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5672发布日期:2019-02-10 14:27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快速发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系发酵技术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快速发酵机。



背景技术:

堆肥是通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或酵素,在一定的条件与操作环境之下,使得有机物质转变成为腐植质的生物化学过程,是制作有机肥料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一般而言,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温阶段,在堆肥的初期,温度约15-45℃,此时一些醣类和淀粉类便开始分解。第二阶段是高温阶段,温度超过45℃以上便进入高温阶段,在高温阶段中,堆肥中的纤维素、蛋白质、木质素等等便会开始被嗜热性微生物的分解。高温阶段过了便进到第三阶段降温阶段,此时剩下较难分解的有机物会慢慢的被嗜温微生物再次分解,而使得腐植质不断增加,达到最后的稳定状态。

在上述过程当中,利用发酵槽来快速升温,让所使用的菌种快速达到发酵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温度,能够促进发酵过程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因此,台湾新型专利m456857号「快速堆肥发酵机」利用加热单元来维持发酵槽空间内的温度,再加上多个发酵单元的设计,加速翻搅堆肥,而能够大幅缩短有机堆肥所需要的时间。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所使用的加热单元仅设置在发酵槽底部,无法均匀且快速的使发酵槽内的温度提升到预定的工作温度,因此在加热过程中需要消耗许多能源,也增加了堆肥过程中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发酵机,在发酵过程中能够均匀且快速的升温,而有效促进发酵作用的进行。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发酵机,包含有一内槽、一外槽以及一开关装置。内槽具有一槽壁、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以及一搅拌棒,槽壁为u型,各侧壁设置于槽壁的两侧,使槽壁与两个侧壁间形成一搅拌空间,槽壁使用时的底部开设有一落料口,搅拌棒可转动地设置于两个侧壁之间。外槽具有一外壳、至少一加热装置以及一加热介质,内槽容置于外壳内,槽壁与外壳间间隔出一加热层,加热装置设置于加热层,加热介质可流动地设置于加热层中。开关装置设于落料口,其具有一伸缩杆、一连接板、一连接臂、一摆臂以及一底盖,伸缩杆与连接板的一端分别枢接在一侧壁,连接板的另一端与伸缩杆的另一端及连接臂连接,连接臂与摆臂枢接,摆臂末端设置有底盖。

通过上述构造,本发明所公开的快速发酵机通过加热介质的传导,加热装置所产生的热能能够更有效率的传递至槽壁,使得内槽里的温度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升高。发酵反应所发出的热能,也可通过加热介质达到保温以及均匀传导的效果,以减少热能的消耗,进而减少进行发酵反应的成本。

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所公开的快速发酵机还可具有一落料桶,该落料桶为漏斗状,设置于该落料口下方。

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所公开的快速发酵机还可具有至少一通气通道,该通气通道贯穿该内槽与该外槽,而与该搅拌空间连通。

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所公开的快速发酵机还可具有一传输装置,其一端设置于该落料桶内,另一端则可连接至传送目的地。

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所公开的快速发酵机还可具有一缓冲装置,其包含有一管路、一循环泵浦以及一储存箱,其中该循环泵浦与该储存箱分别设置于该管路且与该管路连通,该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外槽使用时候的上方与下方,并且分别连通该加热层。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特点,将于后续的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了解,这些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发明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2、3为本发明的左侧部分剖视图,主要显示外槽内部结构,以及开关装置开启与关闭的情况。

图4为本发明的前视图。

【符号说明】

快速发酵机10

内槽20马达202

槽壁22落料口222

侧壁24搅拌棒26

搅拌空间28

外槽30外壳32

加热装置34加热介质36

加热层38

开关装置40伸缩杆42

连接板44连接臂46

摆臂48底盖49

落料桶50

进气通道60

温度计70

传输装置80

缓冲装置90管路92

循环泵浦94储存箱9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见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快速发酵机10包含有一内槽20、一外槽30以及一开关装置40。

内槽20具有一槽壁22、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24以及一搅拌棒26。槽壁22为u型结构,各侧壁24设置于槽壁22的两侧,使得槽壁22与两个侧壁24之间,形成一搅拌空间28,槽壁22使用时的底部另开设有一个落料口222。搅拌棒26可转动地设置于两个侧壁24之间,进一步而言,搅拌棒26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穿设于各侧壁24,使搅拌棒26的身部容置于搅拌空间28当中。另有一个位于内槽20外的马达202,带动搅拌棒26转动进行搅拌。

外槽30具有一外壳32、至少一加热装置34以及一加热介质36。内槽20容置于外壳32当中,使得槽壁22与外壳32之间间隔出一加热层38,各加热装置34设置在加热层38中,加热介质36则可流动地设置在加热层38当中。于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4是加热棒,数量总共有六个,三个为一组设置在两侧;加热介质36则可以是液体或气体,例如蒸汽、煤油或其他油品,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2、图3所示,开关装置40设置在落料口222,其包含有一伸缩杆42、一连接板44、一连接臂46、一摆臂48以及一底盖49。伸缩杆42与连接板44的一端分别枢接在其中的一侧壁24上,连接板44的另一端与伸缩杆42的另一端及连接臂46连接,连接臂46与摆臂48枢接,摆臂48末端设置有底盖49。如图2所示,当伸缩杆42推伸的时候,连接板44向外转动带动连接臂46抬升,连接臂46抬升时带动摆臂48将底盖49朝接近落料口222的方向摆动,以紧闭落料口222。如图3所示,当伸缩杆42收缩的时候,连接板44向内转动带动连接臂46垂降,连接臂46垂降时带动摆臂46将底盖49朝远离落料口222的方向摆动,以开启落料口222。

从而,通过加热介质36的传导,加热装置34所产生的热能能够更有效率的传递至槽壁22,使得内槽20里的温度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升高到150℃以上。温度升高之后,再加入反应物至搅拌空间28中,使得反应物能够很快的升温至70℃以上,加入反应物后的升温过程只需利用内槽20原有的温度,无需再次加热。之后再加入菌种,使菌种快速的达到发酵反应的起始温度,达到起始温度之后,发酵反应所发出的热能,便可通过加热介质36达到保温以及均匀传导的效果,也能够使内槽20的温度维持在70℃以上超过120分钟,以减少热能的消耗,进而减少进行发酵反应的成本。

本发明所公开的快速发酵机10还可具有一落料桶50、至少一进气通道60以及一温度计70。其中,落料桶50为漏斗状,设置在落料口22下方,使得在快速发酵机10中反应完成的反应物落出内槽20后,能够堆放在落料桶50中等待运送。通气通道60则是贯穿内槽20与外槽30而与搅拌空间28连通,通气通道60可连接送气机,将新鲜空气送入搅拌空间28当中,以促进搅拌空间28内发酵作用的进行。于本实施例中,通气通道60的数量有两个,但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所提供的快速发酵机10还可具有一传输装置80,传输装置80的一端设置于落料桶50内,另一端则可连接至传送目的地,例如另一个发酵装置,而将落料桶50内经过发酵后的反应物传送到下一站进行其他后续处置。于本实施例中,传输装置80为螺运机,但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所提供的快速发酵机10还可具有一缓冲装置90,其包含有一管路92、一循环泵浦94以及一储存箱96。循环泵浦94与储存箱96分别设置于管路92且与管路92连通,管路9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外槽30使用时候的上方与下方并且分别连通加热层38。从而,当外槽30温度升高的时候,加热层38中的加热介质36会膨胀而溢出至储存箱96内,再通过循环泵浦94使得加热介质36能够在加热层38、管路92与储存箱96之间流动,达到内部循环的效果,更进一步使得热能均匀的被传导到内槽20当中。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以上结合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而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之后,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下,所作的种种简单的修饰、替换或构件的减省,均应属于本发明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