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堆积体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62659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堆积体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当在光纤用母材的制造过程中形成粉末堆积体时,有一种技术是通过在堆积体的两端附近配置侧部喷灯,对该部分的粉末堆积体进行烧制,来防止粉末堆积体部分剥离的粉末剥落(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165738号公报

有时候堆积在侧部喷灯更外侧位置的微粒子会剥落。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提供一种制造粉末堆积体的制造装置,包括:主喷灯,一边沿着靶棒的长度方向平行移动,一边在靶棒上堆积玻璃微粒子;及一对侧部喷灯,位于靶棒的两端部,对靶棒上堆积的玻璃微粒子的端部附近进行烧制;且一对侧部喷灯的至少一个具有多个加热用喷灯,所述多个加热用喷灯在靶棒的圆周方向上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提供一种制造粉末堆积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阶段:一边沿着靶棒的长度方向平行移动,一边在靶棒上堆积玻璃微粒子;及利用配置在靶棒两端部的一对侧部喷灯,对靶棒上堆积的玻璃微粒子的端部附近进行烧制;且一对侧部喷灯的至少一个具有多个加热用喷灯,所述多个加热用喷灯在靶棒的圆周方向上配置。

所述发明内容并未列举出本发明的所有可能特征。这些特征群的次组合也属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制造装置101的与靶棒60平行的概略水平截面图。

图2是制造装置101的与靶棒60平行的概略水平截面图。

图3是制造装置101的与靶棒60正交的概略垂直截面图。

图4是制造装置102的与靶棒60正交的概略垂直截面图。

图5是制造装置103的与靶棒60正交的概略垂直截面图。

图6是制造装置104的与靶棒60正交的概略垂直截面图。

图7是制造装置105的与靶棒60正交的概略垂直截面图。

图8是制造装置106的与靶棒60正交的概略垂直截面图。

图9是制造装置107的与靶棒60平行的概略水平截面图。

图10是制造装置107的与靶棒60正交的概略垂直截面图。

图11是制造装置108的与靶棒60正交的概略垂直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发明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下述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的发明。另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组合并非全部是发明的解決手段所必需的。

图1是表示制造粉末堆积体的制造装置101的一例的概略水平截面图。制造装置101具有腔室10、旋转机构20、夹头30、侧部喷灯40、及主喷灯70。

在腔室10内部的长度方向两端附近,分别配置有旋转机构20及夹头30。一对夹头30分别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腔室10旋转,并固持靶棒60的两端。旋转机构20通过旋转夹头30,来旋转夹头30固持的靶棒60。

主喷灯70具有第1堆积用喷灯81及第2堆积用喷灯82。第1堆积用喷灯81及第2堆积用喷灯82各自在相对于包含夹头30固持的靶棒60的垂直面对称的位置上,面朝靶棒60配置。第1堆积用喷灯81及第2堆积用喷灯82各自分别包含3根喷灯喷嘴,当被供给原料气体时,生成堆积在夹头30固持的靶棒60上的玻璃微粒子。

另外,主喷灯70与靶棒60的延伸方向平行地进行移动。因此,主喷灯70在夹头30之间一边沿着靶棒60的长度方向移动,边堆积玻璃微粒子,生成以靶棒60为中心轴的粉末堆积体50。

例如,将sicl4等原料气体和h2、o2、n2气体一起供给至主喷灯70,通过水解反应生成玻璃微粒子,并堆积在靶棒60上。这样,通过外置法形成粉末堆积体50。所形成的粉末堆积体通过烧结而透明化,变成包覆层。

侧部喷灯40分别配置在主喷灯70的移动范围的两端。另外,各侧部喷灯40具有相对于包含靶棒60的垂直面对称地配置的一对加热用喷灯41、42。加热用喷灯41、42和主喷灯70分开地,另行加热靶棒60上形成的粉末堆积体50的两端附近。

图2是制造装置101的与靶棒60平行的概略水平截面图。图2中示出的状态为,制造装置101动作,主喷灯70不断在靶棒60上堆积玻璃微粒子。

如图所示,主喷灯70包含的第1堆积用喷灯81及第2堆积用喷灯82各自能够个别地与靶棒60的延伸方向平行地移动。因此,例如,通过使第2堆积用喷灯82比第1堆积用喷灯81稍微晚一点移动,从各喷灯向靶棒60堆积玻璃微粒子的时序就会产生时间差。由此,能够防止第1堆积用喷灯81产生的火焰、和第2堆积用喷灯82产生的火焰干涉,导致堆积速度下降。

此外,从避免火焰干涉的观点出发,堆积用喷灯的返路也可以停止原料气体供给,来避免相互交错的喷灯的火焰干涉。另外,在执行这种控制时,也可以使堆积用喷灯的返路的移动速度高于去路的移动速度,来抑制堆积速度下降。

图3是表示从腔室10的长度方向端部侧观察制造装置101的情况的概略垂直截面图。如图所示,无论是侧部喷灯40的加热用喷灯41、42,还是主喷灯70的第1堆积用喷灯81及第2堆积用喷灯82,都分别沿着靶棒60的圆周方向相互分离地配置。另外,侧部喷灯40中的加热用喷灯41、42、及主喷灯70中的第1堆积用喷灯81及第2堆积用喷灯82,各自以穿过靶棒60的垂线为中心对称地配置。

在如上所述的制造装置101中,边利用旋转机构20旋转夹头30固持的靶棒60,边堆积主喷灯70生成的玻璃微粒子,由此沿着靶棒60的圆周方向大体均匀地堆积玻璃微粒子,可形成粉末堆积体50。进而,边利用主喷灯70堆积玻璃微粒子,边如已说明的那样,使主喷灯70沿着靶棒60的长度方向移动,沿着靶棒60的长度方向也大体均匀地堆积玻璃微粒子,由此在靶棒60的长度方向也能大体均匀地形成粉末堆积体50。

制造装置101中,第1堆积用喷灯81及第2堆积用喷灯82配置在靶棒60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窄的加热用喷灯41、42之间。这样,通过以被侧部喷灯40包围的方式配置主喷灯70,趁着主喷灯70生成并附着于靶棒60的玻璃微粒子的温度尚未下降时,利用侧部喷灯40进行加热,从而高效率地对粉末堆积体50的端部进行烧制。

此外,在靶棒60上堆积的粉末堆积体50的端部、即靶棒60上存在粉末堆积体50的区间和不存在粉末堆积体50的区间的交界处,当粉末堆积体50存在低密度部分时,有粉末堆积体50部分剥落的粉末剥落的情况。如果在产生了粉末剥落的状态下烧结粉末堆积体50使其透明玻璃化,则产生粉末剥落的部分会产生裂痕,变得无法作为光纤母材使用。然而,通过利用侧部喷灯4对粉末堆积体50的端部进行烧制,能够提升粉末堆积体50的端部的密度,从而抑制粉末剥落的产生。

另外,侧部喷灯40在粉末堆积体50的各端部,从隔着靶棒60配置的一对加热用喷灯41、42喷射加热用火焰。由此,加热用火焰蔓延到靶棒60整个周围,因此,主喷灯70产生的玻璃微粒子能够捕获流向侧部喷灯40更外侧的玻璃微粒子,防止玻璃微粒子附着于靶棒60。由此,在制造装置101中,也防止在侧部喷灯40更外侧附着于靶棒60的玻璃微粒子脱落。

这样,制造装置101将分别具有多个加热用喷灯41、42的侧部喷灯40,配置成能够加热粉末堆积体50的长度方向两端。由此,能够提升粉末堆积体50两端的密度,防止粉末剥落,并且还能抑制玻璃微粒子附着在靶棒60上被侧部喷灯40加热的加热区域。由此,能够制造没有裂痕且难以产生裂痕的光纤母材。

图4是以和图3相同的视角表示另一制造装置102的构成的概略垂直截面图。图示的制造装置102除了接下来要说明的部分,具有与图1、2所示的制造装置101相同的结构。因此,对共通要素附加相同参照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制造装置102和制造装置101在结构上的不同点在于,对主喷灯70追加了第3堆积用喷灯83。追加的第3堆积用喷灯83在靶棒60的圆周方向上配置在第1堆积用喷灯81和第2堆积用喷灯82之间。因此,主喷灯70中,在靶棒60的圆周方向上,第1堆积用喷灯81、第2堆积用喷灯82、及第3堆积用喷灯83的间隔变窄,主喷灯70每单位时间能够供给的玻璃微粒子的量增加。

另外,在制造装置102中,主喷灯70也配置成在靶棒60的圆周方向上被侧部喷灯40的加热用喷灯41、42夹持。由此,来自主喷灯70并堆积在靶棒60上的粉末堆积体50,在其两端处被侧部喷灯40烧制,抑制粉末剥落。另外,玻璃微粒子在靶棒60的两端附近被侧部喷灯40的火焰阻止,防止其在侧部喷灯40更外侧堆积。

图5是以和图4相同的视角表示另一制造装置103的构成的概略垂直截面图。图示的制造装置103除了追加了第4堆积用喷灯84,具有与图4所示的制造装置102相同的结构。因此,对共通要素附加相同参照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追加的第4堆积用喷灯84在靶棒60的圆周方向上,在第1堆积用喷灯81与第2堆积用喷灯82之间,和第3堆积用喷灯83一起等间隔地配置。因此,制造装置103的主喷灯70中,在靶棒60的圆周方向上,第1堆积用喷灯81、第2堆积用喷灯82、第3堆积用喷灯83、及第4堆积用喷灯84的间隔变得比制造装置102更窄,主喷灯70每单位时间能够供给的玻璃微粒子的量也增加。

另外,在制造装置103中,主喷灯70也配置成在靶棒60的圆周方向上被侧部喷灯40的加热用喷灯41、42夹持。由此,来自主喷灯70并堆积在靶棒60上的粉末堆积体50,在其两端处被侧部喷灯40烧制,抑制粉末剥落。另外,玻璃微粒子在靶棒60的两端附近被侧部喷灯40的火焰阻止,防止其在侧部喷灯40更外侧堆积。

图6是以和图5相同的视角表示另一制造装置104的构成的概略垂直截面图。图示的制造装置104除了进一步追加了第5堆积用喷灯85,具有和图5所示的制造装置103相同的结构。因此,对共通要素附加相同参照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追加的第5堆积用喷灯85在靶棒60的圆周方向上,在第1堆积用喷灯81与第2堆积用喷灯82之间,和第3堆积用喷灯83及第4堆积用喷灯84一起等间隔地配置。因此,制造装置104的主喷灯70中,在靶棒60的圆周方向上,第1堆积用喷灯81、第2堆积用喷灯82、第3堆积用喷灯83、第4堆积用喷灯84、及第5堆积用喷灯85的间隔变得比制造装置103更窄,主喷灯70每单位时间能够供给的玻璃微粒子的量也增加。

另外,在制造装置104中,主喷灯70也配置成在靶棒60的圆周方向上被侧部喷灯40的一对加热用喷灯41、42夹持。由此,来自主喷灯70并堆积在靶棒60上的粉末堆积体50,在其两端处被侧部喷灯40烧制,抑制粉末剥落。另外,玻璃微粒子在靶棒60的两端附近被侧部喷灯40的火焰阻止,防止其在侧部喷灯40更外侧堆积。

这样,通过增加形成主喷灯70的堆积用喷灯81、82、83、84、85的数量,能提升玻璃微粒子的堆积速度,提高粉末堆积体50的生产性。另外,即使形成主喷灯70的堆积用喷灯数量增加时,也是以夹持且包围主喷灯70的方式配置加热用喷灯41、42来形成侧部喷灯40,由此能够高效率地对靶棒60上形成的粉末堆积体50的两端进行烧制,从而能够抑制粉末剥落。另外,由于加热用喷灯41、42的火焰是从靶棒60的两侧喷射,因此可防止从主喷灯70向靶棒60堆积的玻璃微粒子越过侧部喷灯40的火焰而在外侧堆积。

此外,如上所述,通过分别用一对加热用喷灯41、42形成各侧部喷灯40,会产生抑制粉末剥落的效果,但当要制造的粉末堆积体50更大型化时,也可以进一步增加形成侧部喷灯40的加热用喷灯的数量。但是,如果加热用喷灯过度加热,靶棒60变得容易软化,并且燃料消耗也增加,因此不宜无必要地增加加热用喷灯的数量。

图7是以和图6相同的视角表示另一制造装置105的构成的概略垂直截面图。图示的制造装置105除了在主喷灯70中省略第5堆积用喷灯85,并在侧部喷灯40中追加了第3加热用喷灯43,具有和图6所示的制造装置104相同的结构。因此,对共通要素附加相同参照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在制造装置105中,加热用喷灯41、42、43相对于形成主喷灯70的堆积用喷灯(81、82、83、84)的比例相对增加。由此,能够高效率地加热所形成的粉末堆积体50的两端进行烧制。另外,由于加热用喷灯41、42、43相互的间隔变窄,因此在靶棒60的长度方向上能够更加有效地阻止玻璃微粒子在被侧部喷灯40夹持的区间的外侧堆积。

图8是以和图3~6相同的视角表示另一制造装置106的构成的概略垂直截面图。图示的制造装置106除了具备由单一的第1堆积用喷灯81形成的主喷灯70、及在图示的视角中由以第1堆积用喷灯81为中心而对称配置的一对加热用喷灯41、42形成的侧部喷灯40,具有与图3~6所示的制造装置101、102、103、104相同的结构。因此,对共通要素附加相同参照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在制造装置106中,能够极其高效率地加热由主喷灯70生成并在靶棒60上堆积的玻璃微粒子。另外,能够确实地捕捉由主喷灯70生成并浮游的玻璃微粒子,从而确实地防止玻璃微粒子在被侧部喷灯40夹持的区间更外侧附着于靶棒60。

此外,在图8中,例示了单一的第1堆积用喷灯81与一对加热用喷灯41、42的组合,但也可以设置多个该组合来形成制造装置106。由此,能够高水准地利用主喷灯70实现高堆积效率,利用侧部喷灯40实现裂痕防止。

图9是表示以和图1相同的视角观察作为比较例的制造装置107的情况的概略垂直截面图。为了和作为实施例的制造装置101、102、103、104进行比较,制造装置107分别使用单一的加热用喷灯41来形成侧部喷灯40,除此以外的结构具有和图1、图2、及图3所示的制造装置101相同的结构。因此,对共通要素附加相同参照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图10是以和图3相同的视角观察制造装置107的概略垂直截面图。如图所示,在制造装置107中,侧部喷灯40由单一的加热用喷灯41形成。另一方面,主喷灯70具有一对喷灯,即第1堆积用喷灯81及第2堆积用喷灯82。

在制造装置107中,在图示的端面上,单一的加热用喷灯41配置在第1堆积用喷灯81的附近。换句话说,加热用喷灯41配置在远离第2堆积用喷灯82的位置。由此,当从第1堆积用喷灯81产生的玻璃微粒子在靶棒60上堆积时,加热用喷灯41就会高效率地加热玻璃微粒子进行烧制。另外,从第1堆积用喷灯81产生后未在靶棒60堆积而是浮游的玻璃微粒子被加热用喷灯41的火焰捕捉,防止其在侧部喷灯40的外侧堆积到靶棒60上。

然而,在制造装置107中,由于加热用喷灯41的位置远离从第2堆积用喷灯82产生的玻璃微粒子,因此对第1堆积用喷灯81产生的玻璃微粒子的加热效率相对下降。另外,在制造装置107中,由于加热用喷灯41远离第2堆积用喷灯82,因此当第2堆积用喷灯82到达移动范围的端部时,包含玻璃微粒子的火焰有一部分未被加热用喷灯41的火焰阻止,扩散到侧部喷灯40的外侧,会在靶棒60的端部形成未被烧制的低密度粉末堆积体90。

图11是另一制造装置108的与靶棒60正交的概略垂直截面图。制造装置108除了使加热用喷灯41和第1堆积用喷灯81及第2堆积用喷灯82具有图示的面上的位置关系以外,具有与图9、10所示的制造装置107相同的结构。

在制造装置108中,单一的加热用喷灯41配置在第1堆积用喷灯81及第2堆积用喷灯82的大体中央处。因此,加热用喷灯41和第1堆积用喷灯81、及第2堆积用喷灯82各自的间隔大体相等,任一堆积用喷灯生成的玻璃微粒子都被加热用喷灯41大体均等地加热。

然而,如果从第1堆积用喷灯81及第2堆积用喷灯82的任一个产生的玻璃微粒子附着于靶棒60,则会在相对短时间内被侧部喷灯加热。然而,从第1堆积用喷灯81及第2堆积用喷灯82的另一个产生并附着于靶棒60的玻璃微粒子,在靶棒60大体旋转1周后才被侧部喷灯40加热。因这种条件差异,在靶棒60上形成的粉末堆积体50的端部附近,密度变得不均匀。

另外,从图11所示的视角观察可知,使用单一的加热用喷灯41时,会加热靶棒60的周面的单侧,另一方面,火焰并未充分蔓延至其背面的部分。因此,主喷灯70生成的玻璃微粒子有一部分会沿着靶棒60的长度方向,浮游到被侧部喷灯40夹持的区间的外侧并堆积在靶棒60上。由此,在靶棒60的两端附近形成密度低的低密度粉末堆积体90。

低密度粉末堆积体90其本身的密度低,对靶棒60的附着力弱。另外,在形成后也不会被侧部喷灯40烧制。因此,如果堆积量增加而重量变大,则会产生粉末剥落。

这样,对具有多个堆积用喷灯的主喷灯70,组合由单一的加热用喷灯41形成的侧部喷灯40时,当主喷灯70到达移动范围的端部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和侧部喷灯40之间的间隔大的堆积用喷灯。因此,有时候粉末堆积体50端部并未被侧部喷灯40充分烧制。另外,在靶棒60的长度方向上,部分玻璃微粒子会堆积到侧部喷灯40的外侧,形成并未被侧部喷灯40烧制的低密度粉末堆积体90。

换句话说,利用沿着靶棒60的圆周方向分离配置的多个加热用喷灯41、42来形成侧部喷灯40,由此即使增加形成主喷灯70的堆积用喷灯的数量,也能够抑制粉末剥落的产生。因此,通过增加堆积用喷灯来提升玻璃微粒子的堆积速度,能够提升光纤用母材的生产性。

如上所述,当使用在粉末堆积体50的两端分别各配置1个加热用喷灯41形成侧部喷灯40的制造装置108进行制造时,在堆积了制品重量的80重量%~100重量%的粉末堆积体50上产生裂痕。此外,在使用图1~3所示的制造装置101所制造的粉末堆积体50上,完全没有产生如上所述的裂痕。

以上,使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记载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可以施加多种变更或改良。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可明白,施加了这种变更或改良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关于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中表示的装置、系统、程序、以及方法的动作、次序、步骤、及阶段等各处理的执行顺序,应留意只要未特别明确表达为“在之前”、“先于”等,且上一处理的输出要勇于下一处理,就能以任意顺序实现。关于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中的动作流程,虽然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了“首先,”、“接着,”等进行了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必须以该顺序实施。

[符号的说明]

10腔室

20旋转机构

30夹头

40侧部喷灯

41、42、43加热用喷灯

50粉末堆积体

60靶棒

70主喷灯

81第1堆积用喷灯

82第2堆积用喷灯

83第3堆积用喷灯

84第4堆积用喷灯

85第5堆积用喷灯

90低密度粉末堆积体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制造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