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腐酸钾的溶解装置和溶解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70734阅读:14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黄腐酸钾尿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腐酸钾的溶解装置和溶解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黄腐酸钾是一种纯天然矿物质活性钾元素肥,黄腐酸钾内含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病毒抑制剂等多种营养成分,使养分更充足、补给更合理,从而避免了作物因缺少元素而造成的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使作物株型更旺盛叶色更浓绿,抗倒伏能力更强。黄腐酸钾能及时的补充土壤中所流失的养分,使土壤活化,具有生命力,减少了土壤内养分被过度吸收引起的重茬病害,产品完全可以代替含量相同的硫酸钾或氯化钾及硫酸钾镁,而且天然、环保。

但是在用粉体黄腐酸钾制造黄腐酸钾尿素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黄腐酸钾完全溶于水中,将其完全溶于水的过程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其主要原因为黄腐酸钾粉体加入水里,即使加入很慢,也会形成很多大小不一的灰包,悬在液层的上部,这些灰包外部是部分溶化的黄腐酸钾胶体,内部是干粉,灰包外的液体成分很难继续渗入灰包内部,即使用强力搅拌,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增加能耗,而且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且易导致计量泵前的过滤器被灰包堵塞,造成生产黄腐酸钾尿素不连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艺设计合理、在黄腐酸钾能够完全溶解的前提下加快溶解速度、减少脱盐水和蒸汽用量、降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的蒸发负担、降低资源能耗和适合工业化连续生产的一种黄腐酸钾的溶解装置和溶解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黄腐酸钾储料罐、尿素蒸发系统和尿素蒸发造粒系统,尿素蒸发系统的解吸废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搅拌槽的解吸废液进口相连,搅拌槽下部的一侧设有循环液出口,循环液出口通过第一离心泵与固液喷射器的液体进口相连,固液喷射器的固体进口通过星型阀门与黄腐酸钾储料罐底部的出料口相连,固液喷射器的出口通过管道混合器与搅拌槽的循环液进口相连,搅拌槽下部的另一侧设有黄腐酸钾溶液出口,黄腐酸钾溶液出口通过第一过滤器和第二离心泵与储料罐的进口相连,储料罐的出口通过第二过滤器和第三离心泵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相连。

优选地,所述搅拌槽的顶部设有第一搅拌电机,第一搅拌电机的底部通过第一搅拌轴与第一搅拌叶片相连,搅拌槽的内壁上设有折流板,搅拌槽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换热盘管,第一换热盘管的一端与饱和蒸汽管道相连,第一换热盘管的另一端与冷凝水管道相连。

优选地,所述折流板为长方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折流板为两个,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搅拌槽内壁的中间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储料罐的顶部设有第二搅拌电机,第二搅拌电机的底部通过第二搅拌轴与第二搅拌叶片相连,储料罐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换热盘管,第二换热盘管的一端与饱和蒸汽管道相连,第一换热盘管的另一端与冷凝水管道相连。

优选地,所述尿素蒸发系统的解吸废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搅拌槽的解吸废液进口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流量计和第一阀门;循环液出口与第一离心泵之间设有第二阀门;黄腐酸钾溶液出口与第一过滤器之间设有第三阀门;储料罐的出口与第二过滤器之间设有第四阀门;第三离心泵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之间设有第五阀门和第二流量计。

一种黄腐酸钾的溶解装置的溶解方法,该溶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关闭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打开第一阀门,并启动第一搅拌电机,使不低于65℃的解吸废液通过尿素蒸发系统的解吸废液出口和搅拌槽的解吸废液进口进入搅拌槽内,进液完毕后关闭第一阀门,并打第二阀门;

步骤二:启动第一离心泵,打开星型阀门,使黄腐酸钾储料罐内的黄腐酸钾进入固液喷射器中的同时使步骤一中搅拌槽内的解吸废液进入固液喷射器内,黄腐酸钾与解吸废液混合后进入管道混合器内再次混合,再次混合后进入搅拌槽内通过第一搅拌叶片进行搅拌制成黄腐酸钾溶液;

步骤三:重复上述步骤二,使黄腐酸钾的不断加入黄腐酸钾溶液中,溶液浓度逐渐提高,当固含量达到20%-22%时,关闭星型阀门和第二阀门,并停止第一离心泵运行,打开第三阀门,启动第二离心泵,使固含量达到20%-22%的黄腐酸钾溶液通过第一过滤器、第二离心泵和储料罐的进口进入储料罐内,在储料罐内通过第二搅拌叶片继续搅拌黄腐酸钾溶液;

步骤四:打开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并启动第三离心泵,使步骤三中继续搅拌黄腐酸钾溶液通过第四阀门、第二过滤器、第三离心泵、第五阀门和第二流量计进入尿素蒸发造粒系统中的熔融尿素中进行混合,混合后进入造粒系统中进行造粒,即可;

步骤五:当步骤四中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打开的同时,重复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二,当步骤二完成后,关闭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并完成上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以实现连续生产。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中黄腐酸钾溶液通过第二流量计进行流量计量,并通过第五阀门对黄腐酸钾溶液的流量进行调整,使进入尿素蒸发造粒系统的黄腐酸钾溶液重量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熔融尿素的重量比为:3∶25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黄腐酸钾的溶解装置在制备黄腐酸钾尿素中的应用。

本发明摒弃了传统中采用脱盐水或蒸汽冷凝水溶解黄腐酸钾的方式,而是创新的采用尿素蒸发系统中的解析废液溶解粉体黄腐酸钾,解析废液温度能够达到65℃以上,不仅节省了脱盐水和蒸汽用量,同时降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的蒸发负担;另外,采用固液喷射器和管道混合器的联合作用以及搅拌槽内搅拌装置和折流板的作用,使粉体黄腐酸钾快速的完全溶解于解吸废液中,与现有的溶解工艺相比,可以将溶解时间由2-3h减少至30-40min,并能够完全溶解,不产生灰包,缩短了溶解时间,减少了资源消耗;具有结构简单、工艺设计合理、在黄腐酸钾能够完全溶解的前提下加快溶解速度、减少脱盐水和蒸汽用量、降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的蒸发负担、降低资源能耗和适合工业化连续生产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黄腐酸钾的溶解装置和溶解方法及应用,其中,黄腐酸钾的溶解装置为:包括黄腐酸钾储料罐1、尿素蒸发系统22和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尿素蒸发系统22的解吸废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搅拌槽7的解吸废液进口相连,搅拌槽7下部的一侧设有循环液出口,循环液出口通过第一离心泵5与固液喷射器3的液体进口相连,固液喷射器3的固体进口通过星型阀门2与黄腐酸钾储料罐1底部的出料口相连,固液喷射器3的出口通过管道混合器4与搅拌槽7的循环液进口相连,搅拌槽7下部的另一侧设有黄腐酸钾溶液出口,黄腐酸钾溶液出口通过第一过滤器9和第二离心泵10与储料罐12的进口相连,储料罐12的出口通过第二过滤器13和第三离心泵14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相连。所述搅拌槽7的顶部设有第一搅拌电机6,第一搅拌电机6的底部通过第一搅拌轴24与第一搅拌叶片25相连,搅拌槽7的内壁上设有折流板8,搅拌槽7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换热盘管26,第一换热盘管26的一端与饱和蒸汽管道相连,第一换热盘管26的另一端与冷凝水管道相连。所述折流板8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折流板8为两个,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搅拌槽7内壁的中间位置上。所述储料罐12的顶部设有第二搅拌电机11,第二搅拌电机11的底部通过第二搅拌轴28与第二搅拌叶片29相连,储料罐12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换热盘管27,第二换热盘管27的一端与饱和蒸汽管道相连,第一换热盘管27的另一端与冷凝水管道相连。所述尿素蒸发系统22的解吸废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搅拌槽7的解吸废液进口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流量计17和第一阀门16;循环液出口与第一离心泵5之间设有第二阀门18;黄腐酸钾溶液出口与第一过滤器9之间设有第三阀门19;储料罐12的出口与第二过滤器13之间设有第四阀门20;第三离心泵14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之间设有第五阀门21和第二流量计15。

一种黄腐酸钾的溶解装置的溶解方法,该溶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关闭第二阀门18和第三阀门19,打开第一阀门16,并启动第一搅拌电机6,使不低于65℃的解吸废液通过尿素蒸发系统22的解吸废液出口和搅拌槽7的解吸废液进口进入搅拌槽7内,进液完毕后关闭第一阀门16,并打第二阀门18;

步骤二:启动第一离心泵5,打开星型阀门2,使黄腐酸钾储料罐1内的黄腐酸钾进入固液喷射器3中的同时使步骤一中搅拌槽7内的解吸废液进入固液喷射器3内,黄腐酸钾与解吸废液混合后进入管道混合器4内再次混合,再次混合后进入搅拌槽7内通过第一搅拌叶片25进行搅拌制成黄腐酸钾溶液;

步骤三:重复上述步骤二,使黄腐酸钾的不断加入黄腐酸钾溶液中,溶液浓度逐渐提高,当固含量达到20%-22%时,关闭星型阀门2和第二阀门18,并停止第一离心泵5运行,打开第三阀门19,启动第二离心泵10,使固含量达到20%-22%的黄腐酸钾溶液通过第一过滤器9、第二离心泵10和储料罐12的进口进入储料罐12内,在储料罐12内通过第二搅拌叶片29继续搅拌黄腐酸钾溶液;

步骤四:打开第四阀门20和第五阀门21,并启动第三离心泵14,使步骤三中继续搅拌黄腐酸钾溶液通过第四阀门20、第二过滤器13、第三离心泵14、第五阀门21和第二流量计15进入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中的熔融尿素中进行混合,混合后进入造粒系统中进行造粒,即可;

步骤五:当步骤四中第四阀门20和第五阀门21打开的同时,重复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二,当步骤二完成后,关闭第四阀门20和第五阀门21,并完成上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以实现连续生产。所述步骤四中黄腐酸钾溶液通过第二流量计15进行流量计量,并通过第五阀门21对黄腐酸钾溶液的流量进行调整,使进入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的黄腐酸钾溶液重量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熔融尿素的重量比为:3∶25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黄腐酸钾的溶解装置在制备黄腐酸钾尿素中的应用。

本发明摒弃了传统中采用脱盐水或蒸汽冷凝水溶解黄腐酸钾的方式,而是创新的采用尿素蒸发系统22中的解析废液溶解粉体黄腐酸钾,解析废液温度能够达到65℃以上,不仅节省了脱盐水和蒸汽用量,同时降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的蒸发负担;通过解吸废液配制黄腐酸钾溶液的优点在于,尿素蒸发系统22蒸发出来的黄腐酸钾溶液的水分本身来自于蒸发系统不打破尿素蒸发的解吸废液平衡,不额外增加解吸废液槽的负担,另外解析废液的温度较高,温度越高越黄腐酸钾溶解速度越快越充分;每配制一吨黄腐酸钾溶液较之前可节约用脱盐水800kg,蒸汽用量25kg。解吸废液以较高流速经过固液喷射器3抽走来自星型阀门2的粉体黄腐酸钾,在这个过程中,黄腐酸钾与解吸废液均匀接触;经过管道混合器4黄腐酸钾与解吸废液加速混合和溶解,水流在管道混合器4中螺旋叶片的作用下流向发生变化,产生紊流能提高混合效率,并有打散聚团的黄腐酸钾阻止灰包形成的作用,混合后的黄腐酸钾溶液进入搅拌槽7继续搅拌溶解,搅拌器转速为100r/min,搅拌槽7内折流板8的作用是改变溶液流向,形成涡流,提高溶解效率;由于溶液是瞬时在管道混合器4通过,所以管道混合器4起到的作用是初步混合,最后的完全溶解过程是在搅拌槽7内完成,通过采用固液喷射器3和管道混合器4的联合作用以及搅拌槽7内搅拌装置和折流板8的作用,使粉体黄腐酸钾快速的完全溶解于解吸废液中,与现有的溶解工艺相比,可以将溶解时间由2-3h减少至30-40min,并能够完全溶解,不产生灰包,缩短了溶解时间,减少了资源消耗;另外,储料罐12中的搅拌装置能够防止由于溶液将静置导致液面凝固形成干皮,影响后续工序的正常使用;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和溶解方法,能够实现黄腐酸钾尿素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为了更加清楚的解释本发明,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其进行进一步说明。具体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一

一种黄腐酸钾的溶解装置,包括黄腐酸钾储料罐1、尿素蒸发系统22和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尿素蒸发系统22的解吸废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搅拌槽7的解吸废液进口相连,搅拌槽7下部的一侧设有循环液出口,循环液出口通过第一离心泵5与固液喷射器3的液体进口相连,固液喷射器3的固体进口通过星型阀门2与黄腐酸钾储料罐1底部的出料口相连,固液喷射器3的出口通过管道混合器4与搅拌槽7的循环液进口相连,搅拌槽7下部的另一侧设有黄腐酸钾溶液出口,黄腐酸钾溶液出口通过第一过滤器9和第二离心泵10与储料罐12的进口相连,储料罐12的出口通过第二过滤器13和第三离心泵14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相连。所述搅拌槽7的顶部设有第一搅拌电机6,第一搅拌电机6的底部通过第一搅拌轴24与第一搅拌叶片25相连,搅拌槽7的内壁上设有折流板8,搅拌槽7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换热盘管26,第一换热盘管26的一端与饱和蒸汽管道相连,第一换热盘管26的另一端与冷凝水管道相连。所述折流板8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折流板8为两个,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搅拌槽7内壁的中间位置上。所述储料罐12的顶部设有第二搅拌电机11,第二搅拌电机11的底部通过第二搅拌轴28与第二搅拌叶片29相连,储料罐12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换热盘管27,第二换热盘管27的一端与饱和蒸汽管道相连,第一换热盘管27的另一端与冷凝水管道相连。所述尿素蒸发系统22的解吸废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搅拌槽7的解吸废液进口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流量计17和第一阀门16;循环液出口与第一离心泵5之间设有第二阀门18;黄腐酸钾溶液出口与第一过滤器9之间设有第三阀门19;储料罐12的出口与第二过滤器13之间设有第四阀门20;第三离心泵14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之间设有第五阀门21和第二流量计15。

一种黄腐酸钾的溶解装置的溶解方法,该溶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关闭第二阀门18和第三阀门19,打开第一阀门16,并启动第一搅拌电机6,使不低于65℃的解吸废液通过尿素蒸发系统22的解吸废液出口和搅拌槽7的解吸废液进口进入搅拌槽7内,进液完毕后关闭第一阀门16,并打第二阀门18;

步骤二:启动第一离心泵5,打开星型阀门2,使黄腐酸钾储料罐1内的黄腐酸钾进入固液喷射器3中的同时使步骤一中搅拌槽7内的解吸废液进入固液喷射器3内,黄腐酸钾与解吸废液混合后进入管道混合器4内再次混合,再次混合后进入搅拌槽7内通过第一搅拌叶片25进行搅拌制成黄腐酸钾溶液;

步骤三:重复上述步骤二,使黄腐酸钾的不断加入黄腐酸钾溶液中,溶液浓度逐渐提高,当固含量达到20%时,关闭星型阀门2和第二阀门18,并停止第一离心泵5运行,打开第三阀门19,启动第二离心泵10,使固含量达到20%的黄腐酸钾溶液通过第一过滤器9、第二离心泵10和储料罐12的进口进入储料罐12内,在储料罐12内通过第二搅拌叶片29继续搅拌黄腐酸钾溶液;

步骤四:打开第四阀门20和第五阀门21,并启动第三离心泵14,使步骤三中继续搅拌黄腐酸钾溶液通过第四阀门20、第二过滤器13、第三离心泵14、第五阀门21和第二流量计15进入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中的熔融尿素中进行混合,混合后进入造粒系统中进行造粒,即可;

步骤五:当步骤四中第四阀门20和第五阀门21打开的同时,重复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二,当步骤二完成后,关闭第四阀门20和第五阀门21,并完成上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以实现连续生产。所述步骤四中黄腐酸钾溶液通过第二流量计15进行流量计量,并通过第五阀门21对黄腐酸钾溶液的流量进行调整,使进入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的黄腐酸钾溶液重量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熔融尿素的重量比为:3∶250。

实施例二

一种黄腐酸钾的溶解装置,包括黄腐酸钾储料罐1、尿素蒸发系统22和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尿素蒸发系统22的解吸废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搅拌槽7的解吸废液进口相连,搅拌槽7下部的一侧设有循环液出口,循环液出口通过第一离心泵5与固液喷射器3的液体进口相连,固液喷射器3的固体进口通过星型阀门2与黄腐酸钾储料罐1底部的出料口相连,固液喷射器3的出口通过管道混合器4与搅拌槽7的循环液进口相连,搅拌槽7下部的另一侧设有黄腐酸钾溶液出口,黄腐酸钾溶液出口通过第一过滤器9和第二离心泵10与储料罐12的进口相连,储料罐12的出口通过第二过滤器13和第三离心泵14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相连。所述搅拌槽7的顶部设有第一搅拌电机6,第一搅拌电机6的底部通过第一搅拌轴24与第一搅拌叶片25相连,搅拌槽7的内壁上设有折流板8,搅拌槽7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换热盘管26,第一换热盘管26的一端与饱和蒸汽管道相连,第一换热盘管26的另一端与冷凝水管道相连。所述折流板8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折流板8为两个,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搅拌槽7内壁的中间位置上。所述储料罐12的顶部设有第二搅拌电机11,第二搅拌电机11的底部通过第二搅拌轴28与第二搅拌叶片29相连,储料罐12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换热盘管27,第二换热盘管27的一端与饱和蒸汽管道相连,第一换热盘管27的另一端与冷凝水管道相连。所述尿素蒸发系统22的解吸废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搅拌槽7的解吸废液进口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流量计17和第一阀门16;循环液出口与第一离心泵5之间设有第二阀门18;黄腐酸钾溶液出口与第一过滤器9之间设有第三阀门19;储料罐12的出口与第二过滤器13之间设有第四阀门20;第三离心泵14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之间设有第五阀门21和第二流量计15。

一种黄腐酸钾的溶解装置的溶解方法,该溶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关闭第二阀门18和第三阀门19,打开第一阀门16,并启动第一搅拌电机6,使不低于65℃的解吸废液通过尿素蒸发系统22的解吸废液出口和搅拌槽7的解吸废液进口进入搅拌槽7内,进液完毕后关闭第一阀门16,并打第二阀门18;

步骤二:启动第一离心泵5,打开星型阀门2,使黄腐酸钾储料罐1内的黄腐酸钾进入固液喷射器3中的同时使步骤一中搅拌槽7内的解吸废液进入固液喷射器3内,黄腐酸钾与解吸废液混合后进入管道混合器4内再次混合,再次混合后进入搅拌槽7内通过第一搅拌叶片25进行搅拌制成黄腐酸钾溶液;

步骤三:重复上述步骤二,使黄腐酸钾的不断加入黄腐酸钾溶液中,溶液浓度逐渐提高,当固含量达到22%时,关闭星型阀门2和第二阀门18,并停止第一离心泵5运行,打开第三阀门19,启动第二离心泵10,使固含量达到22%的黄腐酸钾溶液通过第一过滤器9、第二离心泵10和储料罐12的进口进入储料罐12内,在储料罐12内通过第二搅拌叶片29继续搅拌黄腐酸钾溶液;

步骤四:打开第四阀门20和第五阀门21,并启动第三离心泵14,使步骤三中继续搅拌黄腐酸钾溶液通过第四阀门20、第二过滤器13、第三离心泵14、第五阀门21和第二流量计15进入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中的熔融尿素中进行混合,混合后进入造粒系统中进行造粒,即可;

步骤五:当步骤四中第四阀门20和第五阀门21打开的同时,重复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二,当步骤二完成后,关闭第四阀门20和第五阀门21,并完成上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以实现连续生产。所述步骤四中黄腐酸钾溶液通过第二流量计15进行流量计量,并通过第五阀门21对黄腐酸钾溶液的流量进行调整,使进入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的黄腐酸钾溶液重量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熔融尿素的重量比为:3∶250。

实施例三

一种黄腐酸钾的溶解装置,包括黄腐酸钾储料罐1、尿素蒸发系统22和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尿素蒸发系统22的解吸废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搅拌槽7的解吸废液进口相连,搅拌槽7下部的一侧设有循环液出口,循环液出口通过第一离心泵5与固液喷射器3的液体进口相连,固液喷射器3的固体进口通过星型阀门2与黄腐酸钾储料罐1底部的出料口相连,固液喷射器3的出口通过管道混合器4与搅拌槽7的循环液进口相连,搅拌槽7下部的另一侧设有黄腐酸钾溶液出口,黄腐酸钾溶液出口通过第一过滤器9和第二离心泵10与储料罐12的进口相连,储料罐12的出口通过第二过滤器13和第三离心泵14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相连。所述搅拌槽7的顶部设有第一搅拌电机6,第一搅拌电机6的底部通过第一搅拌轴24与第一搅拌叶片25相连,搅拌槽7的内壁上设有折流板8,搅拌槽7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换热盘管26,第一换热盘管26的一端与饱和蒸汽管道相连,第一换热盘管26的另一端与冷凝水管道相连。所述折流板8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折流板8为两个,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搅拌槽7内壁的中间位置上。所述储料罐12的顶部设有第二搅拌电机11,第二搅拌电机11的底部通过第二搅拌轴28与第二搅拌叶片29相连,储料罐12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换热盘管27,第二换热盘管27的一端与饱和蒸汽管道相连,第一换热盘管27的另一端与冷凝水管道相连。所述尿素蒸发系统22的解吸废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搅拌槽7的解吸废液进口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流量计17和第一阀门16;循环液出口与第一离心泵5之间设有第二阀门18;黄腐酸钾溶液出口与第一过滤器9之间设有第三阀门19;储料罐12的出口与第二过滤器13之间设有第四阀门20;第三离心泵14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之间设有第五阀门21和第二流量计15。

一种黄腐酸钾的溶解装置的溶解方法,该溶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关闭第二阀门18和第三阀门19,打开第一阀门16,并启动第一搅拌电机6,使不低于65℃的解吸废液通过尿素蒸发系统22的解吸废液出口和搅拌槽7的解吸废液进口进入搅拌槽7内,进液完毕后关闭第一阀门16,并打第二阀门18;

步骤二:启动第一离心泵5,打开星型阀门2,使黄腐酸钾储料罐1内的黄腐酸钾进入固液喷射器3中的同时使步骤一中搅拌槽7内的解吸废液进入固液喷射器3内,黄腐酸钾与解吸废液混合后进入管道混合器4内再次混合,再次混合后进入搅拌槽7内通过第一搅拌叶片25进行搅拌制成黄腐酸钾溶液;

步骤三:重复上述步骤二,使黄腐酸钾的不断加入黄腐酸钾溶液中,溶液浓度逐渐提高,当固含量达到21%时,关闭星型阀门2和第二阀门18,并停止第一离心泵5运行,打开第三阀门19,启动第二离心泵10,使固含量达到21%的黄腐酸钾溶液通过第一过滤器9、第二离心泵10和储料罐12的进口进入储料罐12内,在储料罐12内通过第二搅拌叶片29继续搅拌黄腐酸钾溶液;

步骤四:打开第四阀门20和第五阀门21,并启动第三离心泵14,使步骤三中继续搅拌黄腐酸钾溶液通过第四阀门20、第二过滤器13、第三离心泵14、第五阀门21和第二流量计15进入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中的熔融尿素中进行混合,混合后进入造粒系统中进行造粒,即可;

步骤五:当步骤四中第四阀门20和第五阀门21打开的同时,重复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二,当步骤二完成后,关闭第四阀门20和第五阀门21,并完成上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以实现连续生产。所述步骤四中黄腐酸钾溶液通过第二流量计15进行流量计量,并通过第五阀门21对黄腐酸钾溶液的流量进行调整,使进入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的黄腐酸钾溶液重量与尿素蒸发造粒系统23熔融尿素的重量比为:3∶25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上文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变更和改造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