬菜的高品质栽培与高效利用难题,而且变废为宝,解决了盐碱地的高效利用难题,为我国广阔盐碱地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对于促进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温室蔬菜盐碱土壤,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纳米多孔竹炭3.2、火山碎屑岩28、大豆蛋白45、酒石酸粉末2、氨基寡糖素1、胺酰酯2.5、淀粉17色氨酸2.1、偏硅酸钠0.9、柠檬酸钾1.5、槐米35、石灰水适量、水适量。

实施例2:一种温室蔬菜盐碱土壤及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纳米多孔竹炭3.3、火山碎屑岩29、大豆蛋白46、酒石酸粉末3、氨基寡糖素1.1、胺酰酯2.6、淀粉18、色氨酸2.2、偏硅酸钠1、柠檬酸钾1.6、槐米37、石灰水适量、水适量。

实施例3:一种温室蔬菜盐碱土壤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槐米置于4-5倍于其质量的水中,将水煮沸后加入石灰水搅拌调整至溶液ph为7.0-8.0,再加入胺酰酯,继续保持沸腾30-40分钟,之后降至室温过滤,将所得滤液加热至60-70℃的同时加入柠檬酸钾溶液调整ph为5.1-5.3,在室温下静置48小时,再经抽滤后将所得沉淀用水洗至中性,在60-70℃下干燥得干燥料备用;

(2)将纳米多孔竹炭、火山碎屑岩渣混合,投入发酵池中,补水至酵堆最大含水量的55-56%,发酵2-3周,得发酵料备用;

(3)将桑叶晒干后粉碎并过30目筛,倒入氨基寡糖素中,加热至50-55℃,保温静置4-6小时,过滤得脱脂粉,将其在65-70℃下烘干,再按料液比1:25-26g/ml加入体积分数为15%的淀粉溶液,加热至65-70℃后在200-220w功率下超声提取,将所得物料抽滤后真空减压浓缩,蒸干得物料备用;

4)将步骤2所得发酵料压榨过滤得干物料和滤液,将干物料与步骤3所得物料、酒石酸粉末混合后造粒,得颗粒备用,同时将步骤1所得干燥料加入到滤液中,加热至46-48℃,不断搅拌,并依次加入色氨酸、偏硅酸钠、大豆蛋白,搅拌均匀得营养液,将营养液均匀涂布在颗粒外表面,冷冻干燥,即得本发明肥料颗粒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应用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温室蔬菜盐碱土壤及制备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纳米多孔竹炭3.2‑3.3、火山碎屑岩28‑29、大豆蛋白45‑46、酒石酸粉末2‑3、氨基寡糖素1‑1.1、胺酰酯2.5‑2.6、淀粉17‑18、色氨酸2.1‑2.2、偏硅酸钠0.9‑1、柠檬酸钾1.5‑1.6、槐米35‑37、石灰水适量、水适量。制备方法:(1)将槐米置于4‑5倍于其质量的水中,将水煮沸后加入石灰水搅拌调整至溶液pH为7.0‑8.0,再加入胺酰酯,本发明实现了盐碱地蔬菜的高品质栽培与高效利用难题,而且变废为宝,解决了盐碱地的高效利用难题,为我国广阔盐碱地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对于促进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宋长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池州市小池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8
技术公布日:2017.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