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针发酵制备的小麦专用腐植酸水溶肥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8558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肥料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松针发酵制备的小麦专用腐植酸水溶肥料。
背景技术
:小麦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因此,市场上小麦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肥料使用不合理,会导致小麦植株生长缓慢、营养不良、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下降,使其病害严重,从而麦粒瘪小、产量降低;松针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树脂、纤维素、木质素、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营养丰富,但是目前并没有利用松针制备腐植酸肥料用于小麦种植的技术;因此,发明一种利用松针发酵制备腐植酸肥料对小麦种植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松针发酵制备的小麦专用腐植酸水溶肥料。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松针发酵制备的小麦专用腐植酸水溶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发酵松针150~160份、磷酸二铵44~45份、硝酸钾33~34份、异佛尔酮二胺2.1~2.3份、巨豆三烯酮3.3~3.5份、去离子水125~130份;所述的发酵松针,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660~670重量份的新鲜松针投入粉碎机粉碎至80~90目,加入12~13重量份的醋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置入温度为192~194℃的蒸汽锅内恒温蒸汽处理18~20min,取出,室温自然冷却,加入4.5~4.7重量份的复合生物菌、2.1~2.3重量份的红糖和33~34重量份的去离子水用转速为150~160r/min的搅拌器搅拌16~18min,置入温度为35~37℃的发酵罐内恒温发酵88~90h,取出,得发酵松针。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醋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4%~9.8%。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复合生物菌,由以下重量比的生物菌制成:哈茨木霉菌:灰螺链霉菌:白酒红链霉菌:球毛壳菌:酒红土褐链霉菌=6.3~6.5:8.1~8.3:3.3~3.5:4.2~4.4:2.3~2.5。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松针发酵制备的小麦专用腐植酸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去离子水加热至温度为66~68℃,倒入反应釜内,加入磷酸二铵和硝酸钾用转速为80~90r/min的搅拌器搅拌22~24min,调整反应釜温度为31~33℃,加入发酵松针继续搅拌42~44min,取出,过110~120目滤布,取滤液;(2)向滤液中加入异佛尔酮二胺和巨豆三烯酮,用转速为110~120r/min的搅拌器搅拌17~19min,得松针发酵制备的小麦专用腐植酸水溶肥料;(3)真空袋装,贴标签,得成品。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在返青期和抽穗期做滴灌肥使用,每次使用量为8.7~8.9kg。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松针发酵制备的小麦专用腐植酸水溶肥料,能够与土壤中团聚体、微团聚体形成团粒,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有利于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的调节,与土壤结合后,能够增加阳离子的吸附量,起到隔盐、吸盐作用,抑制盐分上升,降低表土盐分含量,形成适合小麦根系生长发育的良好土壤环境,提高小麦产量;小麦返青期施肥,不但有效抑制土壤中越冬病菌侵染麦苗的地下茎和茎基部叶鞘,降低病害率,而且利于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促进弱苗转壮和增加穗数;小麦抽穗期施肥,有效促进叶片和根部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光合效率,防病抗倒,防止根系衰退,促进生理活动增强,吸收养分能力提高,有效使得麦粒饱满和产量提高,有效预防干热风危害、壮秆防倒、改善品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松针发酵制备的小麦专用腐植酸水溶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发酵松针150份、磷酸二铵44份、硝酸钾33~34份、异佛尔酮二胺2.1份、巨豆三烯酮3.3份、去离子水125份;所述的发酵松针,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660重量份的新鲜松针投入粉碎机粉碎至80目,加入12重量份的醋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置入温度为192℃的蒸汽锅内恒温蒸汽处理18min,取出,室温自然冷却,加入4.5重量份的复合生物菌、2.1重量份的红糖和33重量份的去离子水用转速为150r/min的搅拌器搅拌16min,置入温度为35℃的发酵罐内恒温发酵88h,取出,得发酵松针。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醋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4%。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复合生物菌,由以下重量比的生物菌制成:哈茨木霉菌:灰螺链霉菌:白酒红链霉菌:球毛壳菌:酒红土褐链霉菌=6.3:8.1:3.3:4.2:2.3。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松针发酵制备的小麦专用腐植酸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去离子水加热至温度为66℃,倒入反应釜内,加入磷酸二铵和硝酸钾用转速为80r/min的搅拌器搅拌22min,调整反应釜温度为31℃,加入发酵松针继续搅拌42min,取出,过110目滤布,取滤液;(2)向滤液中加入异佛尔酮二胺和巨豆三烯酮,用转速为110r/min的搅拌器搅拌17min,得松针发酵制备的小麦专用腐植酸水溶肥料;(3)真空袋装,贴标签,得成品。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在返青期和抽穗期做滴灌肥使用,每次使用量为8.7kg。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松针发酵制备的小麦专用腐植酸水溶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发酵松针155份、磷酸二铵44.5份、硝酸钾33.5份、异佛尔酮二胺2.2份、巨豆三烯酮3.4份、去离子水128份;所述的发酵松针,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665重量份的新鲜松针投入粉碎机粉碎至85目,加入12.5重量份的醋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置入温度为193℃的蒸汽锅内恒温蒸汽处理19min,取出,室温自然冷却,加入4.6重量份的复合生物菌、2.2重量份的红糖和33.5重量份的去离子水用转速为155r/min的搅拌器搅拌17min,置入温度为35~37℃的发酵罐内恒温发酵89h,取出,得发酵松针。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醋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6%。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复合生物菌,由以下重量比的生物菌制成:哈茨木霉菌:灰螺链霉菌:白酒红链霉菌:球毛壳菌:酒红土褐链霉菌=6.4:8.2:3.4:4.3:2.4。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松针发酵制备的小麦专用腐植酸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去离子水加热至温度为67℃,倒入反应釜内,加入磷酸二铵和硝酸钾用转速为85r/min的搅拌器搅拌23min,调整反应釜温度为32℃,加入发酵松针继续搅拌43min,取出,过115目滤布,取滤液;(2)向滤液中加入异佛尔酮二胺和巨豆三烯酮,用转速为115r/min的搅拌器搅拌18min,得松针发酵制备的小麦专用腐植酸水溶肥料;(3)真空袋装,贴标签,得成品。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在返青期和抽穗期做滴灌肥使用,每次使用量为8.8kg。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松针发酵制备的小麦专用腐植酸水溶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发酵松针160份、磷酸二铵45份、硝酸钾34份、异佛尔酮二胺2.3份、巨豆三烯酮3.5份、去离子水130份;所述的发酵松针,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670重量份的新鲜松针投入粉碎机粉碎至90目,加入13重量份的醋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置入温度为194℃的蒸汽锅内恒温蒸汽处理20min,取出,室温自然冷却,加入4.7重量份的复合生物菌、2.3重量份的红糖和34重量份的去离子水用转速为160r/min的搅拌器搅拌18min,置入温度为37℃的发酵罐内恒温发酵90h,取出,得发酵松针。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醋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4%~9.8%。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复合生物菌,由以下重量比的生物菌制成:哈茨木霉菌:灰螺链霉菌:白酒红链霉菌:球毛壳菌:酒红土褐链霉菌=6.5:8.3:3.5:4.4:2.5。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松针发酵制备的小麦专用腐植酸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去离子水加热至温度为68℃,倒入反应釜内,加入磷酸二铵和硝酸钾用转速为90r/min的搅拌器搅拌24min,调整反应釜温度为33℃,加入发酵松针继续搅拌44min,取出,过120目滤布,取滤液;(2)向滤液中加入异佛尔酮二胺和巨豆三烯酮,用转速为120r/min的搅拌器搅拌19min,得松针发酵制备的小麦专用腐植酸水溶肥料;(3)真空袋装,贴标签,得成品。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在返青期和抽穗期做滴灌肥使用,每次使用量为8.9kg。对比例1一种松针发酵制备的小麦专用腐植酸水溶肥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的组分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发酵松针150份、磷酸二铵44份、硝酸钾33~34份、去离子水125份。对比例2空白对照组使用本实施例的肥料与对比例的肥料种植“皖麦38”小麦25亩,平均分为5组,每组5亩,统计小麦病害率、平均千粒重和平均亩产量: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对比结果病害率(%)平均千粒重(g)平均亩产量(kg)相对增产率(%)实施例10.8647.51607.1323.91实施例20.8447.89608.8624.26实施例30.8347.74607.9824.08对比例14.5641.67533.218.82对比例28.3738.86489.98——从表1可知,在小麦返青期和抽穗期使用本发明的肥料能够有效降低小麦病害率,提高其平均千粒重和平均亩产量,增产23.91%~24.26%,有效提高其经济收益。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