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的扦插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38568阅读:9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茶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茶的扦插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又称查仔树、茶油树,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油茶属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然而,就油茶苗栽培而言,普遍存在油茶成活率低,难栽活,大面积发展受季节、天气、气温制约,导致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茶的扦插栽培方法,油茶成活率高,受天气和气温的影响较小,提高了茶油树产油茶果的产量和质量,进而提高了油茶籽的出油率。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油茶的扦插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和整地

选择坡度在30°以内、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且ph值为5.5~6.5的沙质土壤或黄土壤作为种植地,深耕20~35cm,结合深耕每亩施入100~180kg基肥,耙平;

(2)、插穗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须根发达、芽眼饱满、无病虫害且完全老熟木质化的1~2年生油茶枝条作为插穗,每棵插穗上保留1~2片叶片;

(3)、插穗预处理

将插穗基部放入多菌灵溶液中浸泡消毒1~2min,洗净后将插穗基部放入处理液中浸泡处理3~5min;

(4)、扦插育苗

在棚内设置苗床,苗床底部覆盖一层厚度为8~12cm的细土,然后在细土上覆盖一层厚度为4~5cm的营养土,将步骤(2)预处理后的插穗斜扦入营养土中,控制行距为8~12cm,株距为4~6cm,插穗直立、叶面朝上,并露出地面高度2~3cm,浇透水;

扦插后每2~3天喷水1次,每9~12天喷施1次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及时除草和清理感病的插穗;

(5)、炼苗

在苗床上方搭建育苗棚:对插穗进行遮荫处理,遮挡65~75%的阳光,保持育苗棚内的湿度为80~95%;待生根后10~15天进行炼苗处理,炼苗前3天将育苗棚内湿度的降至60~70%,炼苗第10~12天拆除育苗棚;

(6)、移栽

待插穗高度达到15~20cm时,将插穗挖出,剪去1/3~2/5的须根,主根剪去1/3的长度,用泥浆包裹插穗根部,然后再用步骤(4)的营养土包裹在泥浆表面,在种植地中挖定植穴,穴深0.5~0.8m,向定植穴中移栽插穗;

所述泥浆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粘土50~60份、木炭粉15~17份、蛭石粉10~15份和水55~60份;

(7)、大田管理

肥水管理:适时浇水,在萌芽前、花期、挂果期分别追施有机肥1次;

病虫害防治:用40~50%多菌灵300~500倍液或者60~65%甲基托布津400~600倍液防治软腐病;

(8)、收获

当茶果色泽鲜艳、发红或发黄,果皮茸毛脱尽,果基毛硬而粗,籽壳变黑发亮,籽仁现油后进行收割。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基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珍珠岩45~50份、木炭粉42~43份、蛭石粉39~41份、椰糠39~41份、虾壳34~36份、高粱壳29~31份、尿素24~26份、狗尾草19~21份、硫酸铁8~10份、氯化铵5~6份、磷酸镁3~5份和水75~85份。

其中,所述步骤(2)中插穗长度为5~10cm,穗粗为0.25~0.3cm。

其中,所述步骤(3)中的处理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何首乌40~45份、海带粉35~37份、枳壳30~32份、五味子22~25份、葡萄糖酸锌15~16份、萘乙酸钠10~11份、abt生物菌生根粉5~6份、复硝酚钠3~4份和水180~200份。

其中,所述步骤(3)中处理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何首乌、海带粉、枳壳和五味子研磨粉碎过100~120目筛,放入水中煮沸,过滤得滤液,将滤液晾至常温后加入葡萄糖酸锌、萘乙酸钠、abt生物菌生根粉和复硝酚钠,混匀后制得所述处理液。

其中,所述步骤(4)中的营养土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园土34~35份、玉米秸秆29~31份、羊粪24~26份、蚯蚓粪24~26份、鸡蛋壳20~22份、松针粉19~21份、甜菜根14~16份、烟叶渣11~12份、尿素10~11份、黄腐酸钾8~10份、磷酸二氢铵5~6份、硫酸钙5~6份和壳聚糖2~4份。

其中,所述步骤(7)还包括除草和整形修剪。

其中,所述步骤(7)中的有机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谷壳碳15~25份、大豆饼2~8份、茶叶渣2~4份、松壳12~15份、酒糟10~11份、甘蔗渣7~10份和螃蟹壳5~6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油茶成活率高,受天气和气温的影响较小,提高了茶油树产油茶果的产量和质量,进而提高了油茶籽的出油率,具体如下:

(1)、本发明中使用的基肥,具有保水保肥和保温的作用,降低了天气和气温的影响作用,提高了油茶的成活率,降低种植成本,同时还降低了对土壤的破坏;

(2)、本发明中使用的基肥,其中,添加木炭粉和蛭石粉,具有孔隙结构,能吸收水分可以吸收储存渗漏和流失掉的雨水或浇灌水,天旱时释放供植株根系吸收利用,环境水较多时吸收,水少时释放,循环往复,可以节约用水和保持水分供应量,另外,还能吸收氮肥等营养物质,供油茶树苗吸收,蛭石粉还可以平衡土壤内的ph值,能够阻碍ph值的快速变化,从而使泥浆、营养土和土壤均呈弱酸性,促进生长;

(3)、本发明在移栽时用泥浆包裹插穗根部,然后在种植地中移栽定植,然后再用营养土包裹在泥浆表面,在移栽过程中,营养土内的氮肥等营养物质溶于泥浆中,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4)、本发明通过选择插穗和进行预处理,其中,预处理可以起到消毒和促进生根的作用,提高了插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5)、本发明在花期和挂果期分别施加合适用量的追肥,大大增加了油茶的生长速度,缩短了油茶的生长周期,油茶挂果速度快,提高了果实产量和油茶籽的出油率,提高了茶油树产油茶果的产量和质量,进而提高了种植油茶树的经济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油茶的扦插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和整地

选择坡度在30°以内、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且ph值为5.5的沙质土壤或黄土壤作为种植地,深耕20cm,结合深耕每亩施入100kg基肥,耙平;

(2)、插穗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须根发达、芽眼饱满、无病虫害且完全老熟木质化的1年生油茶枝条作为插穗,每棵插穗上保留1片叶片;

(3)、插穗预处理

将插穗基部放入多菌灵溶液中浸泡消毒1min,洗净后将插穗基部放入处理液中浸泡处理3min;

(4)、扦插育苗

在棚内设置苗床,苗床底部覆盖一层厚度为8cm的细土,然后在细土上覆盖一层厚度为4cm的营养土,将步骤(2)预处理后的插穗斜扦入营养土中,控制行距为8cm,株距为4cm,插穗直立、叶面朝上,并露出地面高度2cm,浇透水;

扦插后每2天喷水1次,每9天喷施1次0.1%磷酸二氢钾溶液,及时除草和清理感病的插穗;

(5)、炼苗

在苗床上方搭建育苗棚:对插穗进行遮荫处理,遮挡65%的阳光,保持育苗棚内的湿度为80%;待生根后10天进行炼苗处理,炼苗前3天将育苗棚内湿度的降至60%,炼苗第10天拆除育苗棚;

(6)、移栽

待插穗高度达到15cm时,将插穗挖出,剪去1/3的须根,主根剪去1/3的长度,用泥浆包裹插穗根部,然后再用步骤(4)的营养土包裹在泥浆表面,在种植地中挖定植穴,穴深0.5m,向定植穴中移栽插穗;

所述泥浆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粘土50份、木炭粉15份、蛭石粉10份和水55份;

(7)、大田管理

肥水管理:适时浇水,在萌芽前、花期、挂果期分别追施有机肥1次;

病虫害防治:用40%多菌灵300倍液防治软腐病;

(8)、收获

当茶果色泽鲜艳、发黄,果皮茸毛脱尽,果基毛硬而粗,籽壳变黑发亮,籽仁现油后进行收割。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基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珍珠岩45份、木炭粉42份、蛭石粉39份、椰糠39份、虾壳34份、高粱壳29份、尿素24份、狗尾草19份、硫酸铁8份、氯化铵5份、磷酸镁3份和水75份。

其中,所述步骤(2)中插穗长度为5cm,穗粗为0.25cm。

其中,所述步骤(3)中的处理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何首乌40份、海带粉35份、枳壳30份、五味子22份、葡萄糖酸锌15份、萘乙酸钠10份、abt生物菌生根粉5份、复硝酚钠3份和水180份。

其中,所述步骤(3)中处理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何首乌、海带粉、枳壳和五味子研磨粉碎过100目筛,放入水中煮沸,过滤得滤液,将滤液晾至常温后加入葡萄糖酸锌、萘乙酸钠、abt生物菌生根粉和复硝酚钠,混匀后制得所述处理液。

其中,所述步骤(4)中的营养土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园土34份、玉米秸秆29份、羊粪24份、蚯蚓粪24份、鸡蛋壳20份、松针粉19份、甜菜根14份、烟叶渣11份、尿素10份、黄腐酸钾8份、磷酸二氢铵5份、硫酸钙5份和壳聚糖2份。

其中,所述步骤(7)还包括除草和整形修剪。

其中,所述步骤(7)中的有机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谷壳碳15份、大豆饼2份、茶叶渣2份、松壳12份、酒糟10份、甘蔗渣7份和螃蟹壳5份。

实施例2

一种油茶的扦插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和整地

选择坡度在30°以内、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且ph值为6.5的沙质土壤或黄土壤作为种植地,深耕35cm,结合深耕每亩施入180kg基肥,耙平;

(2)、插穗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须根发达、芽眼饱满、无病虫害且完全老熟木质化的2年生油茶枝条作为插穗,每棵插穗上保留2片叶片;

(3)、插穗预处理

将插穗基部放入多菌灵溶液中浸泡消毒2min,洗净后将插穗基部放入处理液中浸泡处理5min;

(4)、扦插育苗

在棚内设置苗床,苗床底部覆盖一层厚度为12cm的细土,然后在细土上覆盖一层厚度为5cm的营养土,将步骤(2)预处理后的插穗斜扦入营养土中,控制行距为12cm,株距为6cm,插穗直立、叶面朝上,并露出地面高度3cm,浇透水;

扦插后每3天喷水1次,每12天喷施1次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及时除草和清理感病的插穗;

(5)、炼苗

在苗床上方搭建育苗棚:对插穗进行遮荫处理,遮挡75%的阳光,保持育苗棚内的湿度为95%;待生根后15天进行炼苗处理,炼苗前3天将育苗棚内湿度的降至70%,炼苗第12天拆除育苗棚;

(6)、移栽

待插穗高度达到20cm时,将插穗挖出,剪去1/3~2/5的须根,主根剪去1/3的长度,用泥浆包裹插穗根部,然后再用步骤(4)的营养土包裹在泥浆表面,在种植地中挖定植穴,穴深0.8m,向定植穴中移栽插穗;

所述泥浆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粘土60份、木炭粉17份、蛭石粉15份和水60份;

(7)、大田管理

肥水管理:适时浇水,在萌芽前、花期、挂果期分别追施有机肥1次;

病虫害防治:用65%甲基托布津600倍液防治软腐病;

(8)、收获

当茶果色泽鲜艳、发红,果皮茸毛脱尽,果基毛硬而粗,籽壳变黑发亮,籽仁现油后进行收割。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基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珍珠岩50份、木炭粉43份、蛭石粉41份、椰糠41份、虾壳36份、高粱壳31份、尿素26份、狗尾草21份、硫酸铁10份、氯化铵6份、磷酸镁5份和水85份。

其中,所述步骤(2)中插穗长度为10cm,穗粗为0.3cm。

其中,所述步骤(3)中的处理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何首乌45份、海带粉37份、枳壳32份、五味子25份、葡萄糖酸锌16份、萘乙酸钠11份、abt生物菌生根粉6份、复硝酚钠4份和水200份。

其中,所述步骤(3)中处理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何首乌、海带粉、枳壳和五味子研磨粉碎过120目筛,放入水中煮沸,过滤得滤液,将滤液晾至常温后加入葡萄糖酸锌、萘乙酸钠、abt生物菌生根粉和复硝酚钠,混匀后制得所述处理液。

其中,所述步骤(4)中的营养土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园土35份、玉米秸秆31份、羊粪26份、蚯蚓粪26份、鸡蛋壳22份、松针粉21份、甜菜根16份、烟叶渣12份、尿素11份、黄腐酸钾10份、磷酸二氢铵6份、硫酸钙6份和壳聚糖4份。

其中,所述步骤(7)还包括除草和整形修剪。

其中,所述步骤(7)中的有机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谷壳碳25份、大豆饼8份、茶叶渣4份、松壳15份、酒糟11份、甘蔗渣10份和螃蟹壳6份。

实施例3

一种油茶的扦插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和整地

选择坡度在30°以内、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且ph值为6的沙质土壤或黄土壤作为种植地,深耕28cm,结合深耕每亩施入140kg基肥,耙平;

(2)、插穗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须根发达、芽眼饱满、无病虫害且完全老熟木质化的1年生油茶枝条作为插穗,每棵插穗上保留2片叶片;

(3)、插穗预处理

将插穗基部放入多菌灵溶液中浸泡消毒1min,洗净后将插穗基部放入处理液中浸泡处理5min;

(4)、扦插育苗

在棚内设置苗床,苗床底部覆盖一层厚度为10cm的细土,然后在细土上覆盖一层厚度为4cm的营养土,将步骤(2)预处理后的插穗斜扦入营养土中,控制行距为12cm,株距为4cm,插穗直立、叶面朝上,并露出地面高度3cm,浇透水;

扦插后每3天喷水1次,每9天喷施1次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及时除草和清理感病的插穗;

(5)、炼苗

在苗床上方搭建育苗棚:对插穗进行遮荫处理,遮挡65%的阳光,保持育苗棚内的湿度为95%;待生根后10天进行炼苗处理,炼苗前3天将育苗棚内湿度的降至70%,炼苗第10天拆除育苗棚;

(6)、移栽

待插穗高度达到15cm时,将插穗挖出,剪去2/5的须根,主根剪去1/3的长度,用泥浆包裹插穗根部,然后再用步骤(4)的营养土包裹在泥浆表面,在种植地中挖定植穴,穴深0.8m,向定植穴中移栽插穗;

所述泥浆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粘土55份、木炭粉16份、蛭石粉13份和水57份;

(7)、大田管理

肥水管理:适时浇水,在萌芽前、花期、挂果期分别追施有机肥1次;

病虫害防治:用45%多菌灵400倍液防治软腐病;

(8)、收获

当茶果色泽鲜艳、发黄,果皮茸毛脱尽,果基毛硬而粗,籽壳变黑发亮,籽仁现油后进行收割。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基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珍珠岩47份、木炭粉43份、蛭石粉40份、椰糠40份、虾壳35份、高粱壳30份、尿素25份、狗尾草20份、硫酸铁9份、氯化铵5份、磷酸镁4份和水80份。

其中,所述步骤(2)中插穗长度为7cm,穗粗为0.3cm。

其中,所述步骤(3)中的处理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何首乌42份、海带粉36份、枳壳31份、五味子23份、葡萄糖酸锌15份、萘乙酸钠10.5份、abt生物菌生根粉5.5份、复硝酚钠3.5份和水190份。

其中,所述步骤(3)中处理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何首乌、海带粉、枳壳和五味子研磨粉碎过110目筛,放入水中煮沸,过滤得滤液,将滤液晾至常温后加入葡萄糖酸锌、萘乙酸钠、abt生物菌生根粉和复硝酚钠,混匀后制得所述处理液。

其中,所述步骤(4)中的营养土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园土34.5份、玉米秸秆30份、羊粪25份、蚯蚓粪25份、鸡蛋壳21份、松针粉20份、甜菜根15份、烟叶渣11.5份、尿素10.5份、黄腐酸钾9份、磷酸二氢铵5.5份、硫酸钙5.5份和壳聚糖3份。

其中,所述步骤(7)还包括除草和整形修剪。

其中,所述步骤(7)中的有机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谷壳碳20份、大豆饼5份、茶叶渣3份、松壳14份、酒糟10.5份、甘蔗渣8份和螃蟹壳5.5份。

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